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嬴政喃喃后冷哼一声。
“明面跟寡人联姻是为了秦楚之好,可背地里却已经操控着神秘种族打起统一的注意。”
“一个让南越族一直忌惮的楚国王族人,只要能知道他是谁,就能知道楚国的目的。”
“一个能在几年前就想出这个计划的人,一定城府极深,如果在楚国颇有地位。”
“是不可能默默无闻的。”
“楚国厉害的王族人......”嬴政也陷入思考中。
这些年的楚国,如果要说最厉害的谋士应该当属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
但在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发动政变将春申君杀害。
在春申君的带领下,楚国一度复兴,也算是保留了战国第二强国地位。
但也正因春申君被杀,楚国一蹶不振,加之当时嬴子苏离间六国时候。
在楚国,离间没有起得成效时候,他便是让阴阳双煞去暗杀那些良臣。
那时候在楚国待了足足有着四个月,也感受了一把楚国里的道家文化和楚国独特的巫师文化。
可以说楚国各大高层他都见过也谈过,从没听说那个楚国王族人城府极深啊!
难道说是扮猪吃老虎真就默默无闻地想着计划?
如果是这样,嬴子苏也没话说,一个人可以隐忍成这样地步,那就注定他不会是一个平凡人。
就拿韩信说吧。
胯下之辱,换做大部分人都忍受不了。
让你从一个男人的胯下跪着爬过去,这何止是侮辱啊?简直就是当成狗了。
因为狗喜欢见洞就钻,狗也没有地位和尊严。
可韩信就是爬过去了,而且起来还淡定地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离开。
韩信最后成为刘邦身边得力大将,被世人称为“兵仙”。
如果楚国当时真的有一个王族人能这么隐忍,能想一个计划好几年让南越族为他死心塌地的去付出。
那为何正史里没有记载过这么一个人?
如果说不是燕丹和卫夫起义,加上认识他请他来帮忙,这燕国还真就被南越人利用蛊虫给拿下了!
就在嬴子苏回忆着战国历史和自己所读的书籍时候,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
这个楚国王族......没说一定是要在楚国本土吧?
嬴子苏没在楚国本土遇见过这么一个人,那如果这个人是在其他地方呢?
放眼七国,楚国王族除了在楚国都城寿春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比较多!
秦国都城,咸阳!
咸阳宫里!就有着不少楚国王族!
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国势力!
如果把范围缩减到咸阳里的那几个楚国势力,在排除不是楚国王族人的。
在结合可以隐忍着思考这么多年的计划,而可以让南越族极为忌惮的人!
这个人如果在和正史上的那次背叛串联起来,这个神秘的熊氏王族主子就要浮出水面了啊!
战国末期史上秦国发生的最大背叛事件有三起。
长安君成蟜背叛亲哥嬴政,咸阳宫政变,为首是嫪毐和赵太后。
但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因为他们是秦国人和赵国人,跟楚国完全没有关系。
还有一次叛变,也是嬴政的一个梦魇。
也正因为这次叛变,让嬴政对扶苏的爱变了质。
秦国相国昌平君熊启的背叛,让秦国二十万攻击楚大军惨败。
最后也是昌平君熊启成为楚国最后一任楚王率军誓死反抗,不过终究不敌王翦六十万大军。
最后昌平君自刎于城头上。
昌平君熊启,成了嬴子苏头号嫌疑人。
第375章 历史推断
历史上昌平君的背叛也是因为昌平君及其能够隐忍。
有人说昌平君在被贬黜前曾经见过楚王派来的探子。
是那个探子重新唤醒了昌平君内心的楚国血脉,让他滋生起了要背叛秦国而助楚的想法。
但其实这个说法不太成立。
一是昌平君被贬出咸阳到郢陈,那时的李信已经是带着二十万大军攻楚了。
而且是一路高歌猛进,连破楚国多座都城。
之后昌平君在后方策反,与楚军配合大败李信军。
各种蛛丝马迹证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背叛。
如果是临时起义,昌平君很难做到策反后方的秦军,更不用说那时候的昌平君已经不是相国了。
如果真有楚国探子找到昌平君唤醒了他的楚国血脉,那一定会是更早。
至少是在秦攻楚前的两年。
公元前237年,嬴政在朝堂上询问了王翦,要多少人马能攻楚。
那时候的秦国就已经是想好了伐楚。
时间在往前推三年。
公元前230年,嬴政的祖母华阳太后在华阳宫寿终正寝。
华阳太后的死,意味着楚国在秦势力仅剩昌平君和昌文君。
也意味着嬴政彻底摆脱祖母的控制,做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
也是因华阳太后死去,昌平君和昌文君渐渐消失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
李斯、王绾逐渐崭露头角。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年楚国势力在秦的瓦解让楚国意识到了危机。
他们和秦国的关系断了,这一断就只是敌人关系了。
此时楚国想的是如何利用楚国仅存在秦国的势力来背刺秦国一把以此来削弱秦国的实力。
所以嬴子苏大胆地推测,这探子或许是在公元前230年,也就是华阳太后死去后的某个时间点里。
一个从楚国来的谋士,带着必死的决心进了相国府面见了昌平君和昌文君。
也许谋士技高一筹,说得感人肺腑。
所以昌平君同意策反,这一隐忍便是隐忍了三年。
最终在郢陈这个敌方带兵策反击破李信大军,让秦国尝到了百年来最大的一次败仗!
这是通过正史推出的结论。
但他嬴子苏的出现也是改变了历史。
吕不韦和李斯相继死去,燕国被灭,历史已经不按照正史走了。
但南越族说,他们潜伏在燕国已是有了几年,这几年都是由这个楚国主子让楚国提供的援助。
如果这个主子真的是昌平君,那岂不是说几年前昌平君就是楚国的人么?
嬴子苏咬着手指头,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这一年是公元前234年,南越之乱爆发于公元前235年年底,时间再往推几年。
公元前238年中,他受命离开咸阳以商人的身份游历六国行驶离间的任务。
公元前237年中,他到了燕国,这个时候的南越人就已经是潜伏在蓟都挖地道了。
所以可以断定,这南越人与楚国合作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38年的某个时间点。
这一年,秦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嬴政行冠礼,咸阳城政变。
昌平君和昌文君与王翦一同率军杀回咸阳城。
也因这次事变,吕不韦逐渐失去地位,嬴政有意提拔昌平君和昌文君。
时间再往前一年,公元前239年,是赵太后和嫪毐意气风发的一年。
这一年也是赵国在秦势力最得意的一年,楚国在秦势力有些被打压的味道。
公元前238年,随着赵太后被软禁,赵国在秦势力彻底销声匿迹。
楚国在秦势力卷土重来,成为了嬴政身边的一大助手。
所以,时间掐定在公元前238年。
这一年楚国势力再度崛起,楚国王族再度找到主动权。
按照正史来看,这一年昌平君完全还是为秦国效力的。
之后成为相国的那几年,昌平君成为了嬴政最得力的助手。
有昌平君辅佐和管理朝廷,秦国愈发强大。
但问题就是出现在公元前238这一年,是他让嫪毐和赵太后的计划失败。
正史上本该是昌平君闪耀的时候,可这风光都是被他嬴子苏抢了去。
册封奖赏上,也是他嬴子苏功劳最大。
所有人都知道了嬴政从战场上带回的谋士有着过人之处。
而嬴子苏也是立刻响彻六国,从那时候起六国人都知道了嬴政身边有一个及其厉害的谋臣。
不仅是引起了六国注意,也让六国意识到了自己又要面临一个威胁。
其中又以楚国最不舒服,本该是楚国势力风光,但却被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子抢了去。
楚国意识到嬴政或许已经不太需要借用楚国势力的力量了,那么他们楚国煞费苦心和秦国联姻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不就没那么巩固了么?
一边是外族力量,一边是忠于自己的近臣。
对于那时候的嬴政来说,忠于自己的近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正史上的嬴政就是迫于无奈,没有一个忠于自己的近臣,也就导致了嬴政在行冠礼后的几年里都是仰仗着楚国势力。
李斯,终究还是来得晚了些。
或许楚国已然是在这个时候秘密联络了昌平君,并成功地将昌平君策反成为了自己在秦国布下的一枚棋子。
这么一说,后来昌平君成相后便决定马上让嬴政开始灭国战争计划也是为了楚国服务。
越早让秦国发起战争,就意味着秦国要承受的压力越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