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慈禧一拍案,大悦道,“是该建个大营,那朱富贵着实可恶,咱们穷不死他!不过,这个大营应当叫什么?海河大营?清河大营?”
奕儇想了想,道:“回禀圣母皇太后,臣以为,索王爷乃是僧王之后,大清肱骨,其守卫京师,重要性远超江南、江北两营,故而规格当要茁跋,以臣之见,不如就叫……京东大营吧!”
“好!”
慈禧点头道,“便依醇亲王所言,加封索特那太子太保,京东大营制统,节制京师防务。直隶总督曾国藩、盛京将军瑞联等,皆受其节制,钦此!”
·
将索特那从关外移到关内,这其实也是清廷勋贵们的想法。
毕竟这大明不讲武德,居然不是从江南攻过来的,而是从东北抄后路攻过来的。
最傻眼的还是早些年那些听闻明人杀来,拼命走关系跑去伊犁将军府、宁古塔将军府的八旗子弟。
他们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谁特么想得到,大明他娘地不去打北京,特娘地先来搞大东北和大西北啊!
伊犁将军不用说了,老巢已经被胡人和沙俄端了。
不过这一任的伊犁将军荣全还算是个硬骨头,坚决不肯从胡,已经自杀殉国。
左宗棠向朱富贵请求恢复伊犁之后寻到他的骸骨重新下葬。
这件事朱富贵是准允的。
实际上,朱富贵对于于国有功的旗人还是愿意吸纳的。
毕竟所谓旗人,说白了,祖上有几个是真鞑?
不过这个门槛须要极高才是。
否则汉奸的后代和良人后代享受一样政治待遇,这不是变相鼓励汉奸嘛!
不过在西域地区,汉胡才是主要矛盾,满汉其实一直关系比较融洽,不能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概而论。
所以去了伊犁的旗人,只要不投俄投胡,坚持作战等到王师到来,还是能退旗做个平头百姓,为西域中华之做出一点贡献的。
而去到宁古塔,也就是黑龙江、北吉林地区的旗人,那日子就惨了。
本来就是躲大明刀子才跑来这鬼地方(此时东北尚未开发)吃冰喝雪的。
结果明人特喵的已经开着小货船在黑龙江上往蒙古运兵了。
这玩意也忒吓人了。
明人南下,这肯定得给他们全鲨了啊!
看着黑龙江上几百吨,突突冒着黑烟的铁轮船,时不时还有几个老毛子被吊死在桅杆上,宁古塔的清军已经开始考虑入关的事情了。
正是基于我大清绝无可能学蒙元,丢了元大都还能北遁搞个北元的认知,所以满清如今还真就不敢轻易放弃北京城。
索特那的到来无疑给大清打了一剂强心针。
不过杏贞到底也是智商在线的人,对索特那是不是真的精锐,真的那么能打也还是有所顾虑。
所以她让醇亲王亲自去一趟京东大营探探虚实。
奕儇去天津转了一圈,半个月后乘着轿子回来。
“精兵!绝对是百战精兵!”
“我大清就没有这般精锐的军队,索王爷果然御下有术,我大清无忧矣!”
这是奕儇拍着胸脯对杏贞说的话。
若是以为,这些话奕儇是拿了银子的违心之语,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奕儇银子当然是拿了,可这话,也的的确确是真心话啊!
因为作为咸丰皇帝的心腹,奕儇曾经多次奉命检阅大清各营,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他都去过。
比如他检阅江南大营时,便看到连掩饰都没有,里面大部分旗兵都忙着养狗、养鸟、斗蛐蛐儿、听小曲儿、赌博、下棋、种花、盖房、**、嫖妓,反正就是没有操练的。
至于绿营,稍微正常点,干的也是兵卒该干的事。
具体来说……
绿营忙着设卡抢劫来往客商,顺便做点小生意,可谓是相当勤劳,毫不玩物丧志了。
这绝非江南大营一处如此。
奕儇还陪着俄国人参观卢沟桥的八旗营,里头的士兵倒是训练,不过训练前一边抽大烟,一边买小吃,缝裤头,和过来卖早点的小贩有说有笑。
可谓军民鱼水情深深,满汉都是一家人了。
等到神机营出操训练,一个士兵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奕儇派人上去询问。
问了半天,最后才发现这个家伙根本就不是八旗,就是刚才卖早点的。
八旗大爷早就不会骑马了,花钱雇了早点贩子来替自己出勤。
凡此种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在奕儇的前半生无数次出现,以至于他觉得这边是军队本来就该有的样子。
这一次,他来到京东大营。
好家伙!
这可真是人如猛虎马如龙!
首先让奕儇赞叹不已的,是倭八旗居然敢拿真刀白刃战。
真乃上勇。
而索王爷的蒙古精锐,更是人人会骑马,还能在马上朝天放三枪。
真乃上上勇。
至于最后的操典,居然还能走齐步,还能齐步射击。
真乃上上上勇。
当然,奕儇不知道的是,他最后远远看到的一波人,若是走近了看,就能发现这些人都没有辫子了。
八旗能请做早点的来替身,我索特那请不得?
所以索特那找到了一直合作愉快,关系不错的明租界后勤部门。
经过朱富贵亲自批准,为了生意,也为了明通传统友谊,大明借了两个炊事班帮索王爷撑了撑场面。
最终果然收获了好评。
总而言之,至此,清廷上下终于相信,索特那确实天下无敌。
就算战报有吹嘘,但他想必确实能够吓阻明人了。
将明人困在滨海的一亩三分地上,迟早得饿死!
我大清果然天下无敌啊!
第522章 新朝雅政
天津方面京东大营的表演对于朱富贵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谈罢了。
但是大明目前另外一处飞地,金陵旧都的发展则极端重要。
事实证明,洪秀全在利用宗教笼络人心方面还是有一套的,不愧是第五先知,在世教主,号召力依然强大。
当然,这里面也有大明无人机无数次在天京城上展示“神迹”的一份功劳。
不管是宗教洗脑也好,是飞机崇拜也罢,总之洪秀全通过精神和物理手段,成功让天京城中剩余的不到三十万人口跟随他远渡重洋,前往南美洲—天父的后花园寻找一片生根发芽的沃土,顺便帮助因为战争而损失大量人口的南美诸殖民邦腾笼换鸟,注入新鲜血液。
金陵这座六朝古都在原本历史上被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屠城。
“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
与这样的命运相比,30万人远赴南美,在原始丛林和潘帕斯高原上用明呲花争夺一份生机,也不算是什么苦差事了。
而不管是人口被杀亦或者被送去南美,这座六朝古都终归是空了下来。
历史上也正是这个时机,以安徽、苏北为主体的外省(?)移民涌入金陵,为未来所谓的徽京打下了基础。
从地理上看,直接从安徽、苏北等地直接调入人口无疑是最方便的。
但朱富贵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金陵是大明重返中华本土的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试验田,决不能如此草率。
朱富贵倒不是没有考虑过恢复大明第二帝国时期的两京制。
不过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首先,历史已经证明了,两京制并没有什么卵用。
崇祯不肯送太子南下当然得背大锅,但南京六部起到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
打造这样一套臃肿的行政编制不合时宜且无效。
最关键的是,大明北美与神州本土本就隔着万里大洋,若两京分处两地,日久恐成隐患。
仪同三司可不是什么好的开端。
以朱富贵浅薄的见识来看,大明任何领土都能考虑羁縻,能考虑总督化,唯有中华本土和北美两块地方是必须牢牢掌握在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手中的。
只要能拿捏住这两块领土,然后安稳发展五十年。
那么就是换头猪来当皇帝,再找头驴来当首相,大明也不可能从世界第一大国的宝座上滑落下来的。
因此,关于城市命名,朱富贵无情地连南京这个名字也不给了,更不可能沿用洪秀全的天京,当然,清朝的江宁也不予采纳,最后还是使用金陵这个大气华贵的名字。
自4月初原天京军民陆续被运送出海之后,由凤都中央直辖的金陵特区正式挂牌成立。
同时,一系列人事调动也迅速完成。
大明户部农业司司长杨阿毛调往金陵,担任第一任金陵特区知府。
副司长陈泽智接替其职务。
原铁路军军长蒋彪调任第一任金陵守备,
铁路军的前身是大明皇家陆军第二师,当时是与戚文长的一师并列的最早的师级军队之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