只要现在是盟友就足够了,日后各为其主沙场征战,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想那么多干嘛?
再者说来,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外面,对于王世充也是个震慑。
只要有这么一支不受其控制的精锐存在,王世充就不敢轻易篡位。
从这点看,徐乐的存在对于皇泰主利大于弊,自己为什么和他作对?
高世雄一入军营,就痛快地交出了指挥权,甘心服从徐乐调遣。
他这种豁达的态度,也得到了玄甲诸将的好感,双方的配合从一开始就很是默契。
至于把曹符臣等人吸纳入军并且派上战场,也是来自高世雄的建议。
玄甲骑作为一支队伍,自然可以算作当世最优秀的甲骑之一。
但是如果作为一方势力考虑,就有点不合格,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步兵。
汉家兵马和胡人不同,不是有了骑兵就拥有一切,步兵骑兵互相配合彼此为援,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军队编成。
骑兵凭借强大的冲击力破阵杀敌,或是机动力绕后突袭,步兵则作为战场的中坚力量完成战守。
乃至攻城拔寨这种事,也是应该交给步兵完成。
缺乏步兵的玄甲骑固然在机动力和攻击力上出色,但是在守备能力和攻坚能力上,其实都有欠缺之处。
像是这次守寨,就只能骑兵下马充当步兵。
现在有了江淮步兵再加上曹符臣这些人,就能把玄甲骑从守卫任务里解脱出来,不需要他们再去和瓦岗正面扛消耗。
从训练角度看,训练一个步兵也比骑兵容易多了。
毕竟步军没有那么多古怪战法,只要让士兵习惯阵战,知道如何站位,如何配合自己的袍泽,就算成功了一半。
按照高世雄的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打仗来练兵。
先让这些青壮学一些基础,再把他们和江淮步兵混编,派到战场上去锻炼。
用步兵对抗瓦岗步兵,多打几次也就练出来了。
这种训练方法,对于边民出身的徐乐等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对于他们来说,在神武过得其实就是这种日子。
只不过这种日子太过艰辛,大多数人都不想过。
徐乐也一直认为,自己浴血沙场转战天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天下人不要再过那种生活。
按照徐乐心思,他也不希望让曹符臣等人真的走这条路。
毕竟这种方式能够筛选出能杀善战的好汉,可是作为代价,很多普通人就会死在战场上。
自己当初发粮食给他们,是希望这些人活下去而不是为自己死掉。
只是高世雄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思虑再三的抉择,就是让他们自己选。
愿意加入步军厮杀的就得做好战死的准备,如果不想上战场的,就继续留下来当夫子。
这番宣讲的结果就是,所有民夫几乎同时表态,愿意加入步军为了恩公厮杀。
毕竟这还是个尚武的时代,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心,还没有因为战乱而彻底崩坏,人们还懂得报恩的道理。
饶是如此,徐乐也没有真的把他们随便练一练就派上战场,而是以江淮军为主体,在里面加入少量的民壮,算是最大可能保全这些人性命。
不管怎么说,当这支步军加入之后,徐乐的打法就比以前更为积极。
从之前闭门死守,到现在可以出寨迎敌,从守城战变为阵战。
原本闭门不出,是担心骑兵杀发了性收不住,很容易中对方埋伏,现在就没这个担心。
毕竟步兵的行动速度有限,哪怕真的想要追击,骑兵也能及时把他们拉回来。
徐乐又令韩约配合高世雄统帅步兵,小门神素来稳健,更不会贪功冒进,有他做主将自己就更加放心。
最厉害的后招,还是玄甲骑。
每次出战时,徐乐必然率领一小队甲骑出战作为接应。
既可驱逐瓦岗骑兵,也能保证自己的大军处于控制之内。
像是今日厮杀,就是如此安排。
由于玄甲骑改变战术,裴仁基也只能被迫变化。
他的用兵手段本就不如徐世勣灵活流畅,徐乐变了战术,原先的预留手段就更用不上,只能另想办法。
大的方向不变,细节上做出调整。
裴仁基放弃了小队袭扰诱敌决战的战术,改为了以一定规模的兵力向徐乐挑战。
他并不指望真的在阵战中打败徐乐,而是希望尽可能杀伤徐乐的兵力。
你的骑兵厉害,难道步兵也能如此?
只要让玄甲的步兵不断受损,徐乐就还得退回到之前坚守不出的状态。
通过消灭玄甲骑的步兵,还能提振三军士气,让兵士意识到玄甲骑并非不可战胜。
要说他的想法不能算错,至少可以归为中规中矩。
只是面对玄甲骑这等对手,中规中矩显然远远不够。
这支被攻击的步兵,原本是带了若干攻城器械,准备在徐乐的军寨前摆开,进行战略上的恐吓压制。
没想到徐乐所部反应,远比裴仁基预想中激烈多了。
寨门开放步、骑齐出,明明是两千人的大军,被玄甲骑步骑六百给压制住,场面上反倒是处于绝对下风。
这支瓦岗步兵的主将亦是大隋军中宿将,戎马多年经验丰富,临阵指挥手腕堪称高明。
从交战到现在,他的调度并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露出破绽。
可显然这还远远不够,毕竟他是兵力多的一方,却被人少的玄甲骑全面压制,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只不过这一点,根本无从解决。
最为可悲的是,作为当事人,其实心里很清楚,就连这种均势都是假的。
只要那支玄甲骑兵的存在,瓦岗步兵不管怎么做,结果都是输。
而且就算想撤,都未必能撤的下去。
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只是在等自家的骑兵。
从军官到兵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
如此规模的瓦岗正军,裴将军绝不会说丢就丢。
救兵一定会来!一定会……
第九百章 入阵(十)
“为何!为何不让我出阵!徐乐已经出来了,就让孩儿带兵杀上去,结果了他的性命!”
距离战场百十丈的一处小山丘上,几百瓦岗甲骑摆开阵势蓄势待发。
这支甲骑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在明眼人看来,就能发现这支人马的不寻常处。
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军阵森严。
要知瓦岗军虽然不缺乏骑卒,但是于纪律以及军阵,其实都谈不到。
他们的来源就是盗贼,又怎么会有纪律。
加上各自所属山头不一,管理起来异常困难,单是把他们整合起来接受操练,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哪怕翟让这种仁义大哥,也不好强压着部下让他们勉强成阵去接受统一操练调度。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瓦岗军的纪律并不强,但也同样有适合自己的战法。
那种战场上的狼群作风,其实就是这种客观环境造就的。
大家都不想硬拼,没法像官兵甲骑那样集群冲锋作战,就只能散阵厮杀往来驰射,又或者把整个交战区域看作战场,四处游击骚扰。
在瓦岗军里面,能够上马拉弓的好汉不计其数,可是能列成眼下这等阵势的骑兵可是寥寥无几。
另外一点,就是他们身上的披挂并不是绿林军常见的布甲或是拼凑而来的半甲,而是标准的札甲。
由于绿林人的特质,导致他们的战术和常规骑兵不一样。
官府军将的铁甲对他们来说,往往没多少意义反倒是负担,所以也就不爱披挂。
哪怕是从骁果军手里缴获了大批铠甲之后,依旧有很多老卒嫌弃其笨重不爱披挂。
也就是说瓦岗骑兵基本都是轻骑,可是眼下山上这支骑兵却是标准的甲骑重装。
不但人披挂铠甲、面覆,就连马身上也是全套的马铠,装具齐全完整。
对瓦岗来讲,这种具装骑兵可算是凤毛麟角。
这么一支骑兵出现在此,就意味着不寻常。
只看其军阵气势,就能感觉到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只看这一身装备以及阵型状态,就知道这支队伍必然是训练有素战力惊人。
此刻静如山岳,一旦发起冲锋必然是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
其正面冲锋的威力,足以粉碎千军万马的军阵。
而在这支甲骑的前方,是一老一少两员大将。
二人都是满身披挂,马上挂槊身佩弓刀。
此刻准备冲下去的正是那位年轻军将,而拦住他的则是一旁那位白发萧然的老将。
这支甲骑正是战场上步军苦盼的援兵,亦是李密麾下第一精锐:内军。
李密的内军本就是自瓦岗十几万大军中简拔精锐,又经过徐世勣苦心操练,战力更胜从前。
李密之所以能坐稳瓦岗之主的位置大权独揽,和手下这支精锐内军的存在也分不开。
内军之中骑兵战力胜过步兵,重骑的战力又超过轻骑。
能被选为重骑的自然不是一般人,他们中大部分出身大隋府兵骑卒,在各自原属的军府中都是善战难管的老兵油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