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这话很直白,但也分析得恰到好处。
事实上,一甲这三位进士,看问题都很透彻,所以赵延洵才会对他们格外看中。
赵延洵又转过身,继续往前走着,余承尧几人立刻跟上。
“你们三个,都是少有的才俊,见识和思路,比部衙里很多人都要强,如今观政太屈才了!”
听到这话,王歆三人有些惊讶,难道这是要给自己授官了?
“如今朝中大事,是中原和江西土地清查,以及流民安置,朕打算让你们参与其中!”
“尔等可愿意?”
去参与这些大事,不但能锻炼自己能力,而且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最关键还能“镀金”,何乐而不为呢!
三人连忙答道:“臣等愿为皇上分忧!”
主动参与这些事,唯一的坏处就是得罪士绅,但这一点他们根本不怕。
从他们参加会试殿试,并大获成功时,他们就基本和士绅决裂了,如今自然不怕得罪人。
“很好……”
“王歆你是江西郡人,就去谢孝方手下,杨安你是山南郡人,就去王庭鹤手下,顾埔潼去成文光手下!”
三人连忙答道:“遵旨!”
他三人领了“钦差”,而其他观政的进士们没这福分,就只能从最基础的知县做起。
事实上,即便是知县这一级,官阶其实也不算低。
时间过得很快,赵延洵把太仓逛了一遍,然后返回了京城。
太仓的这些粮食,存不了几天就会陆续运走,只因缺粮的地方诗子傲太多。
好在大晋水网发达,国内调动粮食消耗不大,否则眼下物资更加捉襟见肘。
赵延洵才回皇宫,吴宏就跟他禀报了西北的事。
赵延洵脸色阴沉,问道:“什么时候的消息,为何不早报?”
“回禀皇上,就刚刚的消息,奴婢还没来得及找人传讯,您就回宫了!”
到乾安宫某处偏殿内,这里设有一部“电话”,里面有三名太监当值。
此刻,赵延洵出现在这里。
坐到龙椅上,赵延洵沉声道:“接西北总督署!”
“遵旨!”
千里之外,罗伦坐在书案前忙碌,心思却记挂着京城的回信,他已经等了差不多十分钟。
当他新拿起一份奏报,却见一小吏飞速跑进大堂,禀告道:“大人,京城传讯!”
听到这话,罗伦立马撂下了手里的活儿,然后飞快冲向了大堂外。
来到了“机房”,罗伦还在门外,就看到留守的两名小吏,此刻正面向“电话”跪着。
见罗伦到来,其中一人提醒道:“大人,皇上亲临!”
一听这话,罗伦连忙跪下,面相“电话”叩首道:“臣罗伦,叩问皇上圣安!”
“胡人议和,你以为当如何应对?”
听到电话内传出的声音,罗伦答道:“皇上,胡人狼子野心,只怕议和并无诚心,臣以为……不应有太多期待!”
乾安宫内,赵延洵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那你暂且和他谈,谈之前先杀杀他们威风,谈过之后再行禀告!”
“臣遵旨!”罗伦答道。
然后,他就听到电话传来“嘟嘟”声,意味着本次通讯结束。
“恭送皇上!”
紧接着罗伦起身,有了这次问对,他做事总算有了方向。
这次他的判断没错,朝廷的难处确实很多,所以才想尽力维护和平,多拖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战事一起,物资消耗量起码扩大一倍,对朝廷来说苦不堪言。
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罗伦本想联系孟海,但想了想他又打消了念头。
紧接着他走出了屋子,并命人将张子明找来。
罗伦手下,才干优长之人不多,但张子明绝对算是一个。
此人虽是读书人出身,但对军务却也得心应手,北地都司军队改编,就是由张子明负责完成,且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罗伦把张子明升为了手下参军,专门负责督办一些要紧差事。
第851章 迟到
胡人求和,这一手着实让赵延洵意外。
在向罗伦传达旨意后,赵延洵便立刻召集了御前议事。
在京两位阁臣,户部兵部主官,以及枢密院两位枢密使,此刻正往乾安宫赶来。
虽说所有事情,赵延洵都可以乾纲独断,但他还要询问朝臣意见,毕竟兼听则明。
众人来到乾安宫,在吴宏引导下进了一处偏殿,此刻赵延洵正背对着众人,站在一处巨大的沙盘前。
西北半年多前才爆发战斗,只不过因为靖难之役的存在,才导致其在国内热度不高。
但实打实的说,半年前的那次战役,是正儿八经的国战。
如今,朝廷精力在内部改革上,但赵延洵本人对西北局势,亦是非同一般的重视。
所以他才命工部,根据已有信息做出沙盘,眼下正好派上了用场。
“臣等叩见皇上!”
赵延洵微微转过身,说道:“免礼,都过来看看!”
“谢皇上!”
众人随即起身,极为谨慎走到了沙盘前。
沙盘南边,是天山北地和陇右三郡,北面则是广阔的大草原。
沙盘上插着红黑两色小旗,很明显红色小旗代表晋军部署,黑色小旗代表着胡人。
“诸位爱卿,根据锦衣卫的最新情报,才做出了眼下这个沙盘,你们都仔细看看!”
一边说着,赵延洵同时往御座走去,这个沙盘他已了然于胸,自然不需和大臣们一起看。
等他落座后,接着又说道:“上面的每一个面旗,等同于五千兵马……”
“只不过,我军骑兵数量较少,而匈奴人全是骑兵!”
驻扎在北地的朝廷军队,如今虽兵力也有十万,但其中骑兵不过两万,正是那北上的两万禁军。
禁军虽全是一级士兵,但和从马背上长大的胡人作战,优势其实并没有太大。
遇到普通匈奴骑兵,可以做到一打三的水平,但遇上精锐匈奴骑兵,可能只有一打一点五的水平。
而二级军队,面对精锐匈奴骑兵,大约有一打三的水平,面对普通匈奴骑兵,则有一打五的水平。
只不过,以上只是简单的推算,现实如何还得战场上见功夫。
需要说明的是,晋军如今守着天御关,根本没必要和匈奴人硬碰硬,以上换算其实很难有用武之地。
“就在刚才,西北总督署传来消息说,匈奴人派了使者前来求和,对此诸位如何看待?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除了两位枢密使和兵部主官,在场其他人对西北的局势,根本没有太多了解。
听到赵延洵这些话,让他们一时间接收了大量消息,眼下只能尽可能的快速消化。
“皇上,胡人大军正在集结,只怕议和没多少诚意!”枢密左使陈安明皱眉道。
陈安明在大半辈子在陇右做官,经历过许多次胡人叩关事件,对胡人的“习性”最是了解。
枢密右使关和泰接着说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皇上……我军还是得做好开战准备!”
其他几名官员也都跟着点头,显然他们也不相信匈奴人,只因数百年来教训实在太深。
赵延洵平静道:“如今朝廷有多难,想必你们也清楚,大战一起又不知要耗费多少钱粮,尽量把战事拖迟一些也是好的!”
他倒不是怕了匈奴人,而是如今朝廷确实很难,赵延洵需要布局的时间。
“所以今日找你们过来,是和你们仔细议议,讲和之事该如何拟定条件!”
皇帝都在这样说了,大臣们当然很识趣,便开始各自角度分析,如今朝廷能出得起的讲和价钱。
众人议论之时,另一头的延寿宫内,张凤秀神色间有些焦急。
这段时间,为了修复皇帝和太后的关系,他可是没少操心和奔走。
好不容易请得两位至尊的同意,今天下午一起去西苑听戏,哪知时候到了皇帝还没过来。
站在延寿门外,张凤秀张眼望着宫道,等着打探消息的侍女回来。
没一会儿,宫道拐角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很明显是有人来了。
“皇上还没回来?”张凤秀问来人。
“娘娘,皇上回来了,只是眼下在召见大臣!”
“这个时候,怎会突然召见大臣,真是……”张凤秀本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憋了回去。
对皇帝出言不逊,张凤秀可没这个胆量,即便最近她很争了些宠爱。
转过身,张凤秀走进了延寿宫,里面此刻很是热闹,各宫妃嫔们全都来了。
延寿宫正殿内,妃嫔七嘴八舌说这话,全都在想法讨曹妙音高兴。
只不过,眼下曹妙音虽面带笑意,可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皇帝迟到也好爽约也罢,她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提前打声招呼就好。
只可惜,眼下乾安宫并无消息传来。
看着从殿外走进的张凤秀,曹妙音神态有了些许变化。
“太后,朝廷里出了大事,皇上正在召集重臣议事,闲杂人等概不许搅扰!”张凤秀禀告道。
听到这话,曹妙音叹了口气,随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散了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