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也正因为巴东太守不在的缘故,雷远这个江关都尉便是巴东郡职位最高者,当地文武都来拜见。
  这些人的情况,雷远在成都时就翻阅左将军东曹的版籍,有所了解。
  两名县长中,朐忍长名唤伍羊,字裕平,是巴郡吏员出身,一步步做到本地县长的,因为在任上时常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故而极具人望。然则数年前县里流行时疫,他的妻儿都染病暴亡,故而这几年来日渐颓废,常常骑牛行于乡间消磨时日。好在名声犹在,政务不致荒废。
  鱼复长名唤吴省,是南郡麦城人,少年时有神童之名,习春秋,通数家法,一度几乎得举明经。只因为与邻家女婢私通而败了名声,不得不投入军中为吏员。此前他是张飞下属,数月前调任鱼复长,在峡江沿线民夫征集、后勤支援方面,颇建功勋。
  汉丰、羊渠、赤甲山等营垒的镇戍将校,多是刘封所部。其中赤甲山营垒有个名唤吕唐的军校,还曾多次随在刘封身旁与雷远行猎游玩,雷远与他颇为熟悉。而再下级的小校,有益州降人,也有荆州人,大致是一半对一半的样子。
  当晚众人在城中置酒宴会,会上谈说些荆益两州不同的风情,也有人恭维雷远的战绩。及至半酣处,一名益州小校行酒,竟然提起数月前荆州大军过境时的惨烈杀戮和耀武扬威之状。众人慌忙捂了他的嘴,将他拖出堂外。
  吕唐回来,赶紧代他谢罪:“此人实是喝多了,一时感慨,并无他意。还望将军宽宥。”
  雷远连道无妨。
  次日启程前,他再度召集各县长、将校。
  他说:“我在成都时,曾听玄德公反复说起,荆益两州唇齿相依,恩若兄弟。数月前峡江间的战事,是为了平定益州叛乱、迫不得已之举。如今战事消弭,昔日的对手现在已是同袍,彼此便当亲睦,莫要囿于往日的冲突。”
  随即雷远请吴省出面,统计此前战斗中此地军民的死亡数量,再组织人手沿着峡江搜索,尽量收拢遗留在野外的将士、百姓尸身。无论是荆州人、益州人,都统一收殓、安葬。如有可能,也对死者遗族予以抚恤。
  说完,他又当场取出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专供此项开销,并留岑鹏在鱼复,监管一应开支。
  这个安排很快就被传到了外界。没过多久,许多本地百姓便赶到县衙哭喊拜谢,甚至在军马启程之后,还有跟随着队伍,连连叩首行礼的。
  在这种世道里,得到百姓的感谢竟然如此容易,百姓所受的苦难可想而知。其生生死死,在很多大人物眼中或许就像蝼蚁、蒿苇一般的轻贱吧。
  此时百姓们悲伤哀婉的声音在峡谷深山间回荡,随着部伍远离,又和起伏的猿声兽吼混在一起,渐渐难以分辨。而大军在万山耸峙的巍峨峡谷中间,逐次沿江东行,将士前后探看,只觉己方便如一行黑色的蚁线般不起眼。
  明明是一支得胜之师,将士们行军沿途,脚步轻捷,时常高唱军歌,但此时此刻,忽然又想起离家数月,血染征袍,伙伴多有凋零,气氛不知不觉便显萧瑟。
  好在这一日晚间,便抵达巫县。
  前队郭竟所部五天前就已经过了。四天前,宜都郡功曹桓庶桓幸之、督邮郭辅郭恒直和大吏习源、向充等人都已赶到巫县,提前组织百姓携带粮食、酒肉等物犒军。
  庐江雷氏部曲自从入驻宜都郡以后,军纪极严,军民之间的关系可称融洽,而军中诸将也有威声。因为部曲主力从宜都出发,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今番终于见到他们得胜折返,当下就有许多人自发夹道欢迎的。
  尤其是庐江雷氏的徒附百姓们和将士家属,许多人迎到了巫县以西二十里外。
  这样的欢呼和拥护,使得将士们略有低沉的情绪重新高涨起来。
  当日在巫县休整一夜,次日出发,用了五天时间,经秭归至夷陵。
  此时邓铜、贺松两部已经提前进驻夷陵,对整座城池进行军事管制,厉兵秣马,准备与曹军作战。
  雷远本部遂在临江河登船,顺水直放夷道城以西的丹水码头,然后各归本营,彻底进入放假休整状态。
  雷远本人在夷陵稍许停留,先与邓铜、贺松二将会面,询问近日里荆州战局,并作后继的军事调动安排。
  原来就在雷远行军的这段时间,坐镇江陵的关羽与北方曹军进退往来,已经杀了好几个回合。
  先是乐进所部进驻寻口,与文聘所部合攻关羽。关羽初战不利,勒兵缓缓后退,乐进乘胜追击,被关将军设伏痛击,一战击斩甲士五百余,二战又击斩甲士数百。这都是乐进下属的精锐,其折损使得乐进痛彻心扉。
  荆州军随即反攻,迅速收复寻口、荆城,关平所部水军在汉津与文聘鏖战数场,而乐进以粮尽为由折返襄阳。
  也就是说,由乐进、满宠、文聘三员曹军大将组织的钳形攻势已经被关将军痛打到稀碎,荆州军在汉水沿线进退自如。
  既然如此,便无需雷远所部紧急出面救场。
  雷远盘算着,先往江陵去拜见董督荆州的顶头上司关羽,如果关羽允可,就从夷陵直接出兵,翻山往临沮去,进而威胁宜城,顺便探一探汉水上游房陵、上庸等地的虚实。
  邓铜、贺松都是宿将,相应的军事准备自然由他们负责。
  到了申时,夷陵城中的官吏和驻守军将准备了宴席,想请雷远当晚赴宴。
  官吏们前来邀请时,县寺中只有李齐、王平等扈从在。他们替雷远传话说:“离家数月方得凯旋,实在思念家人。故而,且过一日、两日,再与诸公畅叙。”
  原来午时以后,雷远只带了几个扈从乘坐轻舟渡江,直放夷道城去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 码头
  夷道城外。
  当将士们乘坐的船只抵达城北江畔的码头时,许多人都对着眼前景象大吃了一惊。
  在码头范围内,原本并排有两座粗厚木板搭建的栈桥,每座都长约十余步。因为木料长期浸泡在水里逐渐腐朽,很容易被江水摧毁,因而每隔几年会有商队出面组织,打入新的木桩、添加新的木板来加固。年复一年下来,栈桥慢慢延伸成不规则的形状。
  现在这两座栈桥看不到了,还有栈桥后两丈高的土质墩台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条足有三丈宽、十余丈长的巨大石堤深深地探入大江之中。在石堤两侧,分别伸出两条木制栈桥,在栈桥的末端和侧面,密集地停靠着船只。
  如果是参与初时在乐乡整治洈水旧河道的士卒,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正是先以杩槎挡水截流,再下桥桩,最后以竹笼和碗兜装卵石培固的做法。
  此时西面的一条石堤上一片繁忙。数以百计的挑夫正喊着号子,或者借着木架吊运,或者以人力把船舱中运载的物资搬运到石堤上。
  物资中的粮秣之属,直接经过石堤到后方的平台,在平台上装运进大车,然后顺着新建的坡道折向东面,往宜都城东面的粮库去。
  因为荆州久经战乱的缘故,粮秣储备一直比较紧张,因此玄德公从益州府库调拨了相当数量,舟行转运到荆州。归属宜都郡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将会陆续发往江陵。
  另外如武器、甲胄之类,则用独轮车运载,沿着旧有的道路通行,目标是宜都城北的武库。这些都是战场缴获用以弥补各部缺损后的余量,将会交由工匠进行统一修缮后,另行分配使用。
  虽然天气寒凉,但是民夫们个个都赤裸胸膛,满身热汗蒸腾。偶尔有人感到点寒意,在石堤中段燃起的火塘边,有用铜釡烧煮的热水,边上还有烘烤着的干粮供应。
  在平台一侧,有座高大的塔楼。塔楼以巨石为基,极其牢固。一名文吏站在塔楼最上层,不断呼喝着什么。在他身后,两名仆役挥着不同颜色的小旗,指挥着装运士卒的船只一艘艘依序停靠到东面的石堤。
  一批批的士卒从船上下来。他们不在码头停留,直接从西面特别开阔的大道一路前进。他们将要进入宜都城西面的马鞍山军营,先完成建制归属的登记,然后再按照各自的职位级别和功勋,获得长短不一的假期与家人相会。
  按照这个安排,士卒的家属们应该在马鞍山军营那边等待才对,但盼望孩子或丈夫安全回归的情绪,催促着数以千计的人直接赶到码头附近。他们又不敢靠近,只能聚集在稍远处的山坡上,黑压压的一片。
  在这个距离上,其实看不见将士们的面容。但他们就是那么执拗地聚集在一起,站在寒风中默默地等待着。
  正在此时,靠在栈桥边一艘船只忽然遭遇浪涌,猛地起伏了两下,撞上了栈桥边的木梁。船上的士卒们顿时人仰马翻,因为马匹受惊冲撞,导致好些人落水,连带着周围的几艘船都乱作一团。
  这场景顿时使得将士家眷们也惊慌起来。
  在另一面的山坡上,有一支骑队正驻足观看军船入港的场景。
  骑队数量不多,大约三五十人,其中半数顶盔掼甲,武备齐全;还有些是少年模样,另有几人掩不住身姿婀娜,竟是女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