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朕能确定,司马懿有灭吴自立之心。”刘闪肯定地说道:“朕本想袖手旁观,但细细想来,我从孙权手上取扬州容易,从司马懿手上取扬州就很难。
当前,我将主力屯于下雉和蕲春,司马懿又不敢轻易过江,转而想渔翁得利。所以,朕就如他所愿。”
“陛下,如果末将没有猜错,司马懿五日之内就会退兵。陛下之意,是想抢攻合肥?”
“大将军果然睿智!”刘闪心悦诚服地赞道:“幸好孙权和司马懿傻了一点点,没看破朕的真实意图,嘿嘿!”
“陛下,末将以为……我若攻占合肥,岂不两面受敌?”张绍不解地说道:“若我以一军死守武穴,再派主力大军渡过长江。然后,我江南的主力兵分两路,一路东进,一路南下,待灭吴之后,再以主力大军袭取合肥,这样岂不更好?”
“陛下,末将也认为,此时攻占合肥不妥!合肥的北面和东面,皆是平坦大道。曹魏随时可以大军南下,我将面临与魏国主力决战的态势,确实不利于灭吴的战略,请陛下三思!”
“陛下,我等在返回沙羡的船上,已从大将军的口中得知,魏国已经从匈奴、鲜卑、乌桓的手上购得三万多匹战马!若我取合肥,这支骑兵随时可以南下,我或将陷入被动之局,请陛下甚察之!”
众将对攻取合肥的战略,几乎全都持怀疑态度,唯有姜维一语不发。
“我若屯一军于武穴或蕲春死守江夏,以主力大军南下灭吴,看似安全完美,但有个致命的缺陷!”姜维深思熟虑后说道。
“大将军……怎么……你也认为应该攻取合肥?”
“大将军,这是为何?这样一来,我岂不是两面受敌?”
“诸位将军,你们可知吴国之国都,几经变迁,为何始终在长江沿岸?”姜维并未说出为何要取合肥,而是问了个不相关的问题。
张绍自信地说道:“大将军,这个问题很简单吧!吴国看似地域广博,但许多地方未经有效的开发,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地方,唯有长江沿线诸城而已。”
“张将军说得不错!但是,这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姜维笑道,目光看向其余诸将。
眼看没人发表意见,姜维继续说道:“其实,孙权几度迁移国都治所,不论是早期的吴县,还是之后的京口、武昌、建业,包赤壁之战前后的柴桑,这些全都在长江沿岸。至于原因,恐怕除了「天子守国门」之外,更多的是心酸和无奈!”
姜维说的这个理由,观点很是独特,刘闪自然明白姜维之意,只是笑而不语。
姜维感觉到刘闪支持自己的观点,于是继续解释道:“孙权要想防备曹魏,只能以长江为据点。如果曹魏大举南下,陈兵于长江北岸,其过江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孙权要想自保,只能将西边的防线推进至襄阳,防止曹魏沿汉水南下;
与此同时,再将东路的防线推进到合肥和淮水一线,利用层层密布的江淮水网,构建一个进退自如、可攻可守、水陆联动的防御体系。”
“大将军说得不错:孙权要防曹魏南下,必取襄阳和合肥。我灭吴之后,首先要防备的也是襄阳和合肥。
当前,孙权正面临存亡之战,魏国又暂借了九江、庐江二郡,魏国必不会坐看我灭吴。因此,司马懿于公于私,都不会允许我占领合肥。”
刘闪刚才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当前,吴国的主力退守扬州,只有长江以南的几个郡在自己的控制中。
虽然交州以东的南海、高凉、苍梧三郡仍然归属魏国,但这三郡多是山地,开发不足,长年受到山越的袭扰,这并非吴国的战略重心。
蜀军主力渡江后,两国将在扬州豫章、丹阳和吴郡决战。在这种情况下,蜀军若不能抢先占领九江郡的合肥,并以此为据点防备曹魏南下,主力的灭吴之战必会受到影响。
众将都在琢磨着刘闪和姜维的话,刘闪又说道:“诸位将军,其实,对于吴国来说,长江并非天堑!它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主要是因为它缺乏战略纵深。”
“战略纵深?”
姜维和众多的将军们大惑不解,他们又听到一个崭新的词汇。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与刘闪呆在一起,经常会听到一些奇怪的词,他们已经见惯不惊。
“对!就是战略纵深!”刘闪肯定地说道:“诸位都知道,在长江的下游,江水流速较缓,江北的曹魏可以横渡的地方很多,曹魏很容易绕过一些重要城池。
这样一来,在长江的下游,长江就变得易攻难守,要将长江作为抵御曹魏防线,必然会失败。”
“我要保证灭吴战略的顺利推进,首先要防备的就是曹魏南下,这就要保证长江防线的安全。
因此,我必须保证长江防线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这个战略纵深,只能在合肥一线!”
众将终于悄然大悟,刘闪指着地图说道:“诸位将军,要灭吴,我只能兵分两路:除了派一军南下之外,北路大军必须将战略纵深推进至合肥、寿春和淮水一线,才能有效地保证长江的安全,这就叫「守江必守淮」。”
“守江必守淮?”众将又在琢磨着刘闪的话。
“守江必守淮!此论甚高啊!”姜维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诸位将军,这只是从防守上来说。若我要北伐曹魏,只要占了合肥和寿春,我长江上的战船就能直入淮水。这样一来,我大汉的水师就龙游入海了!”
“龙游入海?”
“不错!淮水一得,我北伐曹魏时,这里又成了我军的前哨站:我水师克下邳之后,若再沿沂水而上,基本能覆盖青州全境;
如果咱觉得青州不好玩,还可沿涡水而上,去曹孟德的老家谯县玩一玩,或是去曹魏的大本营兖州游览一翻!大家请看,这四通八达的淮水水系,能有效控制中原地区的半数城池!”
“陛下所言甚是!我反正要防备曹魏,早晚会与之开战,并且已经在开战!我不如趁此机会,将战线北移,化被动为主动。”
姜维感慨地说道:“数十年来,孙权数度攻伐合肥,其梦寐以求者,正是淮水!”
第358章 难得的假期
至此,众将再无疑虑,蜀军兵分两路,南、北两线同时进兵的战略基本定型。
此时,正在南北两线作战的将领,全都坚决放弃了轮休的机会,不愿错过大汉复兴的关键一战。
刘闪和姜维慎重考虑后,对此次灭吴拒魏的大会战作了详细的前期安排:
中军帐,暂时置于下雉,由大将军姜维坐镇,由吴班、张翼、关银屏三将协助。
后勤保障,由张畯,张瑛,张护雄三将挂帅,在已有五千兵马和四千奴隶的基础上,再征召两万百姓,保证两路大军的粮草军资供应。
中军水师,由魏昌、魏容、王训三将挂帅,协助两路大军的调动,协助粮草军资的后勤保障,在必要的时候,率军击退吴军战船。
北线大军,由卫将军关索担任主帅,在已有将领张嶷,李遗、貂融,句扶,李韶、烧戈的基础上,另拨廖化、吕祥、罗宪三将相助,以抵御曹魏,攻取合肥为主要目标。
南线大军,由车骑将军张绍担任主帅,在已有将领关樾、李球、柳隐、文钦的基础上,另拨傅佥、高翔、邓芝、马承,俄何相助,以消灭吴军主力,攻取建业为战略目标。
“大将军,朕在这两日间,已将南、北两线各配了六万步卒,各配四千骑兵,下雉只有两千骑兵驻防;估计三日后,马忠、霍弋二将的五万步卒就能赶到。”
“陛下,末将回成都时,收到陛下的征兵诏书。末将已指派原「丞相府令史」董厥将军负责征兵令,预计再过一月,五万新兵即可征召完成。”
“如此一来,我与魏、吴两国相比,也就少了几万而已。此战乃「二分天下」的关键之战,也赌上了我大汉的国运,不敢言败啊!”
“陛下放心!末将定当……”
“咦!”刘闪打断姜维的话:“怎么没见三位夫人?”
“陛下,柳氏仍在成都,只有诸葛果、杨兰前来。她们此刻……应该跟几位将军夫人在炸螃蟹吧。”
“报……”
“陛下,大将军:柳隐、文钦二将已经攻克柴桑;吴将张梁、周承率五百兵马往东退走。”
“全军休整。”
“诺!”
“对了,大将军,关索前不久击退张虎后,现在正与魏军相持于凉亭河,你看是否……”
“陛下,末将以为,此刻可令关索退兵,退回雷水以西御敌。”
姜维几乎未做犹豫,当即就提出兵退雷水,这确实让刘闪茅塞顿开。
在当前的北线,司马懿的大军是蜀军的两倍多,刘闪指挥关索胜了一阵之后,苦思两日,仍然不知该如何进退。
姜维的计策很明显,在已经知道司马懿会退兵的情况下,自己先主动后撤,将一定数量的魏军诱至雷水。
待其大军退走时,自己的可追击距离又增加几十里,这确实对己方有利。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