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司马懿已有醉意,顾雍终于沉不住气,这才开口说道:“都督,近两年蜀贼很是猖獗,先夺大魏的雍、凉二州,又夺魏国襄阳重地,其势难挡;
今,都督讨平公孙渊,再无后顾之忧。不知都督接下来,是先夺襄阳,还是先夺雍、凉二州?”
顾雍很聪明,他最关心的是寿春、合肥的魏兵之企图,他却对此绝口不提,而是从侧面打听。
“顾丞相,实不相瞒。”司马懿正色说道:“我大魏号称有四十万大军,实则,能征善战者仅十万而已;蜀贼姜维足智多谋,不论是本都督还是满宠将军,都非其敌手。今,蜀贼暂无北上之意,我正好休养生息,整兵待战,哪敢奢望夺回失地?”
司马懿知道顾雍想问什么,他也绝口不提,巧妙地打了个太极。
“都督,此言差矣!姜维确实诡诈多谋,不过,如今的蜀国朝中,能独挡一面者,仅姜维一人而已。
若蜀军陷入两线作战之境地,姜维也将分身乏术。这样一来,我魏、吴联军必能击败姜维,重创蜀军,夺回失地。”
司马懿明知顾雍之意,仍然装作酒醉糊涂,诚恳地问道:“哦?以顾丞相之意,如何才能让蜀军陷入两线作战之境地?”
“若都督能率大军兵进南阳,与满宠将军的大军汇合,将有二十五万精兵!就算都督整日在南阳喝酒,也能吸引蜀军的主力回援襄阳;
与此同时,我吴国大军就可趁机西取蕲春、下雉二城,然后依托夏口之地利,沿汉水而上,魏、吴两军会师于襄阳。这样一来,都督要破蜀军,取襄阳就轻而易举。”
司马懿不停地点头,顾雍接着说道:“都督,只要襄阳一破,魏国大军可趁机南下,在长江一线牵制蜀军主力,我吴国大军亦可夺回荆南四郡。
然后,我魏、吴联军可直逼永安,再进益州,共分其土。如此两国皆可获利,岂不美哉?”
“顾丞相之大计,看似完美,却漏洞颇多:我若回师襄阳,姜维必率重兵前来。若他一怒之下大举北上,我如何挡之?”
司马懿打了个嗝,揉揉眼睛说道:“就算我能暂时挡住姜维,吴国大军真能取下雉、蕲春二城?”
顾雍一时语塞,司马懿又说道:“就算吴军能取此二城,就算魏、吴联军取了襄阳,我大魏只得襄阳一城,吴国却得整个荆州,这似乎说不过去吧?”
“都督勿忧!”顾雍胸有成竹地说道:“若此计能够奏效,我家陛下愿意将长江以北的南郡大部、江夏郡大部,以及完整的庐江郡、九江郡献于魏国。待灭蜀之后,再共分其土,魏、吴两国划江而治,二分天下,永不相犯!”
如果抛开各国利益,仅以当前的形势来看,顾雍提出的计划确实完美:
司马懿大军回师南阳郡,做出集结二十五万大军攻取襄阳的架势,就算魏军不攻城,蜀军也只能屯重兵于襄阳和南郡。
如果蜀军主力退往南郡,吴军如果没有大的失误,确实可以趁机收回被占领的荆州各郡。
这样一来,就算暂时不能兵进益州,魏国可得南郡的大片土地,吴国虽然舍弃了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但能收回荆南四郡,吴国也不亏。
此时的魏国朝中,大将军曹爽、太尉满宠也有此意。因此,二人都催促司马懿尽快回师南阳,想必他们已经跟吴国使者商议过。
然而,在司马懿看来,吴国承诺的长江以北大片土地,这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在长江以北,南郡已在蜀军之手;
江夏郡的大部分地盘,吴国已经无力控制,陆逊死守的夏口,随时会被蜀军攻破。江夏郡,事实上已经在蜀军的控制之中。
另外,在长江下游的扬州,长江以北的庐江、九江郡虽然还在吴国的手上,但是已经岌岌可危。对司马懿来说,他要攻取这二郡,简直是易如反掌。
“不知都督意下如何?”顾雍见司马懿未作表态,于是劝说道:“都督,此计对两国都有利,贵国的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满宠也赞成,还请都督三思,尽快回师南阳!”
司马懿半闭着眼睛,装作喝醉了酒,有气无力地说道:“顾丞相之计,似乎不妥!吾有一计,与顾丞相之计略有不同,但最终结果完全相同,也是划江而治,也是魏、吴两国二分天下。本都督很想听听顾丞相的意见!”
“哦?不知都督有何妙计?”顾雍满脸期待地问道。
“顾丞相,你应该知道,襄阳城易守难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攻取。顾丞相欲以襄阳吸引蜀军主力,以姜维之智,此计绝无成功的可能。
今,魏、吴两国已经结盟,既然吴皇有划江而治之意,本都督就斗胆相求:希望吴皇能将扬州的九江、庐江二郡,暂时借给我魏国。”
司马懿看起来酒醉在说胡话,顾雍却知道,司马懿并非胡言乱语,顿时脸色大变,惊恐地问道:“都督……这……这是何意?”
第335章 司马懿之谋
“顾丞相!刚才,本都督已经说过,襄阳易守难攻,我很难在襄阳击败姜维;如今,姜维的大军东征在即,你吴国很难保住扬州的庐江、九江二郡。
吴皇若暂借二郡于我魏国,本都督就可在庐江郡屯兵十五万!如此一来,姜维还敢东进否?”
江北的冬日寨风刺骨,此时的顾雍却大汗淋漓。
司马懿接着说道:“既然吴皇有献地之意,我暂借将献之地的二郡抵御蜀军,这对吴国来说并无损失。
况且,我在江北吸引蜀军主力,吴国就可屯兵于江南,魏、吴联军以长江为依托,兴师西进。
如此一来,双方都是为自己的国土而战,既可互相应援,又可免去攻打襄阳险要之苦,岂不美哉?”
“都……督……都督之计……甚妙……妙……”顾雍擦擦额头的汗珠,满脸惊骇地说道:“此计……事关重大,我需返回建业,与我皇商讨,都督可静侯佳音……”
“哈哈哈?”司马懿大笑道:“此计对两国都有利,对吴国更无半点损失,想必吴皇,定会做出正确的决断。姜维东进在即,事不宜迟,本都督就不便久留,请顾丞相速速返回。”
顾雍探得司马懿的口风,回到建业报于孙权,吴国朝堂如临大敌,朝上争论不休。
有建议「联蜀拒魏」者,也有人同意司马懿的主张,建议「联魏拒蜀」;
武将们多主张阻止姜维东进的同时,还应该分兵北上,将司马懿赶出合肥和寿春一线。
司马懿不管吴国是否同意,他一直在往合肥增兵,目前的兵力已达3万。
唯一让孙权稍稍安心的是,司马懿暂时没有向滁州增兵,暂时没有威胁到建业。
即便如此,吴国的九江郡实际上已被司马懿所控制。在北有狼,东有虎的情况下,孙权还是难以决断,急忙派人前往夏口,召陆逊回建业议事。
与此同时,孙权不顾国内百姓的怨声载道,在强征青壮年从军的同时,将赋税全面提高至「官八民二」,同时向各大世家豪族求援,请求他们捐款捐物,希望再凑一支十万人的新军。
司马懿屯兵合肥,远在下雉的刘闪也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向马忠、霍弋二将发去诏令,要求二将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一个月,将五万援兵送到沙羡。
吴国的新兵还在征召之中,就算暂时不计入,魏、吴联军已达二十八万之多。
刘闪咬咬牙,向姜维发去诏令,要求他立刻着手安排,在益州各郡征兵五万做为后援。
这几日,不论生活是好是坏,也不管朝中或边疆形势如何,魏、蜀、吴三国的百姓都在欢渡春节。
此时,大汉各地的百姓收到一份「新年礼物」:在各郡县的治所内,都张贴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榜文。
几年来,财政局下属的「大汉银行」负责购买、屯积百姓手中的余粮,收购价格都是15铢一斛,价格从未变动。18铢一斛的价格公示后,各郡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对百姓们来说,今年的收入又能增加许多,这确实是春节期间收到的最好礼物。
春节期间,另有一封晋升和册封的诏令送达成都。
在奉常孙玄的主持下,坤宁殿内,即庄重又不乏喜庆的气氛,朝中的文官武将集于一堂,各项晋升和册封仪式按期举行。
按刘闪的诏令,「蜀郡长公主」刘惠,「广汉郡长公主」刘舞婵,「三品长乐夫人」、「广都侯」张菖蒲相继获得册封,正式诏告天下。
在将军们羡慕和期待的目光中,孙玄宣读了各位将军的册封和晋升诏令:升任魏延为骠骑大将军,升任张绍为车骑将军,升任关索为卫将军,正式册封蒋舒为辅国将军,位同三公。
除此之外,其他的各个将军多有升赏,暂时没有获得升迁的将军和朝中官员,以及各郡县治所的官员,其俸禄都有提高,分别获得加俸三百至一千石的奖赏。
至此,在大汉的疆域中,不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无不战意昂扬,五万新兵的征召非常顺利。
下雉城中,刘闪和留守的将领正在惬意地打麻将,吃烤鱼;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