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两银子,纵然是他家大业大,也要变卖一些书画田地,才能换出来。
严成锦想了想,认真道:“给大人打个折吧,六万两。”
“成交!”王越心中一喜,道:“贤侄啊,天色还早,不如老夫护你去良乡看看。”
严成锦有段时间没去良乡了。
入了冬,良乡却更加热闹,少数读书人在藏书馆,准备明年的春闱。
大部分读书人,干脆在牙行租房子,再埋头苦读三年。
胥吏子弟和流民子弟,期盼着良乡理学院早日开门授课。
王越得意地道:“贤侄且看,这就是传世理学院了。
别看这是泥地,老夫很快就会命人铺上金砖。
从这儿走进去,就是明伦堂,这些都是教舍,后头是先生们的书坊。
再往后,就是成片的厢房,后头还有好大一块地没有用呢。”
他俨然把书院当成了自家府邸来督建。
严成锦看后甚为满意,这应当是除了藏书馆外,良乡最好的建筑了。
大明的书院分为两种。
一种为专门为科举而设立的书院,这种书院多讲八股文相关的内容。
第二种为传授知识的书院,像王守仁如果开个书院讲学,就属于这一种。
传世理学院与八股文无关,属于后者。
明朝兴起的很多书院,都属于后者。
著名的东林书院,就是讲学型书院,因杨时讲学所建。
云南的苍麓书院,也是属于后者,传闻杨慎便是游历于此,作出了临江仙。
“明伦堂不能用,理学院不是讲八股的地方,用明伦堂不合适,改叫大教舍吧。”
严成锦不想在理学院里,还留着八股文的影子。
王越微微点头:“贤侄啊,不如藏书馆也改叫传世藏书馆吧?好事成双嘛!”
藏书馆流传到后世,也是故宫级文物。
光是这一点,王越就得补交十万两起名费。
“藏书馆的名字本官也想好了,就叫青山藏书馆。”严成锦说道。
青山藏书馆,传世理学院。
正好把两个大号的名字都用上,打造大明文坛专属品牌。
藏书馆和理学院,会让青山君和传世先生的名声大躁,登上大明真正的泰斗。
王越不乐意了,他花了六万两银子,程敏政一分银子没花。
“贤侄打算卖他多少银子?低于六万两就亏了。”
严成锦想了想道:“本官会找他要的。”
程敏政是徽商中的大户,拿出几万两银子,不会太肉痛。
张贤很快统计出来胥吏和流民子弟的名单。
“大人,在良乡听理科的,足有两千六百三十二人。”
这是为了方便印书。
交五文钱银子,就能买上一套理科的新书,不足由良乡衙门补齐。
收王越的六万两银子,至少有一半会进入衙门的府库。
“让王不岁印制,过几日便开学了吧,这讲学的师傅定了吗?”严成锦问道。
宋景道:“学生会与良乡的几位工程师,一同讲学。”
传世理学院的牌匾,很快就挂上去了。
良乡的书生们羡慕不已,可惜,这是一座讲理科的学院。
虽然也讲四书五经,却不是为了应考而授课。
谢玉受命在理学院讲算数学,颤巍巍翻开邀函,高兴感叹:“想不到啊,有一日我会成为学院的先生。”
良乡衙门每月给他发五两银子。
在工程师中,算是比较高的了,一般的工程师只有三两银子。
且还是经过许多次考试,才能成为工程师。
理科考试之初,还有许多人不信。
看见连草棚中的流民王弘,也当上了工程师。
每月领着三两银子,眼馋得不行,纷纷送子弟到理学院。
王弘是工坊的匠人,识一些字,也会算数。
考了三次,才考上了工程师。
在良乡草棚中,极有名气。
……
东宫,
严成锦想起了被揍的朱厚照,带了一百两银子前来探望。
经过两日,他的气应当消了。
凭心而论,太子是朝廷中为数不多可以结交的人。
严成锦一直拿他当朋友。
所以,偶尔会出卖一下。
“狗官!你出卖本宫,等本宫日后再找你算账。”
朱厚照被揍得不轻,这回没装病,是真躺在床上了。
御医来上了几次药,疼得他龇牙咧嘴,不过可以躺在床上画漫画,他也不无聊。
只是见了严成锦来,情绪有些激动失控。
周围的太监吓得不敢吱声。
严成锦一本正经道:“臣是来看望殿下的。”
“你还有脸来?”朱厚照愤然地道:“你这次伤本宫太深了,本宫是不会原谅你的,你走吧,今后别再来东宫了。”
严成锦从腰间解下钱袋,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两银子,放在床榻旁。
朱厚照脸色狐疑,看了眼那钱袋子:“你这是看不起本宫?
把你的臭钱拿走,本宫这次绝对不会原谅你的。”
“臣走了,殿下告辞。”
严成锦头也不回退出大殿。
朱厚照没碰钱袋子,气咻咻地画漫画。
一刻钟后,抬头看了眼殿门外,发现严成锦真的走了。
他便好奇地打开钱袋,下一刻,瞪大了眼睛,喜滋滋地笑道:“老高真大方啊。”
这样一来,他就有两千六百八十两银子了。
至少,够招募五百个士卒,并给他们配上装备。
等凑够一支万人大军,他就去草原找达延汗那狗东西,决一死战!
第314章 陛下不要夸臣
从宫里出来,
严成锦回到府上,看见了一个书生在府门前等候,问道:“你爹的病如何了?”
吴奂满眼感激,躬身道:“多谢严大人相助,汪神医稳住了家父的病情,有好转了。”
汪机来京城十几日,替吴宽开了几味药,稍稍见起色了。
吴宽一家人万万没想到,这么厉害的大夫,竟然在坊间。
对汪机好生招待。
“学生特意来答谢大人的恩情!”
吴奂从坏中抽出一本册子,打开一看,是狐斋的漫画,第一卷 全画出来了。
还配上了对话。
吴奂继续道:“剩下的几卷,学生很快就画出来,以报答大人的恩情。”
这漫画不能让锦衣卫看见,严成锦接过之后,收入怀中。
“陛下不许坊间再画此物,你不可让你父亲看见。”
吴奂微微点头,迟疑地问:“大人,那学生还画不画?”
“你自己决定吧。”严成锦继续道:“只是,若出了问题,不可说是本官指使。”
吴奂惭愧地点头:“这是自然。”
走进府院中,严成锦看见春晓姐妹二人低头浇花,大棚里暖洋洋的。
刚种下没几日,放眼望去,一盆盆泥土。
辣椒在自然环境下,要六个月左右才能收成,南北方不同。
若天气寒冷,种籽发芽慢,肥力不足,恐怕还要更晚一些。
“少爷,奴也不知做得对不对,它还没发芽。”千金不确定地问。
严成锦走近看了一眼,泥土覆盖在花盆上,湿漉漉的,显然刚浇过水。
“再等等,每日只浇水一回,不可太多。”严成锦说道。
大棚烧着地龙,空气中的水汽,全都沾到了玻璃上,变得有些干燥。
不过,辣椒喜欢南方热的气候。
每天浇点水,应该很快能让它们长出来。
走到正厅,严成锦才将吴奂的漫画掏出来。
陛下下了禁旨,要如何印制?
锦衣卫跟着他的行踪,极容易被发现。
王不岁雕刻印板需要时间,足够锦衣卫查出来。
严成锦想了许久,只有让陛下改口。
“少爷,王东家回京城了。”何能道。
王不岁春风得意走进来,朝严成锦行了大礼:“小的见过少爷,许久不见,少爷看起来又健壮了不少。”
严成锦不喜欢听他拍马屁,道:“朝鲜的精盐工坊,可赚了银子?”
“赚了一些。”王不岁面色忧虑道:“韩斯门又来朝贡了,他似乎有急事要见您。”
使者朝贡见了陛下之前,不得见任何官员。
非要在朝贡前见他,必定是十万火急的事。
慎重起见,严成锦是不会见他的,以免被鸿胪寺和礼部弹劾,落人把柄。
“你与他一同乘船回来,应当知晓吧?”严成锦问道。
王不岁忙是点头:“程大人只怕有麻烦了,韩斯门这次来,是为了禀报程大人收晋城大君为徒的事,这是慈顺大妃的旨意。”
朝鲜国王算起来是大明的臣子。
只是,这个臣子有点不同。
为了更好的掌控朝贡国,选封大妃,立太子等,都需要大明朝廷册封。
程敏政收李怿为徒,是严成锦的主意,可以说成私通朝鲜,操控内政的大罪。
朝鲜离大明极远,消息通常传不回来,但现在,似乎触发了备用方案……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穿着常服,召见了朝鲜的使臣韩斯门。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