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躬身一礼,摇头道:“臣再次入宫,跟早上的差事无关。臣是听说主公要择士,所以特地入宫一问。”
鱼禾愣了一下,“杨音已经开始向扬州各处散布消息了吗?速度倒是够快的。”
冯英忙道:“此事非同小可,主公应当跟群臣商议以后,再做定夺也不迟。”
鱼禾看着冯英,道:“你是怪罪我没有知会你?”
冯英苦笑着道:“臣不敢。臣只是觉得此事关系重大,需要上一处一个稳妥的择士法子。”
简而言之,就是跟群臣一起商议,定下一个选官标准,以后会延用这套标准。
鱼禾语重心长的道:“如今天下未定,我选士也只是为了弥补麾下官吏不足,并不是要定下选士的法令。
以后我也许会沿用大汉选仕的法令,也许会用大新的,也许会用新的法令……”
冯英听到这话瞬间明白了鱼禾的意思。
鱼禾现在择士,只是应急,并不是定下选士法令。
冯英若有所思的道:“即使如此,那臣明白了。只是择士事关重大,还望主公早日定下相关法令。”
鱼禾点点头,没有说话。
冯英躬身道:“臣会全力扶持杨音,尽快办妥此事。”
鱼禾道:“不只是杨音,王堂等人那边,你也要给他们传话。我们既然要择士,就必须照顾到所有人,而不是只在扬州择士。
原本我准备明日再跟你交代此事,不过你既然今日到了,那我便交代给你。”
“喏~”
冯英应允了一声。
二人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冯英离开了书房去办差了。
往后一段日子,关于鱼禾选士的事情,瞬间在鱼禾治下各地传开。
得到消息以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是那些个官宦人家的子弟。
他们觉得鱼禾定下的选士标准,极其偏向他们。
那些家中没有官吏的人,只能一辈子仰望他们。
忧愁的是那些明明有才,也有心为鱼禾所用,但家中却没有官宦的。
还有一些机灵的,家中虽然没有官宦,但却有些许浮财,然后他们就互相奔走着开始找门路。
一些人甚至找到了鱼父、鱼娘等人的头上。
鱼娘是一个一心为鱼禾着想的人。
对于身边那些找她讨人情的女婢,全部发配出了周王宫,谁讲清也没有。
鱼父就不一样了。
一些此前在他手底下厮混的人,带着子侄找到了他,他又不好拒绝,就一并应承了下来。
然后罕见的给鱼禾露了一丝笑脸,找鱼禾讨了几个名额。
鱼禾对此没有在意,满口答应了下来。
几个名额而已,他不在乎。
若是名额能帮他解决一些麻烦,他不介意多给几个。
反正最后负责考校的人是他。
他不点头,纵然别人拿到了名额,也不可能出仕。
对于那些走关系走后门的,他肯定要‘着重’对待。
一晃又过去了一个月,各地的名额已有所属,需要鱼禾考校的名单也一并送到了鱼禾手上。
他们中间大部分人已经到了金陵,如今静等者鱼禾开考。
不过鱼禾却无心考校他们,因为冀州那边传来的消息,贾复那个小家伙真的在冀州招兵买马了。
人数之巨,超乎了鱼禾的想象。
贾复似乎知道此事瞒不过鱼禾,还特地给鱼禾‘寄’了一份自辩书。
第549章 贾复在冀州闯出的‘祸’
周王宫,议政大殿。
杨音和冯英面面相觑。
冯英忍不住看向高座上的鱼禾,不可思议的道:“主公是说,贾复到了冀州,短短一个半月,就招揽了足足十三万五千四百六十二人?”
鱼禾一脸无奈的点点头。
虽然他早早就猜出贾复招揽人手了,但他却没料到贾复居然招揽了这么多人。
杨音一脸感慨的道:“不可思议啊!”
冯英沉吟着道:“他招揽这么多人,想做什么?”
杨音一愣,看向了冯英,见冯英脸色略微有些阴沉,他立马明白了冯英的心思。
冯英是担心贾复想自立。
毕竟鱼禾治下的疆域,跟冀州还隔着豫州、徐州、兖州呢。
贾复手握十三多万人手,在已经被平定的冀州,可以称得上是一霸了。
贾复要是自立,鱼禾短时间内也奈何不了他。
杨音不好下决断,就看向鱼禾,问道:“主公没有派人询问过贾复?”
鱼禾神色复杂的道:“没问,但贾复让四海货铺的人给我送了一封信。”
杨音忙道:“信里怎么说的,有没有将他为何招揽那些人手?”
鱼禾神情更加复杂了,“说倒是说了,可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杨音愣了一下。
冯英拱手道:“不知道主公可否将信交给臣一观。”
鱼禾点了点头,吩咐女婢将信拿给了冯英。
杨音也顾不得礼仪,急忙离开了座位,凑到了冯英身边,跟冯英一起看起了贾复的信。
他很想知道,贾复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招揽了那么多人,还能被鱼禾这位霸主评价为不可思议。
杨音和冯英二人快速的看完了贾复的信。
然后两个人傻眼了。
冯英磕磕巴巴的道:“不……不太可能吧?”
杨音震惊的道:“我也觉得不太可能。”
贾复信里的内容很简单。
信的起首,是向鱼禾表达自己的忠心。
大致意思就是,我对大哥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做任何背叛大哥的事情。
随后就讲述了自己麾下那么多人手的由来。
一开始挺狗血的,就是贾复带着自己的随从入了冀州。
刚过界碑,就被流寇给堵了。
贾复一行人将流寇暴打了一顿。
流寇们被贾复打服了,说什么也要跟着贾复混,要让贾复带领着他们在冀州搞出一番事业。
到时候给他搞一身鱼氏甲,给他搞一套鱼氏弩,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贾复费尽唇舌,给人家讲道理,言明了他是豪强私属,是出门帮豪强办事的,豪强在他临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路上不要惹事,不要闹出大动静。
他不能违背背后之人的命令。
但贾复无论怎么说,流寇们就是不听。
贾复只能想办法甩开他们,但那些流寇跟牛皮糖似的,死跟着他不放。
流寇们跟了他足足三日,有不少人饿晕了。
贾复想着给他们一口吃的,再说说好话,应该能劝离他们。
流寇们看到粮以后就惊了。
在饱餐了一顿后,满口答应贾复,他们会离开。
贾复走后,他们果然没跟着。
但是到了第二日,贾复发现,流寇们带着更多的人跑来投奔他。
其中不乏拖家带口的。
贾复给人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让人家离开。
结果四五个老翁,直接问贾复是不是觉得他们是累赘,是累赘的话他们可以去死,不给贾复添麻烦。
只求贾复能收留他们的儿孙。
然后没给贾复劝解的机会,一头就撞死在了贾复拴马的石头上。
贾复彻底动容。
但他谨记者鱼禾的吩咐,并没有心软。
让给一群人丢下了一些粮食,骑着马离开了。
然后一群人就跟着贾复后面跑。
有人生生累死在了追逐的路上,有人抛弃妇孺追着贾复。
当贾复亲眼看到一个人将自己的幼儿放在路边,含着泪追逐他的时候,他终于扛不住了。
他决定暂时收下这群人,然后带他们去四海货铺和四海镖行。
让货铺和镖行收留他们。
这不开头还好,一开头就刹不住了。
贾复带着人走村过乡。
所过之处,只要队伍里有人喊一句‘我们有粮’,所有乡里的人都拖家带口的赶来投奔。
等到贾复赶到他要去的四海货铺的时候,麾下的从众已经超过了万数。
他心虚了,没敢跟四海货铺和四海镖行的人说,只是支取了一些粮食。
然后带着人昼伏夜出,往幽州赶,并且叮嘱队伍里的人,不能四处宣扬,不然就丢弃他们。
队伍里的人得到了叮嘱以后,果然没四处宣扬。
但是每一晚上赶完了路,到了第二日的时候,队伍里就会莫名其妙的多出一些人。
待到队伍里的人数超过了两万以后。
他们的行踪根本瞒不住。
所过之处皆有人结伴来投。
然后人数快速的突破了十数万。
贾复觉得自己瞒不住了,把握不住了,就赶紧给鱼禾写信求助。
鱼禾长叹一声,道:“我也觉得不太可能。但我问过四海货铺的人了,贾复在第一次讨要了一万石粮食以后,又多次向沿途的四海货铺讨要粮食。
粮食的数额刚好养十万人。”
冯英张着嘴,道:“冀州叛乱不是已经被平定了吗?为何……”
为何会有这么多百姓会赌上性命追随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杨音一脸感慨的道:“如今看来,冀州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朝廷根本没管冀州百姓的死活。冀州的农桑、吏治,应该都没有恢复。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