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可能!”郭淮猛敲自己的脑袋,赶紧说道:“我立刻去往阳夏,先击溃这支蜀军,再兵分两路,一路去南阳阻截,一路去往淮水等侯!”
“可是……郭将军,蜀军兵分多路,曹彦他……为何没有及时分兵追赶?”张虎疑惑地问道。
“哼!这两个庸将!他们没被蜀军吃掉就不错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分兵去追?”郭淮不屑地说道:“说不定,这二将正在手足无措,也可能已经退回虎牢关。”
郭淮说到这里,无奈地叹道:“唉!可惜了!这二人没被蜀军给干掉!”
“郭将军,你如何得知他们仍然健在?”
“很简单:若他们已被蜀军击败,蜀军就不会分兵。蜀军必是惧于身后的曹彦和夏侯玄,这才分兵逃窜。”
郭淮说罢,张虎恍然大悟,二人不再迟疑,立刻往阳夏方向而去。
……
柴桑……
刘闪将一个大釜的底部钻出一个窟窿,用破布堵上后,再装满水,耐心地调了很久,终于做出一个「节拍器」。
大釜被挂在高处,水滴落下后击在铜锣上,相对准确地打着节拍;
殿内的歌姬、舞姬、乐姬皆在节拍的指挥下,演绎着完整的《天仙配》。
在姬女们表演的同时,刘闪不停地记录着出错的唱词、唱腔和配乐,直到演出结束后,刘闪才逐一指出各处错误,要求姬女们多加注意。
“黄梅戏并非只有《天仙配》!其实,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名人故事、经典战役等等,这些题材,大家都可以用来创作。”
刘闪说罢,见姬女们目光中全是怀疑,透露着诸多的不自信,刘闪又鼓励道:“如今,《天仙配》的配乐、舞步和唱词皆是由朕提供,对你们来说,可能有诸多的限制;
要不……朕就给个题材,大家可分为十组,自行编写配乐唱词,然后在各地公开演出,根据百姓的喜好和认可程度,评出前三名,各奖励三十万铢、二十万铢和十万铢,大家以为如何?”
刘闪给出的奖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姬女们瞬间就炸了锅,全都表现出尝试的欲望和激情,纷纷询问创作的题材。
“这样吧,朕给你们两个题材,分别是《霸王别姬》和《昭君出塞》;稍后,朕会把相应的故事写出来,大家可自己选择一个题材发掘创作,每个题材各评前三名;当然,每一组也可以同时创作两个题材,大家就有两次获奖的机会。”
姬女们听罢,创作的欲望越发浓厚。
但是,她们细想之后,很快就有诸多的担心和顾忌,刘闪正欲询问时,王伊若说道:
“陛下,这两个题材……可能不太适合!”
“哦?爱妃何出此言?”刘闪不解地问道:“这两个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有情有义,有血有泪,故事凄美动人,必会让人回味无穷,不知有何不妥?”
“陛下,若要完整地演绎《霸王别姬》,除了有项羽、虞姬之外,高祖皇帝、吕大后,甚至韩信、张良、陈平等等,这些大汉的开国功臣也会涉及,谁又敢扮演这些角色?”
“陛下,妹妹说得对!”李昭仪也担心地说道:“若要演绎完整的《昭君出塞》,我大汉的元帝、成帝也会涉及,还可能涉到部分宫中之事,这些太过敏感,恐怕……”
两个嫔妃说的皆是事实,在封建社会的一千多年里,民间百姓连皇帝的姓名都要避讳,谁敢去扮演这些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这个时代,不仅当代的人要避讳皇帝的名讳,就连死去将近三百年的「王昭君」,也要避讳司马昭的名讳,一度被改名为「王明君」。
并且,《昭君出塞》的故事虽然凄美动人,但在很大程度上,会从侧面反应出先汉时期朝廷的羸弱。
毕竟,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是被迫的合亲!
若是先汉朝廷足够的强大,有北击匈奴的实力,又何必与之合亲?
若说避讳皇帝的名字是一种礼制的约束。那么,不敢说先汉朝廷的坏话,这就是一种法制的约束。
这种行为,若被各地的官员上纲上线,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姬女们碍于礼制和法制,她们越是不敢演,刘闪却越要让她们演。
“大家不必有任何的顾虑!”刘闪正色说道:“从今日起,朕将发布诏书:从今以后,我大汉的百姓,所有姓「刘」的百姓,可以名正言顺,大胆地姓「刘」!无须避讳任何一位皇帝的名字,不论是先汉还是现在,往后也是如此!”
“从今以后,不论是先汉还是现在,包括以后,我大汉的各代帝王、嫔妃、朝臣,以及将领士卒或各郡县官员,不论是军政之事还是宫中之事,任何事情,只要是事实,包括朕在内,我大汉的百姓皆可以随便说,随便传!最好能传到天下皆知!”
“陛下,这……恐怕有所不妥……”
李昭仪和王伊若惊恐地说道,众多的姬女更是惶恐。
“并无不妥!”刘闪正色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大汉所有的事情,不论美丑善恶,百姓心头必会有杆称。
唯有让百姓大胆说,大胆讲,大胆传,才能鞭策各代帝王和所有的朝臣。这既是我大汉帝王的自信,也是我大汉百姓的自信!”
刘闪喝了口酒,放下碗后说道:“从你们到柴桑的第一天起,朕每日都在说,你们不仅仅是艺姬,而是艺术家!是传播大汉的诗词、歌舞、文化、艺术、历史的艺术家,是我大汉受人尊敬的「艺术家」!
你们只有真实地演,大胆地演,才配得上「艺术家」这个称号!所以,你们不能有任何的顾虑!”
刘闪连番鼓励,又发布诏书,终于让二百多个姬女打消了顾虑。
刘闪见邓芝来到殿内,猜到他有事要奏,于是说道:“大家可自由分组,每组二十人,朕会尽快将剧本送来,一个月后,公开评选,大家可自行安排!”
邓芝见刘闪出殿,赶紧迎上来,低声说道:“陛下,果然不出所料:陆逊只用两万兵马退守石城!”
“甚好!传诸位将军帐中议事!”
“诺!”
第412章 专坑队友
前段时间,众多的将领回成都过春节时,刘闪看似整日游手好闲,他却制定了「攻略合肥」和「两路进兵」的大战略。
从现在来看,这两个战略都在稳步推进,虽然巢湖战事焦灼、四千骑兵杳无音信,但这两个战略还是比较成功。
当前,虽然有了明确的战略方向,但南线大军的张绍、北线大军的关索,他们都是极好的「将才」,却不是统领大军的「帅才」。
北线大军,由于姜维移帐靠前并亲自指挥,面对邓艾和诸葛谨的大军却推进顺利,最先头的李遗已经推进到历阳附近!若不是长江的阻隔,距离建业还不到百里!
在南线大军进攻受阻,北线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刘闪立刻调整方向,将柴桑的主力大军调往江北,这让姜维如虎添翼的同时,也按刘闪的预订计划,成功调走了陆逊的主力。
“诸位将军,咱们已经成功调走了陆逊的大军。如今,吴军死守石城,我在威胁石城的同时,可以放心地收割豫章郡之麦。”
刘闪的目光落在邓芝身上,他会意后说道:“据细作来报,吴国的粮仓已经空虚。如今,吴国若无豫章郡之粮,他们很难支撑到秋收。也就是说,我军若进展顺利,今年的年底,即可完成灭吴的战略!”
邓芝说罢,众将无不欣喜,刘闪却说道:“当前,形势对我极为有利,但我不能松懈!朕以为,我南线大军虽少,但仍有可能比北线大军抢先攻入建业。”
“陛下,我在柴桑才一万步卒!虽有六千骑兵,但在石城方向,骑兵无用武之地,我如何能攻取石城?”高翔不解地问道。
“谁说我在南线才一万步卒?”刘闪呵呵笑道:“董厥将军征召的五万步卒,已经秘密来到下雉。这几日,吴国虽然密切关注着下雉,却忽略了这支部队的存在。”
“陛下,这么说来,我大汉在长江一线,已有……已有22万步卒?”高翔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说道:“若再加上襄阳的三万步卒,再加上交趾的五万屯田军,我大汉已有三十万步卒?”
刘闪呵呵笑道:“高将军,你忘了汉中的六千步卒和四万骑兵!另外,我在长江一线还有两万骑兵!
若再加上「三张」将军的两万粮草保障军,再加上水师和奴隶,我大汉已有四十万兵马!”
“天啦!不算还不知道,我大汉竟有四十万兵马!还能人人吃饱饭!这跟魏国已经不相上下了!”高翔不可置信地说道,众多的将领皆热泪盈眶。
此刻的柴桑城中,恐怕只有高翔、邓芝二位将军,最能感受到当前大汉的强盛!
这二将多次随诸葛丞相北伐,从来没有哪次能集结二十万大军!
第一次北伐时兵马最多,当时号称的「三十万」大军,实际也就十五万出祁山,真正能上阵杀敌的,不过十万而已!
众将都在感慨的同时,刘闪正色说道:“如今,吴国皆不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他们认为柴桑只有一万步卒。朕决定,让这支部队伪装成百姓,陆续前来豫章郡各县抢割小麦,看看能否诱出驻守石城的吴军。”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