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别说这些了,团长,鬼子一个大队鬼子,加上伪满军的一个旅,沛县和丰县要吃亏啊,特委跟冯子固和黄体润有联系,要不要通知他们一下!”
  “给他们说一下吧,最好让他们掩护老百姓都撤了,避让敌人锋芒!”
  罗亮最初的意思,祸水东引,让他们跟鬼子打起来,现在鬼子来这么多人,肯定会在湖西地区扫荡,丰县和沛县保安团那点兵,不堪一击,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还是算了。
  人算不如天算。
  在徐州的鬼子也动了。
  冯子固,黄体润刚得到消息。
  鬼子徐州出发的一个大队的鬼子就到了。
  南北夹击,为了掩护县政府和地主大户,宗亲撤退,冯子固,黄体润的保安团,损失惨重。
  一路西逃,逃到了龙王庙,才碰见了独立团接应的部队。
  鬼子并没有追来,赵寿山的伪满军却咄咄逼人。
  赶得两个县长和部分百姓狼狈不堪。
  一路都在烧杀抢掠。
  一个团正好落入了罗亮,赵树林的陷阱,他们才不管伪满军都是鬼子军官,请示周小山以后,罗亮毫不犹豫的把这帮汉奸给吃下来了。
  周小山已经到了滕县境内了。
  跟刘紫曼,周小山,陈虎在一起的,还有平邑,蒙阴,费县三个县大队的一半人马。
  连二分团,也把新组建的县大队和两个主力营,拉到了峄城附近训练。
  顺便组建苏鲁边区峄城县大队。
  这批鬼子数量有些大,如果在湖西地区驻扎,不会乖乖守在两个县城,在伪军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下,对周边破坏力会非常大。
  早打晚打都要打鬼子。
  周小山就让罗亮盯住两县的鬼子,一旦发现他们西进,如果数量小,就地歼灭。
  如果数量大,诱敌入深,拖延时间,然后两个主力营和四个县大队扑上去,把两个大队的鬼子在湖西地区给他灭了。
  两个大队鬼子,一个伪军团,孤军扫荡湖西,独立团四个主力营加上他带下来的六千县大队完全吃的下来。
  如果打完这仗,鬼子气势汹汹的要报复,大不了就让百姓沂蒙山转移暂时避难。
  正当周小山起了杀心,确定在湖西展开一次围歼战,给独立团两个分团和县大队练兵。
  诡异的是,鬼子撤了。
  一个伪军团失踪,他们不敢西进了。
  甚至丰县和沛县都没有逗留和驻军,徐州的大队回徐州了,南下的鬼子和伪军去了邹县。
  “团长,费了半天劲,怎么散了?”
  征兵的时候很激情,当二分团所有的开销都在落在王长庚,李念三两个政委身上的时候。
  两人还是点傻。
  临沂,郯城,临沭三个县招收了尽万的县大队,剿匪的收入没多少,看着每天流水一样的开销。
  心虚的很。
  “老李,总的来说,沂蒙山根据地发展,前期尽量不要引起鬼子注意,即便鬼子通过刘黑七的伪军的事情,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也要示弱,湖西地区相对远离根据地,即便打仗,都会把鬼子引到单县附近!罗亮在那边闹的越大越好,让鬼子一种错觉,独立团正在调整发展重心。等津浦路这票做完,你们也可以考虑南下。”
  “独立团的方针不是优先北上,占领沂山,蒙上,和泰山山区!”
  “难道我不能代表独立团的发展方向,我去向北打还不够?”
  北面打是需要打的,不通过实战,解决下一阶段发展的干部问题,不解决下一阶段的生存发展的物资问题。
  盲目出击。
  这是周小山不想要的。


第九百五十四章 毁尸灭迹
  鬼子拿着中国苦力不当人,不顾一切的催赶工期。
  临城的铁路桥恢复很快。
  眼瞅着要通车了。
  江西,安徽,烽烟四起,中央军,川军,桂系,新四军,粤军,湘军等等地方军,都在军委会部署下,分散在各地阻击鬼子前往武汉推进。
  一场大战,意味着继续大量的军需物资。
  鬼子本土生产的物资,船运上海,提供给江南推进的部队。
  东北生产的物资,因为平汉县没有打通,只能依靠津浦线南下。
  邹县,滕县两县境内的官桥站,沙沟站,滕县站等大小火车站,挤压了二十几趟专列的物资了。
  北上的峄城站,台儿庄战也有两趟专列。
  都是在苏北,皖北战场上收集的子弹,炮弹壳,以及抢掠中国人的铜铁等原料物资。
  这些专列,不仅装着粮食,鬼子罐头,弹药,汽油,还有大量的枪械和火炮等军械。
  特别重要的物资,头尾都是装甲车。
  专列平卧在车站铁轨上。
  像一条条美人的大长腿,搞得周小山心痒痒的,恨不得去摸一摸。
  美人是带刺的。
  这些跟随这些物资南下的部队,每个车站都不少于一个大队。
  车站建筑住不下那么多兵,站外就搭建了很多帐篷。
  甚至火车上的鬼子也嫌弃车上活动不开,跑去站外搭建帐篷。
  里里外外防守森严,战壕,堆积的沙包,车站的制高点上,都架设着机枪,曲射炮,探照灯。
  鬼子火车集结起来了,周小山兵的也集结起来了。
  罗亮带着四个县大队,两个主力营倾巢而出。
  谭东来带到山东的十几万百姓严阵以待,特委在湖西四县,在临沂附近也组织了三十多万百姓,只要拿下鬼子车站,他们就蜂拥而上,抢光列车上的物资。
  赵树林是一分团参谋长。
  情报,通报都通过他负责掌管的电讯室一一接收。
  这种大规模战役的指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沉着镇定绝不是一个团长水平。
  终于忍不住问起来。
  “我们团长在川军里是什么人啊?他不会是冯天魁吧?不像啊,据说冯军长四个老婆,在四川是老军阀,年龄至少应该四十多了。团长到了独立团,就就没看他指挥打过仗,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场大战!几万新老兵一起上,上百公里的铁路线,同时开战!”
  “过瘾吧?”
  即便是赵树林知道独立团是川军底子,可是周小山的身份,罗亮封萍根本不可能告诉他。
  一切只能他自己去猜?
  “我们团长,绝不是在川军中默默无闻的角色,川军中有个好猫,楚天舒,据说年纪不大,通报上说,他在突袭大汶口机场受重伤,会不会是我们团长!”
  电报里透露的信息很多,这么多部队,老百姓卷进来,被安排的仅仅有条,攻击也相当又层次,给他们的任务清晰,准确,赵树林叹为观止。
  周小山成了楚天舒,封萍,罗亮再次大笑起来。
  “参谋长,看样子,你对川军很了解?”
  “不管中国任何政党,组织,都必须承认。66军是中国最能打的一个军,作为一个军人,没法得到66军所有的战术打法,战斗过程进行学习,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赵树林这个话,还真不是拍川军马屁。
  独立团的训练方法跟红军区别很大。
  战术要求差异更大。
  就拿这次打邹县的火车站来说,罗亮接到团部电报,利用自己复制的地图,和几个军官在一起,把任务准确的绘制在地图上,分散下去。
  下面的指挥员只要手里有图,打起来心里有谱。
  连负责联络百姓搬运物资的同志,也不会出错。
  赵树林由衷认为自己所学,所经历的东西不够用,这个话是有感而发。
  他的话一出来,一分团的气氛就诡异了。
  别说冯天魁,封萍咧着嘴笑起来,连一分团部几个66军老兵也跟着笑起来。
  “你读过我们政委的文章没有?”
  “我们政委还写文章?”
  一分团川军老兵们再次哄笑。
  原来李念三知道政委是刘大记者的事情,没有告诉赵树林啊。
  “参谋长,刘政委以前是随军记者,从川军出山西时候就开始跟着了,有很多战役的随军记录,我们现在有纸张,印刷设备了,以后有空可以找她!”
  还是封萍比较善良,不愿意看见参谋长如此窘迫,开口解开了赵树林心中的谜团。
  “我晕,原来大公报声名显赫的第一战地记者,是我们政委!”
  赵树林在徐州读过刘紫曼很多文章,终于反应过来了。
  迎接他的,又是一串爽朗的笑声。
  “注意,保密!”
  刘记者是江南大户人家的闺女,她父亲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也在国府任过重要职务,抗战后举家迁往重庆,做一个寓翁,凭借早年的声望和财力,到不至于有人在重庆欺负他们家。
  不过这年代的特务,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周小山亲自张罗这件事。
  刘紫曼已经给家里人发电报了,让他们转移到永州乡下,尹昌衡会给他们改变一个烈属的身份,让他们安心在乡下生活。
  天黑了,一分团指挥部该前移了。
  独立团主力,四个县大队的新兵,都在前移。
  湖西带来的老百姓推着车,赶着牛马也在前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