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清晨。
今日开经筵,不啻于祭祀。
神宫监的太监将文华殿打扫一遍。
随即,礼部的官员前来布置。
午门,鸿胪寺寺少卿将世子引入宫中,排成两排,左右四人,分别搜身。
寅时刚过,一道万丈霞光的照耀下,紫禁城恢弘得如同天宫。
皇帝,就住在这座宫殿里!
世子们既激动,又要忍住出声,怕失了礼节,跟在鸿胪寺少卿身后,路过六部值房。
来到文华殿。
经筵,大臣要穿吉服,日讲,大臣则要穿常服。
两者区别极大!
武翰林手持绣春刀,站在大殿两排,气氛正式又隆重!
再往里,大殿中,知经筵、同知经筵、值经筵、侍班、展书等官员,站在两旁,如同上朝。
世子们站在文华殿外,依次走进大殿中,被这股气势吓坏了。
中央有一个蒲团,不用问也知道,是太子朱厚照的位置,人还没来。
鸣赞唱道:“起案!”
序班将书案抬到世子身前,距离一尺,不远不近,位置正好。
给每个世子,发了纸和笔,还有一本儒学的书籍。
鸣赞再唱:“进讲!”
正在这时,东班中走出一个眉清目秀的官员,众官瞩目,看着他不紧不慢,走到讲案前。
只见,这个官员头戴六梁冠,官服上的花纹,径三寸,补子锦鸡,腰束玉带。
世子们心中响起一道声音。
二品大官!
朱拱樤暗自震惊,此人就是主讲官,严成锦!
听过此人名声,只不过,竟只与他们年岁一般,就当上了二品大臣?
世子们有些惊讶,不过却不敢出声,害怕失仪。
鸣赞唱道:“鞠躬!”
世子们齐刷刷朝严成锦鞠躬,行师生之仪。
严成锦看了眼最中间的蒲团:“太子呢?”
“老高,你的才华与本宫相同,本无资格讲学,本宫给你面子才来的。”
朱厚照精神奕奕地走进大殿。
朱拱樤等人回过头,微微低头,终于见到了。
那个被称为混世大魔王的太子!
朱厚照坐下来,换了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像一条蛆,慵懒地转动手中的豪笔。
世子看呆了。
这庄重的经筵在太子眼中如同儿戏。
周围的官员,无人敢出声。
他们自认为玩世不恭,可见了朱厚照才知道,这特么才叫玩世不恭!
鸣赞松了一口气,唱道:“展书!”
翰林走上前来,将严成锦的讲义翻开,退到一旁。
严成锦余光注意到,殿外的纱窗上,有一道影子,经筵这等重要的场合谁敢窥探?
不用问也知道,陛下来了!
令他意外的是,不止一道身影,有六道身影。
第717章 天下大同
“殿下,请坐正身子,这是对师傅的礼仪。”
严成锦不是说给朱厚照听的,是说给弘治皇帝听的。
校长来了,作为班主任,不得管管纪律?
殿外,弘治皇帝看见朱厚照的样子,恨不得进去揍一顿。
听到严成锦的话,心中舒服多了,眉头渐渐展开来。
世子一脸震惊,有人敢管朱厚照?
定是父皇来了,否则,老高这狗官岂会管他?
朱厚照伸出三个手指,讨价还价似的看向严成锦:老高,没有银子,本宫很难帮你办事啊?
严成锦低头,又像是看书,又像答应朱厚照的请求。
朱厚照乐不可支,坐得极为端正。
朱拱樤心中微惊,太子与严成锦的关系,超乎一般官员。
弘治皇帝看向李东阳:“朕听说,李师傅给严成锦一份讲义?”
诸公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镇定自若:“算不上讲义,只是法家的一些零散学术,供此子参考,不过,此子未必会遵循。”
讲经筵,要讲字面意思,使皇帝和诸公能听懂。
随后,要讲与治国和治世的道理,不能讲一些与治国无关的话题,法家很合适。
话音刚落,大殿中响起严成锦的声音:
“臣严成锦讲儒学。
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用,是谓大同。
诸位世子请听题,若天下大同如何?”
朱厚照眸中有了光彩,乐不可支,老高这是坑人呢!
大道大同,天下为公!
天下是皇帝的,怎么能为公呢?
凡听出这段话真意的世子,面色皆有变化。
此题不能乱答。
世人尊孔子为圣人,学儒学,很容易对这段话吹捧,赞成大同,这是谋逆大罪!
大同提倡土地共享,财产也共享,而掌控最多土地和财产的,正是皇室!
意味着,要实现大同社会,就要推翻如今大明朝廷。
这也是,为何秦时,不用儒家治国的原因之一。
大殿外,弘治皇帝和诸公面色大变,想不到会讲儒家这篇。
王琼惊忙道:“臣进去看看,严大人是不是拿错讲义了。”
于公,严成锦是国库的聚宝盆,于私,他与严成锦的私交不错。
弘治皇帝抬起手,制止:“此子不像拿错讲义的样子。”
李东阳也点头。
朝中,没有人比此子更熟悉大明律!
严成锦既然敢说,必定会有分寸。
“朱拱樤,你来回答。”
大殿中沉寂下来,齐刷刷看向朱厚照身后的书生。
王莽变法为何失败?正是因其想实现大同。朱拱樤面色僵硬,朝严成锦作揖:
“虽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可若天下大同,则无朝廷,无军官,无秩序,人人平等。
若无朝廷,何来军队抵御鞑靼入侵?若人人平等,何以区分商贾和农户?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以为,不当大同。”
严成锦心中微微一动。
朱拱樤的回答在理,既无溜须拍马的意思,又答出了为何不能大同。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点头,严成锦用意在测世子的反心,朱拱樤答得堪堪过关。
“严卿家讲学,有点意思。”
只听,严成锦继续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为纪……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诸位世子请听题,小糠与大同相比如何?”
朱厚照眸中一动,老高讲课有点意思,又是个坑啊!
世子们低下头去,先前那个大同让他们感受到危险,不敢贸然回答。
严成锦开口:“朱拱樤,本官看你有答案了,你站起来吧。”
大同和小糠不同。
大同是平等,人人都一样,平等意味着没有秩序,你别指挥我,我想干啥你管不着,有钱大家一起花,财产为公。
两者都是奔着美好生活去。
但小糠则是,谁赚了银子,就是谁私有的,不必拿出来大家共享。
上一世,提倡的奔小糠,而非奔大同。
如今,大明朝亦是小糠向,若像反对大同一样,反对小糠,就是反对朝廷的统治。
可大明,又有一个问题,占为己有,不是君子所为。
“???”朱拱樤。
自认同辈中无人能出左右,此刻,有些被问得怀疑人生了。
他站起来,躬身:“小糠,称为升平,大同,称为太平,升平次于太平,以私出发,以仁义为依归,世子不敢妄议。”
世子们点点头,被朱拱樤的学识折服。
朱厚照转过头来,不屑道:“老高说,你是南昌第一个才子?”
朱拱樤躬身,彬彬有礼:“严大人谬赞,世人不知太子和严大人才学,才如此,拱樤入京求学,便是因学问,还差得远。”
弘治皇帝面上隐约有笑意,诸公抚须点头,宁王世子有些才学。
宁王让朱拱樤入京,果然是有所准备,严成锦道:“坐下吧。”
江南有许多大儒,稍微用心,就能学到些本事。
严成锦还在继续提问,不过,只提问朱拱樤一人。
经筵散去,朱拱樤走上前来:“学生多谢严大人赐教。”
严成锦点头:“好说,这个月都是本官讲经筵。”
朱拱樤像饭菜里有苍蝇一样,面色惨白。
宴毕,严成锦去见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道:“你倒是大胆,明知朕在,却还讲这样的学问,是说给世子听,还是说给朕听?”
“是说给世子听,臣自感学问不精,不如由三公来讲学?”严成锦道。
这个家伙怕朕降罪呢,弘治皇帝轻叹:“还由你来教吧。”
这几日,严成锦未挑太难的问题。
朱拱樤却不敢放松警惕,可喜可贺的是,与太子关系近了一步,宴请他去东宫,摆置了酒席。
朱厚照举起杯子:“你有才学,但本宫最讨厌读书人。”
朱拱樤不紧不慢,仿佛研究透彻朱厚照的性子:“臣有才学,却也逛青楼,通弹琴射艺,还会唱戏。”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