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虽然可行,但治本却不治标,救远而不解近。”张傪和声提议道,“河南道东部经过史贼的作恶已经人丁稀缺,却又必须屯驻大军。既然如此,为何不施行军屯。”
刘晏眼睛一亮,他并没有因张傪的话而感到恼怒,反而赞同地说道:“张判官所言甚是,施行军屯既可满足大军军需之用,又可避免土地闲置,而他日流民返乡时也可迅速恢复农耕。”
代宗皇帝也来了兴致,与刘晏、元载等人经过仔细商议了一番后,很快就认可了张傪的军屯建议。
随即,话题转移到了将领们更为关心地山南西道、恒州、东川和西川问题。
恒州方面,截止到目前,恒州的情况仍然不甚明了。
在间隔着河东道和京畿道,而史朝义也明显地加强了消息封锁的情况下,要取得与恒州的联系变得异常困难。
那一带形势复杂,信鸽也不便于传输信息。
最近一次收到的情报里,只知道杨旭武已成功夺取了恒州、易州、定州等张忠志原有的地盘,而张忠志也已率军急返恒州。
至于双雄争夺恒州的结果如何,仍然一无所知。
在元载看来,必须要做好三种打算。
张忠志胜,杨旭武胜,亦或是双方僵持、二分五个州!
第一种、第三种情况,其实对大唐的影响基本一致。
僵持自不用说,就算张忠志能够获胜夺回地盘,实力大损的他,也将无力插手代宗皇帝与史朝义之争。
最理想的结果自然是杨旭武获胜。
但即便当真如此,其实也还有需要考虑的问题——杨旭武一旦成为西凉之主,究竟会否生出异心?
元载说到这里的时候,下意识的看向杨错。
是他安排的这项任务。
杨错沉吟了片刻,说道:“我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的。”
众人也没说什么。
山南西道方面,在黄琦的鼎力相助下,张献武目前已全面压制住了严震。
严震、祝峻虽是名将。但在粮草短缺、兵力匮乏的情况下,即便不再需要承受对方的压力。
他们也已无法扭转乾坤,最多只能守住最后的一片根基。
如果借助严震和祝峻肯向唐廷求援,这本可成为唐军介入山南西道和进攻西川的大好机会。
但问题在于,严震这个人脾气极犟,而且对张家忠诚度很高。
他根本不愿意给唐军插手的机会。
如果得不到山南西道的支持,唐军想要从外部攻入山南西道,难度是极大。
没办法,谁让现在唐廷的威信已经下降了不少。
任何一个决策和出兵,都要慎之又慎。毕竟历史上,在朝廷国势下降的情况下,却胡乱动武导致威信扫地的事情比比皆是。
比如东周的周桓王。
相比起山南西道和恒州,西川和东川的问题要简单得多。
只要拿下山南西道就可以打通前往东川和西川的道路,再趁势进攻,便可轻易的平定两川之乱。
反而,有一个麻烦的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薛嵩投降的事情。
在史朝义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薛嵩也表现出了投降朝廷的意思。
本来朝廷起初是不想接受,而是将他们全部剿灭。但是经过这么漫长的大战,朝廷也感觉到叛军的势力太大,必须得想办法对叛军分化瓦解。
这最好的对象,当然是薛嵩,薛仁贵的孙子。
从实际上说,薛嵩仍然是相、卫、洺、邢四州的刺史。
但从名义上说,他是伪燕朝任命的将领,如果投降是不能再担任四州刺史。否则就会开了恶例,其危害就和当初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死后,张位继承节度使是一样的。
要是朝廷直接接手四州,必然会跟薛嵩闹僵。
薛嵩的实力强劲,他在四州的影响力极广。
如果完全翻脸,就算击灭了他,也将会对四州的安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甚至还会严重损及朝廷的名声。
同时可以预料,史朝义也不会放弃这四州之地。
他就算无法直接干预,也绝对不会让朝廷顺利得到。一旦叛军细作利用薛嵩的问题来兴风作浪,不敢想像四州会变成什么模样。
如果能让薛嵩自己主动放弃四州,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但这一办法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次日,期盼已久的恒州信报,经由河东道又转到朔方,通过飞鸽急传至长安。
信件是由第五琦亲笔所写,里面的内容很具震撼性。
在第五琦的筹谋下,杨旭武业已成功消灭张忠志,并顺利控制张忠志的五个州,部分地区也正在接掌之中。
附随这一封信报而来,还有一封杨旭武亲书的请罪疏。
请罪的缘由在于他未经代宗皇帝准许,就擅自夷灭了张忠志九族。
不过,这封请罪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形式罢了。
当日杨旭武潜回恒州时,包括代宗皇帝在内的知情人其实就已经预料到这一结果。
两家的仇恨,早已是不死不休。
广德元年九月十九日,代宗皇帝率朝中文武,于长安的英魂陵为以李国贞、薛景山和严武为首的数万阵亡将士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赶抵长安参与此次的祭祀,十四万人将英魂陵围得水泄不通。
连上天也为阵亡将士而黯然神伤,蒙蒙秋雨伴秋风,瑟瑟秋风卷秋雨。
九月二十三日,代宗皇帝颁下诏书,正式拜杨旭武检校礼部尚书、成德节度使、赵国公,并赐铁券,还赐姓名——李宝臣。
拜张宝忠为检校兵部尚书、义武节度使,易州、定州观察使。
拜康日知为检校左仆射、奉诚节度使,赵州刺史、深赵都团练观察使,赐实封食邑二百户。
这等于是把张忠志原有的地盘一分为三,在最大限度保存实力的同时,又让他们不构成对朝廷新的威胁。
第95章 古代投资
=========================
十月初九,相、卫、洺、邢四州刺史薛嵩赶抵长安,觐见代宗皇帝。
刚刚结束的这场为期十个月的平叛大战,加速了天下大势的转变。
天灾、人怨导致战事不利,战事不利又加剧了人心的浮动。
面对此情此景,饶是气焰嚣张的史朝义,也不得不将总体战略转为防御,主动放弃部分土地,开始收缩军力。
其麾下的节度使们,也开始有了各自的想法。
而薛嵩,就是其中之一。
若以位置而言,相、卫、洺、邢四州,绝对可称是战略重地。
特别是卫州,与怀州毗邻。而怀州往南不远就是洛阳,一旦归属大唐,那就意味着整个河北道三分之一归了大唐。
那么洛阳,也将会不战而得。
由于在前段时间里连遭重挫,损兵失地,迫使史朝义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必须将他大部分的军力用来构建起一道东起齐州,西至郑州,含括汴、兖、曹等州在内的漫长防线,以防范唐廷的威胁。
相比起其他州郡,位置过于突前的洛阳,不但需要屯扎大量军力,而且还要同时面对汝州、卫州两面的威胁。
坚守的代价实在太大,一个不好,甚至可能会成为陷人于不复之地的无底沼泽。
权衡利弊之后,史朝义也只能忍痛放弃了这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这也正是当日议和谈判时,史朝义肯让步的最根本原因。
不过,史朝义毕竟是史朝义。
就算他自己无法据有四州之地,也不会让朝廷轻易得到。
就在薛嵩来朝觐的路上,史朝义的鬼把戏便已经玩弄了起来。
已经叛投史朝义的薛嵩前兵马使、现任贝州刺史裴志清,“秘密”联系上了薛嵩之弟薛崿。
裴志清痛陈前非之后,表示愿意将贝州献还薛嵩,以求宽恕。
一向贪财好利的裴志清,甚至还愿意将家中财物尽数献上,以充薛嵩军资。
裴氏是河北的大门阀,拥有相当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薛嵩当年所以能够容忍裴志清兄弟种种贪赃枉法的劣迹,正是顾及到裴氏的实力。
史朝义能够异常顺利从薛嵩手里谋取贝州,靠的也是裴氏的内应。
可以想见,如果裴志清肯配合,乘着叛军无力征战的机会,薛嵩一举获得贝州,将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这样一来,薛嵩就拥有五州,那可就势力大不一样。
因为贝州刚好在魏博节度使田悦的魏州和冀州之间,无异于造成史朝义运输粮草的大困难,进而影响到消灭幽州李怀仙的机会。
如此,史朝义就必须对薛嵩提出大的让步。
不过,薛嵩并没有被巨大的利益给冲昏头脑。
这一次前来长安,薛嵩表面是为了觐见代宗皇帝,献奉贡物。
而真正的原因,其实还是受代宗皇帝之邀,商讨四州的事。
对此次的长安之行,薛嵩还是相当重视的,他不但带来了大批进贡礼物,还带了之间薛家亲族随行。
只留下了幼子薛平和弟弟薛崿留守相州。
代宗皇帝对于薛嵩此行也是同样重视,坐镇陕州的鱼朝恩亲自陪同薛嵩西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