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斥侯快船急驰而来,迅速追上前方的艨艟战船。斥侯快船上的兵卒惊恐地报告道:“潘将军,胡将军,大事不好!船要斜了!船要斜了!”
在吴国,不论是兵卒还是普通百姓,乘船出航时有诸多的忌讳。兵卒报告说的「斜」,其实是在避讳那个「沉」字。
“怎么可能?大军出发之前,不是每日都检查过吗?”潘濬惊恐地问道:“哪条船要斜了?船上所载何物?”
“将军!不是某一条,而是所有的楼船!它们全都要斜了!”
“卧槽!这咋回事?若是耽误行程,这是死罪!”胡综惊恐地大叫道。
潘濬和胡综乘坐的是同一条艨艟战船,它行驶在整个船队的最前方,自然不能第一时间知道身后发生的事。
收到报告后,胡综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赶紧跟潘濬一同到船尾查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潘濬和胡综吓出一身冷汗:在后方,二人能够看到的几条楼船已经严重倾斜,它旁边的艨艟战船早就吓得远远躲开,几条倾斜严重的楼船上,无数的兵卒纷纷跳江而逃。
“速速靠岸!速速靠岸!”
“不许弃船!谁敢弃船,定斩不饶!”
江上的场面太过混乱,纵然潘濬和胡综不停地下令,他们的声音还是淹没在风声、水声和骚乱声中。
楼船因为载重量大,吃水较深,它不可能像艨艟战船或斥侯、突冒那般任意航行,一般都行驶在靠近江心的位置。
在长江的下游,这一带虽然水流较缓,但江面很宽,楼船出现倾斜故障时,如果施救不及时,很难能靠到岸边获救。
看着一条条楼船不断倾斜并沉入江中,潘濬和胡综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楼船,是古代百越地区的古越族人发明的大型战船。其甲板建筑特别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所以被称作「楼船」。
吴国建造的楼船,是一种高达五层的大型战船,“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满载时可一次运兵三行人;
出航时,一般只装载一个「营」,也就是两千人,这是一个完整建制的作战单位。
到了隋朝时期,著名楼船称「五牙」战舰,当时的杨素是在四川建造楼船,由于受到长江上游航道的限制,他建造的楼船就要小一些:
“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其上。”
在当前的吴国,就算是八年前远渡夷州,如果不是遇上巨大的风浪或撞船,很少发生过楼船沉没的事故,更没有三十条战船同时倾斜的诡异事件。
潘濬终于回过神来,擦擦额头的冷汗:“胡将军,这事情太过诡异!绝非偶然!”
胡综点点头,扫视着江面后,指着一条倾斜度较轻的楼船,大声令道:“迅速靠岸!一定要保住那条船!”
胡综多次下令之后,几乎所有的艨艟战船纷纷靠上来,扔出铁钩将楼船拉住,然后奋力划桨。
靠近江岸的地方河床较浅,在岸上兵卒的努力下,这条楼船被无数的绳子和铁钩拉住,被缓缓拖至岸边水浅的地方,终于不再有沉没的危险。
“来人!立刻检查船底!”胡综令道。
潘濬和胡综都明白,三十条楼船同时倾斜沉没,这绝非偶然,必是遭到人为的破坏。
现在,唯有找出细作破坏楼船的证据,这二人才有可能逃脱失职、误军的大罪。
一个多时辰后,上船检查的兵士来报:“将军!船底右侧,发现一尺见方的破洞,边缘有利刃划过的痕迹,也有硬物翘过的痕迹。”
“果然是细作所为!”胡综冷冷地说道:“全军整备,半个时辰后起行,兵进柴桑!”
“胡将军,此举不妥!”潘濬对此坚决反对。
“潘将军,你有何建议?”胡综不悦地说道:“我距离柴桑尚有二百多里!若不速行,恐有误军之嫌,此乃死罪,将军理当知晓!”
“胡将军,我自然知晓!”潘濬仍然表达出反对意见:“此地距离前方的彭泽县尚有百里之遥,距离后方的虎林仍也四十里,若在傍晚之前,行出三十里扎寨,我大军的粮草从何而来?”
听了潘濬的话,胡综稍稍犹豫后说道:“大军已发,绝无退回之理。既然如此,我就在此处扎营,派一军去虎林找寻粮草应急,再派斥侯快船回建业,向陛下禀明此事,再请陛下速速配发粮草!”
“也只能这样了!”潘濬说罢,又凑近胡综,然后低声说道:“凿沉我战船的细作绝对不少,很有可能还隐藏在军中,我得尽快排查!否则,后患无穷!”
“就地扎寨,每营一寨!各部各屯严格分开!今晚戌时之后,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帐,违令者斩!”
部队在行军或冲锋时,看起来很散乱,但扎营之后,各「伍」、各「什」、各「屯」、各「部」就一目了然。
两个时辰后,全军扎寨完毕。
从最小单位的「伍长」开始,部队人员数量很快就统计到营校尉,再上报给潘濬和胡综。
可惜的是,这支部队在春节期间整编过,新编加入者甚多。
各个「伍长」已经确认过,现在的军中,没有最近几天编入的新面孔,只是有一百多人失踪。
潘濬和胡综认为:失踪者自然不能认定为细作,很可能是沉船时跳江被淹死,或是被冲走,甚至有可能是逃兵。
至此,查细作之事也就不了了之,夜间不得出帐的禁令随之解除。
“你!过来!”一名伍长对一个小卒命令道:“渴死我了!给大爷打桶水过来!”
小卒不敢违令,拎着木桶就出了营帐。片刻之后,却传来木桶坠地的响动,也有小卒的呼救声:“有鬼啊!有鬼啊!”
呼救声打破夜晚的宁静,各营各寨的兵卒都很好奇,纷纷出帐查看。
“军帐中,为何大呼小叫?”寨中校尉出帐问道。
“有鬼……鬼……在那边……”
校尉肯定不相信小卒之言,带着几人往小卒指的方向寻找,却在角落处发现一只刺猬。
“不就是一只刺猬?为何大呼小叫?”校尉不悦地喝道:“速速回帐,不得喧哗!”
第352章 乱出昏招
次日,傍晚,寿春。
“父亲,刚信使来报:吴将潘濬、胡综的战船在安庆地界沉了!三十条楼船,只救回一条运兵船!”
“沉了?三十条一起沉了?竟有这等奇事儿?”司马懿疑惑地问道:“消息属实?”
“父亲,肯定属实!两个江边的哨探都看见了!一个时辰内,全都沉了!”
“这是孙权所为,还是阿斗所为?”司马懿自言自语地说道:“怎会在这个时候出乱子?”
“父亲,这必定是阿斗所为!孩儿听说,蜀军的细作无孔不入!”司马昭肯定地说道。
“若真是阿斗所为,我倒不担心。”司马懿略有些担心地说道:“这件奇事,就怕是孙权自己所为。”
“父亲,你是不是糊涂了?那可是三十条楼船!船上有二十多万斛粮草!还有大批的军械!这怎么可能是孙权所为?”
“孙权想看我跟蜀军相斗,他很有可能自误行程。”司马懿冷笑道:“传令:乐綝、杜预,领兵两万,缓缓行军,兵进雷水。”
“哦!父亲!孩儿明白了!”司马昭兴奋地说道:“父亲做出进兵的架势,这是在试探孙权吧!”
“你这次倒挺聪明!”司马懿肯定地说道:“若是孙权速速配发粮草,若是潘濬和胡综继续往柴桑进兵,我就缓进;如果这二将停止不前,我也停止不前。孙权若想看我和阿斗鹬蚌相争,他休想得逞!”
前几日,樊城城中,过往的魏国商旅都在私下谈论着一些「秘密」,也有人通过自己的人脉四处打听,甚至有部分人已经决定:以后的货物,再也不走汉水和樊城,而是顺江而下,从历阳中转。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曹训(曹爽之弟)的耳中,他不敢多作耽搁,连夜骑着快马直奔洛阳。
“兄长,樊城那边,这段时间中转的货物减少了很多!据说,那些商队都改从历阳中转。”
“历阳?”曹爽不可置信地问道:“不论是水路还是陆路,这都远上一大截,他们怎会从历阳中转?”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曹训解释道:“如果走樊城,只有司隶部,荆北和并州稍近一点;兖州、豫州距离各有远近;如果走历阳,幽州、冀州就要近一点,扬州(魏属部分)、徐州、青州则会近很多!”
曹爽默不作声,曹训继续说道:“兄长,樊城那边都在传,据说司马懿「二十取一」,比我在樊城少抽了一半。所以,大部分商旅都选择从历阳中转。”
“好!好得很!”曹爽愤愤地说道:“难怪司马懿不听我和满宠的劝告!他一心兵进九江郡,竟是为此!”
“是啊,兄长!若是那些商旅改走历阳,我每年估计要损失八百万铢!不能这样由着他!”
“既然如此,我马上给他写封信,让他速速退回洛阳!”曹爽犹豫着说道。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