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看凝出来是什么。”
“……”
王渊带过来的几个弟子,都对炼钢一窍不通。但他们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又盲目相信王渊的手段,反而比那些工匠更笃定炼出了钢水。
王禄没有说话,正在耐心等待。
他祖上从元代便是冶铁工匠,托太祖朱元璋的福,铁匠的日子,比其他匠户要好过得多。
守着浙江最大的铁矿,王禄祖辈靠打农具赚钱,因为手艺非常好,渐渐竟有了积蓄,开始自己建炉炼铁。爷爷那辈儿,家里祖坟冒青烟,叔爷考中举人做了官,王禄家的铁厂也因此做大。
现在,王禄虽然还是匠户,却早就不服徭役了。就算轮到他服役,便花钱了事而已,官府不通融也能雇其他工匠代役。
王禄比那些普通工匠想得更多,总督在坩埚里可是放了劣钢的。
把劣钢炼化成水,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恐怕那一炉子真是钢水!
钢水倒入铸模之中,渐渐凝固成一个个钢块。不待钢块冷却,王禄就亲自取出一块,将其敲打成薄薄的钢片。
又过些时候,钢片完全冷却,王禄挥锤砸断,仔细观察断口。
“如何?”王渊笑问。
王禄死盯着断口看了一阵,突然使劲揉眼,生怕自己看花了。反复确认之后,他口干舌燥道:“是钢,而且比灌钢法炼出的钢更好!”
“真是钢?”工匠们纷纷凑过来脑袋。
很快,没人说话了,都盯着断口发愣。
这次炼出的是中碳钢,断口变形不明显,断口处的结晶颗粒非常细致。有经验的冶铁匠和打铁匠,都能一眼认出来,这玩意儿就是一坨好钢!
不用灌钢法,也不用反复锤炼,就拿生铁和炒钢放进炉子一烧,两三个时辰就能炼出好钢?
王禄被毁掉三观的同时,也被那巨大的利润吓到了。可发明者是一个总督,别说打听炼钢秘诀,就算已经知道怎么炼,王禄都不敢擅自模仿。
王禄试探道:“王总制,我……”
“先别说话,”王渊打断道,“等我多做几组对比试验再说。”
接下来两个月,王渊都守着炉子炼钢,扩大规模之后,十座炼钢炉同时工作。
他先用玻璃珠做助熔剂,不但尝试各种分量,还尝试玻璃珠的大小。因为生石灰不好找,接着用石灰石做助熔剂,同样尝试不同分量和颗粒大小。
再然后,把萤石、白云石、石英砂等各种玩意儿,一股脑的逐个进行尝试,观察这些矿石的助熔效果。
最后,对这些助熔剂进行不同时长的预热,再扔进去观察效果。又用不同的助熔剂进行配比,人工调试助熔配方,有的配方毫无用处,有的配方却比单一助熔剂效果更好。
王渊带来的几个弟子,此时派上大用场,负责记录每次对比试验数据。
王渊最终制成的助熔剂,甚至具有一定的脱硫、脱磷效果。
“好钢,好钢啊,已经不输给百炼精钢了!”王禄手里捧着最新一批钢块啧啧赞叹。
王渊却又是高兴又是无奈,他配置出的助熔秘方,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因为各地铁矿的成分构成不一样。在无法测验铁矿成分的情况下,王渊只能这样反复尝试,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尝试无数种灯丝材料。
无论是生铁还是炒钢,原材料都是从本地铁矿炼出来的。
这里的铁矿,含铁22%左右,含氧化铁7.5%左右,杂质以二氧化硒为主(约32%),还有大概5%的氧化铝。至于有害成分,硫含量高达1.1%,磷含量大约0.08%。
王渊反复尝试出的助熔配方,是跟这种铁矿练出的铁配套的,换成别家的铁矿可能就没那么管用了——当然,肯定也能起效果。
“王朋友,我想买下你的铁厂。”王渊突然说。
王禄硬着头皮说:“在下不敢不卖。”
这话回答得有趣儿,王渊忍不住笑道:“那咱们合伙吧。给你留一成股份,我该出多少钱?”
王禄喜道:“不须总督出钱,总督只要出配方即可!”
“那我就随便投五百两银子,占股九成。”王渊说道。
“多谢总督抬举!”王禄立即跪地磕头。
在古代别扯什么契约合同,都是当官的说了算。比如王渊身为官员,不能自己做生意,他的股份安在谁名下都可以。
天津织布厂,名义上的老板,是王渊的管家周冲。但周冲根本碰不到钱,且周冲本身就是王家的奴仆,就算王渊哪天死了,织布厂也得原封不动由王渊的儿子继承。
只要王渊不失势,绍兴这边的铁厂,即便不立任何字据,九成股份也必须是他的。一旦王渊失势,即便有字据,也会因为利润巨大,而被其他权贵给盯上。
官本位,很不好,但大环境如此。
皇帝派太监经商,官员派家奴经商,早把朱元璋的祖制破坏殆尽。
王渊和王禄随便签了个合同,铁厂由王婵(丫鬟夏婵)名义占股九成,剩下一成归王禄所有。
第343章 葡萄牙总督
为啥铁厂大股东,要写夏婵的名字?
因为在王渊炼钢期间,夏婵正好来浙江了。先是被锦衣卫护送去杭州,听说王渊正在绍兴,于是又直奔绍兴而来。
你没看错,夏婵是被锦衣卫护送南下的!
就在大年初一那天,黄峨顺利产子,想派人给王渊报信。
皇贵妃听闻消息,大年初三遣太监道贺,并说皇帝给王渊写信了,正要快马送去浙江那边。如果黄峨也要写信,可以一并带到,黄峨干脆让夏婵随锦衣卫一同南下。
把丫鬟送到王渊身边,自然是方便服侍起居。
黄峨写的家信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说了些生活琐事,家里一切都好,让王渊不要牵挂;第二,水东宋氏遣使进贡马匹,带来了宋灵儿的书信;第三,儿子的小名叫做初一,让王渊好生想一个大名。
宋灵儿的来信,内容相对复杂,还介绍了贵州局势。
首先,水西安氏一分为三,终于开始撕破脸皮内讧,朝廷派遣官员调停,安氏老大竟杀官造反。因为安氏老大为人残暴,公开造反之后,很快被族人所杀,地盘被老二和老三瓜分。老二骁勇善战,老三节节败退,但老三阴险狡诈,买通老二辖地内的部族造反。
安氏不但分为两股势力,而且还有一个苗族酋长造反壮大。苗族酋长多次请求招抚,想要成为新的土司,但都没有得到朝廷回应。
其次,宋灵儿的义兄兼堂兄宋仁病故,因为膝下无子(独子几年前病死),宋氏也因继承权陷入内乱。在宋灵儿的支持下,宋公子成功上位,如今正在休养生息,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可惜宋公子的父亲宋坚已病故,宋公子自己又一根筋,居然半年之内兴办十所学校,又同时修筑多处水利设施。宋氏经济近乎崩溃,百姓被徭役搞得疲惫不堪。各大马头还不听招呼,变本加厉压榨治下百姓。宋公子大力推行的仁政,居然又把苗部逼反,宋灵儿根本就劝不住。
书信最后,宋灵儿一直在说儿子。还讲她在野外遇到竹熊产崽,生下三只小竹熊,其中两只都被抛弃。宋灵儿抱回家里饲养,不幸养死一只,活下来那只成了儿子的玩伴。
王渊读到这里哭笑不得,别家孩子都养猫养狗,自家孩子竟然真养起了熊猫。
一起带来浙江的,还有诸多弟子来信,主要讲物理学院的发展,以及他们又做成了什么实验。
有个叫聂广的物理门人,受到鸟儿滑翔启发,运用力学和气流知识,给自己安了一对木翅膀。然后在山坡助跑跃下,干脆利索的将自己摔断腿,物理学院承担了他的医药费,这家伙腿还没好就躺在床上改进滑翔装置。
至于朱厚照的信,是直接从边镇送来的,他过年也没有回京看老婆孩子。
朱厚照说,边镇糜烂的程度,比他想象中更触目惊心。山西自总兵以下,五品以上的武将,被皇帝换了九个,其中一人抄家问斩。陕西和辽东也差不太远,反正被皇帝给撸了一串。
朱厚照非常自信,认为已将边镇整顿好,各镇兵力都迅速补充训练,只等蒙古小王子南下开瓢。皇帝让王渊尽快处理浙江事务,最迟在八月以前必须回京,然后立即动身去边疆,君臣二人联手应付鞑靼的秋季入侵。
对了,夏婵还带来一把宝刀,是西凉王朱当沍赠送的乌兹弯刀。通体为大马士革钢打造,刀身有着华丽的花纹,乌兹别克人当做礼物送给朱当沍,朱当沍又派人数千里给王渊送来。
别的且不论,这把乌兹弯刀的锋利程度,在王渊所有兵器中排第一。原理很简单,大马士革钢的细密纹路,在刀刃形成肉眼不可见的锯齿,可轻松达到吹毛断发的程度。
可怜王渊这个状元,家里没有书画古董,也没啥贵重的文房四宝、历代古籍,倒是各类牛逼武器收藏一大堆。
在明代,市面上的乌兹弯刀和日本刀,价格相差将近两百倍!
……
王渊收到数十封书信,且炼钢成功的同时,张璁终于从南洋回来了,还成功带回几个铸炮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