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柳老丈过奖了。”王渊大笑不止。
其实全是扯淡,就在前不久,柳德贵还暗中怂恿路家挑事儿,造谣煽动也有柳德贵的一份功劳。即便王渊把路氏给抄家了,柳家仗着自己在地方卫所的势力,也都懒得跟王渊打交道,只是不再添麻烦而已。
可随着王渊杀掉的官吏越来越多,甚至砍了一个主簿、一个百户,顿时吓得柳德贵主动前来犒劳。
柳德贵指着那十多车酒肉粮食道:“王学士,此乃草民的一点心意,预祝临清的滚水坝和蓄水库顺利竣工!”
“好说,好说,”王渊笑道,“我查抄路家,也抄出一些田地。这些良田,已经分给被占地的百姓作为补偿,还分了一些给路家仆人作为私田。还剩下不少,思来想去,应该分给柳家和邢家,毕竟占了你们两家许多良田,至今没有给出补偿方案。”
柳德贵顿时激动道:“王学士办事妥帖,草民佩服之至。今后但有差遣,柳家上下必定鞠躬尽瘁!”
“还真有需要柳家帮忙的,咱们借一步说话。”王渊笑道。
看看,这就是将路氏抄家的好处。
一来震慑众人,二来可以抄没田产。
路家可是元朝就在临清发展,明初不知开垦了多少荒地,田产是三大家族中最多的。征地怎么补偿?拿路家的地来分啊。
补偿之后还绰绰有余,剩下的全部充为官田。
甚至,王渊还擅自做主,给了临清州学三十多亩地。这些今后都是学田,招佃户耕种所得收入,可以用来补贴学校老师。
学生也会受益,因为他们参加乡试的路费,有一部分就来自学校赠送——穷地方的官方学校,连老师都过得清苦,自然不可能给学生送路费。
别看王渊得罪了无数人,甚至把知州的师爷都抓去流放。
但是,王渊已经获得临清州学的支持,获得无数年轻士子的支持,获得刑家和柳家的全力支持。
哪个吏员不听话,换掉就是,随时可临时征召读书人。
皂吏是地头蛇?
刑家和柳家才是真正的地头蛇,他们办事比皂吏管用多了!
临清知州马纶才是真的欲哭无泪,王渊来这里也就个把月,竟然直接把他这个知州给架空。自己的师爷被抓了不说,连下面的官吏,他也已经使唤不动。
跟柳老头刚刚聊完,突然有一位年轻御史骑马而来:“王学士,东昌府有官员打着治理临清河道的由头,派遣差役下乡强征草料!情况属实,乃本人亲眼目睹,无数百姓被逼得衣食无着。”
“好啊,我杀了那么多人,居然还有嫌脖子太硬的!”王渊翻身上马,召集二百运军说,“随我去为民除害!”
第238章 李知府和李兵宪
王渊带着两百运军,风风火火杀到东昌府。
附廓府城的聊城知县,听闻消息被吓得瑟瑟发抖,以为自己往年贪污的事情被发现。他在县衙走来走去,焦躁万分道:“王二那官屠来了,必是来斩我的,如之奈何!”
亲信安慰道:“观王学士所杀之人,似并不追及过往。更何况,县尊清正廉洁,又怕他作甚?”
“对,对,我清正廉洁!”知县连连点头。
不廉洁也得廉洁,谁让这位知县的治所,就在东昌府城之内呢,他上边还有一个铁腕知府压着。
东昌知府名叫李珏,弘治十八年进士。在当知县的时候,就敢受理魏国公抢占民田的案件,因得罪刘瑾而下狱(魏国公贿赂刘瑾),后来在刑部工作号称“断案如神”。
东昌府被反贼攻陷之后,李珏被紧急升任为知府。
他刚刚赴任,就逼着富户出银子和粮食,以工代赈修缮残破城墙,又建好几座关桥方便百姓通行。
此君属于基建狂魔,历史上,他走到哪儿建到哪儿。同时还性格火爆,后来做徐州知府,亲自率军剿灭巨盗,都等不及秋后问斩,自己审理出罪大恶极者,当着徐州百姓的面直接用火烧死!
八年时间,从知县升任知府,李珏完全是靠政绩干出来的。
王渊还没进入府城,就已有师爷等候多时,而且语气强硬道:“王学士,李府尊有令,不准你的二百士卒入城。至于作奸犯科者,已审讯完毕关在大牢,为首之人乃东昌府通判曹亮,另有吏员若干。”
王渊笑道:“李知府动手好快!”
那师爷又说:“李府尊有言,王学士虽执尚方宝剑,但东昌府事,自有东昌知府管制,不必劳烦王学士拔剑。”
“哈哈哈哈!”
王渊大笑,说道:“既如此,那我定要去拜会一番。”
那师爷答道:“李府尊有言,王学士若不相信他,可直接去大牢审讯罪犯。至于见面,就不必了,李府尊不想见王学士。”
王渊感觉这位知府蛮有意思,笑道:“不见就不见,帮我带句话,就说王二得罪了。”
临清州也属于东昌府管辖,王渊在李珏的地盘上杀人,都不跟人家知府打声招呼,遇到脾气强硬的肯定不高兴。
而李珏,恰好就是吃软不吃硬的臭脾气。
王渊对事不对人,反倒觉得李珏很合自己胃口。当即让报信的御史,自己去牢房验证情况,王渊则带兵坐船返回临清。
府衙。
这位三十三岁的年轻知府,问回来禀报的师爷:“王二走了?”
“走了。”师爷答道。
李珏又问:“他有没有不高兴?”
师爷说:“此人跟府尊一样,都是任事之臣,不想耽误时间。府尊动手把贪污官员抓住,省了他不少功夫,想必心里是很高兴的。”
李珏的心情,则颇为复杂。
一方面,他欣赏王渊敢于任事,跟自己是同一类人。
一方面,他羡慕王渊杀伐果断,恨不得自己也有如此权力。
一方面,他又讨厌王渊在自己地盘搞事儿,而且不提前跟自己商量一下。
至今,王渊都没来东昌府拜过码头,也没去济南府跟山东三司主官接洽。全程通过信件联络,虽是商量的口吻,却跟下达命令没啥两样。
如此举动,气得山东三司和东昌知府,全都不愿掺和临清州的水利工程,也不主动给王渊提供任何帮助。
“还是年轻气盛啊。”李珏感慨道,话语中更多是羡慕。
李珏也想像王渊那么干,可惜他没有皇帝撑腰,许多时候都无法顺着心意当官。
师爷笑道:“府尊,或许你可以跟王学士多多联络。”
李珏脾气硬得很,不屑道:“他王二圣眷正隆,我现在主动去联络,岂不成了刻意巴结他?君子不为也。”
这货也是意气风发,没遭受过什么挫折。
他就一个三榜进士出身,又非庶吉士,直接外放当知县,正常情况下升官很慢的。可在刘瑾弄权期间,他居然敢同时得罪魏国公和刘瑾,瞬间闹得满朝皆知其名。刘瑾倒台之后,他直接从知县升为刑部员外郎,接着又是刑部郎中和知府!
当然,从刑部郎中调任知府,真说不好是升是贬,更像以连升两级为名,直接将其排挤出朝堂。
但一个三榜进士,八年时间做到知府,绝对属于官场罕见。
接下来,就该接受社会毒打了。
因为李珏朝中无人,多半会在地方上一直打转,这辈子很难再有做朝官的可能。结交王渊,是他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惜李珏不屑这样做!
师爷暗自叹息,也不再劝,因为他知道李珏的脾气。
师爷离开书房,李珏却慨然叹息。他不想亲近王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有点害怕王渊的清廉,或者说自惭形秽!
李珏也贪,否则他怎么养得起师爷?只是贪得较少而已,去年修缮东昌府城墙,他就从中贪污了三百两——比起大多数官员,已经算得上清官了,但跟王渊没法比啊。
用脚后跟思考,都知道王渊肯定分文不贪,否则绝不敢提着尚方宝剑到处杀人。
“好个王二郎,吾自愧不如也。”李珏喃喃自语。
另一位官员就从容得多,山东兵备副使李充嗣,亲自把最后一批灾民送到临清。或者说是流民,因为各种原因青黄不接,吃不饱饭往济宁汇聚,现在全都被李充嗣扔给王渊当劳工。
在历史上,李充嗣和王阳明,是平定宁王叛乱的两大功臣。
宁王叛乱的前一年,李充嗣就在南京加强防备,又把杨锐安排在战略要地安庆。若非如此,宁王的叛军可以直取南京,哪有王阳明从容应对的时间?
而且,李充嗣和王阳明,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谎称朝廷派来了十万大军。两相印证之下,把宁王吓得智商掉线,之后频频出现重大战略失误。
也因此,两人后来成为至交好友,李充嗣还在嘉靖朝帮王阳明复官。
把灾民送到的同时,李充嗣还提醒道:“王学士,朝廷派来了一位工部侍郎、一位右副都御使,你要小心为上。”
“我知道,多谢李兵宪提醒。”王渊笑道。
修建大型工程,一般都有三位主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往往是太监、文官和勋贵(武将)的组合。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