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痛恨侵略者,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的沙皇被俘,国都被侵占,他们成了可怜的奴隶,任凭明人糟践,侵略战争是不得人心的.......报驻俄国记者亚历山大报道。”
.......
鸿胪寺右少卿孙诺一字一句地将报纸上的法文翻译了一遍。
朱慈烺背着手,眯着眼睛听着这份法兰西官报文章。
他抬起眼睛,笑呵呵道:“诺哥儿,你对法国人这份报纸怎么看。”
鸿胪寺右少卿听皇帝称他为“诺哥儿”,心中一暖,又有几分激动。
孙诺年约二十五岁,高高大大,长相一脸正气,他是坤兴公主和驸马孙云球的儿子,也就是朱慈烺的外甥。
他喜欢跟洋人扯犊子,遂在鸿胪寺担任从五品的右少卿一职。
公主的儿子,继承的是父亲的爵位,如果其父家族无爵可继,那他只能是白丁。
明朝公主的儿子,大多在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任闲职,混一辈子,像孙诺这种从事文官工作的,几乎没有。
“回禀陛下,臣觉得法国人是故意站在人权的制高点指责我们,激起国内乃至整个欧洲的反明热潮!”
孙诺冷笑:“他们要是真的尊重人权,又怎会进行了长达百年的黑奴贸易?绅士外表,蛇蝎心肠,这就是洋人政客的嘴脸!”
朱慈烺微微点头,拍了拍外甥的肩膀,和善地笑道:“诺哥儿看的通透,将来跟洋人们打交道,可要注意了。”
“臣领旨!”孙诺欣然道。
朱慈烺慢慢踱步到塔楼窗户边,下满是一片大草坪,草坪再往外就是著名的“红场”。
红场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大约在天武二十年改称为红场的,意为“美丽的广场”,一直是沙俄的标志性地方,也是沙皇举行各种大型庆典及阅兵活动的中心地点。
此时宽阔的红场上人来人往,不时有俄国警察背着手,摸着警棍四处盯着,一旦有人闹事,他们便会向狗一样立刻扑过去进行“残酷镇压”。
朱慈烺对毛子的统治相对开放,不仅没有过分奴役毛子们,还鼓励他们加入大明,为大明而战。
这不,红场上最显眼的位置竖着两块牌子,左边一块上用俄语写着一行字:招募民夫,保家卫国。
右边牌子上写着:购买债券,抗击联军。
俄军刚被明军按在地上摩擦过,连沙皇都被俘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在人家老巢又是招人又是卖国债的,能有人理会吗?简直不敢相信!
现实很残酷,红场上排着两条长长的队伍,形成两条大长龙,还拐了两个弯。
贫苦的俄国农奴们抢着当运粮的民夫,就因为明军提供一日两餐。
有钱的俄国商人们则是争相购买战争债券,不少人还用粮食抵押。
队伍旁边,也有一个反对战争的毛子举着牌子,在慷慨激昂的演说,说明军才是侵略者,欧洲联军是拯救者这类的高调。
他演讲的很投入,对着排队买战争债券的同胞们又是挥手制止又是跺脚的。
但是,还是源源不断有新的俄国人加入大长龙队伍中。
这位演讲家周围也稀稀拉拉围了一圈人在听,或许是担心这家伙被抓,大多数路人只是远远的驻足观望。
有人鼓掌支持,有人嘘声嘲笑,还有的人只是从旁边匆匆走过,偶尔瞥了一眼,摇摇头,嘴里冲着演说者作出“SB”的口型,既而一头扎进长龙队伍中,抢着报名。
塔楼上,朱慈烺望着红场上的人生百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扶植傀儡政权的方法果然好用啊!
第1292章 真正的战斗民族
明俄战争前,受欧洲经济危机影响,俄国国内已经风雨飘摇了,汉军北上打了近两年,更让俄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于是失业、疾病、饥饿在俄国迅速蔓延,用水深火热去形容当时俄国群众的生活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大多数俄国人对沙俄这个国家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所谓的民族觉醒更是不存在,那是一二百年后才产生的玩意儿。
让人奇怪的是,俄国投降后,国内的经济却稳的出奇,甚至比之战前更加活跃了。
放在股市上说,那就是战后恬不知耻的走上了一波牛市!
产生这一奇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俄国阶级矛盾激化,达官贵族见风使舵。
第二,朱皇帝对沙俄占领区的统治手段高明。
大战之前,沙皇阿列克谢向国人吹牛逼说:我盖世无双,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天下无敌,百战百胜,我要带领这支无敌大军将明寇彻底赶出国境!
结果明军打过来了,分分钟把他按在地上,打得鼻青脸肿,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家子被圈养在宫里。
这样尴尬的结局,让本来就有些不满沙皇的俄国民众万分失望,实在接受不了,于是出现了各种乱子。
有人组织民兵抗击明军,试图将明军赶出莫斯科,但大多数是趁乱获益,如有些街溜子趁乱带头去抢商铺。
(只要是大乱时期,明抢东西是正常操作,在全世界都流行)
对于这种情况,朱慈烺早已习以为常了,他毫不犹豫的下令各部人马按老规矩办。
军队入城清街,遇到反抗者全部就地格杀!
仅仅一天,整个莫斯科就安静了下来,市民人人尊敬守法,和谐相处。
谁也不知道,那一天究竟死了多少人,大家只知道,城内浓厚的血腥味持续了整整半个月才消散,红场似乎比以前更红了!
很多俄国死达官贵族们立马见风使舵,一看这抗明不好使呀,继续抵触下去只怕效命不保,若是主动依附大明,还指不定能混个一官半职.....
毕竟当年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当时的贵族也是这般选择的,混的都还不错。
于是乎,大家集体不要脸,纷纷调转枪头,摇身一变成了亲明派。
朱慈烺没有拒绝毛子贵族们的盛情加入,他用很讽刺的方式把这帮人推举成了傀儡俄国的一把手,组建了傀儡政府。
沙皇和贵族们都在,傀儡政府很快形成,成为镇压俄国内部爱国力量的中坚力量。
这种事情要放在普通人眼中,那是耻辱,可是俄国的那群贵族们不是这样想的。
生活嘛,这在你们眼中是耻辱,在他们眼中可是大大的历史机遇!
比如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哥萨克,那真的是继承了哥萨克人无数先驱的智慧和荣光。
为了延续哥萨克的荣光,他们不仅迅速易帜,还加班加点的进行训练,给明军充当横扫俄国的先锋。
还有几家搞运输和粮食的俄国民营企业,主动站出来给明军当运输大队,资助粮草,还被大明评为了模范企业。
起初,明军想从那些俘虏的俄军禁卫军战俘中挑选一些精壮的充当狗腿子,本来以为这帮禁卫军会誓死效忠沙皇,为了沙皇的荣光没有多少人愿意当伪军。
结果却超出预期,这次活动得到了战俘们热烈的回应,参加报名的人数只多不少,有些恬不知耻的俄军近卫军将士,甚至还喊出了誓死报效大明皇帝的口号。
这些人的工作呢也不容易,平时得去镇压俄国的爱国游击队。
有的还被拉出去,和在俄国边境旅游的欧洲联军刚正面。
要知道这些都是刀口舔血的活呀,而且刚正面的时候,这帮近卫军可勇猛了!
战场上,他们可谓是胆识超群,视死如归,甚至一度出现了有死无生的境界,简直看呆了正牌的明军将士。
这次傀儡政府从俄国的平民中招募的民夫,大多也是抱着零零七工作制的热诚去的。
俄国人之所以这般“热情”,完全是出于“感恩”和血液里对东方的恐惧。
十三世纪时,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后退回了草原,采取“遥控式”和分而治之政策统治罗斯,保留罗斯各公国的政权,要他们接受称臣、册封、诏令和纳贡。
蒙古派驻长官率兵驻扎在各公国,监视罗斯王公动向,如发生反叛就对其进行惩罚。
若俄罗斯人与蒙古人发生争执,由蒙古驻地长官处理,往往是残酷体罚和死刑,完全不把俄国人当人看。
城乡居民都得登记入册,强迫缴纳全部财产的十分之一,违者被卖身为奴。
除了贡赋外,俄罗斯人还要为蒙古汗庭提供车辆、饲料,服驿役和兵役等,还要不定期地给汗、汗妃及其近臣们馈赠礼物。
后来,金帐汗从罗斯王公中选拔一人,册封为“罗斯大公”负责征缴全俄罗斯的贡赋,受封者有权将周地纳入自己的领地,唆使罗斯诸王公相互攻讦、残杀,以达到平衡。
蒙古人统治罗斯长达二百三十年间,只要掠夺纳贡,压根就不管生产建设,罗斯的经济和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现在明军占领了俄国,采用的治理方式和当初的蒙古人类似,不过却开明多了,不仅文明治理,还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比沙皇治理时舒服多了。
战后利益重新分配,一大批拥护沙皇的贵族和俄国人被杀,政策被废除,其他人能不舒服吗?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