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更新入库:04.13
不过张养浩有的自不是小聪明,他很清楚,事到如今,唯有真心认错,将自己的责任和罪过统统抖露,才可争取谅解。
说穿了,这就是你不能将皇帝当傻子,别指望皇帝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事。
于是张养浩又叩首道:“臣已命人,将股票造册,不日缴入内帑,至于其他的罪责,臣请陛下命有司查问,臣绝不敢推诿,自当认罪伏法。”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天启皇帝其实也没啥好说的了。
一旁的魏忠贤此时笑吟吟地道:“陛下,这一次破贼,张部堂倒是有不少功劳,他先联络了厂卫,而后又与厂卫合作,暂时稳住了贼子,虽不敢说有什么汗马功劳,不过此番若没有他,这些贼子要收拾起来,却也有几分不容易。”
天启皇帝颔首道:“嗯,这些事,朕也知道一些。”
张静一道:“锦衣卫这边也有奏报,具言过这件事。”
听了这二人的话,张养浩心里总算能长长的松了口气,他就怕魏忠贤当面说保自己,转过头,却又不管不顾了。
现在九千岁当面开了口,其实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因为九千岁的身份摆在这里,他开了这个口,那张静一,还有内阁诸公,多半都会给魏忠贤这个面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拆台。
只见天启皇帝道:“堂堂大臣,竟与张严之这样的人勾三搭四,成何体统,现在可知晓利害了吧?你们真以为,人家予你重贿,这好处是白拿的吗?姑念你初犯,你又肯幡然悔悟,便赦你死罪,朝廷培养一个大臣不容易,朕本要严惩,细细思量来,终究还是你无知所致,以后要约束自己的家人,今日起,免你吏部尚书,移去刑部任尚书吧。”
吏部乃是天官,位高权重,而张养浩犯的错其实也不小,虽然都说是他儿子糊涂,而且也已将功赎罪,可还在吏部的任上是不合适的,让他去刑部,一方面品级和待遇没变,可实际上,还是降格了。
可对于张养浩而言,却已是最好的结局了,此时还能说什么,只是不断地再拜道:“陛下如此洪恩,臣……感激涕零。”
天启皇帝随即道:“这吏部尚书一职,过几日廷推吧,需得一个秉公刚正之人才好。”
众臣自是无不应命。
天启皇帝话锋一转,便说到更大的正事上,道:“朕此番在外剿寇,一扫高迎祥人等,李自成与张献忠人等,也愿弃暗投明,如今这天下流寇,已扫清了七七八八,此番朕带李自成与张献忠入朝,便已许诺,要对流寇予以妥善安置,李卿、张卿,你二人上前。”
众人一听,顿时哗然,显然大家都很意外和惊讶。
说到这流寇的危害,已让大明伤筋动骨,可谁晓得这三大贼寇,竟是都给一并剿了。
便是这张献忠和李自成也都在此。
众人吃惊之余,便都下意识地朝着两个不起眼的人看去。
这二人被点到名字,自是立马乖乖上前。
张献忠率先道:“俺服了陛下,没啥可说的,今日无论要杀要剐,还是赦俺无罪,俺都无话可说,只求陛下,能善待俺的兄弟。”
李自成不由用眼角扫了一眼张献忠,却也晓得张献忠的滑头,话是这样说,可这样说了,人家更不会要杀要剐了。
李自成便道:“今日至此,罪民已是惭愧之至。”
众臣都默默地端详着这二人,本来以为,这二人定是魁梧不凡的人,可现在看来,其实相貌都很是普通,和寻常的百姓并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他们的眼神,却有掩饰不住的光芒。
黄立极立即道:“今天下流寇一扫而空,可喜可贺,臣等……恭贺陛下。”
天启皇帝只压压手,道:“说这些没有用,前些日子,张卿启奏,要将诸流寇安置于辽东,诸卿以为如何呢?”
黄立极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担心的是,这关外更是化外之地,朝廷的控制力薄弱,一旦让这些人出关了,若是再谋反,那可就尾大难掉了。
另一方面,他们也清楚,数十万的流寇,想要安置,何其难也,这得浪费多少国帑,里头所花费的钱粮,不计其数。若是一不小心,官吏们再上下其手,来了一手飘没,怕又要惹出事端。
其实流寇招抚,从前也不是没有,可是很多流寇,到了后来却复又反叛,根本原因,就在于流寇的安置上,这可不是赏你一个官职人家就肯乖乖做官军的。
里头涉及到流寇首领们进入官场之后,被其他人歧视,还有流寇被欺压,甚至是动辄克扣军饷的问题。
黄立极想了想,看向张静一道:“张都督,打算如何安置?”
张静一自是早就想到的,直接道:“给饭吃,给地种!”
就这?
回答得过于简洁了吧。
不过一旁的孙承宗却是赞许的点头道:“这是根本,根本的问题解决了,人心自然也就安定了,这些年来,烽火四起,百姓颠沛流离,民心并非是思乱,而是思治的,但凡给他们一条生路,谁肯四处颠沛,被官军围堵呢,给饭吃,给地种,这短短六字,看似是简洁,可要做到,对有些人而言,却比登天还难,却又比探囊还易,流民的生死,其实都在许多人的一念之间,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一念之间上头,视民为贼者,宁可逼反百姓,也不愿予人一口食粮。”
“张都督切中了要害,若是当真能尽心做到这样的地步,那么天下也可太平了。”
一番话,把本质的问题说了清楚。
黄立极则是细细一思,忍不住想,这孙承宗到底站哪一边的?这一席话,不等于是张静那一席话的阅读理解?敢情你是专门给张静一做翻译的?
他是内阁首辅,想到的更多一些,于是他沉吟着道:“不知辽东需要朝廷拨发多少安置钱粮?”
第七百零五章:活出个人样
黄立极的观点和其他人不一样。
他这个首辅,说穿了就是大明的大管家。
因而,他更关注的是钱粮的问题。
张静一道:“张家所需的,不是钱粮,若是靠钱粮奉养,那么安置流民的事,就算是失败了。这些流民,他们有气力,也肯吃苦,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名为贼,可实际上,却是天下最肯吃苦的良善百姓,这样的百姓,到哪里都寻不到。”
张静一顿了顿,又接着道:“他们之所以被逼到了今日这个地步,是因为他们有气力,可有的人,却连让他们卖气力的机会都不给,他们肯吃这份苦,可不但教他们吃苦,还要教他们挨饿。甚至有不少人,据我所了解,他们是肯挨饿的,可他们所不能忍受的是,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儿和爹娘,被一一饿死。”
“因而,招抚的本质就在于,给他们活干,让他们能自力更生,让他们耕耘下去,能够收获,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足够了。因此……安置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土地!辽东沃野千里,黑麦的麦种,张家可以竭力的提供,开荒所需的牛马,就指望不上朝廷了,因为关内的牛马,远远及不上关外的牛马更多。林木分给他们,让他们自行砍伐,建屋子保暖,每一户,可开荒三百亩,开荒出来的,这地便是他们的。只是不得买卖,但可永远承袭。”
张静一歇了歇,继续道:“除此之外,前期的钱粮,确实也是一笔数目,这笔数目,确实需要朝廷调拨,不过依我之见,还是不调粮,只调钱。拿了钱,到了关外收购粮食即可,这两年,关外已开始推广黑麦,种植了不少,除此之外,还有朝鲜国那边,也可收购一些,想来是够用的。其实我最终的意思是,朝廷不能总用赈济来解决问题……”
张静一顿了顿道:“用赈济的念头去,一方面,这天灾年年有,失地的百姓也年年有,年年赈济年年都有灾,这要赈到了什么时候呢?这其二,百姓们指望的难道真是赈济吗?所谓有产者有恒心,他们要的是产,要的是一个出路,一个自己养活自己,让自己过好日子的方法。”
随即,张静一看向了李自成,道:“李兄与张兄二人都在。”
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一听张静一称他们为兄,连忙道:“不敢。”
张静一却继续口无遮拦:“到了关外之后,起初肯定会艰难,但是给你们土地,给你们地方放牧,给你们矿山去采掘,你们要从无到有,要开垦,要春耕,还要搭建自己的房舍,肯定会很艰难,可你们是最了解流民的,我只问你们,他们怕苦寒吗?”
李自成下意识的道:“不怕。”
张静一则又问:“怕不怕辛苦?”
张献忠道:“命都可以不要的人,怎么会怕辛苦?”
张静一道:“那么好……”
张静一回头看黄立极一眼:“请朝廷拨发百万两纹银,我便安置数十万流民,今日我拿自己的人头作保,他们绝不会再作乱。”
说着,他又看向李自成和张献忠,一脸肃然道:“我给你们做可保,你们也得给我作保,你们要安分守己。”
黄立极听到百万两纹银,大大的松了口气。
就以当下大明的财政而言,百万两纹银,其实还真不算什么事。
黄立极连忙点点头道:“若是张都督肯承担大任,陛下,臣也无话可说,只不过……张都督还是不可大意,定要处处稳妥为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