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李德謇归入李元瑷麾下之后,石磐陀便有了对手。
  两人闲着无聊就相互切磋。
  论及武艺,石磐陀并非李德謇的对手。
  但石磐陀天生神力,仿若鬼神附身,如意金箍棒在手,一力降十会。
  任凭李德謇身怀各种绝妙招数,也不敢近的石磐陀的身。
  只能凭借巧劲游走,消耗石磐陀的气力,方才寻得取胜之机。
  两人一切磋往往就是好几百招开外。
  石磐陀现在是个极端,打一流好手都是三两招的事。但随随便便一流以上的高手都能凭借经验技巧,溜着他玩,消耗他的体力。
  他最缺的就是跟一流以上高手交战的经验。
  有了李德謇的指点切磋,石磐陀实力大涨,也清楚对方的实力,晓得他能护住李元瑷安危,跟着去了。
  李元瑷一路走向泉州码头。
  李公淹热情的跟李元瑷介绍泉州的历史。
  “这泉州自古泉州荒芜之地,位于东南沿海,西北戴云山脉绵恒,中部丘陵平原交错,晋江横贯其中,东南海岸曲折,水深湾多,境内溪流纵横交错,号称九十九溪,可雨水多在春冬季,夏秋干旱,溪水枯竭。论及地理环境并非理想的安居之所。不过泉州先民散处山林海滨,过着从渔生活。”
  “尤其是东汉末至南北朝时,北方战乱,田地破坏。反之南方相对安定,中原人不断通过陆海两路进入泉州,带来铁农具,牛耕,翻车等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开发晋江流域,形成了半农半耕的情况。他们善造舟楫,涉江环海,以至于造船业尤为发达。殿下选择泉州作为港口,向四方贸易,实在是再高明不过的决策了。”
  李元瑷看着李公淹,无怪他能够当得上李世民一句“江南东道,公淹最贤”的赞美。
  人才满天下有的是,但有态度的人才却不多见。
  泉州算得上是荒芜之所,田地连年歉收。
  朝廷有规定,若粮食歉收,可降低赋税,甚至免税。
  泉州每年不是降税就是免税,朝廷也不指望闽越岭南这些地方能上缴多少税赋。每年能够送上一些土特产,表表心意已经足够了。
  寻常官员给安排到类似泉州这种地方等同流放,哪会兢兢业业的为朝廷效力。
  朝廷安排李公淹担任泉州刺史并非是期望他将泉州治理的如何,而是考虑他与岭南土皇帝冯盎、谈殿交好,在泉州能实时关注岭南,化解缓和彼此矛盾。
  只要做到这点,就算是李公淹的大功一件。
  可李公淹并未尸位素餐,而是废寝忘食的想要治理泉州,尽管效果不明显。但这并非是他自身能力不足,实在是泉州地形地势气候太过恶劣,人口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尔。
  就以杭州来做比较,李元瑷敢开西湖,修钱塘,那是因为杭州尚有一定的底蕴。
  开西湖,修钱塘动用劳力至少三五万起步,动用如此大工程,这钱、劳力花费下去,什么时候回本另说,能够提升杭州的经济,照拂杭州二十万计百姓就算值了。
  而泉州上下总共不过万户人口,老弱妇孺加起来都不满五万之数。
  要修整九十九溪,工程不比开西湖,修钱塘小,泉州根本没有这个劳力可用,勉强从外地调来劳役,花费巨资,就算成功,得益的亦不过是泉州不满五万百姓,根本就不值得。
  不是不将这五万百姓的生计放在心上,而是很现实残酷的东西。
  不划算就是不划算。
  有这份心力,发展别处,照拂更多百姓,岂不更佳?
  故而即便李公淹再有能耐,与泉州这一亩三分地也很难干出政绩来。
  泉州码头的修建,还是李公淹借口更好的与岭南接触,才得到朝廷特别拨款建造的。
  这打通泉州至广州的海岸航线,也给泉州打下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根基。
  李公淹也许没有想到那么遥远,可他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
  李元瑷听得不住点头。
  在李公淹的领路下,李元瑷他们抵达了泉州码头。
  泉州码头修建在泉州湾内。
  这亲临泉州码头,看着整个泉州湾的地形,李元瑷方才明白为什么泉州会成为未来数百年全球最大的港口。
  泉州湾周边皆是侵蚀性山地花岗岩岸,它与与晋江、洛阳江相连,作为两江出海口,常年受到晋江水、洛阳江水以及海水倒灌的侵蚀击打,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磨炼,形成了一处天然的港湾。
  左右山林耸立犹若天然的屏障为泉州湾遮风挡雨。
  沿海城市最需要注意的就上台风,李元瑷上辈子就是江南人,深知台风厉害。
  而泉州湾所在的位置便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这是老天爷恩赐的一个港口。
  其实不只是如此,泉州湾最大的优势是入海口并无巨大暗流,水流常年平稳,少有巨浪侵袭。
  古代的造船业尽管发达,还是无法轻易抵御滔天巨浪以及汹涌暗流的。
  就如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就选择从扬州入海。
  结果一次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险死还生。
  一次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十四天才看到陆地,然后他们到达了三亚,去岭南旅游了一圈,还瞎了眼睛。
  尽管鉴真和尚出海条件不可能与唐朝商船相比,但是航海的危险亦可证明一二。
  泉州湾的优势是别处无可代替的。
  这也是李元瑷自身的优势所在,这个时代哪有那么多的测量工具,能够将泉州湾的优势劣势分析探查的淋漓尽致。
  都是后来古人一点一点用生命以及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通过一次次的失败琢磨出来的。
  “天然的码头!”
  李元瑷给了泉州湾几位中肯的评价,然后又加了一句道:“就是这码头造的小了些。”
  李公淹精神一震,问道:“要多大!”
  李元瑷一摊手比划了一个圈,道:“全部都规划起来。孤打算将整个百姓东迁,围绕这个泉州港,建造一座临海城市。”
  李公淹傻眼了。
  玩得那么大?


第255章 孤超有钱
  玩得就是这么大!
  李元瑷看着面前的泉州湾,有些意气风发。
  来到这个时代,庄园是设计过了。
  灞水山庄,可谓集江南园林之长。
  苏州都督府,他打算建造一座略带恢宏庄严充满北方气息的亲王宫殿。
  如此一来,在关中长安能够领略江南风景。
  在江南水乡以能感受北方的豪迈大气。
  别与当地的特色建筑,将会形成一股异样的反差美。
  这建造庄园,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规划城池才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这是他从泉州城内穿过来到泉州湾时,心底涌出了一个想法。
  泉州太穷,而且发展的趋势完全走错了。
  当然这并非是历代官员不敬业,实在是受到局域所限。
  华夏人最善于创造奇迹,这泉州本非安居之所,唯有少数闽越百姓靠着山水过渔生活。但华夏人南迁,生生于这穷山僻壤间开辟出一片田地。
  他们分散在仅有的能够耕作的土地上耕种生存,故而整个泉州说是一个城市州府,彼此联系却是不深。
  与其在这种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强行耕种,不如将他们聚在一处,围绕泉州港建立一个生态圈。
  就如现在的汴州一样。
  自从引洛水入汴之后,汴州的中心就往汴河靠拢了。
  汴河两岸新起了无数屋舍酒楼,短短几年,就成为了仅次于长安、洛阳、凉州的第四经济中心。
  相信要不了十年,汴州桥上会出现宋时清明上河图的征兆。
  泉州坐拥海运之便,理当效仿这个模式。
  围绕泉州湾来建造沿海州府,利用港口资源发家致富。就如历史上的荷兰一样,自然资源稀缺,本地市场狭小的荷兰,却成为了著名的海上马车夫。
  只要将泉州湾发展起来,自然就会吸引大片民众以及他族商人居住。
  这人气旺了,才能向内陆扩张。
  等到泉州有足够的人口资本,再来整治九十九溪。
  如此比守在那些贫瘠注定无法致富的荒田更为妥当。
  李元瑷将自己的想法与李公淹细说。
  李公淹听闻两眼放光,登时明白面前这个上司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已经有了整体的计划方略。
  只是他心底有些忐忑,说道:“如此大动,泉州短期内怕是无任何税赋可上缴。所需资金亦是不菲,朝廷是否支持?殿下可否想过,如果失败,又当如何?”
  李公淹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李元瑷看着泉州湾道:“现在的泉州赋税,有与没有有何区别?朝廷要是指望泉州这点税赋过活,圣人都得饿死。”
  李公淹老脸一红,这话虽难听,却是事实。
  泉州的情况,年年申请减税免税。上缴的赋税,说句不好听的都没有进贡往长安的路费多,连贡品都得拜托扬州方面帮着一并带往长安的。
  惨不忍睹。
  “至于资金?还有失败?这个孤没考虑过,也不存在的。”李元瑷豪气干云的道:“孤超有钱!”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