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李洛摇头,“野蛮征服野蛮,只会变得更野蛮。不是我看不起元廷。就凭他们那套草原蛮族的做派,是绝无可能成长为一个先进的大国的。”
  “他们的文化底蕴太差了,破坏能力却是一流。就算蒙元统一了整个欧洲,也没有能力对大唐产生足够的威胁。因为他们是外来政权,又是少数人政权,光是压制白人的反抗,就足够消耗他们的精力。”
  “我不这么看。”崔秀宁不以为然,“欧洲本是分裂的。可是经过蒙元的殖民统治后,将来有没有可能统一?元廷的统治稳固后,难道不能通过东侵,转移白人们的矛盾?他们不一定要内卷。”
  “蒙元有无可能被欧洲同化,变成一个欧洲式的超级大国?”
  李洛笑道:“你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后世沙俄被蒙古人统治那么久,结果怎么样呢?欧洲并不算太落后,又已经有国家民族意识了,各自的文字语言非常成熟,元廷被推翻后,也难以统一起来。”
  “忽必烈这人,是分化瓦解敌人的高手。我估计,他一定会把欧洲各大国拆分为若干小国,分封一大堆新的贵族,这是巩固统治的必要手段。欧洲只会被拆分的更细,有利于元廷统治。”
  崔秀宁道:“难道不会出现英国统治印度后的可能?英国殖民印度,不是客观上帮印度统一了?我可不想后世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
  李洛道:“英国犯了一个错误,把印度大陆当成整个殖民地单位来治理。还有就是,印度是被英国间接统治的海外殖民地。而欧洲,是要被元廷直接统治的。”
  “不对。”崔秀宁没有李洛那么乐观,“你别忘了,元朝之前,金、宋、西夏、大理、吐蕃是相对分裂的吧?是元朝统一的,明朝建立后,这些地方也统一了,元朝的作用不能小看。欧洲人到时推翻元廷的统治,很有可能统一,这个风险,我们必须要有方案。”
  李洛听到崔秀宁这么说,也觉得自己太乐观了些。
  他站起来,皱眉来回踱步,思索阻止将来欧洲统一的可能。
  但是想了半天,都想不出好法子。
  最后,总算想出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特察局,要长期对后世欧洲展开工作,长期渗透。我们在这个世界谢幕前,要留下遗训,让后世之君明白,阻止欧洲有可能的统一,是大唐数百年不动摇的国策。必要时,要进行军事外交干预。”
  崔秀宁道:“也只能如此了。后人自有后人福,要是他们不争气,也是活该。我们打好了不少基础,大唐具有最先进的火器和军舰,最先进的制造和纺织技术,最发达的医疗技术,最先进的数学和自然哲学,还开始了最早的普及教育,还改良了思想。”
  “我们到时会留下一个世界上各方面最先进的大国,再安排一些后手。要是后世还是落后,那就是命了。”
  李洛苦笑,“不说这个,越说越沉重。反正,欧洲多半逃不过这一劫了,沦陷是迟早的事。还是说说元廷西迁吧。”
  崔秀宁道:“快四月了,忽必烈应该动身了。下一次情报传来,肯定是元廷离开大都的消息。”
  李洛点头,“那我们是时候开始出兵了。元廷一动,我们就动。追击肯定是追不上的,但起码要做出收复河朔的样子,大张旗鼓的北伐。让天下人知道,元军被我们赶走的,不是心甘情愿走的。”
  崔秀宁通同意,“快四月了,路很好走,现在北伐正好。”
  随即,一道圣旨就飞到军师府。
  皇帝下令,以驻扎高丽的杨序为东路军元帅,率军五万渡过鸭绿江,收复辽东。
  以驻扎关中的朱颔为西路军元帅,率军五万东渡黄河,收复河东(山西)。
  以军师府军师江钧为中路军主帅,率军十万从河南渡过黄河,收复河北和齐鲁之北。
  李洛亲率十万大军渡河,居中策应。
  动用的兵马,达到三十万。
  再令关中的文天祥,以及洛阳的杨青雀,随时准备北上支援。可谓万无一失。
  之所以动用这么多人马,是因为元廷留在中原的兵马,仍然有几十万。
  与此同时,大唐北伐的消息,再次传遍天下。唐廷的宣传机器,第一时间开动起来。
  动静闹得很大。目的只有一个:北方不是鞑子主动离开的,是大唐北伐打下来的。起码,也是大唐撵走的。
  …………
  大都城的钟鼓声响起,所有人都目光复杂。很多官员都知道,这可能是在大都召开的最后一次朝议了。
  大汗已经下旨,三月二十五,朝廷西迁!
  今日,已经是二十三!
  留在大都城的,只剩下朝廷百官了。其他三百多万国族、色目人、汉人、奴隶,早就已经分批西迁。
  不过,等到百官赶到皇宫,却看到大汗和皇后都是一脸喜色。
  本来,越是临近西迁的日子,大汗的脸色就越难看。毕竟,大元是被李洛逼着西迁的。大汗怎么可能舍得?怎么能咽下这口气?
  可是今日,大汗竟然很高兴。
  有好事!
  难道是,西方大捷?
  “奴才拜见大汗,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也心情轻松的站起来。只要大汗脸色好看,他们的压力就减轻不少。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微笑着说道,眉眼显得很是和蔼可亲。
  “谢大汗!”众臣一起站起来。
  忽必烈笑道:“刚才收到西边战报,安西王大捷,拂郎国大军全军覆没。好几个君主战死被俘。我大元铁骑,很快就能打下整个拂郎国了。到时,人人都有庄园奴隶,就算底层将士,也不怕没有富贵。”
  “恭喜大汗,恭喜大元!”百官再次下跪,人人喜气洋洋。
  他们是真的高兴。西方大捷,意味着大元打下拂郎的日子不久了。最多一年两年,大元就能占领整个拂郎。
  那么多的土地,那么多的人口,想想都高兴啊。那可是好大一块肥肉。
  忽必烈兴致很高,要求大臣无论官位高低,都可以畅所欲言,说说对统治拂郎的看法。
  众人七嘴八舌,说的都有道理。但忽必烈都不算太满意。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四品汉官出列跪下道:“奴才户部侍郎黄四郎,启奏大汗。”
  黄四郎?户部侍郎?
  忽必烈不认识这个陌生面孔的汉官。元朝六部地位不太高,侍郎在元廷只是四品,属于中级官员,上朝时站的很靠后,在几百个朝臣当中,皇帝不熟悉很正常。
  “嗯,黄四郎,你说来看看。”忽必烈见这汉臣恭敬得体,也就给了他说话的机会。
  “谢大汗!”黄四郎很是激动,他终于有机会在大汗面前露脸了。
  这可是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啊!
  “大汗,奴才以为,我大元打下拂郎指日可待,可如何让黄头色目们顺服,则事关大元长治久安。”
  黄四郎一边说一边小心谨慎的打量皇帝的脸色,见到皇帝没有怒色,就更加放得开的。
  “首先,奴才以为,朝廷不宜以拂郎国统一称呼。因为,奴才听安童相国说起过,那拂郎国其实不是一国,而是分为多国。要是朝廷以拂郎国称呼,这日子久了,黄头色目人还真以为他们同为拂郎国人。如此一来,反而是有助于他们抱团造反。”
  不得不说,汉人中的读书人,尤其是那种读活书的读书人,心思很毒辣。
  忽必烈闻言,不由眼睛一亮。嗯,这个汉臣倒是很有几分见地,不错。算是说到自己的心里去了。
  “黄四郎,你说的不错,继续说。”忽必烈露出赞许的微笑。
  黄四郎听到忽必烈的夸赞和鼓励,兴奋的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神色变得更加自信起来。
  “所以,奴才以为,应该以其族名相称。奴才敢问伯颜相公,那拂郎国,有多少部族?”黄四郎恭敬的请教伯颜。
  伯颜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个大概,“总归几十上百个部族,必然有的。”
  伯颜没有说错,比如法兰西国,就有不同的族属组成。虽然都是白人,但来源都不相同。
  “那么,朝廷可以用其族来命名。若是大族,就故意分成不同名称的小族,加以区别。或者,以其所居之地命名。如此一来,那拂郎国百姓,就各有所归,各有所别。”
  黄四郎的意思其实就是,官方上不再使用拂郎国,拂郎人的名称,而是按照不同的族属来命名。分为很多种。
  不然的话,时间长了,会让黄头色目们认为他们都是拂郎人,就容易抱起团来造反。
  千万被小看名义的作用。很多人坏事,就是坏在名义上。比如,总有人说,这只是形式,不重要云云。这样的人,认识太肤浅。
  形式不重要,后世满清为何要剃发易服?
  “好,黄四郎这话说的有道理,名称之事,就这么办吧。”忽必烈点头,“你继续说。”
  “喳!”黄四郎磕了个头,“第二件事,奴才请在西方诸国,推行剃发易服。我大元发式衣冠,美则美矣,可西迁之后,毕竟是少数人所用。”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