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说的就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
  后汉书郡国志则记载了古人采集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晋代张华所著之博物志和北魏郦道元所著之水经注也有类似的记载。
  不过这个时代开采技术并不发达,而且石油的功效又不很明显,故而并未发展起来。
  李元瑷终究不是物理专业的,对于这方面不是很精通。
  但他却很清晰的记得石油提炼出来的出了汽油、柴油、煤油之外,还有石油沥青。
  学土木工程这一行的就不可能不知道沥青这种产物,它属于憎水性材料,它不透水,也几乎不溶于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水材料和防腐材料,主要应用于屋面、地面、地下结构的防水,木材、钢材的防腐。
  就这个时代石油的产量提炼技术,用沥青来建造房子铺路那太奢侈了。
  可用来造船却再好不过了,尤其是海船。
  要向开启海上丝绸之路,巨大的商船必不可少。如果商船木板都能抹上一层沥青,那绝对可以让商船的安全提升好几个档次。
  海上行商远比陆地便利,但最大问题就是安全二字。
  毕竟陆地行商,如果遇险至多不过货物丢失,极少伤及性命,而且货物还有追回来的可能。
  大唐对于自家商道的保护,还是很得利的。
  可海上行商,一遇危险,那真就是神仙难救了。
  因故海上行商,安全第一。
  这提炼猛火油的方法,一定得让杜春子教出来才行。
  这可是关于大唐航海大计安全关键一点。
  李元瑷心底自我盘算着。
  陈硕真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哭,李元瑷这是有求于自己的恩师,那恩师的性命自然可保,但让如此可怕可恨的人盯上,绝不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李元瑷,陈硕真心底已经贴上了“可怕”两字标签了。。


第249章 构造蓝图
  让石磐陀将陈硕真压下去,亲自看护。
  就陈硕真这样精于幻术的好人物,让一般看护还真不放心。
  即便是石磐陀,李元瑷都留了一个心眼,亲自给陈硕真用后世死结的捆绑法将陈硕真绑起来。
  然后当着陈硕真的面让石磐陀注意,只要陈硕真开口说一个字,那就一棍子敲下去,死活不论。
  石磐陀为人机灵,却是个直肠子。
  陈硕真真要想试一试如意金箍棒的威力,不凡试一试。
  待陈硕真走后,李元瑷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李德謇,笑道:“火凤社目前并没有做任何危害,陈硕真这蠢娘们也没有别的心思。就他师傅掌握的技术,只要他们能够乖乖的配合朝廷解散火凤社,小惩大诫,意思意思就是了。犯不着将事情闹大,孤来江南是办大事的,与他们这些江湖人纠缠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若从,那就万事大吉。真要不从,直接一并处置了,免得碍事。”
  “孤知道你师傅与江南武林关系密切,于情于理都不想见如此情景。如果可能,动用你的人脉劝一劝。我非嗜杀之人,不想轻易动刀。但更不想花时间精力在他们身上”
  李德謇肃然起身,作揖道:“草民明白。”
  李元瑷晒然笑道:“也别一口一个草民的,就你的情况我心底清楚的很,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复身份,只是差一个契机而已。此事妥了,给你表表功,立刻恢复原职了。”
  朝廷真要处置李德謇,还会将他转到江南来?
  岭南、南疆,哪里不是流放的地方?
  流放吴郡还不限制出行,这算什么刑法。
  关键李世民还没有剥夺李德謇嫡子的继承权,他依旧是卫国公的继承人。
  用意是明摆着的,不过意思意思而已。
  李德謇有着父亲李靖的沉稳,抱拳道:“谢国公抬爱,德謇戴罪之身,能为朝廷、吴王贡献绵薄之力,固所愿也。”
  李元瑷看着李德謇,眼中也透着一丝欣赏。
  现在自己身旁能打的好手太少了,石磐陀足够机敏,但作为最重要的保镖,不可能安排出去干事。
  穆泰过于年青,跑跑腿还可以,干不得大事。
  这个李德謇正好合适,武艺高强,为人也很是稳重,在江南面子很足,有他相助很多事情都能事半功倍。
  与李德謇一并下山,然后李德謇告辞办事去了。
  李元瑷并没有邀请李德謇帮自己干事,就李德謇的身份,尽管是白身,也不是自己可以邀请当部下的。
  人家的老子是大唐军神,作为卫国公的第一继承人,哪能轻易给自己当小弟?
  自己也给不了适合他身份的官职。
  不过这些麻烦并不妨碍李元瑷得到他,只要上疏让李世民、李治任一人下旨,将李德謇拨给自己听用即可。
  简单实在。
  回到杭州治所钱塘,李元瑷一边等待杜春子的到来,坐观火凤社的反应,一边对杭州开始做实地考察。
  作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杭州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尤其是江南运河的开通,令得杭州、苏州一水贯通,一跃形成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地位。
  不过眼下杭州有一巨大隐患,也是这个隐患,导致杭州无法发展的关键所在。
  杭州水患过于严重。
  杭州内通运河,外通钱塘江,直联东海。
  这钱塘海潮,天下闻名。潮头可达数丈,风雷作响,浪涌滔天,层层相叠。
  确实可谓天下奇景。
  以至于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
  但这奇景美则美矣,可细究起来,这就是海水倒灌。每当大潮来袭,千里沃野就变成一片泽国,当地虽然有些民间兴修的防汛设施,却也难与强悍的潮水相抗。
  海水涌入杭州城内,年年如此。
  除了事不关己的游客,看着热闹,当地人谁受得了?
  几乎年年为水淹,一年好几次,最严重的的时节,还有成百上千的有人特地敢来看热闹,对着大潮拍手叫好。
  杭州百姓心里的苦,有谁知道?
  李元瑷亲自做了实地考察,只是用了一天就想出了解决的方法。
  在李元瑷的记忆里,有两例治理杭州的记忆。
  一是钱王射潮,一是东坡治杭。
  古人迷信,将钱塘潮归为伍子胥的怨气所化,钱镠派人修造著名的“捍海塘”,以应对潮起潮落。
  但这种工程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工的,这就导致捍海塘没有修好,大潮即来,摧毁捍海塘的情况。
  建造捍海塘的工程,进展的就极为困难。
  钱镠就想了一个主意,召集官兵,在钱塘江口架起五百强弩,命令他们:潮水如敌军,它敢来袭,你们就用武力把它打回去!
  此法看似荒谬,却极为鼓舞人心。
  钱镠射的不是潮水,而是人心,是勇气、
  这战鼓齐鸣、万箭齐发,生动演绎了与天斗其乐无穷。
  最终人定胜天,捍海塘竣工,杭州百姓得以免去钱塘潮的水患。
  少了水患的威胁,杭州凭借连江通海的便利,成功依靠商港逆袭,成为江南经济化的中心地。
  至于东坡治杭,那就在耳熟不过了。
  苏轼在杭州任职时间不长,但是他在短短的任职期间里,兴修水利、疏通盐道、整治西湖、平抑粮价、创办官医、赈灾济民干了许许多多的实事,尤其是给后人留下了美艳绝伦的西湖美景。
  现今杭州西湖还未成型,因受钱塘潮的影响,淤泥成片,葑草蔓蔽,正是可以大显身手的时候。
  修筑捍海塘,还防止海水内灌,造真西湖来刺激杭州的水陆经济,发展龙井茶叶,巩固商道
  这一条条一项项都是后世验证成功的项目,只要不犯傻,依葫芦画瓢即可大获功成。
  只是如此一来,钱王射潮就得改成吴王射朝了,什么苏公堤,也应该叫吴王堤吧?
  不行,吴王太多了,不能彰显特殊。
  就叫元瑷射潮,元瑷堤,那就完美了。
  李元瑷脑海中编织者蓝图,忍不住“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便在这时,李元瑷收到了杜春子求见的消息!


第250章 疯狂的科学家
  “吴王,吴吴王殿下,外,外边有个鬼道士,说他叫杜春子。”
  兵卒不知怎么了,表情有些惊恐,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李元瑷精神振奋,道:“快请道长入内。”
  兵卒居然并未听命,而是战战兢兢的道:“那杜春子,也不知是人是鬼,殿下还是不要见得好。”
  李元瑷一脸讶异,皱眉道:“休得胡说,快将他请进来。”他心底想着的是老子有猴哥在一旁充当保镖,这大白天的还怕鬼怪?
  兵卒只能下去相请。
  “贫道杜春子见过吴王!”
  一个骨瘦如柴,眼眶凹陷,一脸青色,面如鬼怪的道士出现在了李元瑷的面前。
  李元瑷看着面前的杜春子,即便有了些许心理准备,还真给吓了一跳,脑中浮现了后世最经典的一句话“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有可能是唐僧。”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