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这些技术上的遥遥领先,将会是龙族真正纵横四海的底气所在。
  这一天不会太远!
  ……
  这半年功夫,负责在外面拜访、引进专业人士的工作,一直进行的很给力。
  有了从0到1的突破后,就跟做销售一样。
  陌生拜访,和有人给个手书上门,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比如科学院的长庚先生(宋应星),通过他的主动联络,一大批明代科学家,很多都是博才。
  后世虽然默默无闻,但都是真材实料。
  这些人和这个时代的儒生格格不入,很多热衷于研究的人,都花空了积蓄,也没见到回报。
  民科不易!不管是那个时代都是如此。
  这些大明的民科爱好者,一听说自己的毕生研究,在辽东已经有了实用型。
  那是绝对的心痒难耐,赶紧接了聘书,举家带口的投奔长庚先生。
  ……
  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方以智,家里就是富二代,有钱。
  科考不利也不在意。
  在他父亲所建的城郊泽园中,成立“泽社”。
  社中有方的堂叔方文(字尔止),妹夫孙临(字克咸),以及钱秉镫(又名澄之),周岐(字农父)等人。
  方以智或赋诗作文,或读 经、史,又关心“万物之理”,随时札记,积累了丰富知识,奠定了学术基础。
  负责拜访他的丁盛,只是献上一本《物理小识》,就把他给征服了。
  (这是他自己12年后写的书,嘿嘿!)
  这书好啊!真的是给他指明了道路,解掉了心中无数的难题,那是看的如痴如醉。
  没说的,方以智立马辞别家人,拿着聘书,火急火燎的来了辽东。
  丁盛最开心的一个任务,就是自己送上门的徐振之先生。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 (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这也是个大神!
  霞客先生经过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被称为“千古奇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1587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
  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
  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徐霞客读书非常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记得。
  但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
  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
  说起来也好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汪鹏找到的资料上,只有他的家乡,丁盛也去找过,人不在家。
  对于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来说,行踪就是个秘,兴之所至,到处可游。
  结果还是他在江阴的军情站短暂休整时,收到了扬州站的情报。
  他请各站留意的电报,兄弟单位反馈的很快。
  霞客先生年45岁,崇祯三年(1630年),他和叔祖在七月启程,再一次游览福建。
  此次游览的景区包括浮盖山、桃源洞等等,此外还进行了一次漂流活动,真的太会玩了。
  今年没打算出远门,就在家门口转转,一转就转到到了扬州府。
  本来是在这里游玩瘦西湖的,现在已经是杨州当地的“新知书林”常客。
  这里的书海,可有不少都搔到他的痒处。
  他把自己的游记整理了不少,委托扬州印书坊正在印刷。
  当然是由“新知书林”出钱印书,都谈好了销售分成比例。而且预付了一笔不菲的润笔。
  霞客先生很是满意,加上这边书也多,还有读书会这个神奇的地方,自然是恋栈不去。
  每天跟打卡上班一样,按时到来,天黑才走。
  看人下菜碟,可不是贬义词,好听一点的可以说是投其所好。
  加入辽东的好处,每年一半时间地理教学,一半时间公款旅游,爽不爽!
  这可不是光在国内转悠了,一张简化版的世界地图,就已经让霞客先生欣喜若狂。
  连薪资都没问,立马接了聘书,回家收拾一下,就到辽国公府报到上班了。
  这个爽利劲啊,甭提了。
  知道这位大神的到来,可把汪鹏给乐坏了,好几天都忍不住荒腔走板的唱啥:
  “神秘北极圈、阿拉斯加的山巅,啥啥啥的”。
  这可是真正的地理专家,汪鹏非常期待他的《徐霞客游记》。
  除了国内游,比如乐浪、倭国、南洋、美洲、西欧等等。
  那将会是多么精彩的著作啊!好期待啊!
  丁少校这边收获颇丰,冯洪易少校这边也是硕果累累。
  之前成功招揽的明代医科圣手,吴又可先生、陈实功先生的衣钵传人等。
  通过他们,联系了更多不得志的医生加盟,极大的促进了赤旗下的医疗建设速度。
  冯少校今年联系到一位,被奉为“(张)仲景、(李)东垣再生”的当代名医张景岳先生。
  张景岳今年69岁,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
  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景岳先生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
  想效仿 故宋辛弃疾,如这位先贤一样,做到文武双全。


第664章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景岳先生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
  当时辽东野猪皮嚣张兴起,辽西局势已不可为。
  数年戎马生涯无所成就,使景岳先生功名壮志“消磨殆尽”。
  而大明的官场腐败,终使景岳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
  从此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
  五十七岁时,返回绍兴府山阴家乡,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收徒传艺、著书立说。
  吴又可先生曾经有幸和景岳先生请教过医术,故而也算是熟人。
  有这层关系在,冯少校登门拜访也是水到渠成。
  景岳先生半生戎马,对建奴是深恶痛绝,只恨心有余而力不足。
  辽东光复、布告天下的时候,景岳先生可是和毛帅一样,大醉三天。
  喝多了就哭,想起以前和弟兄们,在辽东遭的那些罪。
  哭过了又笑,一想到建奴快被灭族了,那个爽快劲,连干三杯!
  冯少校表明身份后,受到热烈的欢迎,和周到的接待。
  没二话,景岳先生接下聘书,带着愿意追随的徒弟们,远赴辽东。
  这是他魂牵梦绕的大东北!
  ……
  大明朝从1368年开国,到了崇祯四年,已经263年。
  从洪武创业、永宣之治、到弘治中兴,在隆万盛世时达到顶峰,然后就一路奔向无底的深渊。
  这是每一个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轮回。
  一次又一次,让龙族痛苦不堪的轮回。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
  阶级固化,普通人已经没有了上升通道。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无论你多么努力,你都难以打破阶级的天花板。
  加上天灾人祸,外有强敌入侵,内有此起彼伏的民乱。
  最后就被一个新的王朝所替代,一切又来一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积极向上的理想,被“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这种消极的思想所替代时,就是一个王朝的末日。
  人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就扯到神秘的因果律,当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国家越来越好,他就真的会越来越好。
  当大多人对这个国家恨的咬牙切齿时,这个国家必然不会长久。
  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并不是笑话。
  大明朝每一个真正有理想的年轻人,当他发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得不到回应时,他就会寻找其他的路径。
  “新知书林”这个一开始只是一步,可有可无的闲棋,汪鹏也没指望能网罗多少的大明人才。
  有枣没枣打三竿,反正不亏。
  包括读书会这样“沙龙式”的场所和组织,都是汪鹏拾人牙慧的安排。
  后世有人成功了,抄作业最简单。
  汪鹏安排了,徒弟们就认真努力的执行下去,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再到轰动全城,一步步的把“新知书林”变成了所有贫苦读书人的圣地。
  有钱的公子哥,才不会和这些穷酸一起厮混,看上什么书,直接打包回家慢慢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