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潘允端小声向钱渊解释,后者听了会儿才弄懂其间的关系。
所谓的沈石田就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其年迈时用笔沉稳,浑厚简达,湿润苍茫,时人称为“粗沈。”
董北苑就是大名鼎鼎的董源,巨然是其学生,两人并称董巨,对之后几百年间江南山水画影响极大。
吴梅花就是梅花道人吴镇,元四家之一,今日英国公送来的梅花图的作者,沈周曾仔细揣摩吴镇画风,称其为师。
徐渭欣赏了会儿这幅画,又打开匣子,这次钱渊不用别人提醒就知道了……鸡血石印章。
众人啧啧称奇,冼烔取来印泥和纸,徐渭小心的盖了个印,是小篆的“青藤”二字,边缘淡淡几笔描绘出枯干藤枝的模样,显得格外有趣。
杨铨有点羡慕,叹道:“文长兄与展才,一擅书画,兼通金石,一善诗词,更有妙手回春之术,令人羡煞。”
徐渭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钱渊脸上笑嘻嘻,心里……
还好小七有个妙手回春的人设,不然自己脑袋里那点诗词还真不够用!
晚饭之后,众人散去,钱渊这才拉着徐渭坐下。
钱渊细细说起这些日子的准备,“房子已经替你挑好了,就在背后那条街……开个侧门,两家人窜门都不用上街。”
“前后三进,高家女就算陪嫁奴仆也足够了,尺寸早就量了,高家让人去打制家具……如果是红木要等等?”
“那般奢靡作甚。”徐渭嘿嘿一笑,“你后院的家具……记得徐家费了好大的气力。”
钱渊瞪了眼,那是张氏为女儿打制的,结果便宜了小七。
“今儿聘礼给了好大面子,那两株珊瑚树高家肯定是要退回来的。”钱渊接着说:“你院子里的丫鬟、侍女、下人到时候一并过去,别落的和张叔大一个下场。”
徐渭深以为然,当年张居正说是娶妻,几乎和赘婿似的,前屋后院全都是徐家的下人,还是这两年才转过来。
“此外,嘉兴府那边替你买了个庄子,约莫两百亩良田,收成一部分送到山阴,一部分送上京,如今是杭州食园派人打理,以后你自己挑人去接手。”
徐渭点头应是,他知道钱渊财力雄厚,以两人的交情,也用不着客套。
“你徐文长百般机灵,经义诗赋,军略谋划,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但成婚后……琴棋书画诗酒花,却要变作,柴米油盐酱醋茶。”钱渊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钱家酒楼送你两成份子,用不着你管事,每个月也能补贴不少。”
徐渭这下有些吃惊了,他很清楚,只是两成分红,这栋钱家酒楼一年下来至少也得千把两白银。
“回头找个信得过的挂在他身上。”钱渊拾起茶盏抿了口,瞥了眼徐渭,笑道:“别看现在红红火火,京里那般同行贼着呢,菜式学了不少去,再过几年估摸没现在这般光景了。”
论起来,钱渊穿越而来,对诸多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严嵩、严世蕃还是败落,徐阶还是在严嵩滚蛋后升任内阁首辅。
嘉靖帝依旧作死,张居正依旧还在蛰伏,胡宗宪依旧还是岌岌可危。
即使没有钱渊,徐海也会被砍下头颅,俞大猷、戚继光也必将为一时名将,即使是杨文也会成就名声,被誉为台州抗倭六虎将之一而名垂青史。
只有三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一个是汪直,这一世依旧接受招抚,却成功的设市通商,甚至被封为靖海伯。
一个是李默,这一世他没有死在狱中,而是数年后得以起复,如今入阁为内阁次辅。
最后一个就是徐渭,
第871章 徐渭(下)
这一世的徐渭,虽然没有成就助胡宗宪谋划东南抗倭,但就个人而言,他考中进士得以入仕,聚拢随园诸杰,以青词见宠,嘉靖帝也常常亲询徐渭关于东南战事的种种。
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钱渊横空出世抢走了徐渭的风头,但这一世的徐渭在东南抗倭上起到的作用,并不比原时空逊色。
杀妻、自杀、写下《自为墓志铭》,入狱七年情绪郁愤,以至于“忍饥月下独徘徊”,自持斧毁面破头,寒冬过世,身边只有老狗相伴……这些都不会再出现了。
一边笑谈,钱渊一边看着徐渭脸上毫不遮掩的笑意,对于他来说,能改变面前这个中年人的人生轨迹,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嘉兴府那个庄子,还是让杭州食园打理,收成都送到山阴,母亲身子不适长居京中。”徐渭长吁短叹,看钱渊正出神,“嗯?”
“没什么。”钱渊收起思绪,叹道:“这次小弟可是安排的妥妥当当,估摸着十多年后多哥儿娶亲,小弟也就这般费心。”
“那就谢过展才了?”徐渭装模作样的行了一礼,突然咂咂嘴感觉这话好像哪儿不对劲……
看徐渭神色狐疑,钱渊赶紧扯开话题,“勋贵倒也算了,没想到今日陛下也有所赏赐。”
“的确出乎意料,”徐渭皱眉道:“除却李子实,其余诸人都……”
钱渊轻描淡写道:“这是好事,陛下对随园信重。”
虽然这些年裕王时常来随园,和徐渭也相熟,但后者在朝臣心目中的第一印象依旧是以青词见宠嘉靖帝的翰林词臣。
当年那些轮值西苑,专门撰写青词的臣子……袁炜病重,董份罢官,郭朴被平调刑部侍郎,严讷惨到被踢到南京任太常寺少卿。
只有李春芳调任礼部右侍郎……但也说不上多好,这个职位他两年前曾经担任过,如果嘉靖帝没有驾崩,按照历史轨迹,他应该在两三年内接任礼部尚书后入阁。
而徐渭这小半年来一直没什么动静,仍然是翰林侍讲学士,也没在詹事府任职,但今日纳征,隆庆帝突然赏赐,这意味着徐渭在陛下心目中,是以随园一员的身份。
这是隆庆帝放出的信号。
“但也使随园为众矢之的。”徐渭反驳道:“如若我没猜错,潘思明回京升任侍郎,南京国子监祭酒……很可能会是高仪接任。”
“直呼其名?那是你日后老丈人。”钱渊打趣了句,心里盘算了下,“北京国子监祭酒如今是殷正甫,后面还有张叔大、林贞恒。”
“总要让潜邸旧臣抢个位置。”徐渭想了会儿,“高新郑那边……只怕要怒火中烧。”
钱渊嗤笑道:“如今朝中徐华亭还没死心,高新郑烦心的事多着呢,如今的随园……至少尚无大九卿……噢噢,季泉公即将致仕。”
孙鑨的父亲孙升入阁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连续上书请求致仕归乡,钱渊前几日探过隆庆帝的口风,孙升和吕本可能都会致仕。
钱渊和徐渭都心里有数,随园中如孙鑨、杨铨、吴兑、陈有年、诸大绶也都影影绰绰猜得到,隆庆帝无非是希望再过几年,高拱执掌大权……随园能够对其制衡。
再过几年,黄懋官应该已经是户部尚书了,潘晟、钱铮甚至高仪也应该身居高位……因为夏言平反冤狱,钱铮最近大出风头,传闻可能会调入六部任侍郎,这传闻钱渊都不知道是怎么传起来的。
再过几年,陈以勤、殷士儋应该也入阁了,他们都是和高拱不合,却和随园交好的潜邸旧臣。
再过几年,谭纶应该得以起复,历史上他在嘉靖一朝末期已经是蓟辽总督,后来还担任过兵部尚书,还有如今的福建巡抚吴百朋,因功回朝,至少一个侍郎。
更何况,随园有东南为根基,即使那时候朝中将通商事全都收拢,钱渊依旧能深层次的影响东南沿海。
这么看来,随园是有制衡高拱的实力的,隆庆帝选择随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徐渭今夜有点兴奋,看钱渊陷入沉思,自顾自的铺开宣纸,选笔磨墨,时而草书,时而作画。
钱渊抿着残茶,嘴角带起一丝讥讽,一丝无奈。
与高拱发生冲突,这是钱渊不想看到的局面,毕竟高拱其人,有任事之能,愿看到开海禁通商,愿海运代漕运,愿行新政。
而隆庆帝选择随园来制衡高拱……那高拱和随园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
隆庆帝这厮好的不学……把他老子的制衡之术倒是学会了,虽然这一套的确有存在的必要性。
高拱性情傲慢,目中无人,更兼气量狭窄,原时空中连陈以勤、殷士儋都容不下,张居正要不是装孙子未必有机会一击致命……
钱渊猜测,如今徐阶难以掌控内阁,诸事均是阁臣共议,徐阶票拟,一个不好高拱、李默就会面圣……毕竟隆庆帝不是老子儿子那种几十年不见朝臣的君王。
在这种情况下,以高拱的性情,有强烈迫切上位执政的希翼,必定会和徐阶甚至李默发生冲突。
随园不掺和进去,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钱渊正在打各种算盘,那边徐渭满意的自夸了句。
“自嘉靖三十四年入京以来,当以此画为最!”
钱渊好奇的起身瞄了眼,宣纸上画的是随园的前院,四方桌边,四人或随意卧坐或正襟危坐,桌上星星点点都是麻将牌,围观的七八人或指指点点,或开怀大笑,远处还有数名大汉正在烤全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