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叙向各处派出侦察参谋,收集漠北胡奴的情报,然而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就目前而言,漠北胡奴究竟都是个啥情况呢?
首先是“鲜卑左部”,也就是步度根的部落,已经行进到了“寘颜山”。
“寘颜山”属于燕然山的南部支脉,距离龙城并不算远,却还在龙城西南的位置。他们的部落大部是在劫掠之前就已经开始迁徙的,并且也横穿了大漠。但是他们并非是以直线最短距离横穿的,而且拖家带口的,速度缓慢,所以路上还损失了不少的老弱。
现在鲜卑所谓的“左右部”,是刘汉少赐封的,如果按照从前檀石槐所分的鲜卑“东、中、西”三部来看,无论步度根还是轲比能,都应该算是“鲜卑中部”。但是步度根知道,别看自己顶着一个“左部帅”的名头,位置还要高于轲比能,但是“鲜卑左部”的实力其实已经比“鲜卑右部”弱了许多。
原因就是之前轲比能顶着“鲜卑右部帅”的名头,吞并了很多鲜卑小部落,甚至是弥加、阙机的部落也归顺了轲比能,而他们,从前可都是属于“鲜卑东部”的。
步度根选择了与轲比能一起劫掠“塞外三城”,同时却又时刻防备着轲比能;步度根也很想去抢占龙城,希望能在漠北之地自立为王,但是他又不敢凭着轲比能的一句承诺,便认为自己真的已经是鲜卑单于了。
所以,在步度根看来,“寘颜山”这个位置很好,既距离龙城不远,又距离轲比能足够远。只要自己能够在此熬过冬天,来年的龙城大会,总是对于自己有很多利好。
假如不考虑天气的因素,就目前的兵力部署来看,已经推进到稽落山的岳饼,距离步度根的距离,甚至比吕布还要近。他们一个处于“寘颜山”的东北,一个处于“寘颜山”的东南,能够两路夹击的话,必然会有步度根的好看。
但是,且不说已经天寒地冻,不再适合行军作战,单说岳饼所处的位置,“稽落山”与“寘颜山”之间,也还搁着一部分大漠。所以真要是行动起来,岳饼一定没有吕布跑得快。
…………
再一个消息就是关于“鲜卑右部”的。
鲜卑右部的大部分老弱妇孺也是在他们劫掠之前先行往漠北迁移的,但是他们走的是“东路”。虽然这条路也绕的比较远,但是因为靠近“西兴安岭”的缘故,所以大漠之地相对要少很多,一路上驱赶的牲畜也是有吃有喝,还不太遭罪。
但是,到达“瀚海”附近的时候,他们却遇上了敌人。
当年窦大将军北征漠北,把那时候的“北匈奴”朝着西边一杆子捅出去好远,便是所谓的“漠北无王庭”。但是,王庭虽然没有了,却并不代表北匈奴也都跑的一个不剩。实际上,当时留在漠北的北匈奴,估摸着得有十多万“落”。而这个“落”,大概就是帐篷的意思,可是一个帐篷里究竟能住多少人,就不好具体统计了。也许有权势的贵族,一个大帐篷里就住着自己和一群老婆,也许没有权势的牧人,一家都挤在一个小帐篷里。
后来鲜卑人又入主漠北草原,等于是“奴仆翻身把羊放”了,而这留下的十余万落的北匈奴,也都说自己是鲜卑人,并且逐渐的与鲜卑人揉合在了一起。
但是揉合需要有一个过程,好比“倒水和面”一般,水要是倒得多,直接就把面粉揉成了面糊,可要是水少的话,不仅揉出来的面团又干又硬,而且周围也总是散落着揉合不净的面疙瘩。
鲜卑人从前是匈奴人的奴仆,在没有接受过大汉的免费教育之前,他们处处模仿的都是匈奴。后来匈奴人被大汉一杆子捅出了“撩天室”,他们上边没了老大,这才觉得到了自己的表演时间。
由此,可想而知,鲜卑人想要彻底揉合十余万落的“匈奴弃民”,究竟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
第764章 鲜卑北派十二部
……………………………………
苴罗侯带领着“鲜卑右部”,在“瀚海”附近遭遇到的就是这么一股由大部分“匈奴弃民”组成的,原本属于“鲜卑东部”的部落。
“匈奴弃民”在揉入鲜卑期间,属于主仆身份互换,自然也遭受到了鲜卑人的奴役与轻贱。所以这些人便是在漠北草原的东部生存求活,而不能像弥加、阙机他们的部落那样,跑去漠南东部。
再所以,“鲜卑右部”现在所遭遇到的敌人,可以暂时称之为“鲜卑东部之北派”,而弥加、阙机他们虽然与眼前的敌人,曾经同属于“鲜卑东部”,但是也压根不熟。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跑去漠南生活过的鲜卑人都是“索头”,也就是把头发扎起来,或者编成小辫子。但是这一伙“鲜卑东部之北派”却是“髡头”,就凭漠北这个地方,也不知道他们都把自己薅城秃瓢,到了冬天到底冷不冷。
假如说,漠南鲜卑如果不北撤,即便漠北条件艰苦,这些“鲜卑东部之北派”大概也能留在此处,生存下去。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早在轲比能、苴罗侯北撤之前,“鲜卑东部之北派”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别忘了,“西兴安岭”的东边可是还有一位吉州牧公孙度。
朝廷调派兵团,在辽州大搞屯田,而且又在吉、辽二州的东边设置了“东州”。公孙度看着眼热,也想搞屯田,还想建城池,甚至还要修“长城”,可是这些活儿都是需要大量劳力才能干的。
挹娄人差不多已经让公孙度抓的剩不下几个了,而且往东边也已经跑到头了,如果硬闯“东州”,恐怕朝廷不答应,所以公孙度只能把目标放在北边与西边。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北边是“北兴安岭”,西边是“西兴安岭”。所以原本在这些地方生存的“鲜卑东部之北派”,便被公孙州牧格外的重视起来。
但是孔子曰的好,哪里有抽鞭子的,哪里就有抢鞭子的。尽管“鲜卑东部之北派”被公孙度抓走了很多,逼迫投降了很多,当然,也不乏主动归顺的。但是,总有一些人是想抗争到底,死不投降的。
而后就在这一系列的征与战,抗与降的演变之中,冒出了一个名叫“葛乌菟”的人物。
葛乌菟原本也是“北派”一个小部落的小首领,甚至还归顺过公孙度。但是公孙度为了发展壮大自己势力,根本不满足于让别人给自己上供,而是想要把这些蛮夷胡掳全都吞并下来,然后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该学种地的学种地,该学建城的学建城。
葛乌菟心里话说,这要是跟着他们汉人学,就把咱大鲜卑……不对,是大匈奴……好像也不对……是把咱“大卑奴”给彻底抹没了。
好吧,公孙度所谓的融合,其实是以压迫为主的,抓来的俘虏都当成牲口用。而葛乌菟所谓的抗争,也并非出于“为了部族”之类的高尚理想。仅仅是觉得自己在鲜卑部落里边,还能算是个有本事的,可要是混进汉人堆里,可就啥本事也没有了。这要是等到将来,自己啥也混不着了,那还不如当一个安安静静的部落首领呢。
于是乎,葛乌菟便用那一套“保全大卑奴”的理论,忽悠着一些原本就不甘心受公孙度欺压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群体。而这个联合群体,因为前后共有十二个部落加入进来,所以也可以暂时称之为“鲜卑东部之北派之十二部”。
是不是名字太长了?
好吧,那就姑且称之为“北派十二部”。
…………
话说葛乌菟率领着“北派十二部”,对抗公孙度,起先还能骚扰、偷袭一下,但是随着公孙度的实力迅速的扩张,他们就连“西兴安岭”的东边也呆不住了,只能往大山里钻。
但是,想在山里打游击,那可是和进山打猎完全不是同一概念,至少打猎的时候不用拖家带口吧?可是想打游击,又该如何安置家眷?万一被公孙度派出的兵马抄了老窝子,那可全都完了。
所以葛乌菟所谓的对抗,基本上也就是“打一下跑三里”,以战略转移为主。然而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葛乌菟的个人威望却大大提升,得到了十二部的一致拥戴。
好不容易的,葛乌菟带着十二部蹿到了“西兴安岭”的西边,来到了“瀚海”附近,算是找到一个安居之地。除了收服一些这里原本的小部落,继续牧马放羊之外,偶尔趁着公孙度不注意,还能蹿回“西兴安岭”,偷偷摸摸打个猎,如此也算是继续对抗公孙度了。
然而……可是……但是……这种幸福的小日子还没过上几天,苴罗侯却又带着“鲜卑右部”撤回了漠北。
苴罗侯带着“鲜卑右部”与葛乌菟的“北派十二部”交过一战,凭借着兵强马壮,所以比较轻松的就打赢了,但是葛乌菟是在公孙度的长期征剿之中活下来的,积累了很多的战斗经验。既然自己正面“刚”不过敌人,转而便开始以袭扰、偷袭为主,适时地骚扰“鲜卑右部”。
原本苴罗侯还要带着“鲜卑右部”,前去“兜衔山”与轲比能汇合的,这样的安排就像步度根暂居“寘颜山”一样,都能够距离龙城近一些,也好使自己的部落在来年的龙城大会上占据更多的有利形势。可是就因为葛乌菟的骚扰,更加拖慢了“鲜卑右部”的迁徙速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