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也怪汪鹏大意,忘了设定红区、黄区、绿区的不同政策。
之前的征服,吞并,都是彻底清扫了原有统治阶级后的情况。
当时事务繁忙,汪鹏也就忘了这一茬。
笨港胆子大的移民,发现这些大兵很好说话,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比比划划的,居然也就勉强交流了起来。
加上海军和陆战队,也没有深入移民村,只是在港口附近合适的位置,建立永固基地,建设营盘。
拉起拒马鹿砦,设立警戒线,安排岗哨,把军营和居民区彻底隔开。这是每一个军营必须的要求。
因为想尽快完工,也从移民村招募了很多临时建筑工人,能跑来主动应聘的青年,都是移民村的最底层。
说来好笑,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都是难民,应该人人平等才对。呵呵!事实却完全颠覆了想象。
族长一般都是村长,都是家里男丁多,势力大的人担任,垦殖初始,都是人人动手,个个出力。
等村寨建好,农田开垦出来后,族长就会强势将这些田都指定为族田。
说法当然是冠冕堂皇,大家一起出的力,当然是属于大家的。
觉得不服气的,可以自己离开村子去垦荒,岛上荒地多呢。
谁敢走啊,这岛上食人生番可不是好相与的,只有抱团仗着人多和具备防御功能的村寨,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必然要建立村里的护卫队。
一番正大光明、无可指责的操作后,移民村的财权、物权、兵权包括执法权,就全部落入族长手里。
这些人大多是识几个字,能写会算。
一段时间后,底层的移民发现,这特么不又是在老家的生活了吗。
名义上都是移民,但还是要交税,不但要交红毛的税,还要承担族里的合理负担。
最后的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忙一年,也没见落下几个钱。
和红毛以及来港海商的交易,都是族长出面,说多少是多少,不容置疑。
作为普通的移民,离开村落就是死路一条,得罪族长也是死路一条。别忘了这里可不是大明管辖之地。
就是在大明,普通的屁民也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没有办法,就忍着呗,毕竟这里饿不死不是。
红武海军的到来,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一潭死水,一下子搅动了这些人的心湖。
尤其是年轻人,看着红武海军水兵、海军陆战队战士。
那强壮的体魄,威武帅气的军服,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的军容风貌,都是羡慕的两眼发光。
很多年轻人就像追星族一样,想方设法和军人套近乎,没话题怎么办?
岛上水果多啊,也不值钱,很多无人采摘的都烂了掉地上也没人捡。
虽然是冬季,但是还是岛上连雪都看不到,红武海军穿着秋季制服刚刚好。
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稀奇古怪的水果,可是让来自内陆的战士们大开眼界。每天吃饭的时候,各式各样的水果洗干净了任意拿取。
哈哈,也就是吃个新鲜劲,其实吃起来味道可真不咋滴。
没有经过后世精心筛选培育,野生的水果肯定不会甜,怎么可能甜?这也是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接触的多了,互相听对方的常用语也就熟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这样,虽然隔得千山万水,语音各异。
但是毕竟是汉语,总不会真像和外国人那样彻底无法沟通,讲慢一点,互相连估带猜的,也慢慢就能沟通上了。
第579章 建设、招聘、训练、异心
唐翊舰长看这边建设进度有些慢,就请示了当时大员岛临时总部。
像正忙的焦头烂额的鹏帅,申请了一笔特别经费和粮食,招募移民力工,协助修建营地。
这事按照常理来说,可真的是双赢的好事,冬季本就是农闲,移民也没有太多事情。
出来打一份工,赚点钱粮不是好事吗。
这岛上的移民,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居多,一宣布招人,应征处立马人满为患。
计划是招聘一千二百名普通力工,编为一个建筑团,军队嘛,习惯军事化管理和调度。
每月一块银元!
对了,现在岛上已经强制使用赤旗下的统一货币。
外来的船队只允许在澎湖交易,其他港口只允许简单停留补充食水或是简单维修,笨港为此还单独设了一个民用小港口。
海军港口那是绝对不允许靠近和窥探,违者视为敌意,警告无效后可以击沉或俘虏。
路过的海商也不是傻子,不管是真海商还是兼职海商,光看着致远级那威风凛凛的样子,躲还来不及,谁故意往上凑。
建筑团一日三餐由海军提供,按照普通丁级水准供应。
赤旗下的伙食标准是按照战时甲级、训练时乙级、驻军丙级、随军家属和临时聘用人员、丁级的安排。
其实误差不大,主食都是一样,也就是肉类和鱼类数量和质量的不同。
精挑细选,堪比征兵的从五千多应征者中,选了一千两百名最强壮的移民年轻人,差不多就是各个村寨里,能排到前十的棒小伙。
检查了这些年轻人的情况,唐翊那是非常满意,准备建筑任务完成后,这支队伍也不解散,根据表现纳入海军基地守备兵。
有了这个打算,这些年轻人就按照半天训练半天做工来安排。
还特意安排船回大员岛,从军资仓库里领了新兵军服,立马就给配发下去。
不用怀疑,都是汪鹏堆在空间里的,就是准备给现招募辅兵的制服。
当然这肯定不是正规军服,是红旗城自产的帆布料,原本是给自己家普通运输船装备的帆布,又厚实又耐磨。
汪鹏从现代搞了几个漂亮的牛仔套装过来,除了拉链太费事没搞,铜扣子那是标配。
加上自产的头盔式藤制安全帽,分左右脚的千层底布单鞋,打上绑腿,一个个也是整齐潇洒的不像话。
(汪鹏笑喷,妥妥的民工装,比工地迷彩服好不到哪里去,不是笑话民工啊,别多想,就是耐磨耐脏)
这些移民年轻人,哪里经受过这样的待遇,我的天呐,上来就一人两身,从头到脚的新衣新鞋,连四角内裤都免费发放。
一天吃三顿,放开肚皮照饱吃,每天中午还有鱼,晚上散工之后,每人还有二两米酒解乏。这可不就是神仙日子吗?
虽然训练经常会挨军棍,但是都不生气,怪自己笨,错了就挨打,挨打就立正。
教官很公平,做好了就表扬,做错了就挨罚,谁也说不出话了,不服气?走呗!
你看看外面流着口水的其他小伙伴,稍有一点坚持不住的想法立即烟消云散。
虽然还没到开饷的日子,但是红武军说一不二,大家都是深信不疑。
呵!一块银元,能在供销社买多少好东西,大家都充满期待。
这世界就很矛盾,有人开心就必然有人不爽。
谁呀?
郭怀一的堂兄弟郭保宇。对!就是这个未来的叛徒,带着六个村长举报他堂哥造反,导致岛上汉人移民尸横遍野的搅屎棍。
郭家来岛上比较早,最早的时候,岛上是颜家说了算,后来是李国助说了算。
郑一官崛起后,郭怀一那是和郑一官,在一条船上共过事的老兄弟。
在李国助的事情上也没站错队,所以郑一官就安排他负责这边的移民村。
作为物资奇缺,很多生活必备品都要靠对岸补给的移民来说。
谁是海上老大,就是他们的老大,说别的都是屁话。
对接支援物资的郭怀一,手里有分配权,自然就是移民的话事人,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连第一任话事人颜家,都主动低头讨好,岛上谁敢不从,那是郭家在岛上最风光的时候,也是郭保宇最风光的时候。
郑一官没受抚之前,还是很重视笨港的移民村,除了继续吸纳移民外,还设立佐谋、督造、主饷、监守、先锋等官职,用来掌控这个基地。
受抚后,这一块就交给郭怀一负责。同理,后来福建旱灾时两三万移民,建九个大庄,也都是郭怀一带着老十寨的人手,帮着安置的。
红毛势大之后,以郭怀一为首的族长们再三商议之后,省事无事,主动认怂交税。
红毛人也少,多了个税源也很满意,本来就是个商业公司,对殖民这一套也不感兴趣。
象征性的派出一个会点闽语的新教(加尔文教)传教士,设立了一个传教点给尼德兰政府和教会一个交代。
别人不感兴趣,郭保宇感兴趣,他觉得红毛的实力比郑一官还大,于是主动入了教。
不但自己来,还拖了平时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六个小村长,一起入了教。
本来只是想拍拍洋爸爸马屁的,结果这个传教士还挺会说教的。
新教(加尔文教)是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教派,摒弃祭台、圣像和祭礼等,不像别的宗教那么麻烦。
最与众不同的是,不同于其他宗教或教派鼓励人们勤俭节约,财富是原罪的说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