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时再不同曾经的历史。历史上的河朔三镇田承嗣、张忠志已经被杀,李怀仙也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
如今,上天又将武元衡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真是天意啊!”杨错笑着摇了摇头。
“杨武安,犬子有何不妥么?”见我摇头,武就大生疑惑。恭敬地询问道。
“广成莫要误会。我只是想到家里的疯小子!”我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我长子恰好与令郎同岁。不过,却是太过顽皮,不比令郎聪颖!”
“杨武安将门虎子,岂犬子可比!”武就谦虚地回道。
“广成可曾听闻过位于华州的潇湘书院?”
“自然听闻过。”听到杨错这么一问,武就立时面现无比虔诚敬慕之色,不由得点头说道:“杜工部世之鸿儒,非但学贯古今,更兼德行高厚,不慕功名利禄。在华州郑县开院授学,英杰辈出,我慕名久矣。”
说起此事,也是阴差阳错。杨错的老友李白于上元三年在金陵去世。
他在去世之前,听说老友杜甫的处境“不太好”,到处流浪。于是写信给杨错,希望他能帮忙照顾杜甫。
杨错当然不会拒绝,更何况早就对杜甫慕名已久。于是上表朝廷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并派人请到长安。
但杜甫对于当官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婉言拒绝了杨错延揽入幕的邀请。于是,在杨错的一再恳请和出谋划策下,前往华州郑县办了书院。
杜甫本就是当世大诗人,声名极著。独具特色的书院式授学方式,更将他的名声推到又一个巅峰,无数权贵门阀都想将族中子弟送往书院求学。
偏他又淡泊名利,对这一切根本不在乎分毫,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择徒而授。
而在去年,在他隐隐透露出想将凌准培养成关门弟子的意图,今年书院就的确没有收纳一个弟子。
这么一来,无形之中更将书院便成了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求学圣殿。
“广成,可愿意让令郎到杜工部门下求学?”杨错不动声色地抛出了一个大圈套。
武就面色骤变,浑然忘却了场合,腾地站起。险些将酒案碰翻,急切地说道:“杨武安所言当真?”
杨错笑着点了点头。
“武就谢过杨武安厚德!”武就毫不迟疑地长身向杨错行了一礼,面上的喜色完全掩饰不住。
在杜甫门下学习,除了可以学到经世之学,还因为杜甫和杨错的关系。这等于是为自己儿子找了条前途,在朝廷上有更大的用处。
宴散之后,代宗皇帝微觉好奇地向杨错询问道:“妹夫,杜甫已有意收山闭院,你为何又举荐武就之子到他的门下?”
“臣听闻,武就的儿子,名元衡,少时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没想到居然就是武就之子。如此少年俊才,正可为太子日后所用!”杨错笑着回道,“以此子天分,必可令杜工部喜而收之!”
代宗皇帝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
第104章 家族投机
==========================
三日后,代宗皇帝再次召见武就,告之欲拜其为恒州别驾,担任李宝臣政务上的第一佐官。
“臣自知才德疏浅,不足以担此重任。恒州才德胜臣者,不胜凡几,还请大将军收回成命,另择贤明!”武就连连摆手,力辞道。
“哦?”代宗皇帝略感诧异地看了看武就,倒也没有强求,“广成可否举荐一二?”
“饶阳太守卫常宁,前定州刺史谷从政才德皆十倍于臣!”武就恳切地说道。
代宗皇帝点了点头,表示会考虑武就地举荐,看他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赞赏。
事后,代宗皇帝对杨错说道,他已完全相信有关武元衡的传言,以武就的为人,是绝对不会刻意散布流言为自己的儿子扬名。
来到长安的第十日,武就动身返回恒州。
代宗皇帝下诏正式拜李宝臣为正式拜杨旭武检校礼部尚书、成德节度使、赵国公,并赐铁券。
刺史印绶及成德军节度使印绶,一并由武就携回恒州。
下旨:饶阳太守卫常宁拜为恒州别驾;谷从政拜为定州别驾;武就擢升饶阳太守等。
待武就抵达太原府时,留镇灵州的李宝正(杨武戎)将会携被囚多月的王武俊,往东与其会合,一同返回恒州。
李宝正此次返回恒州,主要是为了祭奠杨家先人。
在他离开期间,朔方骑兵将由骑兵大将莫辛统掌。
广德二年正月下旬,代宗皇帝正式答复张献武——必须斩杀梁训、郭肃等弑杀张位的首恶,则准其入朝觐见皇帝。
此后,张献武没有任何回讯。
三月上旬,侯仲庄统扬州水军楼船三十艘,斗舰一百三十艘,蒙冲三百艘,进抵忠州的临江,开始巡防巴东水域直接对张献武形成震慑。
广德二年三月的时候,乍暖还寒的春风吹绿了江淮大地,盎然生机重回人间,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一年一度的春耕要开始了。
什么都可以错过,农时错不得,错过了节令,百姓一年的收成就会没有着落。
从江南、荆南至淮南、荆北,再到淮北,数百万百姓投入到农耕之中。
经过多番的努力,南迁至楚州等州县的百姓,在去岁末今年初时有了一定的回流,大约有六万人陆陆续续地返回了徐州和泗州等地。
加上原先未及迁徙的百姓,徐州目前的人丁勉强能够保持在二十万上下,虽然与北伐之前的六十万人不能比,但终归有了个好开端。
身为淮西节度使李忠臣首席佐官的萧复,历任郡丞、刺史,政务才能极为出色,经验丰富。
由他统筹安排,徐州各郡县百姓先是在驻军的协助下,利用去年年末的两个月对灌溉的河渠进行了翻修。
进入新的一年,又对荒芜土地进行大力整治。
同时,江南各州县又提供了大批种子和农具,以及百余头耕牛。
只要不出意外,徐州这二十万百姓今年应该可以完成自给。
如果今天的秋收良好,看到希望的其他百姓也就会陆续回流。
毕竟,他乡还是不比故土。
相比起徐州,淄州、青州的情况则不容乐观。
大唐掌控下的青州和淄州,人丁在史朝义的霍霍下也仅只六万人,甚至北海、临淄两郡更是百里难见人烟。
南迁的百姓或许是被连续两年的饥荒吓怕了,又或是苦于承受经年累月地战事,根本不愿意回到贫瘠又毗邻前线的青州。
青州并不是真正的贫瘠,只是受到源源不断的战争破坏,农商盐铁皆废。
恢复青州和淄州元气,任重而道远。
此外,屯扎在中原各州县的驻军,分别在贾耽、李忠臣、哥舒曜等人主持下,利用荒芜的田地展开军屯。忙时屯田、闲时练军。
杨错也没闲着,待在长安处理从各地传来的军情谍报。早出晚归,忙得不了。
四月上旬,李怀仙遣使借道朔方前来长安,急切异常地请求朝廷出兵为其解围。
事实上,在李怀仙使者赶到之前三日,有关幽州战事的消息就已传到了长安。
历时大半年,经过被动防御、战略相持,再到如今地主动反攻,叛军已经完全扭转了局势。
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契机,正是史朝义赶赴河北主持战事,向润客、徐璜玉、薛忠义等大将派兵北上支援符璘。
去年年底时,在刘展暗中施计地协助下,李怀仙甚至一度压制住符璘。
但是很可惜,李怀仙并未能借机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等史朝义赶到河北,亲自接手幽州战事后,李怀仙的日子变得煎熬难安起来。
史朝义一面稳固防御,一面派遣大量细作对幽州军内部大挖墙脚。
此外又挑动与奚族有矛盾的契丹一些部族,对奚族实施骚扰,迫使奚族可汗胡损不得不分兵回师自救,大大的削弱了李怀仙的外援。
面对史朝义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李怀仙顿时慌神。
如此一来,这场耗时颇长、战果不彰的攻打史朝义的战事,早已引起幽州内部的厌战之心。
然而,出于尊严,李怀仙坚持要继续打下去,却将自己闹了个骑虎难下。
不过,李怀仙却并非没有获胜之机。
刘展曾将计就计,为李怀仙设了一条应对之计——借着史朝义挑动幽州内乱,安排几名留守后方的文武官员联络叛军,假做有意归顺,并在幽州内部伪造几场叛乱,迷惑叛军地细作。
待完成一应准备后,李怀仙做引军急退之势,引诱叛军追击,而后设伏破之。
随后,挟取胜之机,主动收兵停战,巩固之前占领的莫州和瀛州。
在刘展看来,真正打下去,李怀仙的实力不可能是史朝义的对手,一时的胜利难以换来最终的胜局。
明智的选择是见好就收,有了一场大胜,李怀仙也能风风光光地收兵停战。
而且,在幽州暂时保留一个李怀仙,显然更能牵制消耗史朝义的实力,对朝廷而言也是最好的结果。
刘展地计策成功了,同时也失败了。
李怀仙虽然伏击了叛军,但因行事不慎,未能克尽全功,仅只击破了数千叛军。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