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张严之倒也不怠慢,他竟是早已带了李自成的书信来,取出,交给张养浩。
其实张养浩也没办法分辨李自成书信的真伪,这主要是一个测试,若是张严之显得扭捏,那么可能张严之还隐瞒了自己什么。
现在见张严之如此痛快,倒是信了七八分,低头一看书信,却是最近传来的,说是大军已过境河南,不日即将抵达北直隶,让城中的张严之,早做准备,到时里应外合。”
张养浩将书信折了,闭上眼睛,叹了口气道:“我本忠良,今日竟要委身为贼了,可是……这也没有办法啊,时至今日,只有如此才可保全性命。”
张严之道:“张兄乃是忠良之后,人所共知,只是良禽择木而栖,先臣则煮二十,此万古不变的道理,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孔孟之言,断不会有错,那李自成乃是贤主,只要事成,到时少不得封侯拜相。”
张养浩只冷笑一声,自己在大明朝,已经一脚要入阁拜相了,何须还要找一个新主子。
只是……如今他也没有选择了。
于是他摆摆手:“速去准备,今日,我得去走动走动,观望风向,若是没有其他的问题,此事要立即行动,迟则生变。若是不出意料,明日傍晚之后,便行动手。”
“明日就动手?”
张养浩凝视着张严之,一脸不屑的目光看着他:“怎么,现在害怕了?你们这些人,不是胆大包天的吗?这种事,涉及到的人不少,时间拖得越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泄露,多拖一日,便多一分风险。此外……李自成既已抵达了北直隶,他的军马,可能随时出现在城外,若是我等迟疑,哪里还有什么功劳。老夫乃是吏部尚书,若无功劳,即便做了背主之臣,那李自成身边自有不少文武,哪里轮得到你我?没有大功,将来又凭什么立足,所以,不但要献城,而且一定要赶在流寇来之前献城,这才显出本事。”
张严之咬了咬牙:“既然张兄这般说,好,就这么定了,愚弟这便去和人准备。”
张养浩闭着眼睛一言不发了。
张严之便道:“那么愚弟告辞。”
张养浩理也不理他,也不愿和他客气,显然到了现在,还是对这个家伙拖自己下水颇有几分怨言。
张严之却也只是一笑,作了一个揖,匆匆走了。
…………
当夜无事。
却在次日的时候,张养浩借故生病,并没有去吏部。
此后,召了一些人来相见,于是到了正午的时分,却显得有几分心神不宁起来。
事情看上去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可他还是觉得有些担心。
该联络的人,已经联络的差不多了。
当然,主要是自己的亲族。
而对他而言,那张严之是指望不上的,重要的还是控制住内阁,以及各部。
想要控制,说容易,却也不容易。可说难,却也未必难。
好不容易等到天色将晚,那张严之又来了。
张严之的轿子到了花厅,落轿,这一次张养浩没有出厅去迎他。
张严之进去,开门见山道:“大家都照着吩咐,做好了准备,只是,到底几时动手。”
“等老夫讯号。”张养浩道:“你让人做好完全的准备,待会儿,我要入宫……借机行事……宫里的人,我已联络了,只是羽林卫的人……却需他们内应,除此之外,还需有一批武臣,这些武臣……有哪一些可靠?”
张严之道:“我这里有一个名册。”
说着,将名册送到了张养浩面前。
张养浩一看,大吃一惊:“这么多人?”
“这得托九千岁的福。”张严之笑了笑:“九千岁乃是北直隶人,他当权的这些年,提拔了大量北直隶的人,充塞在内阁和六部,还有禁卫、京营之中。而这些人……恰恰又和我们是同乡,当时股票上市的时候,没少让他们占便宜,现如今,他们便宜占了去,如今也都如惊弓之鸟,惶恐不安。”
张养浩一听,心里勃然大怒,自己岂不也是被拉下水的傻瓜吗?
不过现在,他还算镇定,毕竟,愤怒的劲头已经慢慢过去了。
既然已经有了选择,那么眼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事办的漂亮,他低头看了名册:“好了,老夫心里有数了,告诉他们,我会制造机会,让他们进宫,接下来,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张严之道:“这……”
张养浩道:“不该知道的,就不要问,总而言之,我都有安排。”
这张养浩毕竟是吏部尚书,绝不是省油的灯,不但对京城和宫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行事也缜密。
起初张严之以为是自己牵着他的鼻子在走,但是很快,张严之就发现,自己反而被张养浩牵着鼻子走了。
只是眼下并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张严之点点头:“好,依张兄所言便是。”
张养浩道:“你走吧。”
张严之想了想:“是否还要交代什么?”
张养浩道:“没什么可交代的,依计行事吧。”
张严之:“……”
张养浩却已下了逐客令。
等这张严之一走。
张养浩道:“来人,给老夫更衣,备轿。”
“是。”
有家人匆匆进来,随即引来几个女婢。
女婢给张养浩换上了朝服,这时,张养浩的儿子张菊便小心翼翼的进来:“父亲……”
张养浩深深的凝视了张菊一眼:“方才他的话,你听了吧……”
“是,儿子在耳室,都听了。”
张养浩道:“老夫这一辈子,竟上了此人的当,所以,你要知道……世间险恶,待人一定要多几分小心。”
张菊颔首:“是,儿子记住了,父亲这是要去何处?”房
张养浩淡淡道:“去干一件大事,今夜之后,这天就要变了,只是……这变了天,我张家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却是难料。你……好生在家吧,紧闭大门,为父此去……应当今夜是不能回来了。”
张菊不由得道:“父亲……儿子有些担心……”
张养浩却是气定神闲道:“没什么可担心的……老夫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你等着好消息吧。”
张菊还是皱眉,他其实已经从只言片语,还有张养浩和张严之的对谈中,知道了一些事。
这么大的事,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尸骨无存,甚至祸及满门的啊。
张菊道:“早知如此,死也不收那张严之的股票,这张严之……包藏祸心!”
张养浩却只笑笑,显得从容:“见了好处不去收,那还是人吗?君子爱财!”


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侧
张养浩临行时,终于还是格外地多看了张菊一眼。
最后交代道:“外头无论传出什么风言风语,都不必去相信,守着这个家!”
交代了最后一句话,他上轿。
而后,轿子很快出现在了午门。
他是吏部尚书,有随时入宫的权力。
紫禁城分为内宫和外朝。
三大殿主要的位置就是外朝,是允许大臣们出入的,因为许多的衙门都设置在这附近,而内阁更是处于宫中。
只是那内宫,却是皇帝私人所在,未得特旨,不得任何人出入。
顺着午门,直接入宫,随即,张养浩抵达了内阁。
此时,这内阁里头,显得很平静。
其实在大明,即便没有皇帝,大家照样是各司其职,天下的奏报,送到内阁进行票拟,而后送入内宫,内宫也有一套相应的机构,如十二监,无论是司礼监还是御马监,其实都对应了朝廷的内阁和各部,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最后按章处理天下的军政大事。
某种程度,皇帝更像是一个仲裁者的角色,他只需要推行自己想要推行的东西就可以了。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是太祖高皇帝,事无巨细都要过问。
张养浩来了,当值的舍人和书吏们一见他来,立即围上来行礼。
一般人来内阁,哪怕是内阁的小小书吏,都可趾高气昂,毕竟这里是中枢所在,寻常的官员出入,谁不要看这里书吏的眼色。
可张养浩不一样,他是吏部尚书,虽未入阁,可实际上也算是一只脚踏在内阁了,而且掌握天下的人事奖惩,权柄极重。
所以一般情况之下,实职吏部尚书,往往是不允许入阁的,毕竟你掌握了这么大的权力,还想入阁参与决策,这就太可怕了。
当然,若是吏部尚书要晋升,往往是直接进入内阁,成为宰辅。
正因如此,舍人们和书吏都晓得张养浩的份量,于是个个讨好似的上前行礼。
张养浩只颔首:“诸公可都在当值吗?”
“黄公、孙公以及刘公都在。”
“很好,我有大事陈报。”
书吏们自是不敢怠慢,忙是去请人。
片刻之后,到了内阁的侧厅,黄立极三人已到了。
四人彼此见礼。
大臣嘛,得有大臣的风度,虽然明知道张养浩来此,肯定有紧急的大事,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显得不紧不慢的样子。
先是寒暄几句,黄立极微微颤颤的样子,微笑着道:“老了,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