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美滋滋地伸了个懒腰,天一亮,周福就要滚蛋了。
奉天殿,
弘治皇帝起了大早,翻起疏奏,却看见第一本是严成锦的弹劾。
翻开一看,竟是弹劾周福的疏奏。
“朕记得周福,此人是国子监祭酒,老实本分,怎会触犯如此多罪状?”
但严成锦的疏奏,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此子异常慎重,若非证据确凿,不会弹劾。
萧敬和牟斌相视一眼,这等大事,厂卫没查出来,反倒让都察院查出来了?
“陛下,奴婢再让人去查查。”
“不必了,上早朝吧,朕亲自问严卿家。”
小太监敲着金钟,官员穿过金水桥,鱼贯进奉天殿。
严成锦跟在戴姗身后,如今他是都察院的二把手,自然走在前面。
百官站定,张家兄弟也走进了大殿中。
弘治皇帝目光看向严成锦,声如洪钟:“严卿家弹劾的罪名,从何而来?”
严成锦微微抬头看着弘治皇帝:“臣没有弹劾啊。”
“这不是你疏奏,又是谁的?!满朝文武,只有你一人模仿李卿家的字迹,难道还有第二个严成锦。”
弘治皇帝眼神示意萧敬把疏奏送下去。
严成锦翻开看一眼,心中微微惊讶。
行文的底层逻辑,以及字迹笔画,全都如出一辙。
有人盗用了本官的名声。
他微微抬头看向李东阳,不可能,李东阳不屑于模仿他,更没有理由弹劾周福。
“高仿做得跟真的一样,此人是个高手。”
不是严成锦?弘治皇帝有些震惊。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不仅临摹了严卿家的字迹,连弹劾的想法都能临摹。
李东阳等人也疑惑,谁会干这等不要脸的事。
“给我等三人看看。”刘健郑重道。
萧敬又把疏奏呈过去。
刘健捧着疏奏,李东阳和谢迁分别站在两侧,仔细研究。
“这字,还真的跟严成锦的一样,连弹劾的手法,也是相同的风格。”
内阁经常票拟各种疏奏,对大臣的字迹,无比熟悉。
正在这时,严成锦站出来一步,微微躬身:“臣这边建议,先怀疑太子殿下。”
弘治皇帝老脸微微一抽。
刘健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不会,太子的字迹,本官清楚……这……”
说完之后,他又觉得有些莽撞了。
毕竟,字迹是可以模仿的。
萧敬微微躬身:“问奉天殿门监便知。”
严成锦看了那封疏奏,朱厚照玩大了,好几条大罪,像大白菜一样被安在周福身上。
“若真是太子干的,太子真是个……高手。”刘健由衷感叹。
第293章 臣发誓,这不是巧合
萧敬从奉天殿外走回来道:“回禀陛下,昨夜东宫的冯宝来奉天殿,送来了一本弹劾疏奏。”
弘治皇帝有点吃惊,还真是太子写的弹劾疏奏。
李东阳等人稍感意外,朱厚照竟能写出那样的疏奏?
“先议朝事吧,朕一会儿再找太子算账!”弘治皇帝隐怒中,又有几分无奈。
诸公只好就此作罢,开始议论朝事。
贡院的号房修缮好了,西南甘肃发生了旱灾,其余并无大事禀报。
严成锦低头沉思,朱厚照真可恶,以后是不是要用火星文写疏奏?
正在这时,东宫。
朱厚照熬夜睡到现在,冯宝紧张兮兮进来:“殿下,陛下看见疏奏了。”
朱厚照动弹了一下,睡眼惺忪爬起来,乐道:“罢了周福的官?”
“没……”冯宝哭丧着脸:“严大人说他没写疏奏,陛下知道了。”
朱厚照突然浑身一紧,连忙爬起来。
“本宫要做点什么,那大明律呢,快还回去!”
朝事议了半个时候,大臣们再无事要奏。
“散朝吧!”
弘治皇帝下了御座,想急不可耐赶去东宫,这孽子越来越大胆了,还敢临摹弹劾疏奏。
“太子弹劾周福做什么?”
萧敬低头道:“陛下,周福揭举押题的事……”
弘治皇帝想起来了。
大殿中,还剩下严成锦和李东阳几人。
“陛下,太子真是愈发的……”刘健觉得实在看不下去。
弘治皇帝龙颜大怒:“朕这次亲自管教,叫太子来见朕!”
片刻之后,
朱厚照来到奉天殿,见父皇黑着脸,连诸位师傅也愁眉不展,他一看便知道情势不对。
偷偷站在严成锦身边,“老高,帮本宫一次。”
“殿下犯的是大错,且臣要打击盗版,如何帮……”
弘治皇帝厉声:“你在磨磨蹭蹭说什么!”
“儿臣厚照,见过父皇。”朱厚照老老实实跪在地上。
“竟敢冒朝廷命官的名义,向朕上假疏奏,这是欺君!”说到最后,弘治皇帝声音几乎是吼出来。
朱厚照身子一缩,瑟瑟发抖。
李东阳长叹一声:“殿下这次,实在顽劣了一些。”
“来人!将太子拖出去,廷杖十大板!”
严成锦心头咯噔一下,这次竟然动用了廷杖?没用鞭子,看来陛下气得不轻。
刘健三人相视一眼。
不知要不要劝?
若是劝,太子也实在该管教了;若是不劝,又怕打伤了太子。
弘治皇帝见他们为难,率先道:“任何人不得给太子求情!”
朱厚照脸色铁青。
听说重罚级的廷杖,至少也得一个月下不来床,那还如何去良乡?
“父皇,可否分开来打,一天打板子?”
“……”
严成锦却微微躬身:“陛下,既然太子弹劾了周福,不如派人查查?”
“怎么连严卿家你也?”
下一刻,弘治皇帝眼中露出精光,只见严成锦从怀里,掏出一封疏奏。
萧敬呈上去时,余光瞥了一眼,心中略微一惊。
弘治皇帝看后,纳闷:“严卿家也弹劾周福?”
“正是,臣发誓,这不是巧合。”
前几日,戴姗问起时,严成锦便开始准备,给都察院冲冲业绩。
秋闱在即,严成锦想到的便是国子监。
李东阳等人微微一惊。
这疏奏是刚刚掏出来的,看来早就写好的,此子早就想弹劾周福?
“老高,你怎么不早说,早知你要弹劾,本宫就不弹劾了!”朱厚照一脸幽怨。
李东阳等人看弘治皇帝脸色不对,忙问:“敢问陛下,这……弹劾何事?”
弘治皇帝目有所思,示意萧敬将疏奏送下去。
“下官弹劾周福,出卖国子监监生的名额,顶替其他贡生。
陛下若不信,可命锦衣卫去良乡,寻一个叫李秋芳的人。”
李秋芳是徽州休宁人,来良乡观摩藏书馆。
听闻良乡的张大人是个清官,便状告周福。
他乃是弘治十二年的休宁贡生,却无法进国子监读书。
张贤不在,府里的衙役就禀报给了严成锦。
国子监买卖贡生的名额,早已成了定例,有许多家贫的书生会失去机会。
国子监能买卖名额,这一点,严成锦清楚。
前朝成化皇帝,生活荒淫无度,宫中帑库空虚,便通过买卖国子监的名额,来赚钱银子。
所以,前朝国子监的人数,达到大明的鼎盛之数。
光南京国子监,就有一万多人。
“周福为官清廉,在国子监任职三年,从未传出非议,严大人是不是有误会?”韩文还是不敢相信。
严成锦道:“一查便知。”
“朕倒是许久没过问了,礼部!”弘治皇帝看向张升。
国子监归礼部管辖,张升微微低头:“臣还需调查一番,才知道。”
“陛下,让锦衣卫查会快一些。”
弘治皇帝不信,李东阳等人也不信,周福在国子监兢兢业业勤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弘治十二年科举舞弊案,每年取士人数,十分平稳。
……
国子监,
周福耿耿于怀,谁不知太子睚眦必报?
这样不仅得罪太子,还将陛下的家事推上了朝堂,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扬……
“大人,过了两天,没准陛下早就息事宁人了。”一旁的司业道。
“息事宁人好,息事宁人好啊!”周福感叹一声。
此时,有个文吏急忙来通报:“大人,太子殿下弹劾你,如今锦衣卫也介入了调查。”
周福感觉心被人敲了一下,差点背过气去。
下了朝,
严成锦听闻,周福被锦衣卫南镇抚司带走了。
他派都察院的衙役查过周福的背景,查不出什么来。
但如今,只需李秋芳身上一条罪,足以让他致仕。
这还得锦衣卫南下休宁府,调查弘治十二年贡生的名额。
没有几日,恐怕查不出来。
若用刑逼供,会快一些,就看牟斌对周福的态度咋样了。
朱厚照被罚十大板廷杖,敷药时,痛得嗷嗷直叫,怒道:“怎么是刘兽医,本宫要换御医!”
刘文泰赔笑道:“殿下放心,臣已经不是以前的臣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