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陛下……”魏腾面有难色地说道:“不瞒陛下,魏家虽有一定有资金,但要拓宽甚至重修这两条官道,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魏公是生意人,应该知道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性。若能咬牙辛苦几年,待道路通畅之后,魏家很快就能收回这笔投资,一本万利哦!”
  “陛下,这需要的资金太过庞大,需要动用的人力至少十万,耗时至少五年!仅凭魏家之力,确实难以实现!”魏腾仍旧委婉地拒绝。
  “若是魏公愿意出资修路,我大汉朝廷可出剩余的七成资金。”刘闪继续引诱道。
  “陛下,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还请魏公慎重考虑!”
  “陛下,若朝廷出资七成,我魏家愿意出资三成。”魏腾郑重地说道:“如今,在珠官、高凉二郡,我魏家的甘蔗种植经营权是三十年,若能续至五十年,我魏家可出五成资金修路。”
  “哦?若是如此,朕给你一百年的经营权……”
  “陛下,魏某也想啊!可是,魏家确实拿不出这笔资金。魏家出资五成,这已是魏某能承受的极限。当然,这得分五年逐步完成。”
  魏腾确实很聪明:若要一次性出资,他自然肉疼;
  若分成五年完成,每年出资一部分,这只是当年经营收益的一部分,并不会动用魏家的老本。
  “好!成交!”刘闪爽快地答应道:“魏公若是方便,可在柴桑暂留几日,朕命人尽快准备合约,以免魏公往返奔波。”
  “也好,魏某就签完合约再走,哈哈哈!”
  刘闪不会谈生意,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种生意确实是双赢,根本就无需去谈。
  对于魏家来说,花五年时间,再出一笔资金整修道路,这确实是一本万利;
  对于朝廷来说,修建一条通往荆州的官道,对于平定交、广二州的山越暴民,对这二州的长久开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一本万利。
  现在的大汉,国库充盈,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能拉拢各个世家财阀出资,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参与大汉的建设,这确实是双赢的局面。
  刘闪和魏腾都想尽快签下合约,若是往返于成都,这确实太浪费时间。
  思来想去,刘闪决定召来长沙郡守朱熹,让他草拟一份合约。


第446章 不战而退
  当日,午间。
  “陛下,这几日,孙权亲领一军驻于石城之外,江上的吴国战船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停地袭扰修整道路的邓芝部队。陛下,是否需要加派援军?”
  刘闪仍在思虑着南方各郡的开发,关樾继续说道:“陛下,石城的关将军、董将军皆在请求粮草!城中战马两千匹,他们携带的豆饼已经吃完,又无法在石城周边获得草料。所以……城中的很大一部分军粮,都做成了战马的饲饼,粮食消耗实在太快!”
  刘闪自然知道,这个时代的骑兵就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兵种,除了优良的战马难以获得之外,战马每日的粮草消耗特别巨大:若是不吃青草,一匹战马的粮食所需,几乎相当于三十个兵卒的消耗。
  也就是说,现在的石城,驻扎的不是一万两千步卒,而是相当于驻扎了七万多步卒!
  如今的道路还未抢通,这两千骑兵无法撤回柴桑,他们也很难击溃城外的孙权大军;
  若不能及时送去粮草,石城再难坚守。
  “我军的楼船,此时在哪里?”
  “陛下,皆部署在岳阳附近。”
  刘闪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立刻给魏昌、魏容、王训传令,令他们集结所有的战船于柴桑;下雉至江北的粮草,全部转由楼船运输。”
  “陛下……是不是……再斟酌一下?”关樾明白了刘闪的意思,惊恐地问道:“陛下,楼船运载量大,但建造过程特别缓慢,况且我军还没有建造楼船。若是与吴国拼光所有的艨艟战船,若吴军派战船来袭我粮道,我江北的大军,岂不危险?”
  “此时,正是与吴国水师决战的时候。”刘闪自信地说道:“此时的吴国,不仅国力比不上大汉,他引以为傲的造船能力,也比不上我大汉!
  我在永安、洞庭湖和历阳的造船厂,若是全力生产,造船速度绝对胜过吴国。只要吴国没有了长江航道的控制权,就相当于折了一条臂膀。”
  “陛下,其实……三位将军早就做好了准备!我军新造的战船皆在夏口至下雉一线;
  若加上前日俘获的五百战船,我军的战船数量已达两千多条,已经与吴国不相上下。若真如陛下所言,吴国的水师一战可废!”
  “甚好!”刘闪说罢,又唤来信使:“立刻给大将军送去消息,就说……半月内,朕将与吴国水师决战,请大将军做好相关的部署。”
  信使离开后,刘闪又说道:“这几日,就辛苦一下关将军和将士们!你引柴桑的两万步卒,每人扛一斛粮食,徒步往石城送粮!石城,绝不能有失!”
  “诺!”
  阜陵……
  亭子山,东西长约十五里,南北宽约三里。
  这座小山耸立在江北的平原上,它并非战略要地。然而,正因为它紧邻滁水,而诸葛谨的大军驻于滁水对岸的阜陵,这座小山就有了重要意义。
  前几日,张绍引着三千兵马前来,却有俄何的五千骑兵护送,诸葛谨第一时间察觉到威胁。
  朱然、全琮、施绩等人陆续领兵前去阻截,却被俄何远远地拒止在几里外。
  待张绍下寨之后,几将担心俄何的骑兵反扑,赶紧引兵退回阜陵。
  “轰!”
  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阜陵东北岸的亭子山附近地动山摇,浓烟腾起数丈之高,久久不散。
  大约半个时辰后,哨探报回蜀军的最新动向:张绍的部队正在开山劈石。
  “大将军!前不久,蜀军在濡须水开山劈石,仅用半日就阻断了濡须水;以此来看,姜维派张绍前来,必是想阻断滁水!”全琮惊恐地说道。
  “全将军,何必慌张?”朱然见诸葛谨没有说话,于是继续说道:“当前,我军的粮草在建业以北入滁水而来。张绍截断了建业方向的出水口,却难以断我上游。我军之粮,仍可通过乌江,再经滁水上游送来。”
  “可是……陆丞相在乌江口布有重兵,却无力防守长达百里的整个乌江!我军粮草,随时可能被蜀军截断,我得早做打算!”全琮仍然十分担心。
  诸葛谨自然明白全琮的忧虑,但他已经无可奈何:这一段的滁水与长江基本平行,在建业东北十几里才突然转向与长江汇合;
  在阜陵与含山之间,乌江起于滁水,往东南方向流经百余里,然后在乌江口汇入长江。
  在乌江流域的百余里范围内,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不论蜀军还是吴军,皆可通过木筏方便地横渡乌江;
  不论哪一方,要想阻止对方渡河,就得在乌江流域处处设防,至少需要数十万兵马才能办到。
  “唉!或许……我军驻于阜陵,这确实是个错误!”诸葛谨无力地叹道,又提起多日前的这个话题。
  “大将军,何出此言?”全琮劝道:“蜀军有大批的骑兵,我军驻于阜陵,一来,可以依靠滁水阻滞蜀军的骑兵;二来,可以对冒然东进的蜀军形成夹击之势;
  再者,若蜀军屯于建业对岸,我正好可以袭其后。我军驻于阜陵,陆丞相和陛下皆认为是上计,大将军何必妄自菲薄?”
  “大将军,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朱然也劝说道:“当初,姜维在江北只有六万兵马,我驻于阜陵,确实威摄着蜀军,使其很长时间内不敢冒然东进;
  今,蜀军增兵至十几万,陆丞相也看重阜陵的防御,这才驻兵乌江口,与我互相应援。就算蜀军穿插至亭子山,陆丞相仍然建议我严守阜陵,何来错误之说?”
  “话是如此。可惜的是,我与陆丞相空有十一万大军,却无力阻止蜀军渡过乌江,甚至对张绍的三千兵马也束手无策!唉……我连个阜陵都守不住,如何能守住建业?”
  “大将军,何必垂头丧气?张绍依靠亭子山之石才截断了滁水下游,他却难以截断滁水上游和乌江,我粮草仍能正常转运,何来「守不住」一说?”
  “张绍能断我下游,这只是姜维的第一步;若我没有猜错,姜维必断我滁水的上游,也可能断我乌江!”
  诸葛谨无力地说道:“这阜陵,始终无法坚守……”
  “报……”
  “大将军!蜀将傅佥,引兵三千,在赵庄附近打桩,试图断我乌江水道!”
  “赵庄?”诸葛谨略经思索后问道:“赵庄距离乌江口不过二十里。难道……陆丞相就任由蜀军肆意妄为?”
  “并非如此!潘濬、胡综奉陆丞相之命,已经领兵五千前去阻止。然,蜀军的骑兵即将赶到,陆丞相正在赵庄沿岸部署拒马阵,全力阻止蜀军打木桩。”
  虽然两军战况尚未得知,诸葛谨仍然做好了撤兵的打算。至于撤往建业以北,还是撤往乌江口与陆逊汇合,一时间难以决断。
  “报……大将军:蜀将句扶,引兵三千,在塘营附近打桩,试图截断乌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