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将军以为,就算我不说话,将军就能回交州了?如果会这么快让将军回去,又何必请将军来呢?前些日子那场军议,真的就非将军本人亲至不可?就算有天大的事,便如关将军那般派个僚属参会,不就行了?”
“我听说,将军在交州,举荐了区景、夷廖、钱博等地方豪强为太守,那么,将军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将军你,会乐见区景等人的势力不断扩张么?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敢请将军幸勿怪责,听我这句问话……”
“续之将军在大王眼中,和区景、夷廖等人在续之将军眼中,哪有什么不同呢?”
彭羕站起身,提高嗓音喝道:“续之将军,你这样自成派系的异己势力,真能在汉中王的体制下一直壮大下去么?以续之你为左将军,已经是功业所致,不得不尔,可你现在就已经董督交州,若再立功,汉中王该何以升赏?你又想要什么?你该停一停了!你不停,有的是人,有的是办法让你停步!到那时候,推波助澜之人,又岂止我彭羕呢?”
彭羕的话,说得很直接。
雷远俯首敛眉,一时不答。
这一点,雷远自己也反复揣度过,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个很难解开的死结。
雷远并非那种极有野心并杀伐果断的人。他的所见所闻都使他明白,一个人没有相应的本事而徒具野心,一百个里有九十九个都死得很惨。何况当他来到此世,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已经大体底定了,与其作什么妄想,不如按部就班地应对眼前局面。
但这个世道有多么残酷无情,他又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所以他不愿意将自己的性命安危托付在他人之手。他更不能想象,自己会脱离数年经营所得的势力,而去做一个由内至外、完完整整符合当代人要求的纯臣、忠臣。
对这样的局面,雷远率领部众到达荆州时就有预料;而刘备和诸葛亮,也站在各自的角度给予了足够的默契和信任。然则,如果按照彭羕的说法,这个默契已经被打破了?
果然如此?何以如此?
有些权衡考量,当日参与接应庐江雷氏南迁的诸人心知肚明。可如今,这些考量不经玄德公或孔明本人,而被一个原不相干的外人这么不加掩饰地说出来,不免令人感觉有些古怪。
雷远心念急转。
彭羕其人,虽然之前没有打过交道,今日看来,却分明是个策士、纵横家一流人物。他所说的这些话,能不能听,能不能信,且不提,却很有可能是欲扬先抑的手段。
他沉声问道:“然则,彭治中你,又何以如此殷勤?你这么急着来提醒我,又是为什么呢?”
彭羕应声道:“我在玄德公面前,提议请续之将军暂留成都,是出于对续之将军的善意。而此番前来面会,同样是出于善意……将军,我知道你对汉中王的忠诚,也知道你所担心的是什么。”
“哦?是什么?”
“江东孙氏。”
雷远原本在堂上踱步,这会儿脚步一停。
“彭治中,你继续说。”
“孙氏狼子野心,非能安居江东者,此三家鼎足之际,他们或者联刘抗曹,或者联曹抗刘,一切都为了给自身攫取利益。此番大王既然有意北上廓取关中,一旦成功,则我们尽据先秦旧地,高屋建瓴以取天下……对此,江东方面很可能有所异动,而续之将军担心的是,关将军在江陵,要承担与北方曹军对抗的重责,若东面再有万一,未必能遮护得周全。续之将军,我说的对么?”
“彭治中知道的很多。”
“不敢当。我想告诉续之将军的是,其实将军无须忧虑。您在成都安坐,江东方面一定翻不出风浪,而荆州、交州,也一定稳若磐石。”
“这么说,我倒是多虑了。却不知彭治中的信心从何而来呢?”
“有一人,足以担负重责,稳固荆州、交州。”
“什么人?”
彭羕坦然说出个名字来。雷远脸色一变,随即冷笑:“原来如此。”
第七百七十一章 故交
这个名字,真的出乎雷远的意料,但稍加盘算,却又发现其实合情合理。
因为快速攻取蜀地的原因,玄德公的军政势力飞速膨胀,麾下文武人才济济,较雷远前世记忆中的情形要强盛许多,其进取奋发的气势更是汹涌如潮。
然则,有伟人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势力庞大到了一定的程度,渐渐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政治理想、甚至出生籍贯等种种原因,生出诸多的派系、山头。
这是难免的事,雷远看得明白,玄德公看得更明白。只不过站在一方雄主的立场上,只要这些派系、山头之间的竞争不超过限度,不影响兴复汉室的大业,他大可以置若罔闻。某些时候,这种竞争或对抗,或许还会有利于玄德公对下属的掌握控制。
玄德公固然仁厚,却不傻,谈到驾驭人心的权术,更不逊色于任何人。
大体来说,汉中王府的政务体系,有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三座大山头;而在军方,以关羽为首的元从诸将,以黄忠、霍峻、魏延等人为代表的荆州诸将,以吴懿、泠苞、邓贤、张任领衔的益州诸将各有各的主张。
在兴复汉室的大旗之下,这些派系、山头彼此竞争,也彼此关联融合,彼此支撑,绝非水火不容。但实在地说,雷远觉得,近两年来的竞争,似乎稍多了些。比如就在玄德公进位汉中王之前,一向被视为股肱的诸葛亮竟不在中枢筹谋,却极其突兀地到巴丘去会见鲁肃,后来又在江陵盘亘许久,这其中自有微妙蕴意,外人一时难以尽知。
雷远自领部曲驻在交州,一向对这些事不太在乎。
但这会儿彭羕说起,他才赫然想到,除了这些各自占据中枢要职的派系以外,当然还有相对被排除在外的小派系。
雷远和围拢在他身边的那些人,算得其中一支。
而彭羕和被彭羕等支持的人,也算得其中一支。
雷远冷笑过后,忍不住又叹气。
“伯昇何必这么心急?玄德公进位汉中王以后,已经任命他为副军将军,督三郡军事,可算得独挡一面的要员。他这么急着插手荆州,难道不怕云长公发怒么?”
原来彭羕所说之人,竟是刘封。
刘封是玄德公的义子,在赤壁大战前后,他在玄德公军中的身份仅次于关张赵三人,约与关平、陈到差相仿佛,可算是军中屈指可数的重将。后来玄德公入蜀,刘封也攻城拔寨,屡建功勋,故而被玄德公拔擢为副军中郎将。
当时许多人都觉得,“副军”二字颇有深意,似乎不在翊军、辅军之下。
玄德公夺取汉中之后,立即提拔刘封为副军将军,使之攻取房陵等地,又以孟达出任上庸太守,为之辅弼。
然而刘封在攻取房陵等地的过程中徒然炫耀武勇,全无必要地杀死了房陵太守蒯祺父子。此事在荆州士人当中闹出了极大的波澜,当时雷远在宜都郡,他的郡丞向朗立即向雷远告假,带人奔往房陵,照顾蒯祺的家人。
这件事情过后,一眨眼数年过去了。雷远做了许多大事,也实现了从执掌一郡到执掌一州的跨越,然而刘封始终是副军将军,始终驻在房陵。
看来刘封已经没有耐心了。
刘封自己,是玄德公进位汉中王过程中的失败者,从军中排名靠前的重将,一路跌落到现在。而他身边,又慢慢簇拥起一些人,这些人或者真的是失败者,或者因为欲壑难填而自以为是失败者。
彭羕本人自然在内,一定还有孟达,或许还有李严?
几个失败者聚在一起,想要做大事。这情形简直让雷远想起自己在灊山时,聚集的那些淮南豪右,那些人以为能利用曹孙对抗的机会获取利益,结果大部分都丢了性命,尸首被扔进了灊山里的沟壑。
如今刘封和撺掇他的人,也想来这一出?
有些可笑。
雷远顿了顿,似笑非笑地看看彭羕:“伯昇所面临的局面,远比我面临的更复杂。彭治中你如此聪察明断,难道竟看不清楚?你不该劝劝他么?”
雷远觉得彭羕一定能听懂。
刘封所面临的难题,某种程度上比雷远还麻烦。他性格刚猛,而具备玄德公义子的身份。偏偏玄德公已经有了真正的血脉延续,玄德公已经不再需要一名善战的义子,而阿斗或者其他子嗣,更不需要一名强悍的兄长。
雷远与刘封是老交情,老朋友了。刘封出镇房陵的时候,还特地拜托孟达到宜都联络,希望获得雷远的支持。
后来雷远在江陵与诸葛亮、关羽相会,也曾隐晦地问过。在这方面,诸葛亮和关羽两人的态度很一致:请伯昇安心待在东三郡,一点都不要心急。
既如此,彭羕在做什么?作死么?
顶着诸葛亮和关羽的不同意见,冒着与我雷续之为敌的风险,硬要抬举刘封?玄德公对彭羕信任不假,重用不假,否则他也不会成为有资格参加机密军议的大员之一。可他就将这信任和重用,消耗在挑起内部的争执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