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两侧呈大倾角地黑灰色的厚实地钢板构成了坚固地装甲车厢,拿着喷枪的工人们正在向上头喷涂油漆。
在一节车厢的厢顶两座钢板轧制地园型炮塔上,安装着一门75毫米野战炮和一门加特林机枪。
车厢上则满是的密集的射击孔。
这些狰狞的装甲和输出部件,提醒着人们这些装甲列车一但投入实战将会给敌人带来怎样可怕的杀伤。
随行的皇家陆军武官钱罗军介绍道:“这些车厢载重可达60吨,否则普通的车厢根本没有办法承载这么多钢材。”
俾斯麦望着这狰狞的钢铁巨兽感到手脚不自主地冰凉,微微的晕眩感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晕车。
但理智告诉俾斯麦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明的火车很平稳,至少远比普鲁士的火车平稳。
“原本我们设计是在装甲车厢上安装两门152毫米远程火炮,不过最终我们否决了这个方案。”
“我们皇帝陛下认为,机枪的重要性并不小于大炮,所以我们减少了大口径火炮的数量,增加了小口径野战炮和机枪。”
“说到火炮,我们认为贵国的克虏伯公司是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供应商,相信我们之间将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钱罗军是铁路军第32021旅旅长,自然知道保密条例,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实际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来自于兵部的授意。
而最终的决策人自然是朱大帅。
如果问大明如今在军事上最需要补强的短板是什么,答案大概就是大炮了。
大明的【鹰】系列野战炮当然很不错,但在嫁接上面始终有不少缺陷。
大明未定型的2万吨巨兽战列舰,使用的还是粗笨的巨型岸炮。
【铁鹞子】中型坦克用的火炮也经常出现故障。
在这种无法从后世得到直接帮助的方面,大明与顶级列强其实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朱富贵很早就看中普鲁士人的克虏伯炮了。
倒不是说要全部换装克虏伯炮,不过从普鲁士这边学到全套工艺,显然能给大明的军工发展带来巨大收益。
至于这些装甲列车,就是朱富贵拿出来交换的筹码。
名义上是明普合作研发装甲列车炮,实际上就是大明写轮眼普鲁士的炮,然后低价给他们供应装甲列车和蒸汽机头。
如果威廉小老弟想仅仅用克虏伯炮生产工艺换取“狻猊号”蒸汽机车的生产工艺,那朱富贵肯定掀桌子没得谈了。
不过朱富贵认为这种事情大概率不会发生。
毕竟现在是普鲁士人用热脸来贴大明,而不是反过来。
且能以民用火车名义出口至普鲁士,迅速形成战力的装甲列车,无疑是如今德二最需要的东西。
造不如买,这个道理朱富贵希望威廉小老弟能够早日明白。
第428章 介味不对
普鲁士军人乘坐装甲列车开入梅茨,开入阿尔萨斯和洛林,甚至开入巴黎的场景在俾斯麦脑海中久久盘旋。
他甚至有一种冲动,立刻给威廉陛下发去电报,要求重新审视普明关系,将明国提升到仅次于意大利的重要战略伙伴关系上来。
意大利可以在欧洲本土牵制法国人,大明却能够提供大杀器级别的战术武器。
这两者对于普鲁士都是极其重要的盟友。
不过作为一个老辣的外交家,俾斯麦很好的隐藏住了心思,同时还不断叮嘱随行的容克军官们,不要把对装甲列车的渴望写在脸上。
因为俾斯麦知道,把握不住情绪的外交官将会在谈判桌上处于不利地位。
简单来说就是,舔狗不得好死。
这不仅仅是男女感情中的至理名言,也是大国外交中的常态。
小国,如阉割后的日韩,或许能够靠舔舔出一个未来。
但是大国注定是舔狗不得好死的。
因为你舌头太大太粗糙了,人家要杀狗吃肉,才不要你来舔掉一层皮呢!
不知不觉中,就连俾斯麦自己都没有发现,他此行的外交目的已经从“确认明国的结交价值”,变成“争取不要做大明的舔狗”了。
而这,还只是朱富贵陛下给他准备的大明十日游中的一点开胃小菜罢了。
作为大明皇帝,朱富贵自然不会去新津去接待俾斯麦,所以后者在新郑换乘之后,不停靠新津站直接前往了凤都。
凤都火车站位于凤都西郊北部。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火车的客运功能只是其次,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大宗货物的运输。
而凤都工业区整体位于目前城建区的西北(如图)。
将火车站建在这里,在最大程度保障工业区货运需求的同时,也尽可能照顾了凤都市民的出行需求。
所以俾斯麦所在的火车必须要整个穿过凤都市区才能靠站。
如今的凤都,人口已经超过90万了。
全大明18的人口居住于此,是大明无可争议的第一大都市。
90万人口规模,放在后世别说是首都、省会了,就是许多大县城人都比这多。
比如说山东菏泽曹县666的总人口就有170万。
不过这个人口是全县人口,真正住在曹县县城的也只有八九十万。
所以凤都的人口如今≈1曹。
放在这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体量。
凤都的人口已经接近纽约的12,伦敦的16,与孟买相仿。
也就是说,凤都的人口也≈1孟。
此时普鲁士首都柏林的人口其实并不这少。
在得到柏林之后,历代普鲁士君主都注重柏林的建设。
所以如今的柏林人口也在100万上下。
所以刚刚驶入凤都的时候,俾斯麦有那么一瞬间仿佛自己回到了柏林(如图)。
柏林,那可是倾注了多少代普鲁士人的心血啊!
可大明得到这座城市才多少时间?
不,大明还不是像普鲁士那样“得到”这座城市的,而是凭空在一片白地上建造出来这座城市的!
“赵先生,我能把窗户打开吗?”俾斯麦问道。
赵阿千点点头:“不过宰相先生你得小心点,不要把头伸出去。”
火车进入凤都市区,其实已经开始减速了。
目前的速度只有30公里每小时了。
但即便如此,俾斯麦如果伸出脑袋与什么异物碰撞,差不多就可以变成刑天了。
别说是俾斯麦这样的中老年人,就是那些开了挂的阿三,以前挂车的时候,每年都会死上不少人。
那个火车的速度就和现在的“狻猊号”差不多。
俾斯麦点点头,伸手将窗户打开。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想象中的大都市的味道却并没有传来。
俾斯麦皱皱眉头,对着窗户再次猛力一吸,却依然没有闻到粪便的臭味。
这味道不对啊!
柏林、巴黎、伦敦,世界上的大都市他哪里没去过。
因为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人类的排泄物、大型畜力的排泄物,还有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汇聚成为浓烈刺鼻的气味,这才是大都市的标志吧?
由于铁路两旁栽种了大量的防噪树木,俾斯麦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高楼大厦,却无法看清路面上清一色的汽车和脚踏车。
畜力在大明当然依旧是重要的工农业补充。
比如之前从法兰西军队中俘获的夏尔重型挽马就被拿来研究繁育大明的重型挽马了。
这些马可以牵拉火炮,在崎岖地形有特别的优势。
而且马的步宽要比牛小很多,而且夏尔马挽力也比大部分耕牛大得多。
大明美洲地区是用不上这玩意儿,毕竟梯田可以开,但没有必要。
不过在日本还是有点用的,大明给日本的定位是特色农场和血汗工厂。
本身就那么点平原都拿去建富某康了,剩下的作物肯定得种到山上去。
故而大明各地的养马场其实还是有一些的。
甚至在有些城市,骡马车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不过在首善之地凤都,早就已经禁止骡马车上牌了。
其他大城市,如新沪、新济等,也在逐步推进这一政策。
所以无论俾斯麦再是如何吸气,进入他鼻腔的也只能是随着靠近工业区而越来越浓厚的煤烟味道。
在一阵猛烈的咳嗽中,俾斯麦不得不关上了窗户。
其实朱富贵还是比较注意环保的,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先污染再治理几乎是大明唯一的选择。
比如说,将工业区放在城市的西北边就很无奈。
因为每年夏季,凤都都会刮西风,,届时必然会有一部分工业尾气被吹到凤都上空。
而凤都的东面是新津、西雅图大公国,再往东就好死不死的是雷尼尔火山了。
也就是说,凤都的地形其实与北京很类似。
只要继续发展大工业,凤都迟早也会和曾经的北京一样,出现可怕的雾霾。
但朱富贵也不可能不把新凤工业区放在那个位置。
因为矿场就在那里,工业原料就在那里。
而且凤都现在这九十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壮劳力,他们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