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末世从封王开始 (飞花逐叶)


  “诸位,殿下诏命,尔等跪听!”
  既然已经选择归降,众人对跪着听诏自然不会抵触。
  待众人跪地之后,这位“钦差”就大声念了起来。
  这份诏书内容和北江府的差不多,只要这些人选择归降,就要接受改编。
  念完诏书,兵部官员沉声道:“诸位,你们可陆续率军出城了!”
  “且慢!”
  这两个字是许洪所说,让归降众人心头一紧,以为许洪是要报复“寻仇”。
  许洪当然没这胆量,入赵延洵诏书中所说,这些人归降后便是自己人,他又岂敢对自己人动手。
  一旁的兵部官员随即问道:“不知许指挥使有何见教?”
  “既然已经归降,这城楼上伪帝的旗帜该先取下来,把王爷的龙旗挂上去!”
  说完这话,也不等其他人同意,许洪便往身后招了招手。
  只见十几名士兵,扛着一杆大旗走上前来,越过众人后径直走向了城门处。
  进入城门,在城内守军注视下,这些士兵来到了城楼上,将代表朝廷的龙旗扔下了城楼,然后将赵延洵的旗帜立了起来。
  看着远处的雍王大旗,许洪微笑说道:“这才对了!”
  这一幕,看得现场众人心头难受,虽觉憋屈但也只能忍着。
  “现在,让你们部下撤出城,接受改编!”
  加上永顺府这些人,赵延洵接受的卫所军,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要将这些人利用起来,就必须大乱原有编制,把不同卫所的人凑在一起。
  非但士兵如此,上下军官们一样也要大乱,让他们相互之间无法串联。
  虽然这样会导致战斗力下降,但赵延洵本没打算让这些军队担任主力,只是需要他们去占地方罢了。
  何况,只要用新的练兵方法严加训练,赵延洵相信这些军队会脱胎换骨。
  当永顺府外开启改编时,城北三里处的一处水沟里,有人正在窥伺城池方向的情况。
  看到城楼上的雍王旗帜,此人便知大势已去,于是立即打马离开了藏身处。
  经过一天时间潜心,此人来到永顺府北部的一处山坳,这里因没有好的田地,所以官府暂未开辟这里。
  “你是说,卢立清也降了?”
  茅草屋里,身形狼狈的赵维隆,不可置信的看向袁征。
  这是今天,赵维隆得知的第二个坏消息,第一个坏消息是北江府投降。
  这两处地方,是赵维隆最后希望,如今这最后希望也都破灭了。
  袁征当即说道:“皇上,咱们还可以去南边儿,南边儿还有朝廷的军队!”
  这位袁征,便是龙直右卫指挥同知,龙直右卫被打残后,袁征便带着残部返回京畿休整。
  在赵维隆出逃京城时,正好被袁征的勤王军给遇上,于是保护赵维隆到现在。
  原本袁征部下有一千多人,一路逃亡走散逃跑了许多,如今只剩下百十号人保护赵维隆。
  事实上,人少也不全是坏处。
  赵延洵虽宣布赵维隆已死,但从未停止对赵维隆的搜捕,他们人少些反而不容易被抓到。
  “没用的,大势已去了!”赵维隆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滑落。
  此刻的他惶惶如丧家之犬,身家性命都朝夕不保,能否逃去南方都得打个问号。
  更何况,指望南方那些人对他效忠,还不如指望赵延洵认罪悔过。
  更关键的是,即便南方那些人愿意舍命效忠,只要雍军一来依然是败亡的结果。
  换句话说,哪怕是最乐观的情况,赵维隆也看不到半分翻盘的希望。
  “只要皇上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臣……定会护皇上周全!”袁征斩钉截铁道,他也是十足的忠臣。
  虽然袁征说得带劲,可赵维隆已不想说话。
  连日逃命的高度紧张,外加今日坏消息的连续打击,已让他陷入无尽绝望中。
  眼见皇帝如此,袁征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叹了口气只能退出了草屋。
  一旁,皇后甄湘潋拉住丈夫的手,她的眼神中有无助和惶恐,亦有对赵维隆的心疼。
  “潋儿,朕……害怕!”
  “朕真的怕了,从坐上皇位那天起,朕就一直在怕……”
  这是头一次,赵维隆坦明了心声,展露了自己内心的懦弱。
  此刻的他,已完全放弃所谓皇帝尊严。
  一身布衣的甄湘潋,双手握住丈夫的手,泪眼婆娑道:“皇上,无论有多难,臣妾陪着你!”
  此刻他二人,不是什么皇帝皇后,而是相互扶持的普通夫妻罢了。


第755章 雍王此人
  都说乱世摆不下一张书桌,大略上来讲确实如此。
  但这话不是绝对的,比如位于南方的金山书院,在这末世依旧正常运转。
  能在这里读书的,都是南方几个郡的大族子弟,这些家族自然有能力维持书院运行。
  事实上,这地方说是读书,其实演变到了如今,更多是作为各族子弟交流联系的平台。
  在书院内能够交到更多朋友,以后无论科举为官还是居家掌权,都是极有好处的事。
  在这种模式下,朋党就此而形成,并对朝政施家影响。
  也正因为书院的独特作用,之前林观海才会以在书院讲学的方式,对南方几个郡施加影响。
  只不过,林观海的号召力实在差了些,所以当日听讲的人不是太多。
  可在今日,金山书院比以往热闹了许多,山脚下的马车至少停了上百辆。
  上山道路上,学子士绅络绎不绝,这些人显然是从远处来的。
  平时大家都很忙,何至于今日远道而来?只因当世大儒方弘基老先生,今日要在书院讲学。
  方弘基在南方人望很高,自从收了关门弟子,他已有近十年未公开讲学。
  平日里想要拜会,那是去的人多见着的人少,所以今日方弘基讲学吸引了许多人来聆听。
  除了对方弘基的敬仰,那些从各地赶来的士绅大才们,更对方弘基的讲学内容很是好奇。
  当太阳高升时,金山书院第二进的院子里,此刻已站满了三四百号人。
  本来是设了座位的,但因院子面子限制,最多只能摆上四五十个座位,根本容不下原来而来的许多人。
  现场人声鼎沸,许多相互熟识的人,此刻都高谈阔论着。
  近期发生的事太多,尤其是雍王打下了京城,称得上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说是改朝换代了,但那位雍王还未称帝,对南方几个郡也未展开行动,一切都处于不确定中。
  所以,在场这么些人,多数都是在讨论京城的事,以及各家对此事的看法。
  “说句犯忌讳的话,只要雍王不穷兵黩武,不掠尽民力……他当皇帝也没啥不好!”
  “只怕事情没这么简单,雍王得位不正……若不穷兵黩武,如何能夺回北方几个郡,如何能向列祖列宗和天下人交代!”
  这两种思维,是南方士绅的共识,是依照这个时代价值观很容易推出来的。
  换句话说,他们希望赵延洵“安分”些,但又觉得这不可能。
  既然赵延洵不做他们希望中的皇帝,他们自然也会生出“违抗”之心。
  连法统稳固的赵维隆,他们都可以阳奉阴违,一个得位不正的反王,他们又如何会放在心上。
  “听说了吗,几位都司老爷,已经在商议对策了!”
  “是该提前商议对策,若那雍王要掠夺民财,咱可不能由着他胡来!”
  “只怕他那虎狼之兵……”
  “他有虎狼之军,我南方五郡钱粮充足,难道就练不出虎狼之师?”
  “这倒也是……”
  众人议论之间,各大家族算是交了底,也就知道回去后如何行事了。
  就在这时,有人高呼道:“老先生来了……”
  听到这声呼喊,现场众人陆续安静下来,所有人目光都扫向了院子北面。
  只见大厅内,几名中年簇拥着一老者走出,外面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这不是以权势服人,而是因高洁的品行,才让所有人敬重。
  “见过老先生!”
  经历“国难”之后,此时方弘基明显消瘦了许多,就好像一盏风中摇曳烛火,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面对众人行礼,方弘基点头致意,而后在学生搀扶着坐下。
  “多少年了,没来过这儿了,看着你们这些……年轻人,老朽就想起了年轻时……在书院求学情形!”
  方弘基的开场白,以这样的普通的言语开启,如果别人这么干就是肚子里没货,而他只会让人认为是大巧不工。
  “其实今天到这里来,也不是什么讲学,一把年纪了,该说都说过了,还有什么可讲的!”
  前一句众人还能笑笑,只意味着老先生回忆往昔,可这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不是来讲学,难道是找大家来说闲话的?
  “今日来到书院,其实就是想跟诸位聊聊,我与雍王的一面之缘!”
  随着方弘基的这句话说出,众人心情便由惊疑转向好奇,难道方老先生与雍王有啥密切关系?
  但方弘基的下一句话,直接打掉了众人幻想。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