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戈贝尔这边已经有了能够持续照明300小时以上的电灯。
受到这一蝴蝶效应,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恐怕与“电灯之父”的头衔无缘了。
如今年仅31岁的他还不是历史上那个叱咤风云的卑劣资本家。
他如今刚刚成立了作坊式的爱迪生公司,作为大老板亲自抱着自己发明的新式印刷机在华尔街捞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朱富贵已经特批了条子,准备将一款明制印刷机通过南方政府和走私犯进行低价倾销,从而给年轻的爱迪生好好上一课。
什么叫资本主义!
什么叫做市场经济!
而电灯,也是一样的。
只要欧美各国鼓捣不出钨丝灯,大明的灯泡就不可能降价。
一旦他们鼓捣出,或者即将鼓捣出钨丝灯,大明的廉价灯泡立马开仓放水大甩卖。
同时着手去开发日光灯。
总之,大明的电灯在西方电灯的研发出现根本性突破之前,都将是有价无市的奢侈品。
以至于俾斯麦都在认真考虑,是不是要利用自己和朱富贵陛下的私人友谊请求在回国的时候带几个电灯泡回家。
不过闹剧往往就是发生在意想不到之处。
第二天一早,按照日程安排,将由大明鸿胪寺和户部的相关人员陪同普鲁士访问团参观凤都市区的一些景点,包括博物馆、天子岩广场、国子监、旭日汽车厂等地。
不过整整一个上午,都在荒诞中度过。
原因是,一个脑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短路了的容克贵族老爷将一只灯泡塞进了嘴里取不出来了。
其实他哪怕偷几个灯泡放进行李箱中,大家都还能理解。
毕竟好几个随行官员其实就是打算在最后一晚这么做的。
可这货将灯泡塞进嘴里是怎么一个操作?
这位可怜的容克老爷嘴里塞着灯泡,呜呜哈哈地指着台灯灯座上印刷着的注意事项。
老实说,大明虽然不兴外交无小事,洋人大过天那一套外交逻辑,但本着中国人传统的,朴素的迎客之道,朱富贵还是给外宾招待所配备了许多好东西的。
他们甚至有批发价2毛6的酒店一次性套装用!
已经有好几个贵族老爷偷偷将这些一次性牙膏牙刷洗头膏什么的藏起来,准备带回家取悦情人用。
而他们所用的台灯当然也是朱富贵从后世买来的好东西。
系统虽然抹除了台灯上的年代信息,但好死不死的,这些台灯灯座上的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没有被抹掉。
大概是系统判断这些内容并不会泄露信息。
可是,后世家电、马桶、各种日常用品上的注意事项有多离谱,很多人应该都知道。
比如许多马桶上就有教你十几种非正常撒尿姿势的图例。
这个台灯上的注意事项里,就包括请勿尝试用嘴吞下灯泡,否则会卡主这一项。
而且这注意事项针对的主要是熊孩子,自然图文并茂,一看就能看懂!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
鸿胪寺的官员们很无奈,尝试使用黄油涂抹、蛮力撕扯都无效之后,只好联系凤都医院的医生待命,然后用小锤子将灯泡在口腔内敲碎取出。
然而……
这头刚刚敲掉一个灯泡,仿佛传染似的,在普鲁士访问团中又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口吞灯泡的人。
这玩意真能塞进去?
不应该吧?
要不俺也也试试?
就轻轻的,不要用力,浅尝辄止,
绝对不会有危险……
我又不像他那么笨……
啪!
呜呜呜……
这小小的灯泡,这浑圆的灯泡仿佛有魔力似的,引诱着一个又一个容克老爷们张开嘴尝试。
俾斯麦捂着脸,恨不得把自己容克的出身完全洗掉。
丢人,实在是太丢人了!
很多人说俾斯麦成就于容克制度,这句话不能完全说错,但实际上俾斯麦对容克阶层的感情主要还是以鄙夷为主的。
俾斯麦曾经给朋友写信描述过自己假如没有考上柏林大学,而是回到家乡继承容克庄园和爵位,将是如何的生活:
“头几年我应该会训练一下新兵,然后娶妻生子,种种地,而且估计我会因为太过沉迷于酗酒,当不了一个好农夫。
要是十年之后你恰好过来,我要请你到我家,从庄园上挑一个前凸后翘又放得开的妞陪你乐呵,我俩一起痛饮土豆白兰地,纵情狩猎。
到时候你会发现,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满身肥肉的乡团长官,嘴上留着小胡子,满嘴骂骂咧咧,看不惯犹太人和法国人,一被老婆凶就暴打自己的狗和仆人。
我应该会穿着皮裤,在斯特町羊毛市场上大出洋相,要是有人恭敬的叫我一身男爵,我就会和气地捋一捋胡子给他优惠点儿,一到国王生日我就会喝的酩酊大醉,高声欢呼,其余的时间我会时不时找人吹吹牛,或者只会说‘啧啧,这马不错’。”
虽然看上,俾斯麦描述的生活完全就是后世无数都市青年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
但对于俾斯麦来说这可不是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回家当贵族地主的凡尔赛文学,而是正儿八经的纪实文学,是俾斯麦内心的真实心声。
然而,想要让普鲁士崛起,实现德意志最终统一的梦想,俾斯麦也很清楚,自己能够依靠的就是这一批榆木脑子、粗鄙不堪,但是武德充沛的容克贵族。
相比于新兴资产阶级和犹太银行家,这些容克才是普鲁士真正的基石。
所以这位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最强政治家一巴掌阻止了偷偷摸摸将手伸向灯泡的又一名随行官,然后忍不住仰天长叹:
“和这群虫豸在一起,还要把政治搞好,老朽实在太难了!”
第434章 凤都一日游
招待所灯泡事件只是一场小小的意外,当日下午普鲁士代表团在凤都各处的访问活动还是非常顺利的。
唯一不太和谐的一幕主要是发生在大明皇家博物院。
当俾斯麦兴致勃勃地问到普鲁士文化在何处展示的时候,鸿胪寺的小翻译一时之间有点犯愁。
因为皇家博物院的建造布局以中华为中心排布,分为华夏馆、诸夏馆、蛮夷馆、禽兽馆。
普鲁士所在的西欧文化组,自然是位于禽兽馆的。
英文翻译叫做【BirdsandBeasts】。
思考良久,小翻译只能告诉俾斯麦,普鲁士文化展览在【2B馆】。
这让俾斯麦很高兴。
2B,一听就是编号了,2B应该还是比较靠前的编号。
看来明国人对于普鲁士确实非常重视,也很友好。
因为朱富贵赠送的国礼超出预期的慷慨,所以俾斯麦也趁着这个机会表示等自己回国,会向威廉一世陛下申请向大明皇家博物院2B馆赠送一批条顿骑士时期的珍贵文物,以充实馆藏。
除了博物院的游览,普鲁士的容克老爷们则对于天子岩广场非常感兴趣。
巨大的四美男山上,明国四位杰出的帝王俯瞰这座伟大的城市,而他们的容颜也将被万民熟知。
这,才是男人的浪漫啊!
不少封地里有山头的容克老爷都已经在琢磨,回国之后给自己也整一个,比树铜像带感多了。
至于他们在中心广场见到的铝制铜像,自然也都啧啧称奇,感慨于大明的富有。
对于凤都的参观,给这些普鲁士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尤其是那些骑着自行车,穿着挺括、优质的蓝色劳动服的工人们,令俾斯麦深受震撼。
虽然还没有正儿八经参观过大明的军营,但从之前结实好斗的孩童,到精神奕奕的工人,俾斯麦已经能够想象到大明的军容是怎样的了。
·
第二天,就是普鲁士使团参观军营的日子。
而今天带他们参观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天子兼天下兵马大元帅朱富贵。
这一次普鲁士人来凤都其实是秘密行动,所以公开进行阅兵以展现武力并不合适,朱富贵将把他们直接带去新津的军事基地。
这次从凤都去新津,不是坐火车了,而是坐汽车。
清一色后世的农用三轮改,性能远比旭日牌汽车要好得多。
俾斯麦还是第一次坐到这么平稳的汽车,忍不住见猎心喜,亲自驾驶了起来。
其实这些汽车开起来平稳,除了农用三轮的发动机、轮胎等部件质量好以外,也和凤津高速公路的质量有关。
四五年前,大明刚刚打下布雷默顿港,并把它改名为天津的时候,就着手准备建造凤津高速公里了。
不过因为当时大明的国力有限,人力也捉襟见肘,所以反复权衡之下,朱富贵采纳耿工部的意见,以天竺级高速公路的标准修建了凤津公路。
大明高速公路等级从低到高,目前分为以下几类:天竺级、秦汉级、隋唐级、明级。
宋是列入唐宋,还是列入宋明是有争议的,最后干脆两边不靠,原地消失了。
在后世,傅斯年在《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中将中华史分为三次帝国。
即:第一中华帝国:秦汉——第二中华帝国:隋唐宋——第三中华帝国:明清。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