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贾让以为,此举虽会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但足以解决悬河之危,河定民安,千载无患。”
杜诗沉痛地说道:“如今大河决口已逾二十年,河水再不能归于故道,反而在低洼处自己寻了条新道,虽仍不安稳,淹没良田万亩,城郭无数,使百万生民流亡死难,但确实是起到了贾让上策之效。”
起码那无解的“地上河”总算是没了,这真是代价最为惨重的“上策”,但也给了第五伦一切重新开始的机会!
“万事皆有始,臣以为,治河先从汴渠开始。”
杜诗献上了自己画的草图,第五伦让他上前,君臣趴在一张案几上。
这汴渠,其实就是鸿沟的上流,分黄河水东南流,最后流入淮河水系。然自汉以来,由于黄河泛滥,经常侵入支流,其中以鸿沟、济水最受其害,朝廷还维持时还能修补堤坝管一管,但新莽乱世以来,沟渠成了没娘的孩子,浊水滚滚涌入,荥阳渠口往下,形成了一片宽广的水泽。
第五伦颔首:“鸿沟靠近中京洛阳,附近十几个县,产粮丰富,不可不顾。又事关淮北屯田漕运,故必须先考虑。”
要想让黄河老老实实在新道上跑,不但得提防它侵入济水,还得将其借鸿沟侵入淮河的可能性也掐死在萌芽里,第五伦虽与刘秀交战,却不想以水代兵。
杜诗禀报说,治理鸿沟,最大的难题便是荥阳渠口,此处为分流点,需要有闸门控制进入汴渠的水量。
他用案几上的书简来打比方,在土坝上加石头,与黄河河堤相连,只留下数丈多宽的豁口,用厚木板卡住,作为水闸。黄河水多时闸门打开,水少时就关住,以此控制其进入鸿沟的流量。
“而造这渠口堤坝及水闸门时,息壤便能派上大用场!”
杜诗激动地设想,既然息壤可塑性如此强,不但可加固关键部位的堤坝,也能用其制作“混凝土闸门”,来代替易腐朽的木门啊!
“只要鸿沟荥阳渠口能修好,下游千里之内,各处渠口,皆可参用此法,稍分水势,使民得以溉田,如此可使盐卤下湿,增淤加肥,种植麦稻,更有转漕舟船之便,变害河为益河,富国安民,兴利除害。”
当然,这只是万人级别的中等项目,各州郡还承担得起,可真正的考验,则是连第五伦听了都心颤的大项目!
“如今最紧迫之事,还是使大河新道稳固,故当以墕流法重筑沿河大堤。”
杜诗持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从司隶荥阳起,到今他们所在的青州千乘海口,必须修筑长堤防水。
第五伦眯起眼,将这条线看了好几遍,问杜诗:“一共多少里?”
“粗略估计,有一千多里!”
那就是四百多公里的长城,并且不是一条,是两条!
它们必须夹河而屹立,如同防寇一般,筐住这条喜欢乱扭的巨龙!只有如此,后面的疏通河道、裁弯取直、凿高就底,使河流更通畅等,才有继续的可能。
那将是无比壮观的工程,古时候的黄河大堤,是在千年时间里一点点修筑的,汉朝将战国赵魏齐的河堤连起来而已。
但现在,却是平地而起!从零开始!哪怕用上水泥,也难以抹平巨大的耗费。
第五伦唏嘘道:“难怪卿说,要想治平水患,需数十万人,费十年之功,耗钱帛以亿万计!”
不是每个执政者,都能下定决心去做这么大的事。汉成帝、王莽,乃至于他们之前一位位和平时代的帝王,想必都曾面对过这样的时刻。但众人都在如此巨大且不知结果如何的挑战前,退缩了,止步了,他们宁可选择小修小补的下策,将问题留给子孙后代来“解决”。
和平时尚且如此,更何况如今国家尚未统一,府库尚且空虚呢?
杜诗也知道难处,言辞恳切:“但若能如此,可保大河数百年安宁!”
“数百年么?”第五伦沉思良久,最后笑道:“休说大话,去做罢,息壤给卿,人力给卿,钱帛粮秣也给卿,先在一统前,替予将鸿沟渠口、河济石堤这两项修好。”
“至于之后,予会支持,卿且努力,若能在予有生之年办成,就算给卿一个千户侯,又何足惜哉!?”
言罢,第五伦拍了拍杜诗的肩膀,离开了厅堂。
杜诗则在后下拜,他倒不是眼馋第五伦开出的“千户侯”许诺……好吧,确实是巨大的激励,毕竟按照大魏制度,一个没有军功的文臣、技术官僚,混个子、男甚至伯爵都有可能,但侯位还是金贵的。
“臣愿用一生,来完成此事!”
杜诗在心中立下了誓言。
“让大河在我朝国祚之内,勿要决口。”
……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武德四年(公元28年)的夏天,值得第五伦的高兴的,还不止是定下东京、治河有了着落,在盛夏六月,第五伦巡视至东郡濮阳时,第三桩喜讯也接踵而至。
刚走马上任的兖州刺史王闳来报,说在州郡大力赈荒屯田下,泰山郡赤眉贼失去了周围民众支持,因为缺粮下山劫掠,被巨毋霸困在一个小乡邑中,赤眉最后的首领徐宣内外交困,最终愿意向魏军投降。
不止如此,当听到信上最后几个字时,一路随驾颇感无聊的大行令冯衍,竟直接从坐榻上站了起来!
“策士方望行走诸侯,劝说张步等合纵抗魏,后遇我军攻鲁,遂随赤眉藏于泰山。如今徐宣归降,也将其一并擒拿献上!”
第628章 丧家之犬
作为赤眉的最后首领,徐宣并没有享受到归降的良好待遇,而是关在囚车里被送至东郡濮阳。
这囚车还不一般,它前面长,后面短,长的一端触地。笼上有口卡住徐宣的颈部,导致他连坐都坐不下去,路途中只能站着,直到沿途休息进食才能稍缓。
徐宣知道自己为何会被如此对待。
“这王闳老儿,还在记恨赤眉乱其辖郡,又攻破濮阳,将他父子二人擒获,置于军中之事呢!”
那时候,赤眉还是樊崇做主,于是发挥优良传统:既然刘姓王侯子弟被赤眉掳走做放牛娃,这王闳父子作为新莽宗室,就放个猪吧!
于是老王闳整整替赤眉赶了几个月的黑头猪,又因为赤眉战士痛恨莽朝,对他拳脚相加,让老头在那段时间受尽苦头。
如今风水轮流转,徐宣最初落到巨毋霸手里,对方还念着一起在赤眉中待过的交情给他尊严,后来转交到兖州刺史王闳麾下,就算王刺史心胸宽广,他那些知道底细的手下,也会换着法替主君出气!
一路颠簸后,徐宣已被折磨得狼狈不堪,到了濮阳近郊时,大概是昨天喝的稀粥不干净,肚子一阵乱叫,他嚷嚷说要如厕,却无人搭理,最后只能屎尿横流,污了一身。
这时候,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叫停了这种不人道的虐待。
“徐宣虽是罪囚降虏,但若将其累死,如何令法吏审判?吾等担当得起?”一个浑厚的声音对押送的官员进行了训斥。
“校尉所言极是,此乃临时雇用的小吏细卒不懂事,小人这就勒令更改!”
“这臭烘烘的,汝等想熏坏大行令?速速冲洗一番!”
车辆停了,吏卒们七手八脚地将囚车的笼口,甚至提了水来,往徐宣身上直接浇下。
这桶凉水让徐宣感觉盛夏的炎热迅速离自己远去,任由冷水从肮脏板结的头发上滴落,许久没得到自由的双手抹了一把脸,抬起头,想要看清是谁救了自己。
他的位置有些背光,恍惚间,瞧见一位坐在安车上,用蒲扇掩着口鼻的文士,正是魏国大行令冯衍。
但徐宣不认识他,冯衍也从头至尾没有说话,目光只望队伍后方看。
出言救下徐宣的,是一位身骑高头大马的魏军将校,再仔细一瞧,徐宣知道来者何人了。
“爰曾……城头子路?”
正是大河赤眉的首领城头子路,他们最初相见,还要追溯到“赤眉三巨头”的成昌之会,踩在十万新军的尸体上,赤眉为未来去向何方开了一场会,那时大河赤眉的领袖还是奇女子迟昭平,城头子路只是她麾下的小渠帅,徐宣作为樊崇副手,与城头子路就着新军的粮食,喝了几两酒。
直到迟昭平被第五伦击败身丧黄河,城头子路继承其旧部,流窜于冀州青州间,加入过刘子舆的北汉,也接过梁汉的册封,可以说来者不拒。三年前,为了一起对付第五伦,樊崇带着徐宣在东郡一带与城头子路结盟联手……
结果大河赤眉杀入冀州,与魏军交战时,却赶上黄河凌汛,双方被淹死冻死无数,城头子路也就此被俘。第五伦竟没杀他,而是接受投降,如今爰曾已当上了校尉,协助冀州、青州管理赤眉、铜马残部及流民,带领他们屯田、筑坝,重新建设故乡。
见着故人,徐宣如获至宝,他虽然再河济大战后嘴硬不肯降第五伦,但如今在曲阜过了两年为吏、造反时从未感受过的人上人快活日子,不但心软了,骨头也软了不少,对城头子路连连道谢后,又垂首低声下气地说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