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官吏和地方大族豪强有时候会彼此争执,但更多时候,利益让他们紧密团结为一体。这个团体,乃至这个既得利益阶级的力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直接对抗,哪怕穿越者也不行。
甚至后世那位像极了穿越者的伟人,一生都满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最后不也喟叹说,只改变了首都附近的几个地方么?
“放心!”雷远按剑起身:“本地罪重当诛的三十四人,现在就斩首!你亲自监斩!其他的人,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罢官也好,降职也好,罚俸也好,都由你来办,我就不插手了。夷道这里,便到此为止!”
“多谢明府!”向朗深深拜伏:“谨遵命!”
雷远再不看他,沿着土台边缘的台阶徐徐下来。
这时候在场数百人都吃喝的差不多了,随即部曲甲士如狼似虎地出现,按照具狱上的名录一个个地把人拖到土台前的空地。那些人这才知道方才吃的竟是断头饭,撕心裂肺地恸哭求饶起来。
但部曲们丝毫不为所动,雷远走了没几步,身后就传出来刀刃劈斩入肉的声音和血腥气。
雷远本人和他的部曲们久经沙场,见多了杀戮之事,斩首数十人,算不得什么。但这对在场的其他文氏宗族子弟或仆役、徒附、工匠来说,却太过惊骇了。雷远略瞥了几眼,只看到数百人多半面如土色,汗出如浆。
当他走到人群的后方,打算上马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人怯生生地唤道:“府君!府君!”
雷远扭头去看,唤他的是个少年,旁边有几人拽着他的衣袖,想要阻止他。
这少年好像有点眼熟……雷远再看看他身边众人的衣着,想起来了,原来便是昨日在码头道路上遇见的那批秭归县民夫。这少年当时就站在袁宁身后不远处。
少年满脸期待神色,问道:“府君,恶人都死了,我们能回乡了么?”
雷远和气地向他笑了笑:“大家还需在夷道稍待几日,不要急,很快就能回乡好好过日子了。”
少年又问:“还有,袁先生他们都好么?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他们?”
雷远装作没有听到,催马便走。
这时李贞和王跃一起来了扈从们汇拢过来。雷远前日晚间轻舟过江,身边只跟了四五名亲随。这会儿李贞召齐了留守在宜都的扈从们,合计三十人,都是精锐。
李贞问:“宗主,我们先回城里休息?还是直接渡江去夷陵?”
按照原先的计划,雷远抽空回夷道两天,今日午间就应当渡江折返夷陵,然后往江陵去拜见董督荆州军事的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关羽。这次会面不仅会讨论应对曹军的军事方案,某种程度上说,更是副手对正职主官的首次拜见,十分重要。
雷远摇了摇头。
“身边干粮饮水之类,还有武器甲胄、符印关防,都齐备么?”
“都有。”
“很好,我们现在出发,去秭归。”
第四百二十九章 回乡
天色已白。
往日里这时候,夷道城里的居民们正从酣睡中苏醒。各里的监门出来洒扫;赶早有事的人已经匆匆走在路上,彼此见着了,寒暄几句;各处的铺子也开始拆下门板,铺子里的鸡、犬乘机跑到路上撒欢。
但今天的夷道城特别安静。
那是因为绝大多数有职司的官吏都跟着向朗出外,临走前严令自己的家眷、同僚不得稍动。于是许多宅院的门都严密合拢着,里面没有半点人声。
赵襄站在她日常起居的厅堂里,正在向仆役们交代午间的饭食,还有几名婢女捧着衣物,等待赵襄的挑选。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为什么整夜不归,也记得雷远说过,今日将要离开夷道,去江陵拜见关将军。离开之前,雷远应当会有时间回家一次吧?赵襄特意让厨中多准备一道肉菜,还准备好好打扮,希望丈夫回家以后,自己陪着他吃点好的,使他的心情能稍许好些。
这时候她注意到了部曲首领赵律走进院里,在阶下行礼。
赵律是赵云的老部下。玄德公寄寓邺城依附袁绍时,赵云为刘备招募数百人,号称是刘左将军部曲。赵律便是其中之一,后来和王虎等人并为赵云的家将。
赵云将女儿嫁给雷远以后,赵律领着五十名部曲,归入了雷远部下。而雷远并未将之纳入直属,而令他们听从家中主母的指挥。
这时候赵律禀道:“宗主在文氏庄园审了一夜,方才明正典刑,当场诛杀了三四十人,现在领着李贞、王跃等人,纵骑向西……可能是要沿江上溯,然后到秭归去。”
赵襄的面色微微一变。
她挥退捧着衣物的婢女和厨中仆役们,向堂外走了两步:“他就这么直接走了?也不向夷陵那边的部属们打个招呼?……他带了多少人?”
“听说宗主心情十分不悦,所以直接起行,没有与任何人说起。随行的就只有李贞等扈从三十名。”
赵襄转头吩咐道:“去请周先生来,就说,我有事请教。”
周虎顷刻就到。
昨晚的这档子事,苛刻点考量,周虎脱不了责任。雷远是让他把袁宁等人交到督邮手中,但他若能多长点心眼,哪怕留一个人陪着,恐怕也不至于出现郭辅杀人灭口的事。
所以雷远一晚上在城外审案,周虎在城里也辗转一宿没睡。因为夜间吹多了冷风受了寒,这会儿两眼通红,缩着脖子,鼻涕横流。
“周先生,秭归县那边的情况,你可清楚么?”
就算本来不清楚,今早城门开启的时候,他遣人往文氏庄园打探回来,也清楚了。当下周虎振奋精神,为赵襄解说。
秭归是峡江水陆道上的重镇,城池周围有农耕灌溉之利,西周时此地有夔子之国,被楚国所灭。后来此地又是屈子故里,还出过出塞和亲的昭君。
秭归县有两个大族。
一个是文氏。他们以文布为族长,在秭归县南部较有势力,控制着沿江的大片平坦耕地。因为去年头上,族中的有力人士文硕被推举为秭归县长,因此宗族势力愈发强盛。另一个是邓氏。邓氏的族长名唤邓凯,因为与北方深山中的巴賨蛮部有联系,所以掌握着多处山间围屯、村寨,也通过贩卖山中石炭盈利。
今年年初的时候,夷道城周边为了供给乐乡大市的需求,陆续开了好几座铁场,其中有一座,便是文氏所属。
此后数月,邓氏负责在山中掘取石炭,文氏负责将之运输到夷道,并购入夷水沿岸产出的矿石,在冶铁场中制造成成品。成品的一部分按照郡府的要求,发往乐乡或在本郡库藏存储,而大部分继续沿江运到江陵,进而以某种方法私贩卖到荆州以外。
因为文氏和邓氏两家联系紧密,几乎自上而下地控制了整个秭归的地方行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胆量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多。据说,今年夏秋时还驱使民夫在秭归城外建设了两家共用的庞大坞壁,坞壁内部曲数百,聚拢甲兵威慑全县。
“我们庐江雷氏和文氏、邓氏没有什么……嗯,特殊的往来吧?”
“没有,没有。”周虎垂首作揖:“夫人,宗主的心思主要集中在乐乡大市和贯通各地的道路交通。对于冶炼和石炭等产业,宗主此前说过,该留出一块来,让跟从我们的宗族也能吃肉。所以我们只是定期购入铁器转卖,不牵扯更深的合作。”
“那就好。我没什么要问的了,周先生,请自便。”
周虎行礼告退。
赵律向前一步,低声道:“宗主身边的人手太少了,我的部下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赶过去。”
赵襄一时犹豫不决。
此时雷远已经走在前往秭归的道路上。
秭归文氏、邓氏号称部曲数百,甲兵充实。雷远当然不至于带三十骑去冲击坐拥数百部曲的坞壁。
庐江雷氏本身崛起于淮南豪右之中,故而他对此等地方乡豪的了解很深。知道这等偏僻之地的地方豪强,行事风格与大州大郡的世家高门不同。
首先,他们垄断地方的基础是武力,天然就有以武犯禁的可能。其次,因为数十乃至上百年局促一地的关系,他们的见识相对浅薄,便更加桀骜偏执。对付这样的豪强,光靠着宜都太守的官印可不行。
雷远一行人纵马疾驰,沿着江畔险峻道路一直向西。
从宜都到秭归,陆路崎岖,处处起伏回环,足有三百余里。道路宽狭多变,有时候直入云雾缭绕的山间,有时候又下到江水触手可及的河滩。为了尽快解决此事,雷远一路催促行进,沿途风餐露宿、昼夜兼程,着实辛苦。唯一的好消息便是冬季大江水浅,渡江比平时容易。
当他们快要抵达秭归的时候,道路前方出现了一批将士们风尘仆仆的身影。
这些将士合计四十余人,个个身背巨大行囊,不带甲胄、弓箭和长枪大戟之类武器,只携带环首刀用来防身。雷远一看便知,这是抵达夷陵以后,根据军令回乡探亲的士兵。
雷远入蜀时调用的兵力,除了庐江雷氏的本族部曲以外,也有少量从宜都各地征募的壮勇。数量不多,合计不超过五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