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那种一人一张案几,主人高居首位的传统布局。
更像是朋友之间小聚喝茶的格局。汪鹏给关晓健做的茶盘茶具,自己也留了几套,这次特意关照也运过来几套。
一方面在澎湖岛上要兴建个迎宾馆,各方势力来的时候有个招待的地方,比起酒桌上推杯换盏,茶桌上谈事情更加的妥帖。
一个护兵在忙着添茶倒水,完成后也退出账外。
郑二虎拿出郑一官的亲笔信和一份礼单送上,汪鹏也是接过来细看。
邓大牙招呼郑家兄弟喝茶,虽然闽广之地茶叶闻名天下,但是这来自云贵之地的茶叶,可是稀罕物。
就像是现代谁会跑去山西卖煤,这不脑残吗?
不同的山水,自然是不同的风味。
郑家兄弟也是嗜茶之人,这一品之下,也是啧啧赞叹,好茶好茶!
郑一官的信也是言辞恳切,首先是代表郑家,对鹏大帅仗义助拳表示感谢。
又描述了红毛和刘香在厦门及周边犯下的滔天大罪,又代表这些百姓对鹏大帅的义举表示感谢和推崇。
对东北军占据澎湖和湾湾岛表示欢迎,并明确表态,请鹏帅照顾一下闽南的移民,都是乡里乡亲的。
当年也是按照朝廷的意思,给他们一条活路,但是湾湾岛上生番凶恶,请鹏帅手下的勇士们,保障他们的安全。
当然这些开拓民以后也全部归东北军管理收税,郑家不再参与。
对于东北军水师和郑家水师,他希望守望相助,共同将红毛人逐出这片海域。
他已经下过命令,赤旗等同郑字旗,所有海域通行无阻。
又隐晦的说了这次冒功之事,鹏帅当世豪杰,必然不在乎这点朝廷封赏。
随信奉上劳军之物若干,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代表郑家的诚意。
汪鹏看完信,又看了下礼单,霍!郑家出手也是大手笔:
米面粮油、盐醋酱糖;
茶酒香料、熏肉腊肠;
鸡鸭肥鹅、活猪活羊。
你还别说,这真让汪鹏很满意,真的很满意。
如果是拿来同样价值的金银,汪鹏或许不屑一顾。
(书友又开骂了,吹牛,装比。还真不是,上万人的补给,不是小家庭点个外卖送上门的现代社会。
这么多的物资,不是你拿着金银就能买到的。
老百姓都快没隔夜粮了,你找谁去买?
只有当地的土豪、地主,大商行才能凑齐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资。人生地不熟的,谁鸟你?
谁知道你是不是玩什么阴谋诡计。带着兵去,那就不是买了,明抢不香嘛。)
这批物资可真帮了汪鹏大忙了,虽然他也从现代采购了不少类似的物资,堆在仓库里。
可毕竟是上万人的部队,他回去了,就只能靠储备,和千里迢迢的海运送过来。
所以汪鹏安排人在杭州外海的岛上建立港口基地,也是指望能从杭州府这里,通过毛帅这个地头蛇,能采购到充足的物资补给。
汪鹏收好郑一官的信,又把礼单递给邓大牙,安排人接手入库。同时准备酒宴,招待来访的郑家贵宾。
对于郑家的礼物,汪鹏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笨港的接手,那也是义不容辞。
“我们红武海军不会在这边卖船旗,也不会干扰郑家的正常海商生意,这一点请郑总兵放心。”
“感谢鹏大帅的宽宏大量!我们一定把话带给大哥知晓。”
伸手不打笑脸人,汪鹏知道郑一官最担心什么?不是湾湾岛的利益,这一块他早就放任自流了。
他担心东北军水师是看上了湾湾岛航道上川流不息的海商,以东北军的实力和战绩,他们要是卖船旗,可比郑家硬气多了。
这一年的利润可就是金山银海,郑家兄弟是带着底线来的,哪怕一家一半都能接受。
结果鹏大帅直接挑明了,不掺乎这份关系到郑家生死存亡的买卖,这份人情可就大了,郑家兄弟都是红晕上脸,手都有些哆嗦了。
“你们不用担心,我知道这一年能有千万两的收入,并不是啥都不知道,现在答应了,以后知道了再反悔的小人。”
“没有,没有!鹏帅高估了,哪有那么大大的收成,一年也就几百万两银子。”
“是啊是啊!很多都是老朋友,没收钱,我们还要安排兄弟们护航,挣个辛苦钱而已。”
郑家两兄弟被汪鹏一语道破天机,吓得茶杯都碰翻了,郑老五还赶紧朝外张望了一下,心虚的不行。
每年真正能收多少卖旗的钱,绝对是机密中的机密, 郑二虎和郑四彪最清楚。
他们兄弟四人,负责在七八个地方,专门设点卖船旗,每处都有一百多万两的收入。
对外可是一直没泄露过,这南来北往的海船那么多,谁都没个准数。
故此外人光知道郑家有钱,到底能有多少钱,也只能瞎估计。
也只有郑家四兄弟最清楚一年能挣多少钱,郑家能有如今的威风,可都是凭着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没钱?朝廷那些大佬认识你,大佬手上的笔可不认识你。
没钱?海上这些刀头舔血的海盗认识你,手上的刀不认识你。
“哈哈哈!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汪鹏哈哈大笑。
“我的意思是,就算有千万两的利润,我也不去分一杯羹。”
“呵呵!”
郑大两兄弟也是讪笑着,附和着夸赞鹏大帅威武霸气!
“这样吧!郑总兵的礼物我非常感谢,有道是礼尚往来,我也给郑总兵一份回礼,还请两位将军回程时,帮忙转交。”
“来人啊!将水晶宝镜取来!”
第548章 郑家兄弟左看右看,下巴都笑酸了
跳过了这个尴尬的让人不安的话题,郑家兄弟也是深深松了口气,可真的是被吓着了。
偌大的大明朝廷,一年才收入多少钱?最高峰明英宗时2295万两。
现在可怜的崇祯皇帝,明面上的收入一年才四百多万两。
光一个辽东就要三百多万两,年年赤字,拆东墙 补西墙。
郑家真是富可敌国,莫过于此。
数钱数到手抽筋,对一般人来说,真的是做梦都想得到的好事。
但是对郑家四兄弟来说,这特么月月都抽。
虽然要分出去一大半,但纯利也比堂堂大明皇帝收入高。
可怜的崇祯皇帝,要不是汪鹏搞定了辽东,最惨的时候,连皇宫里的金银铜器,都收集起来卖钱。
最无语的是皇帝逼着朝臣捐款,他老丈人捏着鼻子捐了一万两,还穿破衣服哭穷。
周皇后看不过去,给他爹五千两,让补捐,这老头居然还扣了两千两,只补捐了三千两。
最后李自成进京,光是在周国丈家里,搜出的现银就超过三百多万两。
……
对郑家来说,一千多万两的真金白银的年收入,这要是被外人知晓了,郑家立马就没了活路。
就冲这一年千万两级别的利益,别看现在郑家挺风光,这世上为了钱,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
汪鹏也好笑,一句话把这兄弟俩都吓失态了,可惜他们不懂网络用语,要是来个;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的否认三连,才应景。
时间不长,四个护卫捧着四个木板箱子进了暖帐,汪鹏点点头:“打开吧!”汪鹏对还没完全恢复常态的两兄弟说道。
“我这也是小小心意,望郑总兵到时候不要嫌弃,礼轻情意重啊!哈哈哈!”
郑家兄弟心里的想法是一致的,鹏大帅你是老大,你说了算,你就给块木头,我们都把当成宝贝带回去。
“霍!”
“啊!这!”
原本并没有在意啥礼物的郑家两兄弟,唰的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上次在黑风寨的玻璃工坊,汪鹏可是专门给他们的工艺升了级。
因为要考虑在东北开始大规模生产,所以汪鹏把徒弟们制造平板玻璃的压制法,升级到浇铸法:
将熔制好的玻璃液注入模具中,经退火冷却的方法。
对设备要求比较低,产品限制小,适合制大型制品,缺点是制品准确率较差,废品率高。
高就高呗,次品敲碎了再进炉子烧,煤炭又不值钱。
大片的平板玻璃成功制成后,首先就是给各个学校换窗户,一个明亮的教室,可以让孩子们每天能多学最少两三个小时。
同时对于操作麻烦,时间长,毒性大的锡汞齐法,也被升级到化学镀银法。
这个是在老砾搞出硝酸后,才能进行的,很简单,就是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而还原剂是白糖,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后面都是徒弟们的汗水。
化学法镀银成功后,立刻发报给鹏大帅报喜,已经制成了新度量衡一米高,半米宽的大镜子,并且能稳定生产。
还在海上飘着的鹏大帅大喜过望,立刻安排人制作十面镜子。
让手艺高超的木匠,给配上雕花的楠木镜框,其中两个还给配上宝石和金银装饰。
这一批豪华的穿衣镜,就跟随着补给船队来到了澎湖。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