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气候已渐渐转暖,隆庆帝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一批批的严党官员由低至高或被贬官,或被外放,或被罢官,甚至还有被下狱。
与此同时,一批批十来年,二十来年被贬谪,被罢官的官员被召回京中,还有大量已经过世的官员需要抚恤,礼部的官员、吏员都不够用,不得不从行人司抽调人手……反正行人司都是进士出身,两百多号人呢。
清洗严党,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肯定会实施的一项大工程。
严嵩独揽朝政十一年,但事实上自嘉靖二十年夏言第一次致仕,严嵩就进位武英殿大学士,当时的内阁除了他只有年老不能相抗的翟銮,那时候严嵩已然掌控内阁。
一年后,严嵩施计使翟銮被罢官致仕从而独揽大权,也是在那一年,嘉靖帝起复夏言制衡严嵩。
从此后,严嵩、夏言的二人转一直持续到嘉靖二十七年,其中夏言三上三下。
所以,其实严嵩揽政绝不仅仅只有十一年,从嘉靖二十年算起,都快二十年了。
将近二十年的岁月,环绕在严嵩周围的政治势力无比庞大复杂,因严党得以升官进位的官员数不胜数,严党最猖獗的时候能一手掌控廷推……内阁、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寥寥数人,能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是一项大工程,不仅仅涉及到严党,更牵连到那么多因靠向严党而升官,甚至只是贿赂严世蕃而升迁的官员。
其中还有很多官员有着极为复杂的背景,最典型的就是嘉靖二十九年状元唐汝楫,他的父亲唐龙是正德、嘉靖年间名臣,与严嵩来往甚密,唐汝楫因此为严党心腹,时常出入严嵩、严世蕃的卧室,他也因此入仕三年就入詹事府为右春坊右谕德。
但同时唐汝楫的父亲唐龙在任吏部天官时期屡屡提拔徐阶,被视为徐阶被贬谪外地却能回朝的关键人物。
那么多年,有多少官员在升迁时候不得不俯首于严嵩,有多少官员打点过严世蕃……统统干掉,原本这是坏了规矩的,理应诛除首恶,不问余者。
可严嵩、严世蕃不是死了嘛,偏偏隆庆帝又下令冤者尽数召回朝中,可官位就那么多……没办法,只能多咬几个下来。
残留的严党中,有四个人最受关注,一个是工部尚书赵文华,一个是大理寺卿鄢懋卿,一个是闲住的翰林学士董份,最后一个当然是江西巡抚胡宗宪。
“展才,其他人不知晓,在下却是有数的,赵元质能得以安然脱身,必有展才之功。”
“展才,赵元质胆小如鼠,腹无韬略,于国何功?”
“展才……”王寅已是眼角含泪,“虽你与汝贞兄多有间隙,但其统领抗倭事,于国有功……”
大厅里,钱渊、徐渭、王寅和郑若曾分坐。
从四月中旬到七月初,清算严党已经有三个月了,赵文华幸运的得以致仕归乡,董份被罢翰林学士,鄢懋卿最惨被下狱论罪,只有统兵驻守江西的胡宗宪摇摇欲坠。
的确,赵文华能幸运的滚蛋,钱渊暗地里是帮了忙的……不过赵文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多年积累的财货基本都送进了内承运库。
这一点上,隆庆帝和他老子有点像,收了钱就放人。
其他三个都滚蛋了,朝中上下多有弹劾胡宗宪,这位仁兄战战兢兢,派最为信任的心腹幕僚王寅入京,后者还拉上了当年总督府幕僚中和钱渊关系最好的郑若曾。
虽然鄙夷当年胡宗宪抢功之举,为此离开总督府,但郑若曾也不希望看到胡宗宪下狱论死……
半个多月了,南北两京科道言官纷纷上书弹劾胡宗宪,什么总督金山,什么厚贿汪直,什么得汪直厚贿,什么攀附严党,什么贪占兵权,什么以提编法搜刮民间……什么罪名都往胡宗宪头上扣,就怕他不死。
毕竟严嵩严世蕃死了,清算严党已经三个月了,赵文华、董份、鄢懋卿都倒了,现在就剩下胡宗宪这一个显眼的目标了。
科道言官也是要考核的啊,因为明年就是京察年,这个能显示业绩,又完全没有危险的……还不玩命的上书!
看着一路急奔入京的王寅,钱渊却毫无动容,“元质兄得以致仕归乡,实是年老不堪用了,汝贞兄正值盛年,当奋发向前,何以起归乡之心?”
“咳咳,咳咳!”旁边传来郑若曾猛烈的咳嗽声。
徐渭也递来个鄙夷的眼神,说这种套话有什么意义?
胡宗宪让王寅入京来找钱渊,带了一封信。
半个时辰前,看完这封信,钱渊和徐渭都啧啧赞叹,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出的主意,还真有一手!
第858章 威胁
那封信中,胡宗宪用晦暗的字眼提醒着钱渊,你不能不帮这个忙啊。
胡宗宪无非是看中了在自己、汪直、东南、抗倭、钱渊、设市通商这条线上,自己和钱渊是同一立场,他更清楚钱渊对东南通商事的重视。
这是求饶,这也是威胁。
胡宗宪这是在说,要倒霉大家伙儿一起倒霉……汪直厚贿,胡某才选择招抚。
侯汝谅不是还在浙江查账查的焦头烂额吗?
不用查了,胡某承认,每三个月送一批重礼贿严东楼。
这是威胁吗?
不是,隐藏在下面的是,胡宗宪隐隐透露,汪直厚贿,你钱渊才选择和汪直合作,在镇海设市通商。
汪直虽然被封靖海伯,但仍然长期逗留在东南,而陆续入浙的侯汝谅、庞尚鹏、董一奎都是徐阶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会不会出事。
不说其他的,一旦有科道言官上书弹劾靖海伯汪直贿赂钱渊,才得以出海贩货,朝中很可能借此机会让汪直入京廷辨。
胡宗宪、王寅、郑若曾都对浙江局势非常清楚,汪直一去,东南说不定就要出事。
到时候,你钱展才也会焦头烂额。
这才是威胁。
这一手倒是有点绝,明明是自个儿要倒霉,马上就要掉下悬崖了,却一个绳套将钱渊给套住了。
钱渊的确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汪直这杆旗帜一倒,不说其他的,商船出海贩货的安全性就难以保证,难道短时间内能冒出一个威望、实力都能压倒众人的另一个汪直?
在那种情况下,冒出第二个的徐海的可能性怕是更大吧?
钱渊在心里琢磨,胡宗宪这一手应该不是他自己的主意,也不太像是王寅……这货明显不知情,难道是茅坤?
看对面王寅神情焦急,钱渊笑着向徐渭使了个眼色。
“胡汝贞由一介御史而巡抚一省,继而总督浙直,提编六省,编练新军,两浙、苏松倭患平息,胡汝贞实有大功。”徐渭扬声道:“虽身染墨点,惜其量窄,有抢功、纵寇之举,非俯仰无愧,但于国有功,此等人败于朝争,日后何人敢复行?”
郑若曾叹道:“当年曾子重被谗毙,边塞十余年难靖……”
看钱渊依旧微微笑着不说话,徐渭接着说:“胡汝贞厚贿严东楼,确有其事?”
王寅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是胡宗宪最信任的同乡幕僚,隐秘事都是他一手操持,当年每次送给严世蕃的厚礼都是他负责的。
“先帝钦点胡绩溪就任浙直总督兼兵部尚书、浙江巡抚、右都御史,此与严东楼何干?!”郑若曾却反应过来了,“听闻有御史弹劾胡汝贞攀附严分宜,此大谬!”
徐渭点点头,“胡汝贞从无攀附分宜,从无厚贿东楼。”
“但是……”王寅有些迟疑。
胡宗宪贿赂严东楼,这几乎是满朝上下都认定的事,如没有贿赂,胡宗宪凭什么坐稳浙直总督这个位置,如没有攀附严嵩,胡宗宪在江西大战中为何因分宜县而踌躇不前呢?
郑若曾低声问:“没有礼单留存吧?”
“汝贞兄这边肯定没有,严府那边……”王寅面露难色。
“不打紧,反正搜不出来。”徐渭嘿嘿一笑,转头看了眼钱渊。
“科道言官弹劾的罪名中,贪污军饷,贿赂汪直,受汪直贿赂,贪恋兵权,搜刮民间,这些都是虚指。”徐渭解释道:“致命之处只有贿赂东楼,攀附分宜。”
“虚指?”郑若曾的视线落在了钱渊的身上。
钱渊依旧笑着没说话,显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王寅试探问:“展才可有把握?”
钱渊嗤笑一声还是不吭声,显然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心里却在琢磨,替他胡宗宪脱罪,把握那是绝对没有的,不过如果胡宗宪只想留下一条性命,这倒是有可能的。
“那就一切拜托展才了。”王寅起身长长一揖,“若有所需,尽请道来。”
“亮卿兄客气了。”钱渊起身扶住王寅,“虽早年小有间隙,但早在镇海,钱某便言,东南败倭,绩溪首功。”
王寅怔住了,沉默半响后退两步,再次长长一揖到地。
钱渊上前再次扶住王寅,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亮卿先生可带话给汝贞兄,一动不如一静,诸事均有钱某料理。”
王寅沉默的点点头,如今科道言官皆弹劾胡宗宪,保住性命再图谋东山再起方为上策。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