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但真正让他们回味的还是那神乎其技的无钉无绳的木桥。
  他们行军作战,难免会遇上大江大河。
  很多战役往往在于抢滩登陆抢得先手。
  若军中懂得这种造桥方法,将会在战术战略上抢得先手。战阵之中,一个先机,意味着胜利,意味着少死千八百人。
  “对了,你刚刚说的薛曳莽是谁?军中还有这号人物?”
  李世民最重视人才,问起了这一路上表现极佳的薛曳莽。至于张宝相,他当然晓得,生擒颉利的大将,他亲自接见过。
  李元瑷将薛曳莽的身份细说,也说了薛延陀资助了两千匹乌珠穆沁马的事情。
  李世民眼睛瞬间亮了,李治对付薛延陀的手段,都是学于他父亲。而今遇到了正主,哪能看不透自己儿子的花花心思。
  薛延陀已经不听话了,但是薛延陀,国可以灭,却不能亡。
  草原的尿性,薛延陀真亡了,那流散在外的百姓、余部都将会为其他部落吞并,壮大其他族部,与中原没有任何好处。
  薛曳莽留着,日后自己灭了薛延陀。可以用他来打着薛延陀的旗帜,招募余部,然后在唐王朝的边界外规划一片草原安置他们,以彰显大唐仁德。一方面用他们来戍守边疆,一方便帮着自己养马,顺便收心,能够同化的同化,不能同化的,出征时一纸调令,安排一并上阵杀敌,成为唐王朝的尖刀部队
  灭了他们的有生力量,然后榨干余部的剩余价值。
  大唐军马七十万,不就是这么来的?
  “你真是,这是关乎朝廷未来大局,也不早说。快,让人将薛曳莽请来。”
  薛曳莽有些拘谨的走进了大帐。
  看着面前的李世民,噗通一声就跪下来。
  “薛延陀曳莽突利失,叩见天可汗陛下,给天可汗陛下磕头了。”
  李元瑷看直了眼,李世民这“天可汗”的威名,还真不是吹的。
  “起来吧,无需多礼!”李世民友善又不失威严的将薛曳莽扶起,然后亲手给他盛了碗老参酒,道:“这一路来,辛苦你了。喝碗酒,暖暖身子。”
  薛曳莽拘束的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李元瑷很识趣的打起了助攻道:“军中不得饮酒,这老参酒是新罗女王的贡品,陛下自己都不舍得喝,特地为我们准备的。”
  薛曳莽“啊”了声,早知道怎么也不敢喝,但此刻老参强大的药效暖遍全身,想吐都吐不出来,赶忙跪下道:“谢天可汗陛下赏赐。”
  李世民再次将之扶起,露出了让人如浴春风的笑容:“听说你仰慕我大唐化,这样吧,此战过后,你与朕一道回长安,论功行赏。”
  薛曳莽欣喜若狂,几乎手舞足蹈起来。
  当天傍晚,李世民邀请李元瑷入帐用膳。
  这一次只有他们两人,没有外人。
  李世民私下里还是很随意的。
  与李元瑷一并坐在炭火旁闲聊。
  李世民邀李元瑷来,主要是为了了解李治的情况。
  自从深入鸭绿栅,李世民就没有收到李治的来信了。
  作为一个没有收到李治信“忆奴欲死”,收到了信,满血复活的父亲,李世民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
  李元瑷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道:“太子在蓟城亦很怀念皇兄,常常拿着皇兄的信,睹信思人呢。”
  这话他并不是为李治说好话,李治确实在空闲时,常常读着李世民的来信。
  毕竟是李世民一手带大的,李世民第一次离他那么远,哪有不想的道理。
  何况李治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复杂的生物,对于他认可的人,重视的无以复加,对于与之无关的人,却视如草芥。
  李世民这个父亲无疑是李治心底最重要的存在。
  李世民闻言眼圈都红了,囔囔道:“皇兄又何尝不是?已经三十五日没有收到雉奴的来信了”他伤感的说着,又不顾形象的骂道:“狗日的渊盖苏,别让我逮到机会。不将他挫骨扬灰,难消我心头之火。”
  这连续几天未收到李治来信,李世民已经意识到消息不通了。
  山道送信,实在太难。
  李世民不想坐无为的牺牲,只能忍痛的不再派遣信使。
  “雉奴一切无恙就好,皇兄就担心他体弱,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蓟城可比长安冷许多,皇兄真怕他冻着了。是皇兄失策,没有想到安市城耽搁了那么久。不应该让他在蓟城监国的,该让他与玄龄换一换,让他留在长安,蓟城事物让玄龄来处理就好了。”
  李世民此刻哪里还有什么千古一帝的模样,多愁善感就是一个思念儿子担心儿子的父亲。
  李元瑷想着房玄龄已经六十六高寿了,让这个为大唐操劳一辈子的老头来蓟城替李治受苦,你丫的就没有半点负罪感嘛?
  当然,这话只敢在心底叨叨。
  见李世民一脸伤感,李元瑷转移了话题,正好嘴里嚼着一块肉,膻味特别重,还跟啃稻草一样,说道:“这是什么肉,味道怪怪的,嚼不动。”
  李世民应答道:“鹰肉。”1603443335


第144章 破敌之良机(第二更)
  鹰肉?
  李元瑷一脸意外,来到唐朝多年,山珍海味吃了不少,还吃过许多自己后世都没见过听过的肉。
  但这鹰肉却是第一次吃。
  味道真不怎么样,柴的很,就跟嚼稻草一样。
  只是这一路来,已经月余不知肉味,即便味道很烂,也不舍得吐,讲蛮劲的咽下去。
  李世民给转移了话题,说道:“这鹰还是渊盖苏送的呢。”见李元瑷一脸疑惑,说道:“这东北苦寒,周边又无野菜可寻。所用所食,不过是腌菜大酱。我们大军在此,野兽不敢靠近,唯独天上几许不长眼的飞禽经过,能够沾点荤腥。将士们冬日无聊,就逮着天上飞禽经过,射杀了向皇兄请功,皇兄自然也会分他们一些。”
  “前些日这只黑鹰从空中飞过,军中将士将之射杀,鹰爪上捆绑着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已经破坏了辽水桥、小辽水桥,成功将你们困在了辽西一线,并且打算与山道层层设伏,阻挡你们运粮。此事来的突然,我们又跟后方失去了联系,导致军中兵士有些担心动摇。”
  李元瑷咋舌道:“这家伙够阴损的啊!这藏了一只兵马,关键的时候毁桥不说,还在最后来了个心理战术。”
  李世民颔首道:“是啊,渊盖苏野心极大,是个人物。越是如此,越表明皇兄打高句丽是最明智的决定,让他这样的人物发展起来,统一了海东三国,必定会成为我们东北之大患。”顿了顿,笑道:“攻打高句丽是为了防范于未然,绝非意气之争,十六你这话说的真好。很多人以为皇兄打高句丽是为了证明我大唐比前朝强,是意气之争。哪里懂得,朕若不打高句丽,等于坐视高句丽覆灭新罗。新罗一灭,百济还能支撑多久?海东三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前有山川之险恶,后有汉江流域之富饶,养兵三四十万,轻易之事,与昔年秦国何意?”
  李元瑷自然听懂了李世民话中的含义。
  从后世角度来看,秦国自是华夏王朝无疑。
  但是与春秋时代,秦国乃恶来之后,戎人杂居之所。东边六国上下,哪个瞧得起秦国?
  秦国之所以能够位列七国,最主要的原因即是占据函谷天险,坐看六国打的昏天地暗,实力耗损,而自己一点点凝聚力量,成为东边霸主,最后凭借商鞅变法,以及六世余烈一统六国,问鼎天下。
  高句丽当真一统海东三国,其实力如果遇上李世民、李治的唐王朝或许不值得一提。
  但是如果遇上了武则天?
  一个小小的契丹,都能让武则天跳脚,只能一个劲的给契丹人改名字,什么李尽忠改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用这种无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快。
  或者遇上了安史之乱以后,江河日下的唐朝!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明朝是怎么灭的?
  不就是女真趁着明朝内部的动荡,一举席卷了天下。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高句丽这种不好进攻,内部又能安稳发展的地理优势,最不可大意。
  故而,李元瑷道:“后方不稳,拿什么扩展发展?唯有拿下高句丽,我们才能彻底掌控海东的局势,真正令我朝大后方稳定无忧。皇兄决策,最是高明不过。就是不知,皇兄可有什么破敌良策?”
  他如此一问,只求心安。
  毕竟这蝴蝶效应弄得,他现在是完全看不懂局势。
  李世民一脸无奈,道:“要说破敌之策,眼下就有一个天赐良机。只可惜”
  李元瑷心中一动,忙道:“可惜什么?”
  李世民长叹了口气道:“我们没那个机会。”
  “怎么说?”李元瑷赶忙追问。
  李世民对李元瑷极为器重,亦不打算隐瞒道:“其实用兵战术直至今日,已经没有多少新奇可言。就看谁用的好,谁能够把握住机会。”
  “这一仗,大唐属于优势方。大唐兵卒冠绝天下,不论士兵骁勇,还是装备精良,乃至于人才猛将,莫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正面对决,高句丽无半点希望。故而皇兄这里的战术就极其简单,一个字打。尽可能的围点打援,消灭他们有生力量,将他们的军队消灭于野外。”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