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姓骆的一家,正是现任凤翔监军骆奉先的亲族。
骆奉先虽然是个宦官,但他的家人不是。
除了在凤翔府担任监军的骆奉先,还有镇守潼关的镇国军副节度使骆元光。
骆元光是骆奉先的干儿子。祖上为安息人。本姓安,年幼时被宦官骆奉先收养,因此改姓骆。
少时从军,负责宿卫,积累功劳至试太子詹事。
已去世的镇国军节度使李怀让向朝廷表奏请任骆元光为镇国军副节度使,让骆元光统领州事。
骆元光治军严谨,驻守潼关多年,士兵畏服。
在前不久的朝堂“改制”之争,骆奉先虽然支持的是程元振,但是事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还被擢升为凤翔府监军,加封江国公。
但是,对于他的家人,代宗皇帝却选择另外一种方式。
第一个被带到三原县的骆奉先亲族,正是骆奉伦。
骆奉伦是在发生朝堂之争之初就被代宗密旨御林军带来三原县,随后他便一直被羁缚在三原县。
被带来之初,骆奉伦还对自己的脱困满怀希望,认为朝堂之争最终的胜利者必将是骆奉先。
他早知道杨错在御林军的势力很大,以为是杨错把他关在三原县,目的是要挟骆奉先不要支持程元振。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骆家宗族亲眷被送到三原县,骆奉伦才知道情况不对了。
终于,在数天前,骆奉伦居然在三原县见到了骆奉保、骆奉傧兄弟。
这才知道骆家辛苦经营的一切已经划上了休止符。
更知道关他的是当今皇帝。
被移居三原县之后,骆家虽然享受着良田大屋、锦衣玉食,但行动上却受着一定程度的约束。
对此,骆家年轻子弟的态度迥异。
以家主骆奉保为首的一部分人,几乎全程见证了骆家的兴亡,加之程元振、苗晋卿等人的悲惨下场,基本已经放弃了无谓的野心,只想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也有一部分人,包括骆奉伦、骆奉俭等人在内,他们仍然不甘心骆家就这样被皇帝软禁在此。
尤其是骆奉伦,长期地羁缚生活,没有使他意志消沉,反倒有些遇挫而勇地意思了。
在三原县,骆奉伦不止一次鼓动着骆奉保,试图令堂弟担负起率领骆家重振的重任。
但任骆奉伦如何劝说,性格沉稳的骆奉保始终不愿答应。
见无法劝动骆奉保,骆奉伦便自己起头,鼓动起几位骆家年轻子弟跟随他进行所谓的骆家“再兴大业”。
骆奉伦想方设法地联络骆家的旧人,以及往日与骆家交好的各大宗族,以寻求帮助。
但最终,骆奉伦失望了。
出于种种目地,没有一位旧人和一家宗族愿意提供骆奉伦需要的帮助。
甚至,这些举动还为骆家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特别是他居然去信给镇守潼关的骆元光,希望他能出面促成骆家不受重用的事情。
结果,被骆元光直接上报到朝廷。
朝廷并没有多做计较。
代宗皇帝指使去信给骆奉先,让他管一管自己的家族。
骆奉先赶紧去信给自己的亲戚。
得到信后,同时实在不想家族再有任何损伤的骆奉保,狠狠地叱责了私下关系很好的堂兄,并严令族中子弟不得再跟随骆奉伦胡闹。
失落的骆奉伦,随后开始放浪形骸,终日饮酒作乐,饮到半醉时便借酒劲痛骂当今皇帝、杨错等人。
骆奉保和一些族中长辈,对此既感担心,更觉痛心。
一次斗嘴后的负气外出,成了骆奉伦生前与家人所见的最后一面。
待到家人好不容易寻找到骆奉伦,只看到了一具冰冷的尸体,他的喉咙已被割断,一刀毙命。
只有久经沙场的人,才能砍出这样又狠又准的一刀。
第110章 奇袭失败
==========================
“弟弟,把嘴闭上!”骆奉保突然发怒,冲骆奉俭低喝道。
“大哥……”看着面孔紧板的骆奉保,骆奉俭身体轻颤了一下,低头不再言语。
“堂哥的事,我已经让人通报了县令大人,想必会查出个结果来。这几天,都给我留在家里不得外出,需要什么,就让下人去买。”骆奉保不容置疑地对灵堂上的骆家老小说道,“我不想骆家再出什么意外了!”
很可惜,骆奉保的命令并没有得到忠实的执行,至少骆奉俭就没有听从。
年少气盛的他,根本就不愿意相信三原县县令的调查会有什么结果。
他认为,这些调查只会起到反效果,最终将掩饰事实的真相。
相比起来,骆奉俭更加愿意相信自己。
不顾骆奉保的禁令,骆奉俭私自外出展开调查。但在两天后的一个夜晚,骆奉俭被一支暗箭射穿了喉咙,结束了年仅十六岁的生命。
“俭儿……”骆奉俭的母亲伏在儿子的尸体前,哭得几度岔过气去。
骆奉俭是骆奉保二叔的第三个儿子,二叔的两个儿子已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了。
二婶母先是丧夫,再接连丧三子,怎能不伤心欲绝。
骆奉保站在一旁,双眼红赤,面色煞白,在不为人见的地方,紧握成拳的双手正在微微颤抖。
“大哥,这就是那支箭!”骆奉傧哽咽着声音,一边将一支头部带暗红血迹的箭矢递给兄长。
接过箭矢,骆奉保上上下下仔细查看了一遍,随后咬牙冷声说道:“这是燕军的制式箭支!”
“骆奉俭才十六岁,跟史朝义没有半点交接,史朝义为什么要杀他!而且这里是京兆府治下的三原县,史朝义的人有可能来吗?这分明就是有人在驾祸……”骆奉傧狠狠地在墙壁上捶了一拳,怒骂道。
“奉傧……”骆奉保几乎是吼着制止骆奉傧接下来的话。
“堂兄死了,骆奉俭也死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怕,大不了也是一死,总比死的这么窝囊要好!”骆奉傧状似疯狂地说道,“李豫,你这小人,有本事也杀了我。”
骆奉保上前,一个手刀将骆奉傧击昏,随即托着兄弟的身体,仰天狂啸了起来。
一股暗流,逐渐自三原县蔓延开来……
长安,尚书省。
裴冕、刘晏、鱼朝恩几人正为京兆府、凤翔府、华州内突然出现的一股异流烦恼。
不知从那里首先开始,有人假托神仙之名僭言,宣扬大唐目前是“伪主窃位,真主蒙难”。
言下之意,当今皇帝是伪主,窃占了大唐的皇位,而原本应当为大唐之主的越王李系的子孙却正在蒙难。
另有人自称“李系”,只道自己未死,只是受伤躲了起来。
如今“越王”伤愈复出,号令李家子孙和当年旧臣立即起事归附,收复旧日河山。
这股逆流传布的速度之快,异常地惊人。目前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反乱出现,但任其蔓延下去,谁也不敢保证会出什么乱子。
尤其是目前唐军和叛军处于剑拔弩张之势,皇帝又不在长安,担任阁臣的他们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
随后,又得知了骆家的事情,众人更是觉得很烦。
因为越王李系做过天下兵马元帅,率军在九节度之兵溃于河北时,镇守潼关。防止潼关被溃兵打开,招致叛军入关。
在这个过程中,骆元光和李系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李系这事情已经很复杂,再加上握有兵权的骆元光和骆奉先,更让事情变得复杂。
经商议之后,众人决定由裴冕亲自前往三原县处理此事。
只要能平息事端,不给正在出兵三川的杨错添堵,就可以了。
远在山南西道,大巴山。
大巴山峰峦叠障,山中云海茫茫,森林莽莽,遮天蔽日,更有悬岩绝壁,峡谷瀑布,极难通行。
一支五千人的东川军偃旗息鼓,在向导的引领下,艰难地寻着依稀难辨的小路,在山林中穿行。
“这个鬼地方,让我自己走,八辈子也绕不出去!”一名东川军的都尉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望着一眼难见天空的丛林,喘着粗气说道。
校尉霍奎笑了笑,歇口气说道:“梁诲,这里还只是巴郡,入了蜀你才知道什么叫行路艰难。”
霍奎的长相,像文士多过像武将,但眼中不时闪现地睿智光芒显示出他的不凡。
“大人去过蜀地?”相貌粗豪的梁诲好奇地询问道。
“早年去过一次!”霍奎点点头,笑着说道,“入蜀,真有点像登天!比起来,这里的路倒也不算什么,只是方向辨不清楚。”
“那一次是不是随严震将军进攻郭英乂啊?”梁诲好奇地追问道。
“是的。不过,以前我们都是走大道,谁走小路啊。这里到处是悬崖峭壁,连当年武安郡王都选择走的官道,而不是这样穿插。”霍奎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想到往事。
从堂堂的官军,变成了叛军,真是眨眼一瞬间。
梁诲笑道:“这样更显得咱们花将军不愧是一代名将,居然能想得出这条。”
“是啊。如果没有向导,十有八九进来就出不去了!”另一位都尉附和着说道。
“不过这样也好!”霍奎笑着说道,“敌人肯定料不到咱们会从这里绕道而行。等咱们突然出现在咸安城下,敌军必然混乱。到时若能擒住张献武,也算是奇功一件!”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