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负责整合战兵,进行刻苦的训练。现在战兵也是按照东北军的习惯,分为正规军,守备军,和民兵。
正规军一个加强营,有四个连五百多人。
后加入的二百多新兵嫩一点,还要再磨练。其他人都是一路从陕西杀出来的,见过血。
守备营三个连,全是年纪较大或较小的,没能入选正规军的男丁,他们负责轮流守备老营。
剩余的不分男女老少都是民兵编制,小孩子是儿童团,妇女是娘子军。人人有编制。
最精锐的一个连相当于夜不收,是嵇慕亲自带领的,轮班出去哨探,确定下手的目标和周边的情况。
下雪的时节,对出身东北军的人来说,那就是滑雪板的天下。
雪越大越好,通行困难的情况下,一个个山间的的村庄,一个个土豪的堡寨,就成为孤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良哥,老嵇回来了。”
张国华兴冲冲的一掀电台小屋的门帘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而正在看电文的萧云良被冷风吹得一缩脑袋。
“太好了!走,去迎一下。”
弟兄俩赶紧沿着清扫出来的雪道赶往哨口,出去哨探的一个排战士裹得像白熊一样,飞快的滑进基地。
轮休的队友赶紧过去帮着解开滑雪板,和背囊枪械,拖进温暖的屋内恢复下体温。
嵇慕也是连喝了几口热水才缓过劲来:“冬月十八,黄老财家娶八姨太,我们去喝个喜酒吧!”
“中!就弄他个狗日的!”
这些日子,嵇慕带着夜不收们可没闲着,一个陌生的环境,四周都是陌生的村庄和陌生人,想迅速开展工作,第一个目标就要选好。
要在这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眼里,一战成名。
可选的目标断断续续的选了四个,就这个黄老财民愤极大。手里有一帮凶狠的狗腿子。
这个鬼见愁山寨,原有的五十几个坐地匪,就是他们养在外面的打手。
不用据说,就是事实。
凭着心狠手辣,动辄灭门,硬是成为良田万亩的一方土豪,巧取豪夺,无所不为,还是这一圈最大的高利贷庄家。
据说和有名的晋商八大家之黄家,有非常深的渊源,那个可是富可敌国、手眼通天的大豪商。
一开始三人组还没注意到这个黄老财,是夜不收发现有人窥视营地。
老嵇带人一次漂亮的四面合围,把几个贼眉鼠眼的人,抓到寨子里一审,原来是联系鬼见愁的掌盘子,去三十里外的黄家庄有事。
具体什么事,来人也不知道,就是个传话的。
俘虏没放,安排人看着挖煤去。
光是从这几个狗腿子嘴里,就挖出了黄家两三代人的累累血债,和骇人听闻的恶行。
为此黄家被纳入重点的目标之一,还有三个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表面上都是乡绅,家里或有为官为吏的,或有亲族在关隘上负责带兵为将的,总之都是有靠山,有权有势有钱有粮。
到了官场层面都不入流,但是在当地,可都是土霸王,豪强地主,动辄可定人生死。
民不举、官不究,就是去官府报案,也吃不消老爷们偏袒老爷,屁民就是屁民,在老爷们眼里就是会说话的牲口。
穷人的命不值钱,老爷的钱粮才值钱。作为大明朝廷的统治基础,皇权不下乡,乡下的秩序就是靠这些所谓的乡绅来维持。
老爷们巴结都巴结不过来,每年的粮税可都是靠这些乡绅出面才能完成目标,老爷们想活的潇洒,就得靠这些人的孝敬。
像现在这个黄家,当年就是个百十亩地的小地主,凭什么现在良田万亩?靠种地发家?别闹了……
黄家庄的佃户们恨之入骨,也没有一点办法,别看人多,没人组织就是一盘散渣。
嵇慕本就是山西人,这边口音类似,化妆侦查时,发展了十几个下线,都是和黄家有血仇的青年。
通过他们黄家庄的一切才慢慢的清晰,老嵇也在他们的掩护下,进过黄家的外院做事,一番实地考察之后连沙盘都做好了。
现在还有一个班的夜不收,正潜伏在黄家庄堡寨外围的佃农茅草房区。
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在有望远镜这个犀利的外挂支持下,没有惊动黄家。
据说之前四个狗腿子一直没回,庄里已经准备安排人来查看了。
宜早不宜迟,三人组如此这般、如此这般的定下了行动计划。
各项人手和行动物资都开始准备,在嵇慕的指导下,用雪墙在基地里建了个简易的模型。
这个被称为黄家沟的山谷,可是了不得,黄家主宅内墙是夯土墙包砖,将近五米,外围有的夯土墙也有四米高。
整个黄家庄寨墙内有砖瓦院子二十几套,土房上百间。大大小小的仓库有十几处。
家丁打手有七八十人,加上青壮仆役又能凑齐来一百多人,难怪是周边一霸。
三个人各带一个连,反复的演练攻击顺序,及时调整攻击方案。
如果不想陷入巷战的泥潭,就要速战速决,而且动静要小,庄园里一个人也不能逃出去,把消息摁死在黄家庄范围内。
而黄家也将被鸠占鹊巢,成为萧字营的新基地。
当大明朝廷和起义军都把目光聚集在物资集中的城池时,萧字营将不折不扣的执行鹏大帅的指示:
“要彻底摧毁大明在山西的统治根基,不要在意这些看起来更有诱惑力的城池,要坚决的执行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相对于城市中,还能勉强活下去的城市平民。一无所有、赤贫的佃农,才是我们最可靠的拥护者和支持者。
打土豪,开仓放粮,先解决百姓燃眉之急;烧阎王债,解百姓后顾之忧;分田地,让百姓们真正解放。”
第572章 迅雷不及掩耳!瓮中捉鳖
十一月十八,难得是个大晴天,明晃晃的太阳照的雪地反光刺眼。
一大早,黄家庄这边靠近官道,谷口的哨楼上,刘二 一手搭着眼棚,遮着炫目的光线,看着远方。
“哥,额么队伍来了。”
“快,挂红旗。”
刘大从怀里掏出一面,还残留着他体温的赤旗递给二弟,刘二赶紧绑在早就准备好的木棍上,从哨楼面对来人的方向伸出去。
满眼雪白的雪原,一面迎风猎猎的赤旗,仿佛一团燃烧的烈火。
……
刘家兄弟和黄老财家两代恩怨,刘老爹原本自己家有四亩熟地,收成不好也是苦苦熬着。
因为老婆生病从黄老财家借了银钱,人没瞧好,钱也欠了。这利滚利的最后只能卖了田抵账。
从自耕农变成佃户,就够惨的了,结果县里收粮税还给他开粮单,他说地都卖了,还交什么粮?
衙役不管,你地卖了是你自己的事,皇粮国税可不是就交你地头的钱,逃户的粮税都要分摊到人头。
反正黄册上有你名字,不交就等着拖到县衙里挨板子。
(有书友说了,你又胡扯不是,地都卖了还要交税?新鲜吗?现代还有,自己搜一下。)
“明季启、祯间,有赤子无立锥地而包赔数十亩空粮者,有一乡屯而包赔数十顷空粮者。”
每逢官府开征的时候,追呼敲朴,惨绝人寰。
“饥羸之夫,腹无半菽,而手足犹絷于桁杨。”
崇祯年间,陕西临潼县知县许中泽:“催科过严,每比较日,什排浴 温泉,泉水为赤。”
李清在其所著书中说:“予尝过恩县,见乙榜令催比钱粮,血流盈阶,可叹!”
……
在大明官府眼里,屁民连草芥都不如,只要活着,就必须把税交了。
刘老爹去找当时交易田地的黄府管事的,被一顿臭骂,你家的田是抵账田,你家的税跟黄老爷有什么关系,自己去找县太爷去。
刘老爹是个老实疙瘩,实在没主意了,就含泪把三闺女给卖到黄家,换了钱交税。
刘三妹进了黄家宅子,没过几个月,就被一张草席裹着扔到他家门口,小小的身子全是青紫,据说是触怒了黄少爷,被教训了一顿,突发恶疾死了。
刘老爹痛彻心扉,把闺女和她娘埋在一起后,一根绳结束了性命。
两个半大小子,就这么东家一口、西家一口的活到成年。一样还是佃着黄家的地,给他家做牛马。
直到前一阵子,一个外乡过门借水喝,又拿出糜子面在他家搭个伙。
一番闲聊着,兄弟俩不知道怎么的,就把心里的委屈,和仇恨都说了出来。
也许是憋得太久,也许是嵇大哥给他们讲的各种百姓苦楚,嵇大哥一看就是个见多识广的厚道人。
兄弟俩原本心中踹踹的,怕被告密。结果这个嵇大哥,给他们讲了一番惊天动地,改变人生的道理。
原来是义军,传说中的义军。
义军要为百姓伸冤报仇了,兄弟俩激动的哽咽不已。
当即就要跟着老嵇入伙,被安排在黄家庄做暗线,年前就会铲除这个压在黄家庄百姓头上的大山。
在刘家兄弟的联络下,十几个有胆识,和黄家有血仇的年轻人,一个个被吸收进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