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嘴角露出几分笑意,因为这种变化,会对身在关中的五官中郎将有利。
第七百零七章 缘故
曹操并不要求司马懿加急赶路,也没有给他正式的使者身份。
他只对司马懿说:我给你数月假期,你可以打着探望兄长的名义离开邺城,先到廪丘,然后转至扬州的治所合肥。扬州刺史温恢和别驾蒋济,在扬州本地人脉和声望兼具。你持我符信,让他们安排你渡江即可。
所以司马懿便安然就道,打着探望兄长的身份离开邺城。
他的兄长司马朗,的确近来身体不太好。司马懿出面探望,乃是理所应当。
此前司马朗就任兖州刺史的时候,是跟着即将都督江淮的夏侯惇共同行动,谁晓得,夏侯惇领十数万众耀武扬威而行,结果被那个江淮贼寇出身的雷远一战击破了。当时夏侯惇所部固然溃散,随军的司马朗和诸多文职官员也疯狂逃窜,差点全都成了雷远的俘虏。
后来雷远总算被击退,司马朗才重新上任……但因为那一阵子受了惊吓,逃亡的时候又受了寒、着了病。尤其肺气受损,直到现在未能痊愈。
司马懿到了廪丘拜见兄长,随即被安置到城郊的庄园闲居。
这时候,从邺城传来消息说,曹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干脆利落地完成了三辞三让的流程,正式进位为魏公了。与此同时,魏公开始设置封国百官,向原本只有汉臣身份的部属们一一授予魏公国的官位。
比如荀攸担任了魏公国的尚书令,凉茂为尚书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张既、杜畿等为尚书。陆续获得魏公国职务的,大约有百余人。
这些任命本来没什么可惊讶的,这些人出自霸府,转任魏公国的属官,理所应当。但稍后几日,有使者前往长安,任命驻在长安多年的司隶校尉钟繇为魏公国的大理,这惊动了许多人。
钟繇是执掌关中的地方大员,他既然就任魏公国的职位,其它各地的官员是不是该跟进?当即各地纷扰,许多刺史、太守和镇守一方的将军,都雪片也似上表魏公国,请求成为魏公国的臣子。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纷乱中,司马懿让若干部属打着自家旗号,继续在廪丘活动,而他本人和少数亲信悄然离开,前往合肥。
合肥去年遭到吴军围攻,按照守将张辽的军报所述,城池周边诸县都遭军马大掠,甚是荒残。但司马懿到时,眼中所见的城池竟很繁荣。
原来曹、孙两家的关系,既是敌人,又是亲戚。骁骑将军曹彰的夫人,乃是孙权堂兄孙贲的女儿;孙权之弟孙匡,又娶了曹氏女。而曹公的宗族长辈曹鼎,早年还曾担任过吴郡太守,在任上多所推举,与江东士族颇结几分善缘。
这两家虽然是敌非友,毕竟与曹刘之间那副势不两立的局面大不相同。
故而在赤壁之后不久,曹、孙两家就恢复了信使往来,而江东和中原两地的商业联系,更从来没有中断过。从合肥向东,经过大、小岘山到历阳的横江渡,再渡江过牛渚到建业,便是商贾们日常往来的重要通道。
正因为这些商贾的作用,合肥才能迅速从战乱中恢复元气,而吴侯新营建的治所建业城,之所以规模盛大,商贾们缴纳的缗算也立功不小。
司马懿便依照温恢的安排,沿着这条道路抵达建业。
抵达建业之后,自然有司出面接待,询问司马懿的真实意图。
第二日清早,有接待之人驱车来到馆舍,引领司马懿来到建业城外的一处别院。
吴侯孙权将会在此召见。
在别院门外等了没多久,有门吏出来,恭敬地请他入内。
司马懿跟着吏员身后,穿过一道道月门,沿着白石子铺成的甬道来到一处苍松翠柏环绕的亭台。这处亭台规模不大,青砖黑瓦,其形制与中原的阔大风格不同,倒有些雅韵,只是堂上无有匾额,大概是整座庄园中尚未启用的部分。亭台四周也看不到什么人,只有扶疏花树间站了几名甲士。
看到司马懿投来询问的眼光,甲士抬手指示,请司马懿往堂上去。
司马懿昂首大步登入堂上,抬眼观瞧,见堂上主位,坐了一人。
这人年岁不大,大约三十上下,身着便服。他的长相和中原人有点不一样,眼睛的眼色较常人稍浅,带着点碧色。而五官轮廓很深。可惜,因为堂上光线稍微暗了点,看不清他下颚的胡须是否真的是紫色。
虽是头次相见,但这样的外貌,必然便是孙权了。
司马懿微微垂首,附身行礼。他忽然想到,怪不得曹公会把孙氏的女儿嫁给曹彰。骁骑将军的长相也有似异域之人,看起来倒是与孙权天然的亲戚。
“仲达先生,远来辛苦,坐。”
孙权的声音飘飘荡荡下来,好像带着点刻意的、自重身份的轻慢,又好像有点期盼?
司马懿躬身落座,开门见山道:“此来,是为了替魏公传话。”
孙权沉吟片刻:“请讲。”
“魏公对吴侯道……”这番话,司马懿早就记得熟了,这时候挺身端坐,沉声复述:
“昔日天下诛秦,汉室代之,以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遂立佗为南越王,使陆贾即授玺绶;南越遂传国五世、绵延百载。我请问仲谋,这是什么缘故?”
顿了顿,司马懿继续道:“建武年间,光武帝与陇右隗嚣、巴蜀公孙述鼎足而立,然则,隗嚣为来歙、盖延所破,公孙述为吴汉、岑彭所破,所谓的鼎足之势,延续了不过十二年。我请问仲谋,这又是什么缘故?”
两个问题问完,司马懿再度躬身:“魏公让我转述的,便是这两个问题。魏公又说,他忙着以魏代汉,所以,并不急于等到答复。”
堂上静默一阵。
孙权道:“足下远来辛苦。请在江东稍稍盘亘几日,休息休息。正好容我准备一些薄礼,作为对魏公的私下祝贺。待我准备齐全,请足下携回邺城。”
司马懿应诺,随即在仆役的引领下出外。
这场会面平平淡淡。或许在孙权看来,司马懿就只是一个曹操身边的近臣,还不足以谈论大事吧。而在司马懿眼中,孙权的城府不可测度。那番话,曹公信心十足地让自己转述,可当自己说出来,孙权的眼皮都没有跳一下。
这位江东之主的年纪,比自己还小着三岁呢,别看在邺城里的官吏说起他,常常轻蔑地视之为边鄙蛮夷之主,可实际上,谁又真的敢小看他呢?
看着司马懿离去的背影,孙权手扶案几,陷入深思。
直到司马懿的身影消失在门洞以外,他才轻声道:“伯言,可有什么见教?”
原来在孙权的侧面还坐着一人。但这人气度沉稳内敛,自始至终保持着安静,仿佛孙权与司马懿对谈的时候,他全不存在一样。
第七百零八章 绍述
听得孙权询问,被唤作“伯言”之人轻声道:
“曹公与刘备两人,联手演得一出好戏。而曹公在提醒我们,戏演完了,观者何以自处。”
数日前,驻守濡须的偏将军朱然来报,说曹公遣亲信使者来访,想要拜见吴侯,传达曹公的口信。因为使者是曹公身边的亲近掾属,孙权觉得,自己若以重臣陪客,未免不成体统,思忖再三之后,他唤了令史陆议前来。
原打算双方谈过之后,由陆议陪着司马懿闲游数日,示以江东的兵强马壮。但听到曹操这两句口信,孙权打消了这个念头。
孙权需要陆议留下来,说说他对此的意见。
去年十月的时候,曹公让许都朝廷出面,大张旗鼓地派了使者,叙江东孙氏历年来绥抚东南,惠泽百姓之功,封拜孙权为吴公,镇东将军,荆、扬二州牧,并督交州军事。
那一次,曹公的使者不仅来了江东,还去了益州和凉州,联络刘璋和马超。当时江东文武都以为,曹氏是迫于汉中、江陵两地的失败,认识到自身无法同时面对数千里战线上的多个敌人,故而一手导演了这场闹剧,试图以朝廷名器离间反曹联盟。
站在江东的立场,不妨在拒绝曹公的同时,采用适当的姿态向刘备索要利益。
但唯独车骑将军幕府中的令史陆议不以为然。
他私下拜见孙权,对孙权说了一番道理:
昔日赤壁战前,孙刘结成同盟,共抗曹操。在政治上,这个同盟打着为汉家除残去秽的旗号,孙刘两家都是汉家的臣子,而曹操则是那个要被除去的“残”和“秽”。
然而赤壁之后,刘备的野心迅速膨胀,他们首先与孙氏争夺荆州,随后拒绝了孙刘合取益州得提议,转身便以诡诈手段夺取益州。这时候,刘备所想的,已经不是为了汉室除残去秽了,他所想的,是他自己就是汉室,他要用他的汉室,来取代此刻在许都的汉室。
而曹操派遣使者拉拢各地诸侯,迫使刘备尽快抛弃原有的军政架构,以新的体系统合部,给了刘备更进一步的理由;而刘备则投桃报李,策动了马超的那个神奇操作。使得曹操代汉的过程中,有人嚷出了第一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