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司马懿的提议,看似是两国都在消减巢湖附近的军事力量,这却更加有利于魏国!
  如今的大汉与一个月前不同,仅仅是艨艟和突冒战船就有四千多条,可以随时沿着濡须水入巢湖,再往西沿着埠水直取舒城。
  因此,现在的舒城对魏国来说形同鸡肋,完全失去了前哨站的作用。
  司马懿也是看到了蜀军战船的强大,他更担心这些战船进入巢湖之后,经施水北上直取合肥,然后再经肥水北上直取寿春。
  如此一来,大汉的战船就可直入淮水,真正地实现「龙游入海」。
  在这四通八达的淮水水网面前,魏国的豫州、徐州、兖州再也无险可守。若大汉再配合强大的骑兵,魏国更加防不胜防。
  司马懿将巢湖作为贸易港,或许是迫于世家大族的压力:毕竟在豫州、兖州和徐州,甚至北边的冀州和青州,商旅通过便捷的淮水水网,要比在樊城中转物资方便许多,运输能力和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当然,司马懿也有自己的考量:或许是吴国水师的投降,让吴国的兵败时间提前了好几个月,面对强大的汉军水师,他还没有建立起淮水的防御。
  因此,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两国暂且罢兵,在巢湖建立贸易港,这肯定符合魏国的利益。
  如今的大汉急需休整,也不是最佳的伐魏时间,两国的罢兵和贸易,也符合大汉的利益。
  另外,魏国撤出舒城之后,汉军也没必要继续在舒县屯兵。
  水师的战船对魏国的压力,此时已经显现出来:由于商船要途经施水和肥水,司马懿迫于国内有压力,绝对不敢将其阻断,合肥的防守压力就更大。
  刘闪的目光移向姜维,姜维轻轻地点了点头,殿上的文武皆对罢兵止战和两国贸易充满待。
  “我大汉与魏国虽有诸多的分歧,但两国的百姓都不希望战争,贸易的扩大对两国都有利。”刘闪欣喜地笑道:“贵国陛下和太傅的这份厚礼,朕就却之不恭了!”
  王肃没想到刘闪如此轻易就点头,赶紧拜谢并拿出司马懿准备好的盟约。盟约上已经加盖了魏国的印玺,刘闪却多有为难。
  “岳父大人,朕此番来建业是御驾亲征,玉玺并未带在身边,还请岳父大人前往成都一行;朕会给蒋大人写封书信,由他代朕加盖玺印。”
  “陛下,去往成都,外臣正好求之不得!”王肃正色说道:“此行出使,并非外臣一人,还有近百人的商旅;我等正好四处看看,还请陛下行个方便。”
  “那是自然!”刘闪毫不犹豫地说道:“朕可以给你们一道通关碟,各处的驻军皆不会阻挠;除此之外,朕也有意派出商旅出访魏国,还请王大人行个方便。”
  “陛下,外臣此次来访,已经带有我家陛下签发的通关文谍,贵国使团随时可以起程。”
  “哈哈哈!甚好!甚好!正所谓合则两利,斗则俱损。两国的休战和贸易顺乎天意,顺应民意,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哈哈哈!
  来人,送朕的岳父大人去休息,朕再处理点小事,一刻钟后就来作陪,请岳父大人稍待!”


第472章 新的战场
  王肃出殿后,刘闪收起笑容,正色说道:“大将军,立刻安排军中的吴国降卒和奴隶归家。如今,我与魏国暂且讲和,也就没有征召百姓的必要,还请大将军和夫人尽快去往江北。”
  “陛下放心,末将即刻前往!”
  “甚好!大将军辛苦!”刘闪满意地点点头:“对于那些吴国旧将,可效法徐楷和太史享等人的处理方式,只要有意归降,或是摇摆不定者,都可发放铢钱,鼓励他们前往蜀中或荆州游历;对于不愿归降者,可暂时将他们带往柴桑,由朕来处理。”
  “诺!”
  “慢着!”眼看姜维就要领命出殿,刘闪急忙说道:“我大军自出永安东征,至今五年有余,许多兵卒从来未曾回家探望。此时,我可以三月为期,让军中士卒和将军们轮休。
  将军们的赏赐直接发到府中,归家的兵卒,轮休期间俸禄不变,每人再发两千铢,鼓励他们买买买!”
  刘闪云淡风轻地说着,顾雍、步骘、楼玄等吴国的旧臣却在暗自感叹:此时的大汉,国力竟然如此恐怖!
  大汉现有兵力已达四十多万,消减十五万吴国降卒和奴隶兵,每人发放铢钱五百铢,这就是七千五百万铢;
  汉中、襄阳、扬州三地的兵马二十五万,每人发两千铢,这就是五万万铢!
  仅仅是战胜吴国后的兵卒赏赐就接近六万万铢,这还不包括将军们的赏赐,不包括赈济扬州三郡的几百万斛粮草,不包括全军将士每月的俸禄!
  如此天文数字的铢钱,并不是吴国的「当值五百」,而是购买力极高的「大汉万年」!
  由此可见,吴国之败,并非全部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国力上。
  其他的不提,仅仅是一个月征召八万百姓,这样的动员速度和能力,就算全盛时期的吴国也望尘莫及。
  吴国,确实败得不冤。
  散朝后,几个吴国旧臣仍在膛目结舌。
  刘闪走出几步又停下,回过头说道:“几位爱卿,只要你等诚心归我大汉,尽心治理好扬州,你们的家族将如大汉之基业,强盛不衰,万年不灭。”
  刘闪大步出殿,几名旧臣赶紧拜服谢恩,唯独步骘愕然地矗立在殿上,心头五味杂陈。
  次日,晨。
  十几条商船逆江而上,另有几条楼船停靠江边。
  “爱妃,真不去陪陪父亲?”刘闪再次问道。
  “陛下,自从臣妾踏入青楼的那一刻,父亲已经不承认这个女儿。”王伊若黯然地说道:“昨夜的宴席上,他不过是虚伪应承,他的眼中只有姐姐和魏国。”
  眼看王伊若又要伤神落泪,貂蝉赶紧叉开话题:“陛下,咱们真的要去看海?听说海上的风浪很是恐怖,咱们会不会遇上?”
  “不怕,有鲁将军在,咱们必能躲过风暴。”刘闪满不在乎地说道:“咱们只在近海游览一番,孙权敢远渡重洋去往倭奴国,他都不怕,咱有什么可怕的?”
  “父皇,这不一样!孙权是逃命,他自然敢冒险。他也只能去冒险。”刘璿说罢,又充满期待地说道:“我大汉即已平定江东,若不能去看看大海,将是人生之憾事!在不久的将来,儿臣还要去看黄河,爬长城,去北方击匈奴,去西域看美女!”
  “卧槽!你连毛都没长齐,就想着看美女?光看有何用?娶几个回家不香么?”刘闪呵呵笑道:“不过,谁告诉你西域有美女?”
  “父皇,太学教材中都写着呢!西域有三十六国,其中的楼兰美女最有味道;还有个女儿国,书上说全都是美女;
  还有大月氏,他们善于养马,若把他们抓回来做奴隶,咱大的骑兵必会如虎添翼;对了,那边还有个天山,据说山上藏着七把削铁如泥的绝世神剑!”
  “呃……对!太学教材确实这么写的!”刘闪恍然大悟。
  刘闪确实将这些写在太学的「语言」教材中,这些内容是刘闪刻意加进去,借此鼓励那些太学生和全国的百姓士卒,希望汉军平定吴、魏之后,在时机成熟时能远征西域,借此拓宽大汉的版图。
  “陛下,璿儿已快十六岁,等到正式册封太子之时,也该给他选个太子妃了。”王贵人羡慕地说道:“唉,刘瑶和刘琮还在整天哭鼻子,若他们有太子的一半懂事,臣妾也能省心了。”
  王贵人也没有说错,这个时代的男子,娶妻时一般都在十五六岁;
  女子出嫁多在十三四岁,极少有超过十五岁者。刘禅在223年娶张星彩为妻时不过十六岁,王元姬嫁于司马昭时也才十四岁。
  王贵人提到此事,刘闪顺口说道:“确实差不多了!不知爱妃看上了哪家的女子?”
  “陛下,臣妾以为,费大人的长女年芳十四,端庄贤淑,臣妾曾经见过一次,长得花容月貌,与璿儿乃是天作之合;
  臣妾向王贵人提过好几次,也跟姐姐提过几次,大家都觉得不错。
  眼下江东已经平定,陛下回成都时,可将璿儿的册封大殿和婚姻大事办了。自此之后,璿儿便正式长成大人,可以替陛下分忧了。”
  刘璿听闻几个「大人」在商议自己的婚姻大事,羞得满脸通红,赶紧躲到船尾。
  历史上,刘璿的太子妃是谁,刘闪毫无印象。眼看皇后和几个嫔妃都同意此事,再考虑到费祎之才,也基本认同了这桩政治婚姻。
  “陛下,孟大人的船到了!”向宠上前说道。
  “甚好!孟大人登船后,咱们就立刻出发!”
  正如顾雍、步骘、楼玄等人感慨的那样,吴国确实是败在国力上。
  特别是年初汉军兵进扬州时,如果吴国国力强盛,就算再征召个五万大军,面对汉军的两路进兵,诸葛谨和陆逊也不会捉襟见肘。如果建业城粮草充足,孙权也不会仓惶出逃。
  然而,魏国与吴国不同。
  魏国地大物博,久居关中,人口富庶,特别是占据着辽阔的江淮、黄淮和华北平原,其粮草储备特别充足。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