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庞统很欣赏自己的上一位主君周瑜。
周郎愈是面对强敌,愈是斗志旺盛,勇于出击,敢于制定大胆的计划,更敢于投入资源去实行。在赤壁大战的时候周郎如此,在攻打江陵的时候周郎也是如此,到后来试图入蜀实现天下两分的时候,周郎依然不改。
周郎的强烈自信和激进态度,有时候甚至使得庞统都不得不试图去勒缰缓颊。哪怕最后事情的发展未如所愿,你可以感慨天妒英才,可以检讨江东的实力,却绝不能说周郎没有尽力去争取。
较之于周郎,玄德公的仁德之风、弘阔气度自然是要胜出一筹,但或许是因为玄德公在成事之前经历过太多的颠沛流离,所以庞统总觉得,玄德公有时候显得过于谨慎,少了些大胆。
尤其是最近几年。
跨有荆益只是个开始,本应该乘势席卷,继续扩张,但玄德公硬生生等了三年。理由是此前汉中大战的时候,军中有经验的将士折损太多,需要补充。
这个理由,庞统并不否认。他自己的军旅经验不少,能够体会得到失去有经验的基层军官,对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大的影响。他也先后提出过很多建议,力求解决这个问题。
但哪怕解决不了,又如何呢?己方的军队固然需要重整,曹氏难道不需要?己方的军队需要培养战斗力,难道曹军就天然是精锐?
曹丕驻在汉中,行征西将军曹洪领五万兵随行。那五万人,还不都是中原各地纠集的屯田兵?当日雷续之在江淮,只用数千人就打破彼辈十余万,还生生抓住了其主帅夏侯惇……彼辈有何可惧?
而另外随同曹丕的,则是阎行和侯选、程银、马玩之流。这些人的部属,泰半都是羌胡贼寇,当年关中十将的余孽。然而,马超本人也被雷续之打得丢盔卸甲而走,马超的手下败将们,彼辈又有何可惧?
巴蜀、汉中,能够集结起十余万众,更兼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却对着一个外强中干的关中不敢下手,究竟有多少困难不能克服,足足准备三年还不够?
眼下自己终于把握住了机会,策动起一场攻势,数万大军几度迫近长安城下,可现在汉中王又动摇了?
鸡肋?
汉中王居然以关中为鸡肋?这个借口,未免牵强。
老实说,这甚至使庞统有些不快。
无非是因为曹公大举西来罢了。
庞统在周郎部下时,曾经仔细打探过玄德公的过往。深知玄德公在徐州、在汝南,几次被曹公亲提大军击败。他心底里有点嘀咕,是不是输得多了,就不敢赢?
我们现在也有六万大军在手,更有马超的两万人为辅翼。就算曹军势大,须得谨慎对待,可不试一试,怎能知道高下胜负?
两军对峙到此刻,还没有正正经经打过一场会战,汉中王怎么就动摇了呢?
庞统捂着下巴上的伤口,大步走近自家营帐坐定。
几名侍从惊慌问道:“军师你怎么了?”
“没事!你们都下去!”
庞统挥了挥手,取过挂在案几旁的水袋,倒了一杯水。端起水盏将饮,又见盏中的水面泛起波纹,恍如此刻他自己的烦乱心绪。
主公有主公的缺点,但那本也难免。庞统并不在意,他有信心弥补这个缺点。如果仔细剖析连续数年没有进取的原因,最大的阻碍并不是主公,而是庞统的知交好友、亲密同僚诸葛孔明。
庞统有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孔明本身缺乏带兵的资历而只擅长治政,所以刻意将玄德公的注意力牵扯到荆州、益州内部的政务梳理?之前刘氏和孙氏因为交州而起冲突,玄德公一度大怒,而使自己制定攻打江东的策略,结果孔明去了趟荆州,又带回来一个双方妥协的结果。
分明己方占尽上风,可正如此前把荆州割出七个县给江东,这次他又把交州割出四个县给了江东。荆州交州一线处处犬牙交错,便是孔明的成果。
凡是孔明经手的事,总是那么不爽利。
哪怕益州的政务,当年我庞士元意图使主公挟战胜攻取之威,一举清理益州豪族,扫出一片白地以供挥洒。结果孔明非要阻止。后来他召集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制定蜀科,这下收拾人倒是名正言顺了,可在推进蜀科的过程中出了许多乱子,闹出许多风波,分明是事倍功半!
庞统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当着汉中王,当着孔明的面,他也是这么说。
他明白,孔明与玄德公的君臣情谊非同寻常,谁也不能取代孔明的地位。可为了大业,总得与孔明争竞一番,总得逼迫玄德公去走那条正确的路才行!
但这可太困难了。
庞统苦笑。
费了老大的工夫,终于稍许摒弃了孔明的影响。然而主公挥军进入关中才两个多月,便将他此番挥军所获视为鸡肋。明摆着,主公生出了动摇的念头,开始失去坚持的信心。
然而数万人规模的大举,无数将士舍死忘生挥洒热血所得,怎么能是鸡肋?已经踏足关中,长安就在前方,怎么能轻易放弃?
庞统知道,刘备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也有可能,已经对一力主导此次北上攻伐的自己生出了不满。可他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他直接向刘备作解释,那简直像是怨妇对丈夫的恳求,太难看了。或许过几天,可以找个机会,但不是现在。
庞统喃喃道:“我得想个办法。”
第七百八十二章 同道
庞统起身往外,唤扈从来添一盏灯。
偶然间眺望远处,只见远方的骊山和秦岭,都像是黝黑而狰狞的巨兽,匍匐在浓黯的夜色中,虽然静止不动,却仿佛深藏危险,压得他胸口憋闷,几乎喘不过气。
但这种压力,却又让庞统格外振奋,让他凭空生出强烈的动力。
这数年来,庞统久在军中,颇曾见识刀山血海的杀伐场景,愈是见识得多,愈是深知任何一个细微的决定,都可能关系到数万人、十数万人对峙的战局胜败,关系到无数人的生命乃至天下大势的走向。
所以他固然激进,却绝非无谋。
他的激进态度,源于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在庞统看来,自丧乱以后,这天下间陆续崛起的英雄不下数十人。为什么绝大多数势力旋生旋灭,纵能得逞一时,也难免殄灭?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稍有成就,就丧失了勇进的锐气和胆色。
那些奢恣无厌的庸主自不必提,有些人物本来颇具才能,可占据数郡、一州以后,或主动或被动地把精力投注在了内部的平衡和稳定,以至于坐失无数良机。诸如袁绍、刘表,都是如此。他们不明白,内部的矛盾永远不可能彻底平衡,而内部的建设也永远不可能及臻完善。乱世争锋,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绝不可能闭门坐等,以为某年某月能有必胜之局唾手可得。
只有不断地打出去!以主动出击来削弱对手,以胜利的收获来聚合人才,以战场上的实绩来简拔部下,以同仇敌忾来凝聚人心士气!至于战场上的成败利钝……若没有正面对决战而胜之的决心,又谈什么争夺天下呢?
何况,辅助主君战胜攻取,这便是我庞士元的职责啊。
世人皆知,自入蜀以来,玄德公最信重的谋臣,是诸葛亮、庞统和法正三人。而庞统觉得,自己在这三人当中尤为特出。
诸葛亮长期担任中郎将和将军的武职,按说应该执掌军务,可他的天分在政务上,鲜有作战履历,实际是个辅助汉中王治国理政的文官。法正担任汉中王国的尚书令,看似权重,可汉中王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其实并不覆盖汉中王掌控的全境。
这两人,都有职权名实不符的问题。唯独我庞士元,身为军师将军,监察军务、参予军机、执掌谋划定策,名正言顺,理所应当。
这是汉中王对我独有的信任,而我当竭尽全力地为汉中王谋取胜利!
那么,致胜的办法在哪里?推动汉中王继续坚持的办法在哪里?
当然是有的。过去数年,庞统就关中局势推算过无数次,设下过无数针对种种情况的手段。有时候,看似各方进退逡巡、极度复杂的局面,想要将之打破,只需要找到一个关键之处,轻轻施加一点力量。
当晚,庞统营帐中的灯火整夜不熄。
无论进还是退,最终决定策略需要时间,数万大军实施策略更需要时间。之后数日,在渭水以南、骊山周边,诸多小股兵马依旧纠缠厮杀。战事持续的状态,与此前数月并无不同。
这一日早晨,张飞带领部下,离开了位于白鹿原中央的军寨,沿着长水逶迤向东。长水由高地发源的诸多溪水汇流而成,水流缓急迂直不定,河道旁有大片的竹林和水田,为关中罕见。
长水沿线在汉初时多有羌氐人居住,武帝曾在长水畔的鼎湖修建宫室,名曰鼎湖延寿宫,并召集吏员一百五十七人、胡骑七百三十六人屯集长水沿线,设长水校尉统领之。
到如今鼎湖宫已然不存,只能偶尔见到泥地中几片碎裂的瓦当或梁柱遗迹。而长水校尉之名则沿用至今,在曹氏、刘氏和孙氏的政权中,都为拱卫中枢的精锐部队。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