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中唐之潜龙在渊 (秋予岸)


  但代宗皇帝也不担心史朝义会背弃承诺。史朝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恢复元气,以及腾手解决幽州之事。
  至此,历时大半年的平叛之战,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第89章 喜从天降
  =========================
  八月十四日,杨错和李光弼会师于陈州的太康县。
  按照代宗皇帝与史朝义所达成的协议,陈州归唐军所有,而太康县正是陈州在对抗叛军的最前沿。
  这个陈州,恰好将宋州和许州之间的凹陷地填补了起来,进而将唐军收复整个中原的各郡县连成了一片,并且形成了稳固的防线,再不担心史朝义的反攻。
  战事终于告了一段落,尽管仍对叛军保持着高度的戒备,但大唐两路大军的将士却均发自内心地松了一口气。
  此前的几个月里,虽然唐军胜多败少,到最后甚至全面压制住了叛军,但这长时间的征战,对士卒的身心都已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有些人甚至已经流露出明显的思乡情绪。
  如果再继续打下去,很可能会引发士卒的厌战之情。
  这时候选择停战,正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对于史朝义,恐怕更是如此。
  治下各州郡人心的极度不稳,李怀仙对莫州的进攻,都让史朝义焦头烂额。
  但毫无疑问,最让他头疼的问题,肯定还是粮草的极端紧缺。
  现在才八月中句,这也就意味着至少还得有一个月,史朝义治下州郡的新粮才能勉强收获。
  安抚百姓需要粮食,应付李怀仙的战事需要粮食……
  这最后的一个月,注定将是极为难捱的。
  极为无奈的史朝义,甚至还通过通过独孤问俗来试探代宗皇帝的口风,看我方能否向其提供粮草。
  这件事情,被元载想个借口给推脱了。
  当然,也并非没有人对停战的事情感到不满。
  八月十五日,光禄大夫杜鸿渐在钦差卫队的护送下赶到太康县,宣读了代宗皇帝对大唐两路大军将士的犒赏令。
  大量的酒肉等犒赏物资正在北上运送的途中,大概还有一日才能到达。
  “对于此刻停战,朝中也有不少人深感不满。他们认为郡王和驸马连连获胜,大军士气正盛;而史朝义连遭挫败。丢城失地,军心涣散,人心浮动,加之幽州李怀仙正在猛攻莫州。”
  “敌消我涨,正是王师北上,直捣洛阳,光复大唐基业之时,怎能懈怠。再者,大唐为天下正统,哪有正统向反贼议和的道理。”
  “纷纷扰扰,群臣愤然。不过因为陛下的大力坚持,元相、裴相、刘尚书又竭力陈说厉害,最后还是由刘尚书通报了粮草情况,才得以平息这股风波。”
  宣读了犒赏令后,杜鸿渐又说起了长安的情况。
  “呵呵……他们都说的什么昏话。自古以来都是通达权变,经过长达八年的战乱,大唐已是元气大伤。正是需要老成谋国之时,却急于求成。无异于得重病而吃猛药,离死不远啊。”
  李泌笑了笑,不大客气地说道,“我看是有些人脚跟还没站稳,就想着据贪天之功为己有。未免太过心焦了吧!”
  尽管杜鸿渐话里并没有挑明对象,但李泌还是第一时间猜出了哪一些人。
  事实上,“王师北上,直捣洛阳,光复大唐基业之时”这几句话,就已提供了很有用的信息。
  整个第一阶段的平叛期间,就有那么一派的官员就曾三番两次提及“大军北上,直捣洛阳”的奏议。
  当年也是这么说服肃宗皇帝,结果导致李光弼在洛阳北郊的大败。
  没想到,只隔了一段时间又被提了出来。
  然而,他们在此刻表示出对休战之事的不满,恐怕正如李泌让里所隐射的意思一样。
  并不仅仅是针对休战事情的本身,其中未免没有争权夺利的意思在内。
  应该说,这一派大臣在朝廷中的分量还是相当重的。
  他们以王缙为代表,全是士族出身。甚至有不少是当年投降过安禄山的,但是现在摇身一变又回归大唐,自然要表现得格外“忠心”。
  不过,他们虽然官位爵位很高,在实际权力上却受到不小的限制。
  这些人刚刚抵达长安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在安禄山麾下的时候也被吓怕,他们倒是没有表示过什么异议。
  但随着日子渐渐过去,情况也逐渐熟悉起来。一些不甘寂寞的人终于开始有些想法。
  李光弼神情冷峻,微闭地双眼逐渐睁圆,一丝精芒从眸中激射而出。
  看得出,他对这事很有些不满。
  “自己又不用上战场,待在长安每日好吃好喝。继续打下去?说的倒轻巧!”田神功略显恼怒地说道,“有本事他们自己到军中来待上一段时间。我保证!不用说十个月,就是一个月,他们都捱不下去。”
  李光弼军中判官张傪微微一笑,却没有说什么。
  “杜大夫,日进那里情况如何了?”见厅内气氛略显沉重,杨错故意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杨错在心底里根本不担心那些大臣的争权夺利之举。
  当今皇帝与先帝有所不同,先帝肃宗喜欢急功冒进,而当今皇帝则比较稳重。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好几次就会下达进攻洛阳的命令。
  而朝廷诸职里的重要职位,都由元载等人担任,他们对代宗皇帝的忠诚度基本是不用怀疑的。
  而更为重要的兵权,都掌握在杨错和李光弼的手里,可以说是绝对忠诚于代宗。再加上还有一个虽然赋闲在家,却威望无比高的郭子仪。
  另外,与历史上的大唐不同。此时的吐蕃还无力东侵,北边的回纥只是盟友,没有向回纥借兵。
  整个大唐的外部环境,利于平定叛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小鱼小虾根本掀不起实质性的风浪来。
  “浑将军虽然年少,却着实了得!”一听我提到浑瑊,杜鸿渐就大为感叹说道,“这些日一直忙于休战议和之事,没来得及把荆南的战报转呈给郡王与驸马。”
  “不久前,浑将军已将洞蛮大军尽数逐出荆南。毙杀、俘虏的蛮军逾七万人,蛮军大首领田融更被李抱真将军斩杀!”
  “田融死了?”听到这个消息,杨错还是不由微怔了怔。
  “是啊!”杜鸿渐点了点头,“田融尸身已被确认无误,目下已被送至长安。”
  “浑将军打算如何处置荆南?”李泌对此很感兴趣。
  “浑将军的上书中,提到了十六个字……”杜鸿渐略微思索了一下,回道,“以威慑之,以恩感之,分而化之,融而合之!”
  “妙!此策甚妙!”李泌抚掌笑道,“若依此策持之而行,或二十年,或三十年,当可为大唐扫除荆南之患。”
  “确实如此!”李泌点头笑着说道,“此策最紧要之处,就在,融合,二字。融而合之,化蛮为汉,又何复担心洞蛮之乱?”
  “对了,险些忘记了一件重要事情。”杜鸿渐忽然想起了什么,面露喜色说道,“上个月,驸马又添一子。我此行另一要务,就是代陛下向驸马贺喜。”
  “哦!”饶是杨错性情沉稳,乍听了这条喜讯,还是不禁喜出望外。
  说来惭愧,自己一直在外征战,连安思霖诞下子嗣也不能在身边陪伴。
  还有数个月前,和政公主也诞下子嗣,自己也不能前去。
  “恭喜驸马,贺喜驸马!”李光弼、李泌、田神功等人一齐起身,大笑着向杨错贺喜起来。
  杨错一一感谢致意。
  根据杨错离开前的指示,安思霖诞下的儿子取名杨昭,和政公主的第二个儿子,取名杨映。杨昭生于广德元年七月,而杨映生于广德元年五月。
  再加上杨暻,杨错在这个时代有三个儿子。
  广德元年八月下旬。
  叛军向唐军交割协议上的州郡完毕,双方进入正式的停战期。
  与此同时,根据从山南东道传来的消息,黄琦已经开始退向汉中郡。
  而在山南西道,虽然少了黄琦的这支精锐兵马,但张献武与严震之间地力量对比形势却依然没有改变。
  在先前的两月里,在黄琦和张献武联军的双重打压下,严震、祝峻节节败退。
  一直退到临近山南东道的通州,凭借险要的地形,再加上山南东道也对黄琦和张献武形成了一定的威慑牵制,才勉强让严震站稳了脚跟。
  但连败之下,严震的实力也已经弱化到了一定程度,基本上已经无力跟张献武对抗。
  更糟糕的事情是,张献武居然在黄琦的授意之下,趁着东川节度使崔光远不注意,勾结段子璋驱逐了刚到任的崔光远,和张献武形成了同盟关系。
  而远在西川的高适也遭遇到大麻烦,其心腹爱将刘辟(并非三国的那个)居然有了自立的心思。借着西川与朝廷可能隔绝的情况,他起兵囚禁了高适。
  他认为唐军刚刚和叛军打完一场大战,无力入川作战,于是得寸进尺,竟公然向朝廷要求得到三川之地。
  只是,由于信息传达不及时,他们还不知道唐军与叛军已经议和。
  与此同时,新得的各州刺史也相继到位。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