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是军师将军,同样执掌中枢,虽然各有侧重,但日常军政事务难免有不少重叠的地方。故而诸葛亮并不瞒他,直率地答道:“续之上表文说,已将交州完全平定了。”
  “嘿嘿,倒也不慢。”
  庞统老实不客气地接过文书,略看了几眼,打了个哈哈。
  “士元有什么建议?”
  “续之任命的那些太守们,很有意思,也都很重要。”庞统想了想,轻松地道:“本朝诸官初除,皆试守一岁乃为真。这些人试守满岁之后,不妨请他们并来成都,由汉中王当面褒奖,隆重地举办真除实授的仪式。”
  诸葛亮颔首:“好主意!我一会儿就禀报汉中王,就这么回复给续之。”
  庞统也不在意,拱手道:“孔明,我另有公务,告辞。”
  两拨人在甬道中交错而过。
  走了几步,诸葛亮笑道:“幼常,怎么样?”
  马谡心悦诚服:“我学到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巡
  天下间的智者所想,多有相通的地方。
  无论诸葛亮还是庞统,抑或雷远都很清楚,在这种乱世,哪有什么绝对的忠诚可言。一个部属忠诚与否,关键是看主君值不值得忠诚,看主君是不是足以荫庇下属、能够满足下属志向的强者。
  庞统看到交州文书的第一反应,是要择一机会,让交州的二千石见识见识汉中王政权的威仪和强盛,获取他们的忠诚。而在雷远这边,某日里马忠和阎圃联袂来拜见雷远,也道:
  “交州兵乱日久,终得安定,这既出于朝廷数百年对地方的恩德,也是将军赫赫声威所致。将军如今已大体掌握了交州,但要真正掌握交州,将威声落到实处。最好大张旗鼓,巡行交州郡国,安抚百姓、选任官吏以补地方之阙,彰显将军的英断明察。”
  这两人讲的很委婉,但雷远听得懂。
  不久前成都中枢行文,对雷远在交州的治绩大加褒奖,同时又确定,交州各地的太守,应当在试守一年以后,往成都去拜见汉中王,再行真除实授。这当然是中枢和地方上对用人权限的争夺,但也无伤大雅。
  没办法,雷远身为持节执掌一州的大将,需要有更多的当机立断的自主权。而中枢出于种种的考虑,又总有收拢权限统一管控的企图。
  别说交州了,关羽在荆州,与成都中枢在各方面的磕磕碰碰一样少不了。当日诸葛亮、关羽、雷远三人的江陵面会,为了各自的诉求不知争辩了多少内容,可临到了实际,总还会有更多须得磨合的地方。当然,以关羽的身份,又要比雷远硬气许多,据说最近几个月,已经好几次让成都使者下不来台。
  在这上头,雷远只能瞠乎其后。他可是每次都恭恭敬敬接待使者,并对中枢各项指令遵循无误的!
  但中枢的思路,对雷远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提醒。
  在中枢的角度,对地方的治理不能完全委托给雷远这个左将军,而竭力直接管控郡国,至少保持与郡国太守的通畅对接。那么,站在雷远的角度,对地方的治理更不能完全委托给各郡国太守。
  那些太守里头,好些人久有不轨的前科,全都不是省油的灯呢!
  汉朝强盛时,在中原内地,有完善的地方基层社会管理,但仍然不能使朝廷政令通达四方,更不能避免基层被豪右势力所侵蚀乃至劫夺。而在交州,就更不要谈了,为什么雷远要通过供销社的商队来接触地方?因为除此以外,他几乎没有可靠的、普遍适用的渠道!
  在这交州蛮荒之地,无数深山大壑更加闭塞。别说知道新来了左将军和荆州刺史,许多地方根本就不知朝廷为何物,更从来没有接触过朝廷的管理。在区逵之前有士燮,在士燮之前有其他的什么豪强,豪强之间彼此侵吞竞争,推举盟主,架空官寺。
  对此雷远很熟悉了,他的很多部下更是擅长此道的行家里手。这便仿佛当年庐江雷氏在灊山没有逃亡,而会同江淮豪右联盟代代相传的情形。但时移世易,如今他是地方官,怎么能允许治下再出现一个垄断乡曲的庞然大物?
  雷远答应给的,一定会给,不会打一丝一毫的折扣;但他不给的,谁也别想抢!
  所以,雷远必须要有直达郡国以下的渠道,必须要巡行郡县,沿途任命、补充地方官吏,使交州的汉蛮百姓和郡县官吏都得知交州之主的威风,使他们明白一个再清楚不过的道理:
  在交州范围内,左将军、苍梧太守、都亭侯、假节董督交州的雷远雷续之,便代表了朝廷。雷将军所属的那些步骑雄兵,乃至那些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便是雷将军代表朝廷的有力凭依。凭着这个力量,雷远能够随时对交州的官吏们生杀予夺!
  当这个道理深入交州各地人心,则雷远也就震慑了不轨,凝聚了民心,进而有力杜绝了出现下一个士燮,或者下一个区逵的可能。
  在马忠、阎圃两人说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考虑。
  虽说交州号称有一年两熟之稻菽,但那东西更像个传说或者生造出来的祥瑞,至少苍梧、南海、郁林这些地方,依然保持中原汉地春耕秋收的习俗。
  去年冬季,雷远挟战胜之威,大肆调动民夫、俘虏推进各地的工程建设,但现在,春耕时分快到了。民夫们都该被放回原籍,而地方郡县也该做起行春、劝农的工作。
  这两项,雷远都不放心。
  雷远本身是大豪强出身,他也深知,现在的政权,归根结底是士人豪强的政权,代表士人、豪强的利益。可雷远并不会把自己当作士人和豪强的代言人。
  对他来说,士人豪强也只是被统治的一部分罢了。相对于士人豪强,他更格外注意百姓们的生存环境。近来他常想:
  民夫们是不是被及时放归?他们回乡的路上,县乡各地,有没有派人领路,有没有沿途安排食宿?民夫们应得的平贾资财,是否完整地发放到每个人手里?会不会有人意图克扣?他们在工程中如果受伤生病,有司是否给予了充足的补偿?
  他更注意到,区景、夷廖、钱博这些人陆续都当上了太守,他们都是交州的有实力者,有稳定地方的手段。但他们和他们的部下们,其实并无治理地方的经验。而交州各地,更不似中原那般具备完整治政体系,后来者想要萧规曹随,也没处学去。
  故而雷远也必须到各郡各县去亲眼看看,检察一下他们各自的施政,必要的时候,动用强力手段,扭转某些错误的苗头,惩治某些不知死活的小人。
  综合这些原因,雷远很快做出决定。
  他以赖恭、马忠留守苍梧处理政事,吴班暂代军府庶务,自领扈从和帐下精兵两千人,再加上贺松、雷澄两人各领本部甲士五百,张鲁、阎圃这对旧日主从随行相陪,预备出行。
  因为有威慑地方的意图,所以吏员们还搜罗府库,筹备了完整的将军仪仗。到一月下旬的时候,这支队伍从广信出发,巡行各地。


第七百五十二章 县城(上)
  广信县的东南,郁水下游一百五十里,有县名曰端溪。
  端溪县境内多山多水,有香山、藿山、茗山等连绵山川,虽不甚高,却峰峦秀郁,形势盘蔚。有端溪、陆溪、麻墟水、灵陵水等曲折流经山间,大部分可通舟楫。
  在郁水两岸,又有险要处名曰峡山,此山乃郁水通道沿线的锁钥之一。山分南北两岸对峙,山高百丈,江水中流,春夏多雨,因为山势挡水,常使郁水水势峻急,舟不能行。此前关平与马岱、丁奉等人率军直逼南海郡,便是通过峡山,再向东越过高要。
  与中原各地不同的是,交州的许多县虽有县名,却无县城。比如端溪便是如此,古时此地属于秦置四会县的一部,境内有一个军寨。到元鼎年间汉灭南越,在此地设端溪县,但破旧军寨很快就不堪使用,故而近百年来,端溪县令长驻广信,遥控当地,或者说,熬到任满后另谋高就。
  当然,毕竟汉家极盛时,苍梧郡坐拥十一万户,四十余万口,哪怕放到中原,也是大郡。没有城池和地方官员,并不代表端溪县境内没有百姓人丁。
  只不过,近数十年来,交州内部纷乱不停,原有的算民制度早就没人执行了。而百姓迫于战乱、饥荒、乃至豪强或官吏的欺凌压榨,纷纷逃离本乡,进入到深山之中。
  他们在深山中选择适合的小片坡地烧荒播种,以聚落的形式维持生活。因为交州毕竟地广人稀,官寺根本管不到他们,自然就没有了税赋的逼迫,更不用担心永无休止的征发劳役。
  但山间生活到底艰苦。毒虫、猛兽、洪水、疫病随时随地都威胁着这些逃人,仿佛鬼蜮那般,用可怕的速度收割着他们的性命。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如果不是对生存绝望,谁又真的愿意背井离乡,在这种深山里挣命呢?
  何况,深山里没有了县、乡的官吏,也就没了王法,没了秩序。山间逃人们躲开了家乡的豪强、官吏,却躲不开山间新生的豪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强贼们愈来愈肆无忌惮,将山间的聚落渐渐转变为无法无天,弱肉强食的可怕地狱。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