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土豆没有玉米,亩产一百五十斤,就这样的产量真的难以养活一亿两千万人口。
这是二十年后,二十五年后呢?
二十年好像很长,但是在场这些人年岁最大的三十岁,二十年后才五十岁。换这个角度去想,二十年真的不远。
李承乾放下酒杯:“当人口足够多,土地产出的粮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的结果是什么?大家不要想着你们只是王爷,和自己没关系。即使粮食再少大家也不愁粮食吃。”
年龄最小的李明一脸不解:“本来就是嘛,大哥不会饿死我的。”
李承乾伸手揉了揉李明的脑袋:“大哥不会饿死你,但大哥和你都会死的。百姓吃不上饭就会造反,造反的结果就是隋末那样连年战乱十不存一千里无鸡鸣。咱们李家的天下就完了,你的后代也不会享福了,都会被人杀死的。”
李明李福和李厥还有点懵懂,其他人的脸色都有些凝重。
李承乾:“所以要想咱们还能踏实的享福,二十年后不被人推翻。要想咱们的后人依旧享福,那么只有一条路,只有一个办法。”
李元昌打开一张堪舆图,是李承乾根据记忆划出的北部堪舆图。
“大家都知道,针对薛延陀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现在属于收尾阶段,就等待着移民归来。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观点,那就是帝国极壁。”
李承乾将帝国极壁的概念仔细讲述一遍,其他人不由得暗自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随后又详细解说根据帝国极壁的概念,确定的北部边境。
又解释了为什么自秦汉以来对游牧民族战争取得极大的胜利,为何又出现五胡乱华等等。
最后指着边界外比大唐版图还要大的地方说:“这一块面积包括西西波尔平原、中西波尔高原和东西波尔山脉。总面积是本朝面积的两倍。但这里面许多地方是冻土地带。这一大块面积朕准备支持你们中的一位建国,不是封赏不是分封天下,是建国,类似于诸夏一体。不需要朝贡,不需要称臣,但以大唐为首的诸夏一体。任务是移民、是放置西部游牧民族向东流动,并最终对本朝构成威胁。”
“建国?”
有人跃跃欲试,有人苦笑摇头,有人眼神闪烁。
李承乾:“对,确实是建国。这些地方别看是苦寒之地,但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大,人口不会太多。有人愿意去吗?你们两个如果拿不准注意,可以和自己的母亲商量,但不得对外人说。”
事情非常重要,李福李明两人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找自己的母亲商议。
回来后李元昌挨个问众人的想法,令李承乾非常意外的是,这些人里除了李元名没有想法之外大家都有意向。
这让他不得不哀叹一声,自己这个李家家长做的是真不咋地,一个个宁愿到苦寒之地当王,也不愿意在大唐享福。不过也是,想想阿爷李世民的上位史,再想想自己的上位史和发生的叛乱,最后想想武则天时期的杀伐。
好吧,大唐朝第一高危职业不是别的,是王爷。
原本担心没人愿意去,还让李元昌和安西侯李元婴提前透露消息,让他兜底呢,现在一切都省了。
具体谁去,什么条件,还需要慢慢磋商,这么大的事情大家也需要仔细斟酌得失。
一边说一边喝酒,到了月正当空,李治请李承乾距离大家远一点,犹豫半晌,说道:“五年前叛乱之前,世家商议支持谁,其中有一人为获得世家支持提出分封天下,大哥可知道此事?”
“知道,一群跳梁小丑。”
李治:“大哥可知是谁?”
李承乾摇摇头,怀疑的看向李治,他觉得李治的可能最大。
李治摇摇头:“大哥,不是我。”
李治说出一个名字,李承乾顿时额头冒汗。
没想到却忽略了这个人!
第276章 江南叛乱
经过数天的协商,最终安西侯李元婴获得在北部建国的机会。每年将有三万的移民资格,连续五年共移民十五万。
所有移民不用朝廷管理和动员,只需要提供正常的手续。而这些人虽然随同李元婴去建国,但依旧是大唐子民,这一点无法更改,否则没有人愿意去,毕竟大唐是值得他们骄傲的。
官员也不用管,世家们为了自身的发展,无论是个人官职还是家族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都会提供巨大的支持。
李元婴将向朝堂借一百万贯钱,这些钱将在五年后每一年用牛羊偿还十万,一共偿还十二年。
这些条件加在一起看起来没什么难题,但李元婴却在其他方面很重视。
首先是要求必须提供水泥工匠,这一点李承乾没有问题,工匠他可以自行去寻找去谈判,但只能一名匠师十名工匠,而且必须保护好他们。
对于这一点要求,他很理解,毕竟李元婴肯定是要建城的。至于修道路?西伯利亚那里还是算了吧。
其次是需要建一所学校,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需要能到长安来学习,这一点也没有问题。
第三点很重要,希望提供一万人军队的武装。
李承乾根本没有任何犹豫,你要一万人?不,给你三万人的。两万神武卫的武装,毕竟李元婴虽然建城,但他很清楚,除了王都之外他就是当游牧民族。神武卫是骑兵,正好适合。另外一万人是针对东侧黑龙江以北区域山地的,李承乾不但提供一万神机卫的武装,甚至可以培训出一万人来给他。为此李承乾决议扩大神机卫,从现在的一万人扩军到三万人。
当然,李承乾也说的很清楚,这一万神机卫的武装是数年前征伐西域的武装力量。对此李元婴表示理解,毕竟李承乾也担心他攻打长安。
最后一点是希望在西波尔、多览葛以及室韦给他留下九千劳务工。
商谈确认,李元婴立即借了一千神武卫杀向多览葛(乌兰巴托)。他要在那里亲自确认自己建城的位置,并留下劳务工。建城位置有三个,一个是现在的多览葛,一个是黑龙江北部有一处平原,但现在被室韦占据。第三个地方就是西波尔,他对那里比较熟悉,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位置。
李元婴想的很清楚,以后设立三座都城,中都在多览葛,西都在西波尔,东都在东部平原,那里是一个出海口。
这一日,北征大军传来期待已久的消息,三路大军完成作战任务,将各自返回。
东陆右骁卫大军将于八月二十日陆续撤回,最迟九月初一前全部撤出。共押送移民八万六千人。
西路左骁卫已经开始撤退,共押送移民四万三千人。
中路开始撤退,共押送移民前后共计二十三万五千人,大军将于九月初一前彻底退出,侯君集等主要将领将于九月初三达到长安。
二十三万五千人?
李承乾看看这个数字脸色有些阴沉。
薛延陀攻下冻突厥后,人口在三十万以上,几年过去了,人口略有增长,出征前预计有三十三万人。但现在西路加中路却不足二十八万,即使加上多览葛那里留存的三千劳务工也不到二十九万,侯君集到底造了多少孽。
“陛下,可是人员逾期?”杜荷眉宇有些凝重。
他今日是来催人的,前期人少了很多,让工程用工捉襟见肘。
“人不但逾期,而且人数比预计少了三四万人。”
军机大臣李勣手捋长髯:“实在不行就和高句丽开战吧。”
李承乾:“……”
杜荷:“……”
现在老一辈的将军都开始飘了吗?
没人了,就去开战!
他哪里知道啊,这不是老一辈的将军们飘了,而是以前太苦了。
隋末打仗那劲头,人是不少,但好多是拿着石头棍子。一年产铁几十万斤,没那么多铁质武器。李世民折腾出来一只玄甲军可把自己美坏了。不但铁缺,马也缺,李渊同志为了搞到两千五百匹战马让突厥跟在身后到处烧杀抢掠的事情都做过。哪像是现在啊,别说兵器了,菜刀铁锅镰刀等等农具都是铁的,家家都有。马匹就更邪乎了,马匹就是泛着,让它们繁衍,就是不分配,打算每年产十万匹马的时候再扩军。
就现在这种情况,这哪里是打仗啊,这是是享福去了。就现在这情况,钱多铁多马多粮食多,李勣都想到周边国家溜达一圈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足智多谋的杜荷一字一顿的说道,“抽调吐谷浑人可解人力缺口,至少能修通焉耆至伊犁河谷的通道(国道218)。”
其实按照五年计划,现在的人员完全是够用的。但除了五年计划之外,又要建设密州港口,而且还要尽快。又要给李元婴人,又要打通国道,现在的人员已经不足。
三人还没商定,内侍急匆匆和孙传文说了两句,孙传文立即跑进来:“大家,太子太傅高士廉病危。”
“快走。”李承乾急匆匆站起身。
三人急匆匆走出顺天门,刚刚骑上马,就在这时一名军部郎中惶急的跑来:“启禀陛下,军部八百里加急。”
李勣打开迅速勘验印信,随即看向内容脸色顿时一变,然后才将军报呈送给李承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