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声音传来:“你也是来劝谏朕的?”
“是,臣也以为,陛下不可亲征。”
弘治皇帝又提起狼毫:“朕知道,你想为安定侯脱罪,让他戴罪立功。”
严成锦心中微动,此次来,就是想为老爹,争取亲征鞑靼的机会。
武将丢失城池,是大罪,若开先河赦免,会混乱军法纪律。
陛下不会允许。
唯有将功补过,百官才不能给老爹施加罪行,难以免去他三边总制的官职。
“此非出于私心,英国公虽也可征战,但鞑靼日行千里,只有合围之势,才可剿灭。
陛下亲征,也难以改变结局。”
卫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正是以合围之势围剿。
鞑靼人逃遁极快,有北方草原做后盾。
就像泥塘里的鱼,从东边跑到西边,屡剿不绝。
弘治皇帝微微抬头:“若朕带你一起亲征呢?”
朱厚照本想打个盹,一听弘治皇帝要带严成锦东西亲征,双眼猛地睁开。
严成锦怔住了,陛下竟想让他当军师?
对了……他还挂着京营的监军!
这尼玛……
“臣体弱多病,草原上有一种病,名为高原红,臣怕患病,累及朝廷,委实不能离开京城。”
严成锦怀疑,有人会在乱军中把他捅死。
毕竟,改制伤及太多官员的利益,无间道的片子中,有内鬼的桥段,也是来源于史料。
弘治皇帝心知此子不敢离开京城,也不戳穿:“若朕传位太子,以太子的性子,必会亲征与达延汗交战。
如今,朝廷兵强马壮,已非昔日的朝廷可比,朕在边陲指挥,不出关就是。
若能平定鞑靼,九边再无战事,一年可省上百万两军饷,也是为盛世之治。”
“可陛下也不必亲征,英国公能率军北上,若陛下出征,赢面在四成。
若陛下不出征,赢面则在八成。”
“为何?”
“陛下不懂兵法,不能判断行兵对错,打仗如下棋,胜负在于执子之人。
陛下去了前线,便是瞎指挥。”
“严成锦!你好大的胆子!”
一声厉喝响彻文华殿。
吓得萧敬云展掉道地上,稍微胆小点的太监,已经忍不住流出眼泪。
朱厚照若有所思,本宫没看错,老高这狗官,有点骨气。
严成锦掏出三块免死金牌,双手奉上,言外之意,陛下你不能杀我,我能免死三次。
此时,奉天殿。
刘健面露痛苦地动了动膝盖。
李东阳见状,吩咐一旁的小太监拿蒲团来,一人发了一个,准备今夜在此过夜。
“严成锦真不是东西!临阵脱逃,只是跪谏罢了,又不会要了他的小命!”
“这个家伙整日声称有病,依下官看,全是装的。”
言官们口无遮拦,严成锦这狗官,简直是文官败类。
居然丢下他们一堆人,自个儿跑了。
李东阳面红耳赤,别人家的女婿说出来能脸上有光,他这女婿,真是羞于启齿。
“李公,你当初就不该把千金许配给他,此事,应当被载入史册了。”
史官们会怎么写?
弘治皇帝欲御驾亲征,百官劝谏,只有东阁大学士严成锦临阵脱逃。
跑了!
李东阳叹息一声,摇摇头欲辩无言。
酉时了,太阳落下宫墙。
跪了两个时辰,刘健和曾鉴等老臣有些支撑不住,动了动膝盖。
“刘公和国公先回吧,我等在此处跪谏便可,若有消息,会派人通报。”
“回去焉能安心?”刘健摆摆手。
正在这时,萧敬抱着浮展走进来:“诸公回去吧。”
刘健掷地有声:“陛下要亲征,此乃关乎朝廷兴衰的大事,吾等怎可回去!”
“陛下不亲征了,要挂帅的是安定侯和王守仁。”
这!
百官怔住了,宛如木头般一动不动。
今日一早,陛下还信誓旦旦呢。
“萧公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忽然改注意了?”李东阳疑惑。
“严成锦在文华殿劝谏,陛下撤销了旨意。”
严成锦?一个人?
百官宛如遭受五雷轰地般,震惊地久久说不出话。
第667章 百官成精
文华殿,
严成锦躬身在大殿中,手中依旧持着三块免死金牌。
弘治皇帝微微蹙着眉头:“朕派萧伴伴去传旨,若王守仁和安定伯不能胜,你就随英国公,去九边监军!”
这……
放到别人身上是宠幸,诸如先皇宠幸汪直,让他领兵打仗。
但他是万万不能离开京城的啊!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道:“监军一事,不如由萧公公担任?”
一旁的朱厚照目光闪烁,低着头认真地在琢磨什么。
正在这时,萧敬着忙走进来:“陛下,内阁三公出宫了,可其余官员不愿意离去。”
朕已经传口谕,不亲征了,为何还留在奉天殿?
弘治皇帝转过身子,目光落在萧敬脸上,有些怒意:“难道,还想让朕下罪己诏!”
“不是,百官请乞,发战争国债。”萧敬说道。
这些官员,尝过一次甜头,就学会了啊。
鞑靼向西征讨小国,皇室掳掠财物,又交易战马,堆积起来的财物不在少数。
严成锦道:“此举,可节省国库靡费,臣以为可。”
宫中传出邸报,士绅们听说要征讨鞑靼,纷纷去弘治商号兑换银票。
免得抢国债时不方便。
大清早,早朝。
弘治皇帝端坐于大殿上,看见顺天府府尹刘庆入宫了。
疑惑地问:“刘卿家入宫,有何事要奏?”
刘庆面露苦色:“士绅到顺天府请乞,要出银子给朝廷打仗,求朝廷发国债。”
百官左右看看,齐齐躬身。
“请陛下发国债,节省库银。”
“臣等附议!”
上一次发国债,只分到了一点点财物。
这次严成锦不干都御史了,没准能分多一点。
韩文点头道:“战争消耗国力巨大,光投入的人力,损失就不可估量,若士绅能出银子,可替朝廷分担损失。”
刘健颔首,表示赞同。
弘治皇帝道:“诸公以为,应该发多少股国债?”
鞑靼比安南强大一倍不止。
要投入的兵力和靡费,是安南的数倍。
意味着,要发的国债也比安南更多。
严成锦发过一次后,百官都知道国债是怎么回事,柴升率先道:“先筹集八百万两,一万两一股,发八百股。”
军队的开支,用于筹备军粮、放发工钱、整饬兵器、配备战马等。
若顿顿吃稀饭,还可以更节省一些,并无定数。
筹集八百万两,足够将三十万人的兵备和战马,配备齐全。
百官急忙应是,发多一些才好呢。
正在这时,韩文却又道:“臣以为,发四百万两足够,若不足,可发第二次国债。
若一次发八百万两,会亏损。”
严成锦赞成韩文。
多余的银子拿在手中,要算利息。
就好比明明自己口袋有钱,却非要借个小额贷款来玩,存心想给别人利息。
弘治皇帝眸中微动,万一掠夺回来的财物不够分,朝廷还需倒贴银子。
“就依韩卿家所言。”
邸报传出宫外,京城宛如煮开的白水,沸沸扬扬。
街头巷尾皆是士绅,搬着宝物和地契,要去牙行排队典当。
筹备一万两现银,并不轻松。
但士绅们,却乐得如此。
“一旦买了国债,就算朝廷打输了,也要发利息。”
“不会亏本的买卖,除非朝廷没了。”
京城的牙行,门槛都踏没了,全是换银子的。
棋盘街,一顶蓝色的轿子缓缓穿过,严成锦撩开轿帘看了眼,又放下来。
“少爷,咱们买不买?”
“区区国债,不买。”
一月过去,京营筹备完毕,京城外,三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放眼望去,整整齐齐的士卒,宛如排列好的方块。
严成锦道:“家父戍守不力,只能拜托伯安兄了。”
王守仁深深地看着他。
仿佛预料到严成锦来干什么,颇有默契地伸手:“老高兄拿来吧。”
严成锦娴熟地从怀中掏出两个锦囊,递了过去:“这是你的,这是我爹的。”
王守仁瞧了一眼,拱手道:“老高兄保重!”
他勒马转身,双腿一夹,马蹄渐渐变得飞快,京营消失在视野中。
……
弘治十八年,七月初。
距王守仁离京已经十余日。
内阁,值房。
刘健翻了几本疏奏,叹息道:“马公致仕后,吏部的疏奏,都送来内阁了。”
李东阳和谢迁,不约而同地看向严成锦。
马公任劳任怨,常在吏部值房秉公到深夜,处理朝中事务。
要不是这家伙弹劾,又岂会致仕?
严成锦低着头,翻看户部的账目,耳朵却时刻留意着。
谢迁道:“刘公想选吏部天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