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暴唐 (君子寡言)


  “你说说,你这一次带我去看海上日出,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李承乾一脸委屈:“老夫老妻了,你还不了解我。就是上一次在海边日出日出的,夫君有些怀念。”
  苏氏的脸颊腾地一下红了,慌忙下车跑到其他车辆上,坐下半晌心里还有一头小鹿不停乱撞。
  这个人太讨厌了,光天化日的就……想到这里脸更红了。
  苏氏的这种神态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这些年来虽然后宫也有进人,但李承乾和苏氏的那种感觉才像是大家想象中的夫妻,比平民百姓的夫妻还要好。
  不过大家也并不嫉妒,李承乾这种没事不上朝,很少处理朝政的皇帝,不像是李世民或者是历史上那些雄才伟略的皇帝那样操劳,虽然取得的成绩旷古烁今,但李承乾却很轻松。
  尤其是在后宫里,李承乾即使不能雨露均沾,但偶尔也像是夫妻那样吃饭聊天游玩,不会让她们觉得像是一个皇帝一样不容冒犯,伺候起来小心翼翼的,前几年有人不小心说错话,自己先给下一个半死,结果有怕误会的李承乾根本没误会,有怕言语不敬的自己吓半死还是李承乾哄。几年下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皇帝不一样。
  而且后宫里面苏氏温柔恬静,有两个人在一起压制后宫,这后宫的日子虽然也是家长里短,但比她们看到的听说的历史上的后宫强多了。
  有这样的后宫,有这样的皇帝,有这样的皇后,大家心里还是比较满足的,至少不会出现太恶毒的事情。
  一路走走停停,沿途一会儿捞一条鱼李承乾亲自动手做菜,一会儿摘一朵小野花插在苏氏头发上,真有点像是旅游,至少苏氏有点信了。
  直到到达商海(上海)。
  商海是纯纯粹粹的新城,纯纯粹粹的港城。
  城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距离海岸线十里的商海城,四四方方干净整洁的城池里驻扎着九万人,这些人有商人,有农民,有渔民家眷。
  而在海岸线的码头上有一万人左右的小镇,这里驻扎着渔民船夫等等。在码头上已经有不少船只不是出海就是进入长江打渔。
  为了扩展食品来源以及丰富大唐子民的菜篮子,李承乾也是放开了咸鱼的生产,并且各个港城都可以直接制造咸鱼罐头,不过还都是陶罐装,玻璃的生产规模虽然在急速扩大,但依旧只能勉勉强强支撑住大建设所需,其他需求暂时还无法满足。
  海产品远销除了咸鱼罐头还有咸鱼干,海岸线上背阴处有不少晾晒咸鱼干的地方。
  之所以说是李承乾放开了咸鱼的生产,而不是促进了咸鱼产业的出现,这里面有着很深沉的内幕。
  咸鱼或者是咸鱼干,这种东西是可以直接代替盐的,不用买盐,就可以凭借咸鱼和咸鱼干获取足够的盐分。
  在历史上,盐铁专卖,其中盐的价格一直不低,是朝廷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所以朝廷是一直不允许咸鱼存在的。有史记载的咸鱼最早出现在咸丰年间,才可以售卖出产咸鱼,就是为了保证盐政的收入。
  但咸丰年间之前就没有咸鱼了?沿海的人全是瞎子,看不到咸鱼干?
  不,因为这是大一统皇朝,咸鱼是不允许存在的。
  但是到了欧洲却又不同,蒸汽机的出现实现了工业革命,但是蒸汽机的运用却并非是一蹴而就,其中咸鱼对于海洋时代的意义非同寻常。
  欧洲那里一个个公国林立,在世界地图上甚至就是一块豆腐渣的地方。为了获取盐分,欧洲的渔民用咸鱼充当获取盐分的重要途径。咸鱼在大一统皇朝可以阻止其出现,甚至禁海。但在欧洲却不行,你这个公国敢这么干,我扛起行李就走,没准晚上就到其他公国了。所以欧洲禁不了咸鱼。
  为了获得更多的鱼,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在利益的推动下蒸汽机开始被运用到船只上,现代化的海船由此诞生。
  无论是古今中外,利益的驱动才是一切动力的根源。所以说咸鱼对于历史的进程还是有着促进作用的。
  不过现在的大唐并不在乎咸鱼的存在,因为大唐的盐价一直就不高。现在可以说每一个海港城市都有着咸鱼产业,包括咸鱼干和咸鱼罐头。不单单是海港城市,就是沿海城市御道建设途中的农村,有咸鱼产业的也很多,还有个别地方是皇朝盐务开办的盐场。
  李承乾一行抵达商海城的当天就视察了码头。对于码头的建设表示非常满意,更加满意的是随着港城的建立,随着海洋对大唐子民展开自己的面容,大唐的各种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就在码头旁边,就有好几个私人造船厂,虽然规模都不大,但可以想见的未来,他们的前景非常广阔。
  更由此引申出一个,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已经被消弭于无形。
  随着港城的建立,随着咸鱼的出现,随着海洋渔业相关产业的到来,无论自己是否还活在世上,无论自己后世子孙如何目光短浅,后世将不再有禁海这一说。在巨大的群体以及巨大的利益面前,皇权也无法禁海。
  可以说李承乾已经封死了禁海这条路。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甩下苏氏,自己带人来到距离商海码头不远的海军驻地。
  随着高句丽和倭国的覆灭,并被收入囊中,军港以及造船厂开始不再适合在胶州湾,同时因为帝都南迁至岳阳,军港也要南迁。原本李承乾的意思是将军港建立在泉州一带,尽量对南方近一些,以便于更便利的开拓远洋发展。
  但是军部和三省一致反对,帝都的存在,周边无论有多么严密的防御都不为过,三千靖安卫水师并不能让大家安心,所以强烈建议将海军总部建立在商海城。
第348章 钢铁战舰
  他们说的完全在理,而且相当齐心,意志坚定,李承乾也就随了他们的意,所以海军总部的军港建立在商海城,并且在这里设立一个新的造船厂。原胶州湾的码头和造船厂转为皇朝远洋,开始制造更适合于载人拉货的船只。
  而且现在皇朝远洋的业务还不少,可以说建立之初就产生盈利,高句丽倭国原地和大唐本土的沟通大多需要皇朝远洋进行,可以说皇朝远洋的造船速度,甚至抵不上需求的增长。
  而在一次朝会上,户部起奏疏,要求禁制一些私人造船厂的出现,以保证大唐皇朝远洋的利益。可以说这种事情朝廷干的出来,尤其是在官本位的皇朝,都希望是独家买卖,户部这个提议是大家的心声。
  不过李承乾在朝会上却否决了这一项提议,而且在朝臣们准备再一次一起坚定的反对从而改变皇帝的看法,就像是海军总部的所在地选择那一次一样。但这一次李承乾却异常的坚定。
  而且语重心长的从大唐为什么没有选择种姓制的体系开始讲起,讲到种姓制的好处和坏处,讲到为什么要保证阶级不能固化,为什么要保证工匠的利益和地位,为什么要在一定管控下支持商业工业的发展,支持商人的出现。进而引申到竞争力的重要性。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全面的阐述自己对于社会体系的观点,说的比较深比较透,但绝大多数朝臣只能理解其中一项,而无法这一项项思想内核传来起来形成逻辑链。
  但无论如何,也不阻碍他们觉得皇帝陛下不明觉厉,再加上李承乾一贯给他们的印象就是目光长远,海军的事情已经是明证。
  大部分人不理解,而像是杜荷李德謇赵节秦怀道等人,和李承乾接触的比较多,早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心中也是接受这些理念的。
  在他们以及褚遂良的支持下,朝臣们也不想反对了,就这么,原本户部要禁制私人造船,却转而默许私人造船厂的出现,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前往皇朝远洋参观学习,甚至建议他们要雇佣皇家学院出来的人参与其中,不然一船人被大海吞没那可就是巨大的损失。当然,限制也是有的,就是远海船只需要得到生产许可证,但为了保证创造性的存在,可以自己不依照现有海船的样子瞎建,这种需要实验船的许可。
  私人造船的发展,极大的弥补了皇朝远洋的业务空缺,但依旧无法赶上船只需要的增长速度。大海向大唐子民敞开了怀抱,大唐子民更加热切的对其充满了向往。可以说沿海村镇,每一处都有船只存在,无论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是满足利益需求,船只都是最好的载体。可以说大唐虽然算不上进入海洋时代,但是大唐子民已经接受了海洋时代这个说法,已经开始拥抱海洋。这个基础即使没有李承乾的强行干预,也是后世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基础,一旦开启就势不可挡。
  大唐海军军港很大,但是造船厂却并不大,但是每一个造船的工位水深都很深,一共三个工位,最浅的是千吨,与现在的战船一样,最深的已经达到三千吨。
  而现在最小的工位上已经停放着一艘船,一艘真正的钢铁船只。
  这就是李承乾来此的目的。
  在刘仁轨以及一名大匠的引领下,李承乾参观了这一艘钢铁战舰。
  钢铁战舰外表的规格和尺寸与大唐海军标准战舰一样,也是千吨泊位。但其他地方却已经完全不同。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