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是让群臣充分辩论,并不是走过场,这么大的国策问题,影响到大明帝国今后的生死命运,必须慎之又慎,从全局的政治角度考虑问题。
朱慈烺再厉害毕竟只是一个人,眼界头脑都有限,总会有考虑不周、计算不到的地方。
他很清楚,决定大明帝国命运的事情,一定要经过群臣的充分讨论,不然就太草率了!
朱慈烺作为皇帝,也必须站在中立的位置上,引导着左右双方都畅所欲言,从争论中发现朝廷将会面临的困难。
一旦他自己跳出来,明确支持某一方的话,那会议就没法讨论下去了,什么困难也看不出来,更没法进行兵棋推演了。
朱慈烺一边听着,一边看向各人面色,默默统计着。
武勋将领们应该是全部赞同对外全面征伐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内阁大臣们了。
首辅杨士聪虽然表面上温文尔雅,但他骨子里和武将一样,也是个鹰派,所以他应该也是赞同全面战争的。
而其他大臣们现在看来是一半赞同一半反对,赞成征伐的代表人物是鸿胪寺卿方以智、户部尚书李岩。
方以智熟知世界,知道扩张带来的好处。
而李岩身为户部尚书,负责全国户籍,深知汉地九州人口稠密,将会对未来造成重大的隐患,应该找些事给这些人做做。
全世界宜居的好地方多的去了,只要军队拿下这些地方,朝廷再实行丰厚的移民政策,总有人会抢着去的。
若是再不走的话,李岩就要考虑搞一搞皇帝之前提出的房地产了......
反对大明对外征伐的代表人物,有财政大臣黄宗羲、海事大臣沈廷扬。
以往大明进行海外战争,收获了广袤的土地,但每次打完仗,朝廷为了安抚当地人民,就要进行战后重建工作,防止他们穷死造反。
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就要贴出大量的真金白银,长期此往,帝国财政亏损十分严重。
原本年年有余、富得流油的大明财政,现如今年年赤字。
作为财政大臣,黄宗羲不得不反对。
海事大臣沈廷扬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负责监管大明海域,可大明海域实在太大了,海事部根本就忙不过来!
还有一拨人,介于赞成与反对之间,也就是中立,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给出的理由也让人信服。
他们觉得,就目前来说条件还不成熟,大明还没有把握单挑全世界,一旦失败,我们大明帝国将会如何如何......
在我们没有必胜把我的时候,应该先缓一缓,等历史时机成熟了再大举对外作战,岂不是更稳妥?
对于这番言论,朱慈烺当他纯粹是在放屁!
什么叫没把握?什么又叫时机成熟?标准在哪?
最后,思量再三的礼部尚书陈贞慧站了出来,直接表态:“陛下,臣反对全球开疆,我皇明的疆域已经足够大了,不应冒险挑起全球大战,把整个大明拖入一场大规模的、长期的、胜负难料的战争!”
“这不符合大明百姓的利益,百姓们不希望战争,尤其是在一个富足的环境中生活的百姓,更不希望战争!”
礼部尚书陈贞慧提出这种观点后,奉天殿内一片寂静,好半天没人说话。
明显的,陈贞慧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就差当场唱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了,让人很难反驳。
朱慈烺有些坐不住了,他动了动身子,左右看看。
下面的好些个大臣也在偷偷看着他,好像再说:陛下您要怎么办?是要不顾民意、乾纲独断发动战争吗?
朱慈烺瞥了一眼老僧入定的杨士聪,淡淡问道:“杨卿,你执掌教化部,你来说说,我大明的百姓是好战,还是喜享福?”
忽听天子问话,杨士聪头大无比,眼神闪烁着,躲躲闪闪,嗯了好半天才回道:“回禀陛下,我大明百姓自幼接受义务教育,在学堂里学的是勤奋、勇猛、爱国,只要陛下颁旨号召全民开疆,天下臣民自然会响应。”
朱慈烺眉宇微蹙,对杨士聪的回答很不满意。
他深吸一口气,清咳一声,笑呵呵地道:“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但值此纷乱之际,我大明不可错失良机啊!”
“因此朕决定,命皇太子朱和陛驻缅甸,统南军都督府,节制云南、贵州、安南、暹罗、缅甸、真腊各省所有兵马,主持讨伐莫卧儿事宜。”
还没等众臣反应过来,朱慈烺起身道:“待观莫卧儿战事如何,再图后计,好了,今天的朝会就议到这吧。”
吴忠适时高呼一声:“散朝!”
......
第1238章 最后赢家
大朝会结束后,群臣议论纷纷,由于大家都签了保密协议,所以只敢在私下议论,出了宫门就不说话了。
杨士聪一人独行,脸色很差,可以说是心凉了大半截。
太子要常住鸟不拉屎的中南半岛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莫卧儿帝国不是叶尔羌、哈萨克汗国、东吁王朝这些小垃圾,不说太子能不能搞得定,就算勉强搞定了,那得需要多少年?
权力中心的天阴晴莫测,说变就变,汉王虎视眈眈,太子长期远离京师,危矣!
杨士聪一向高瞻远瞩,此时开始想象着自己将来的各种死法了
汉王府,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雪来。
宽阔的王府书房中,灯火通明,王大操、朱大能、徐明武等人皆是兴奋无比。
“殿下,咱们总算等到今天了!”
王大操粗狂的声音在屋中回荡着,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喜悦。
朱大能红着脸笑道:“殿下,等您当了太子,可得给小臣弄个好差事干干啊,最好和明武兄弟一样,也外放个什么总督!”
朱和墿的眉头皱了起来,只瞟了朱大能一眼,没有吱声。
徐明武见机说道:“大能兄呀,你大小也是个勋贵,将来的侯爷,不比当总督香吗?什么时候才能大气一点?”
朱大能反驳道:“侯爵有什么用?我爹还是国公呢,一样在家没事,整天逗鸟玩,哪有外放的总督潇洒!”
徐明武不再与他纠缠,应付着说道:“你要闲着没事,就去你家海外的封地上操练土著,带着他们满世界搞殖民。”
没有理会二人,朱和墿来到书案前,抽出一本鹅黄的奏本,提笔在上面写着“儿臣启奏”四个端正的楷字,可下面的话却一时难以下笔。
徐明武目光转向朱和墿:“殿下,您要替太子说话?”
“不,本王也想跟父皇讨个差事。”朱和墿摇头道。
汉王平日主军事,政治薄弱,从来没有协助过皇帝处置政事,好不容易遇到一次机会,上次的抓捕玄烨一事,还给搞砸了。
朱和墿觉得,自己在京师干坐着,兄长在外拼杀,万一他灭了莫卧儿帝国,岂不是太子地位更稳?
所以,他觉得自己必须找点事做做。
王大操赞许地点了点头,觉得做事好啊,当父母的都喜欢孩子不闲着有事做。
接着,他忽然意识道了什么,面色凝重道:“太子殿下手握五万嫡系人马,加上南军都督府的十万大军,手里一共十几万人马,万一”
朱和墿摇了摇头道:“那十几万人马不是在他的手里,而是在朝廷手里!”
“他毕竟还是皇太子,储君的威望难以想象,当年陛下”王大操欲言又止。
朱和墿摆手道:“本王已经说了,那是朝廷的兵马!自古用兵打仗,打的都是粮草和后援,接济调配南军都督府大军粮草的是两广总督和云贵巡抚,只要我们争到这个位置,就能制约他的十几万大军!”
王大操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脱口说道:“对!殿下您一定刚要争下两广总督的位置!”
云南和贵州他倒不用担心,因为管这两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正是王大操的爷爷王廷臣,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战后的中南半岛百废待兴,产粮暂时只够地方消耗,大军粮草主要还是从云贵和两广运送,云贵负责陆路,两广负责海运。
现在汉王党掌握了陆上后勤,只需再拿下海上后勤,就能轻而易举的遏制太子党的命门!
“现任两广总督是谁?”徐明武插嘴问道。
朱和墿微微一笑:“两广总督是瞿式耜,听说这老家伙老的不成样子了,年前就上书请辞,内阁正在推荐人选。”
徐明武恍然,难怪汉王要上书求职,原来他早就算计好了!
不过,他还是出言劝道:“殿下,臣觉得还是应该静观其变,犯不着弄巧成拙,也免得陛下疑心……”
王大操面色不愉:“徐兄,这话我老王不敢苟同,儿子替老子办事,那是天经地义,当今天子又是千年难遇的一代雄主,起什么疑啊?”
几人争论了几句,最终朱和墿还是决定上书求职。
事关皇储大位,他不得不为自己多做打算,用老爹教导时曾说过的一句话:“战机是创造的,不是等来的!”
因为太子远离朝堂,近段时间汉王府很热闹,隔三差五的有朝中大臣打着各种理由前来拜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