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力量曾经盘踞江淮数十年,距离割据一方只差毫厘罢了。他们当过叛逆,受过招安,占过城池,进过深山,在这片山河间堪称故旧遍地,一呼百应,正是庐江雷氏。
这是要庐江雷氏将其数十年的积累,尽数投入玄德公的事业里。这已经不是对雷远个人的要求,而是对整个宗族的要求,是要庐江雷氏拿淮南本地的桑梓和整个宗族的名望,去搏一地一战的得失。
雷远不知道玄德公和诸葛亮怎么看待江东的战斗力,反正以他本人的见识,觉得吴侯绝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
这和先前以为的走一趟,可大不相同了。雷远看着地图,迟疑不语。
“续之?”过了许久,诸葛亮唤了他一声,诚恳地道:“我来时主公特意吩咐,此番续之往淮南去,一应开支都有大司马府承担。主公还会向吴侯致书,使雷氏的亲眷、婚娅都可以随续之折返荆州。他们的家财若因此而有损失,大司马府可以三倍补偿;家中的土地抛弃,可以任择荆益两州膏腴之地,三倍替换;另外,诸家子弟有才能者,州府、郡府俱可辟用,倘有卓异者,可任令、长。”
承担雷远此行的开销倒是小事。
庐江雷氏的故旧与曹公为敌,无论政治上、经济上必然都有损失,而玄德公这边保证将予以几倍的补偿。
这补偿堪称优厚之极了,说起来以三倍为限额,其实究竟彼辈在江淮有多少家财土地,还不是他们自己上下嘴皮子一碰说了算?诸葛亮所说,等若便是玄德公承诺,只要他们开口,无论钱财土地,都能满足。
而诸家子弟起家能在州府、郡府,更是了不得的优待。庐江雷氏本身也只是近代崛起的豪武宗族,彼辈与庐江雷氏有关联的,充其量乡豪身份,但玄德公这是答应了将他们都当士人看待!
玄德公无愧仁厚之名。这样的条件摆出来,说实在,哪怕真需要淮南豪强们去卖命,这时候就该卖命了。
雷远想了想:“江淮乃四战之地,户口流失极多。此前随我父前来荆州的,足有五万之众;留在当地的百姓担心曹公迁民之策,逃亡大江沿线的又有十余万人,却不知此时江淮还有多少百姓在。万一当地人丁稀少,我兴不起几分声势,反而误了主公的大事。”
“人丁自然还是有的。适才我说曹公在淮南大兴屯田,并非虚言。续之你看……”诸葛亮站在雷远身旁,指示着舆图道:“这是淮南郡的施水附近,有屯田;这是合肥城外肥水附近的屯田;这是芍陂附近的浆水、泄水,这是茄陂附近的决水、灌水,并及沘水附近,都有屯田。另外,近来听闻曹操所任命的皖城太守朱光大开稻田,也聚集了男女数万口。”
诸葛亮所说的,已不限于淮南、庐江两郡,而扩展到了豫州的安丰、汝南等郡。雷远离开淮南以后,许久不曾关注那里的情形,玄德公却能对当地动态掌握如此清晰,显然有其独特的渠道,非雷远所知。也亏得雷远的舆图精确细致,能供诸葛亮一一指画。
当下雷远微微颔首:“既如此,我尽力试一试。”
诸葛亮笑了起来:“如此最好,就劳烦续之一趟了。”
“只是……”
“续之还有什么疑问,但请说来。”
雷远沉吟稍顷,徐徐道:“当地的豪强倒也罢了,寻常百姓呢?”
“什么?”
雷远长身而起,站到厅堂门畔透了口气,才回头道:“庐江雷氏之所以领数万之众背井离乡,远逃荆州,是因为想在曹军威胁之下保护黎民百姓。那些留在江淮,没有离开的,是庐江雷氏力所不能及,是庐江雷氏未能做到保境安民的承诺,遂使他们沦落曹军之手。他们当中,侥幸未死于屠刀的,都成了被压榨的农奴。如今雷氏赖主公恩德,得以在荆州立足,却又回头策动百姓们拼死……以军师的明智,不会不知道这些百姓们一旦响应庐江雷氏,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到那时候,再欲为农奴、为犬马,其可得乎?”
诸葛亮默然。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问道:“若续之在彼处,凭借雷氏的威望,或者授以刀兵,或者诱以逃亡,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一条路。若无续之,吴侯难道就不起兵攻伐江淮么?曹、孙两家大军所至,难道就没有厮杀屠戮么?除非终结这乱世,否则,生民之哀,岂有已乎?”
厅堂中静默了许久,雷远和诸葛亮一起叹气。
第四百八十八章 英武
诸葛亮离去之后,诸多信使从夷道出发,奔向郡中各地。驻扎在宜都、巴东各地的诸将加紧挑拣精锐,向朗、周虎、辛彬等文吏调集民夫和粮秣物资,预备后勤。
就在紧锣密鼓准备出发之时,簇拥着孙夫人和刘禅公子入蜀的庞大队伍经过了宜都郡。
这支队伍比原来预想的更加庞大,皆因除了原定随同的仪仗以外,还额外增加了受吴侯之命入蜀的吕岱所部三千人,故而峡江水陆道沿线各郡都增调人丁为之保障。
随着吕岱所部的加入,孙夫人此行对孙刘同盟的宣示意味更加浓厚,玄德公在成都也作了礼遇方面的各项安排,包括军师将军诸葛亮亲往江关迎接在内。
雷远作为宜都太守和江关都尉,这时候必然要尽地主之谊。故而他虽不情愿,最后还是前往夷陵,随船队同行两日,直至江关。
好在孙夫人这趟倒真没生事。她沿途深居舟船,极少露面,只有侍女秋浦某日带着阿斗离开船只,登岸来见了雷远,再度感谢雷远在江上的拯救之恩。
话自然都是秋浦说的,阿斗不耐烦地等待了好一阵子,终于打断了秋浦的话,直接站到雷远身前。
他一迭连声嚷道:“你看!你看好!”
雷远尚未应答,阿斗从腰间拔出短剑,向上斜刺。
这剑只是刷了层清漆的普通木剑,动作本身也平平无奇。但他持剑刺击的时候,也不知怎地,就带着一股端凝厚重的气概;配以身后湍急如瀑的江流和鳞次栉比的高山,俨然像个浸淫剑术多年的大家,而非寻常孩童了。
周围的武人们都是懂行的,当场吃了一惊。
下个瞬间,阿斗大喊:“嘿!哈!”
他口中呐喊着,挥剑乱砍,圆胖的身躯再度恢复了笨拙的姿态。可能过去这几日里,他只学好了一个斜刺的动作吧。
秋浦显然不通武艺,她在一旁张开双臂,小心翼翼地作势环绕着阿斗,柔声道:“别急!地上滑,站稳了!”
而阿斗直舞到额头见汗,才满意地把木剑收回腰间。
他站在雷远跟前,昂首道:“如果我的剑术比你好,你就把那柄青色的剑给我,怎么样?”
看来江上见闻给阿斗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然而一张嘴,说出的仍是小孩儿言语,全没道理。
雷远在那一刹那却有些慌乱。
随着雷远的地位渐高,对原本历史进程的改变渐多。然而此前他所做到的,终究只是在天下滔滔大势之中稍许助力,以辅线的局部改变促使主线的变化。但这一回,他似乎不经意间办了桩大事。
五六岁时的变化,会不会延续到成年?自幼习武、酷爱剑术的刘禅长成以后,还会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么?哪怕他没有玄德公的才能,只要有中人之资,只要比雷远所熟悉的历史上强一点,今后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天下局势,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雷远不禁思忖片刻。
阿斗满脸期待地上前半步。
随即雷远摇了摇头:“这剑是吾妻所赠,给公子看看倒也罢了,委实不能转赠。”
阿斗失望地拉下脸。
秋浦奋力把阿斗抱了起来,向他轻笑道:“你还差得远呢,怎敢和雷将军相比?慢慢练吧!”
阿斗手脚乱动,不断抱怨着什么,最终跟着秋浦,回到船上去了。
待到他们的身影折返船舱里,雷远身边有人笑道:“刘禅公子英武异常,酷肖玄德公,真是可喜可贺。”
雷远忍不住轻咳了几声,答道:“确实可喜可贺!”
在雷远身旁的便是吕岱。
这位昭信中郎将身材不算壮硕,长须有些花白,虽然身着戎服,走路时的姿态却从容不迫,温文尔雅,像个儒生。倒是副将尹异看起来很精悍。
雷远听说过吕岱的事迹。据说此君本在广陵郡下做了二十年的县吏,四十岁的时候为避战乱逃亡江东,被吴侯任命为吴郡的郡丞,后来处法应问甚称吴侯之意,于是被召为身边录事,再补余姚长。
这是寻常文人的升迁途径,下一步本该是太守或吴侯身边的大吏。然而吕岱在余姚长任上招募精健,组织成千余人的私兵部曲,随后击败了会稽、东冶等五县贼寇,由此得授武职。
近年来,吴侯孙权在父兄所遗的文武之外,大力拔擢新人,故而吕岱、徐盛俱为中郎将,而潘璋、凌统为校尉。其中,吕岱资历虽浅,年龄却长,因而特显持重,得到吴侯格外的重视。
这几日途中,吕岱与与雷远相处得不错。
他多次向雷远请教巴汉等处的地形、民情,也殷勤地向雷远介绍江夏以东各地的情况,并及吴侯麾下诸将的性格、喜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